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眠黄鼠代谢、循环、呼吸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冬眠达乌尔黄鼠的生理生态特征。静止代谢以闭路系统呼吸计测定。心电图以XDH-3型心电图仪记录。 1.冬眠期与活动期黄鼠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间的关系均呈负相关(表1、图1)。活动期平均每日能量消耗为64.87卡/克,冬眠期则大大降低,仅为0.92卡/克。 2.冬眠期白血球(2427.80个/立方毫米)仅为活动期(6,304.30个/立方毫米)的38.5%;而冬眠期红血球(707.80个/立方毫米)却增加12.7%. 3.冬眠黄鼠呈现周期性呼吸模式,并常出现Cheyrie-Stokes呼吸,每次呼吸暂停时间平均为3—10分钟。 4.冬眠黄鼠心脏活动不规律,心率低,冬眠期平均心率为5.55次/分。  相似文献   

2.
达乌尔黄鼠冬眠期间体温的变化和冬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入式半导体温度记录元件iButton 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及其前后的体温,分析了其冬眠模式和体温调节特点。结果显示:1)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长短的个体差异较大,可以分成深冬眠型、
少冬眠型和不冬眠型三种类型;2)达乌尔黄鼠在冬季表现出深冬眠阵(最低体温Tbm in <20℃ ,冬眠阵的持续时间BD >24 h)、短冬眠阵(Tbmin < 20℃ , BD≤24h)和日眠阵(Tbmin ≥20℃ , BD≤24 h)3 种类型,最低体温分别
为2.54℃ ± 0.35℃ 、10.05℃ ± 1.97℃ 和23.09℃ ± 0.40℃ ,彼此之间差异显著。日眠阵阵间产热阶段的最高体温为38.09℃ ±0.17℃ ,高于深冬眠阵(37.31℃ ±0.15℃ )和短冬眠阵(37.22℃ ±0.31℃ ); 3)深冬眠阵和日
眠阵中最低体温均与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冬眠过程中的最低体温为-2.43℃ ;4)深冬眠过程中,多数个体可以短时(≤3 h)耐受- 2℃ ~ 0℃ 的低温,激醒或继续维持深冬眠,无致死效应,但长时间(15 h)或过度低温
(- 5℃ 以下)的条件下,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被激醒(70% )或死亡(30% ),不能持续冬眠; 5)入眠前10 d体温日波动幅度显著增加,高于出眠后的日体温波动,且多数个体入眠前出现体温的“试降”。表明,冬眠前
入眠的准备阶段,动物的体温调节已开始发生变化;冬季日眠的调节机制可能与冬眠不同;短时- 2℃ ~ 0℃ 的体温对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无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3.
达乌尔黄鼠实验室饲养、繁殖及其冬眠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饲养与繁殖的方法及冬眠阵的发生规律,参照野生黄鼠冬眠洞穴的主要生态环境参数,建立人工冬眠屋,采用传统锯末技术记录冬眠阵。结果显示: (1) 处于春季繁殖期的黄鼠应以大鼠饲料为主,辅以少量黄瓜等,夏季活跃期交叉饲喂大鼠饲料与兔饲料,辅以多水的瓜果蔬菜,秋季育肥期以大鼠饲料为主,辅以高脂肪高蛋白的花生、豆类等。(2)雌鼠怀孕期为28 d 左右,哺乳期约一个月,雌鼠每窝产仔4 ~ 8 只,平均5.52 只;初生幼鼠两周内忌换垫料,并避免将异味带入鼠房。(3)黄鼠冬眠期从当年11月下旬至次年3 月上旬,平均93.95 d;冬眠阵睡眠时长平均7. 44 d,阵间激醒时长平均1.36 d,睡眠天数占整个冬眠期的89.9% ;整个冬眠期,黄鼠冬眠阵平均7. 55 个。(4)2009 年秋至2011 年春季,自野外共捕回黄鼠185 只, 存活146 只,存活率78. 9% 。在2006、2009 和2011 年的黄鼠繁殖期,共配对25 对,产仔138 只,成活92 只,成活率为66.7% 。结果表明,野生达乌尔黄鼠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实现繁殖,并可在人工冬眠屋成功冬眠。  相似文献   

