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调节细胞对低氧应答的关键因子,可在氧含量降低时被激活,能够调节氧代谢、糖酵解等多种生理活动.骨代谢主要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作用,均受到氧浓度等多种因素的调控.HIF-1α在细胞代谢、骨组织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加骨组织的低氧耐受能力,调节骨形成和矿化过程.该文主要...  相似文献   

2.
放射活性同位素与肿瘤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连接后,可作肿瘤显象制剂,它注入体内后免疫显象剂中的单抗可吸附于肿瘤上。放射活性原子辐射出γ射线,形成影象,使用γ射线照相机可拍摄下来。目前已有X射线和CAT断层可用于检查许多癌瘤,但单抗显象制剂将能检测出目前方法所不能检查出的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正> 电镜放射自显影术是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放射自显影术。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放射自显影术比较,具有下列优点:(一)分辨力高,可达0.1微米,比光学的高10倍,因此,能更精确地确定放射源的位置;(二)能把放射性和亚显微结构相联系,因而可用于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4.
沙根骨(自命名)是在宁夏中卫地区发现的以碳酸钙为主的胶结物质将周围的沙子凝聚在一起形管状物。对沙根骨中碳酸钙矿化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筛选,共分离到12株菌株,其中3#菌株有较强碳酸钙矿化能力,在经1.0%CaCl2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的72 h后,能形成矿物沉淀并形成薄膜挂壁。沉淀物质经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确定为方解石和球霞石混合晶型的碳酸钙晶体。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对3#菌株进行了鉴定,初步认定了该菌为类芽孢杆菌属,命名为Paenibacillus sp.s3,为进一步研究沙根骨的形成机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距骨在传导体重和运动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对距骨的研究尚嫌不足。纵观国内外文献,国内仅有对成年距骨长、宽和高的测量(任光金,1983)和对3—17岁X线片距骨长和宽的测量(张福金,1984)。对该骨的性别判别分析检索国内外资料,竟是空白。为此,为积累国人资料和探讨距骨的性别判别分析,特进行此研究。1 材料和方法本文所用材料为青岛医学院人类学研究室专供科研用的东北出土成套的成年距骨94副(男51,女43)。按人类学测量方法(吴汝康等,1984;贾兰坡,1954;邵象清,1985),对距骨进行了8项测量,即最大长(X1)、最大宽(X2)、最大高(X3)、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和骨桥蛋白(OPN)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CA15-3、CEA和OPN水平,并采用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比较X射与血清学检测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A15-3、CEA及OP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5-3、CEA、OPN和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钼靶X射线摄片及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近30年α_1-AR(a1-Adrenoceptor)介导交感神经对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本文查阅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对近30年关于α_1-AR介导的交感神经对机体生理病理影响及针灸效应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发现α_1-AR不但介导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变力变时效应,以及血管平滑肌、膀胱括约肌和子宫平滑肌的收缩等生理效应的调节,还介导了心律失常、心肌肥大等病理过程,此外,α_1-AR还介导了针刺信号的传导,而且针刺还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张力。说明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改变与α_1-AR及亚型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深入研究α_1-AR将有助于阐释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也为有效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应的药理模型;对经脉穴位上α_1-AR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经络实质的探讨及针刺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FGF9)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GFs)的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中,它参与骨骼发育、血管形成、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细胞凋亡、神经再生、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可有效促进有丝分裂和细胞生长。研究发现,FGF9不仅在骨骼发育和生长期对软骨形成和成骨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卵巢癌的发生、神经再生、性腺分化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对FGF9作为一个有用治疗靶点发挥作用的功能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发现及研究。现针对FGF9的特点,综述了其在表达及适应征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FGF9进一步的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医用X射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王寿民工程师撰文“浅谈医用诊断X射线发生装置的照射量线性”,刊登在《医用放射技术杂志》1988年第一期上,该文详述了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三个参数:管电压(KV)、管电流(mA)和曝光时间(Sec)之间的关系、测试方法以及如何选取测试条件等,为便于理解,本文对X射线发生装置输出量线性的问题,作出概述,并引举一个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这项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基本实验技术称为电子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技术(electron microscopic autoradiography)简称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了解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比较容易理解所提出的上述问题。放射自显影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电离射线使乳胶(含AgBr或AgC1)感光的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根据研究对象的需求,分为光镜(显微)放射自显影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  相似文献   

11.
自五十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以来,人们才能在亚细胞水平上探索生命的奥秘。随着研究的深入,电镜技术本身也在迅速发展。广大生物学研究工作者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各种不同的电镜技术。本文简要介绍近几年来有关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扫描透射电镜的新进展以及电镜放射自显影、免疫电镜、电镜细胞化学、冰冻蚀刻、生物高分子的电镜研究等生物学电镜研究技术,以供选择研究方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郭一览  孙朋 《生命科学》2022,(12):1519-1529
骨形成是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合成和分泌骨基质,进而矿化形成新骨的过程。研究表明,运动能够通过外部机械应力、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调节、表观遗传等方式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分化命运,促进骨形成,在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改善骨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运动因子”交互作用,既能通过抑制骨硬化蛋白(osteosclerosis, SOST)和Dickkopf相关蛋白1 (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 DKK1),促进Wnt配体及其受体(LRP5/6)基因的表达,激活β-catenin下游信号转导;也能通过促进和(或)抑制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的分泌及调控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 ncRNA)等方式,间接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该文系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运动对Wnt/β-catenin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了该通路在运动调控骨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运动防治骨代谢相关疾病及药物靶点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的研究,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及自体BMSCs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选择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0例,无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抽取股骨头部骨髓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并培养至第3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实验以及成骨、成脂诱导培养后分析细胞的增殖及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组细胞表达BMSCs特异性表面抗原CD44、CD73;股骨头坏死组BMSCs形成集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股骨头坏死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数均低于对照组;股骨头坏死组的成脂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B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下降,但其成脂分化潜能增强,推测BMSCs增殖及分化能力的改变可能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徐森根  刘国平 《生理学报》1987,39(3):287-295
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小角 X 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穴居狼蛛(Lycosa singriensis)腿肌的构造。腿肌的肌原纤维显示 I 带和 A 带构成的典型的横纹,肌节长度比脊椎动物骨胳肌长得多,约为5.3μm。A 带中间存在 H 带和 M 线区。在肌原纤维中,长4.3μm,直径200(?)的粗肌丝排成中心间距为约600(?)的六角阵列,每根粗肌丝周围环绕着8—12根直径60(?)的纽肌丝。粗肌丝中心的显著浅染提示粗肌丝可能由肌球蛋白围绕着副肌球蛋白核心组成。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指示,静息状态活肌肉中,肌球蛋白横桥形成435(?)重复螺旋,横桥水平的轴向间距为145(?)。静息状态在位固定的腿肌的电镜照片还显示与肌动蛋白细肌丝接触的肌球蛋白横桥,文中讨论了这一颇有兴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犬牙囊干细胞(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DFSCs)构建细胞膜片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4至6月龄犬尖牙牙胚,分离培养DFSCs,鉴定。用含抗坏血酸的培养基诱导2周构建细胞膜片,并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染色、扫描电镜(SEM)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检测成骨、成脂能力。结果:DFSCs于体外被成功分离、纯化、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约为5.1%。流式鉴定为CD29+CD44+CD34-,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较强,并能成功构建成细胞膜片。光镜和电镜显示膜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基质分泌多,油红O染色后可见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形成。(B)茜素红染色后可见大量清晰的钙结节形成。结论:成功构建犬DFSCs膜片,并证明其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为进一步利用犬DFSCs膜片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分化成熟的血管平滑肌主要功能是收缩血管、调节血管周径及血压等.在高磷、高糖、维生素D3、炎症等因素的作用下,平滑肌细胞可转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参与血管钙化的形成,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非编码RNA是经基因转录但不翻译为蛋白质的一类RNA总称,其通过调控多种细胞活动来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已有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可通过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表型转化影响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几方面综述非编码RNA在血管平滑肌成骨样表型转化中的调节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血管钙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发现防治血管钙化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已成为重要的人类健康问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2D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等常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近年来发展的类器官技术受到了极大关注。