4.
范志勤  廖崇惠 《生态学报》1982,2(4):362-362
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农牧业以及保健事业上的害鼠之一。冬眠是该鼠的重要特征。黄鼠每年仅生殖一次,因而冬眠期间黄鼠存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它们数量的多少和危害的程度。我们就温度对黄鼠冬眠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寻求影响黄鼠冬眠后成活的种种因素,为种群动态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湾鳄采食量活动性季节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湾鳄是外热动物,其采食量及活动规律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极为明显,呈现苏醒期、发情期、产蛋繁殖期(盛食期),越冬准确期,越冬期等季节性周期现象。越冬期人工保温,是提高湾鳄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毛敏  杨明  刘新宇 《兽类学报》2022,42(4):420-431
冬眠哺乳动物的肠道微生物会发生季节性变化,同时在冬眠期间动物处于禁食状态,对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也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达乌尔黄鼠育肥阶段 (起始育肥期、快速育肥期、育肥完成期) 和冬眠阶段 (冬眠早期、冬眠晚期、出眠期) 共6个时期盲肠菌群的多样性、组成和功能,并通过冗余分析 (RDA) 探究其生理特征与菌群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达乌尔黄鼠盲肠菌群的季节性变化。菌群组成的分析显示达乌尔黄鼠盲肠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 (Firmicutes)、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和疣微菌门 (Verrucomicrobia) 组成。与其他时期相比,冬眠早期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在Alpha多样性中,起始育肥期、快速育肥期和冬眠早期的Chao1和ACE指数显著低于出眠期,育肥完成期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快速育肥期 (P < 0.05) 。通过加权和非加权的UniFrac距离矩阵的主坐标分析发现盲肠菌群均显示出了明显的季节性聚类。PICRUSt分析中,丁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在育肥阶段富集,冬眠阶段集中在氮代谢等相关通路中。RDA分析显示达乌尔黄鼠不同时期的生理特征与其盲肠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冬眠使达乌尔黄鼠盲肠菌群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发生改变,盲肠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变化调节了达乌尔黄鼠的生理代谢,使达乌尔黄鼠适应季节性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
冬眠阵过程中黄鼠脑与血浆阿片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祖承  蔡益鹏 《生理学报》1995,47(6):610-614
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测了自然冬眠阵过程的常温、入眠、深眠、激醒四个阶段中,达乌尔黄鼠不同脑区及血浆中β-内啡肽(β-EP)与甲啡肽(MEK)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鼠下丘脑、垂体中的β-内啡肽在入眠过程中增多,在深眠状态下的含量又高于入眠期;海马、血浆中的β-内啡肽含量变动趋势正好相反,在入眠期与深眠期低于常温水平;桥延脑中含量在冬眠阵过程中变化不大。甲啡肽含量在入眠期升高,而在深眠期重新下降,不同  相似文献   

8.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基因在冬眠黄鼠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用改良z.I. Ogita的小型薄层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达乌尔黄鼠10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发现了15条亚带。并用尿素抑制与热变性实验初步确定这些亚带分属于5种LDH同工酶。同时测定了LDH同工酶总活性和5种LDH的相对比例,观察和分析了黄鼠在冬眠期及其冬眠前后LDH同工酶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反映了异温动物(冬眠动物)的LDH同工酶基因的表达有不同于恒温动物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内蒙西部地区啮齿动物种类较多,分布亦广,如草原黄鼠(Citellus dauricus)即为北方常见鼠类,过去是鼠间鼠疫发生率较高者。其寄生蚤类作为鼠疫媒介已有记载,为了进一步了解蚤类的季节变化及黄鼠的出现季节作为灭鼠及控制或消灭媒介蚤种提供依据。我们在某牧区选点,每旬放鼠夹收回后登记鼠只,固定蚤类标本。按月记录采集的黄鼠只数及其寄生蚤的数目,视其季节变化,为蚤类传播鼠疫及其他动物源疾病的传播提供分类与生态的根据。  相似文献   

10.
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季节性冬眠动物达乌尔黄鼠,经1981和1984两年的工作,重复了Dawe(1969)注射冷藏的冬眠动物血清,诱发夏季活泼黄鼠冬眠的原始实验。实验成功地实现了在非冬眠季节诱发达乌尔黄鼠冬眠,发现禁食在人工诱发冬眠中起重要作用,却不能证实血源性冬眠触发物(HIT)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方晓红  蔡益鹏 《生理学报》1995,47(2):127-132
侧脑室注射6-OHDA(200μg/只)选择性损毁脑内去甲肾腺能(NE)系统可促进达乌尔黄鼠冬眠,其损毁范围涉及下丘脑、大脑皮层、海马、中脑导水管等处。为了探讨NE系统调节冬眠的局限部位,本实验用小剂量6-OHDA(4μg/ul)分别双侧注射下丘脑内侧视前区(MPA)、外侧视前区(LPA)、下丘脑的腹内侧核(VMH)。结果表明,损毁MPA的NE支配可促进黄鼠冬眠;说明MPA是接受NE系统影响并参与  相似文献   

12.
电镜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1.不冬眠组蒙古黄鼠松果腺细胞相对冬眠组的来说具有较大截面积的细胞和核,较长且较窄的高尔基器,每个高尔基器所具有的囊数较多,但空泡的截面积小,脂肪粒少,透明小泡少;2.冬眠周期长短不同的黄鼠的松果腺细胞和核截面积大小无差异、高尔基器的大小也无差异,有差异的超微结构特征只有空泡的截面积大小,且它们三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冬眠周期越长,空泡的截面积越大。这提示蒙古黄鼠的冬眠周期长短可能与松果腺细胞的总代谢活力无关;空泡可能在维持冬眠周期长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蒙古黄鼠松果腺主要由低电子密度的松果腺细胞和少量的胶质细胞、含色素细胞、神经突起及血管等组成。松果腺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溶酶体、微丝、高尔基器、游离核糖体及中等量的光面和粗面内质网。纤毛、中心粒、突触带和致密芯小泡很少。松果腺细胞之间及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电突触。最新被观察到的是大约有5%松果腺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融合”现象,形成类似电突触的结构。神经突起可形成轴—轴突触,轴—树突触,并与松果腺细胞形成突触。  相似文献   

14.
达乌尔黄鼠显带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乌尔黄鼠分布在我国北方及蒙古和苏联等区域,对牧草及农田危害甚大。有关达乌尔黄鼠的核型国内外已有报道(Lyapunova等,1970;蔡有余等,1985;马继霞等,1985)。签于其染色体的一些特征,达乌尔黄鼠有可能成为染色体工程及检测环境诱变剂等方面的实验材料。虽然苏联Lyapunova等(1978,1980)对黄鼠属某些种的G-带和C-带进行过比较研究,我国蔡有余等(1985)对达乌尔黄鼠的C-带和Ag-NOR进行了观察,但无法对其染色体进行逐个地准确识别,特别是对Χ染体色的正确识别。为此,我们对达乌尔黄鼠的显带染色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达乌尔黄鼠产热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达乌尔黄鼠(Citellusdauricus)的产热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非冬眠期,静止代谢率(RMR)和非颤抖性产热(NST)于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冬眠期,RMR降到极低水平,只为春季的3.0%。肝脏的线粒体蛋白含量、线粒体呼吸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在秋季显著高于其它各季。褐色脂肪组织(BAT)的重量、线粒体蛋白含量、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和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在夏季处于一年中的最低水平,到了冬季这些指标达到一年中的最高水平。在非冬眠季节BAT产热能力升高时,NST能力也相应升高,这表明BAT产热能力的增强是NST能力提高的部分机制。达乌尔黄鼠血清T_4含量在年周期中没有明显改变,冬眠时血清T_3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季。  相似文献   

16.
脑室注射6-羟多巴胺对黄鼠冬眠入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脑室内注射化学去交感药物6-羟多巴胺(6-OHDA)的方法,观察了人为地降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活动对达乌尔黄鼠入眠的影响。结果表明:脑室注射100-200μg6-OHDA使脑内NE含量减少50%以上,明显促进黄鼠入眠,平均入眠诱导期比自然冬眠动物明显缩短,整个冬眠季内冬眠时间延长,冬眠黄鼠仍具有正常的入眠觉醒周期。这些结果提示脑内NE系统活动水平降低是触发动物入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达乌尔黄鼠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是分布于我国北方、蒙古和苏联等区域的一种中型啮齿动物。其染色体组型在国内文献中尚未见有报道,在国外文献中亦未见有详细报道。为此我们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方法,并参考达乌尔黄鼠染色体的C分带和G分带(将另文报道,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达乌尔黄鼠心肌细胞膜电位的耐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胞内微电极记录达乌尔黄鼠心室乳头肌细胞膜电位,研究它的耐寒性并附带观察季节及冬眠的影响。76%和55%的心肌标本分别在0℃至—5℃之间可诱发动作电位。3例心肌超冷至-5℃时静息电位(RP)66.6mV,为35℃时的80%,动作电位幅值(APA)60.4mV,为66%,但复温后可完全恢复。RP与APA比最大去极化率(dV/dt_(max))和动作电位时程(ADP)对寒冷有较大的抵抗力。季节对心肌膜电位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冬季深眠黄鼠的心肌RP和APA在0℃中显著高于冬季活跃组,提示深眠黄鼠的心肌有较大的耐寒性。这些结果说明冬眠型哺乳动物的心肌细胞膜电位比非冬眠型的有显著较大耐寒性。  相似文献   

19.
达乌尔黄鼠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达乌尔黄鼠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分析ANALYSISONCHROMOSOMESAg-NORSOFCITELLUSDAURICUSKeywordsCilellusdauricus;Chromosome;Ag-NOR达乌尔黄鼠(cilellusdaur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