类器官作为干细胞衍生的自组织3D细胞簇,可以在体外更真实地模拟组织器官的复杂结构和生物功能。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多能干细胞等衍生的骨类器官已逐步建立,不仅为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和生理病理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还有望为骨缺损修复带来新希望。现对不同骨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及主要应用进行概述,同时讨论了骨类器官培养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构建结构功能更完善的骨类器官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宋泉颖  徐俊  张宇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10):2155-2165
【目的】白云石(Dolomite)是一种含有钙镁的碳酸盐矿物[CaMg(CO3)2],广泛存在于陆地和海洋等环境并常与油气埋藏共存。尽管白云石(或岩)的发现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对白云石的成因仍然没有定论,地质学上称之为"白云石之谜"。20世纪90年代Vasconcelos C.提出了"微生物白云石模型",为白云石成因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是这一模型并不完善,白云石的形成与所介导的微生物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另外,所有报道的实验都是在地表压强条件下进行,无法表征自然界中白云石所处的高压环境。本研究中引入压力这一环境参数,结合菌株本身生理特性参数,综合考察多重因子对微生物介导形成白云岩的影响。【方法】利用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和嗜冷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psychrophila)两株具有尿素水解活性的细菌作为生物材料,在不同的温度(15°C和30°C)压强(常压和20 MPa)氧气浓度(常压好氧条件和常压微氧条件)不同的尿素水解活性下进行生物矿化实验。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X射线能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沉淀物形貌和矿物成分构成。通过XRD(X射线衍射分析)定性测定碳酸盐矿物沉淀物的种类。【结果】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和嗜冷芽孢八叠球菌在实验中所设计的所有矿化条件下都能够介导形成碳酸盐矿物沉淀。XRD和SEM检测均证实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在30°C的20 MPa微氧条件下能够介导形成不规则菱面型和椭球型白云石。高压条件更有助于白云石的形成。除了白云石晶体,实验中还观察到有其他矿物(如方解石,碳氢镁石,钙镁碳酸石等)。【结论】实验证实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和嗜冷芽孢八叠球菌具有矿化能力,特别是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具有介导形成白云石的能力。微生物介导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分受到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以及温度、压力等生物矿化实验条件控制。这一研究结果帮助完善"微生物白云石模型",为解释白云石的深部成因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X射线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用X射线照射不同发育时段的斑马鱼胚胎,统计死亡率和畸形率;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X射线对胚胎DNA损伤的影响;采用DCFH-DA测定胚胎活性氧;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结果:X射线照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的影响,能够导致胚胎发育畸形如围心腔水肿、脊柱扭曲、尾部弯曲等多种畸形甚至死亡;检测X射线对斑马鱼胚胎DNA损伤时,发现X射线照射对胚胎中的DNA能够产生明显的损伤,且DNA损伤程度随胚胎发育的进行而减弱;胚胎经X射线照射后活性氧的产生增加;胚胎总抗氧化能力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而逐渐增强;结论:X射线照射明显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并造成胚胎细胞DNA损伤,发育早期胚胎敏感性高;发育后期胚胎对X射线敏感性降低,可能与胚胎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双歧杆菌C57BL小鼠抗辐射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C57BL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放射损伤组;C组:双歧处理组,用双歧杆菌菌悬液灌肠28 d后,然后与放射损伤组一同进行^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形成急性放射损伤。24 h后按不同要求采集标本,对肝组织分别进行SOD和CAT活力及MDA的含量检测;用电镜观察脊神经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对脾脏组织用RT-PCR检测TLR2 mRNA水平的表达;并对肾脏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NF-κBp65和Cytochrome C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双歧杆菌处理组肝组织中SOD和CAT水平明显高于放射损伤组(P〈0.01),同时MDA明显低于放射损伤组(P〈0.01);电镜结果显示:放射损伤组与双歧处理组的细胞浆、细胞核和线粒体均明显肿胀,双歧处理组同时具有早期凋亡现象;RT-PCR结果显示:双歧处理组TLR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放射损伤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双歧处理组Cytochrome C的表达明显优于放射损伤组,而NF-κBp65和bcl-2则相反。结论双歧杆菌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抗膜脂质氧化、提高免疫机能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来降低辐射对小鼠的损伤。双歧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