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遍栽培灵芝种类的拉丁学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普遍栽培灵芝种类的拉丁学名进行了讨论,对学名的使用历史及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回顾,认为中国普遍栽培的灵芝学名应为Ganoderma lingzhi,而不是G. sichuanense;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在形态与分子序列上均与灵芝G. lingzhi不同,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物种,其后选的附加模式标本与主模式标本差异较大,且附加模式标本的地理位置与主模式标本的地理位置距离较远、海拔差异较大、生态习性也不同,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的附加模式标本代表的是与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不同的物种,应该被废除。 相似文献
2.
3.
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 总被引:24,自引:33,他引:24
近年来,我国对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相关报道逐年增加。针对有些种类鉴定有误、拉丁学名使用没有严格遵守最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命名人缩写不规范等问题,作者系统考证了我国药用真菌的名称,共收录473种,对每种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过去的错误报道或不存在的名称进行了修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每种名称之后还列举了该种的主要药用功能或价值,并引证了主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4.
灵芝Ganoderma lingzhi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已被《中国药典》正式收录。本研究主要以菌丝体干重、多糖含量、多酚含量、黄酮含量、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 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为测定指标,对灵芝液体培养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体现在液体培养过程中生长代谢旺盛,可分泌大量多糖、多酚、黄酮、AA等物质和SOD等酶类,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等的清除效果显著,且具有较强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作用,这也说明该菌的抗氧化活性与其自身的生长状况、次级代谢产物分泌及还原能力等密切相关。此外,一定的环境胁迫压力也可以激发该菌启动自身的抗氧化系统以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量新物种被发现,我国已知的菌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然而,菌物汉语学名的拟定和使用并没有跟上菌物学科的发展,逐渐积累出一些问题,对菌物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造成了阻碍。文中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书籍中的菌物拉汉学名信息,从中总结出汉语学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解决近年新发表物种汉名缺失的问题,邀请了菌物领域研究者及2021年发表新物种较多的一些中国学者共同合作,为所有2021年中国菌物新物种拟定了汉语学名,并编制为拉汉学名名录。通过上述工作,以期推动《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汉语学名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中国灵芝科志》的编写过程中,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中发现我国尚未报道过的灵芝科4个新记录种,它们是:唐灵芝Ganoderma donkii Steyert、亮黑灵芝G.nigrohicildum(Loyd)Reid、壳状灵芝G.ostracodesPat.和具柄灵芝G.stipitanus Murr.。以上所有研究标本均保藏在HMAS。 相似文献
7.
8.
9.
中国海南岛灵芝科的分类研究I.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报道了海南岛境内的灵芝科真菌4种,其中1新种即尖峰岭灵芝GanodermajianfenglingenseX.L.Wusp.nov。岛内新纪录有3种即薄盖灵芝Ganodermacapense(Loyd)Teng:大青山灵芝G.daiqingshanesnseZhao;褐树舌G.brownii(Murr)Gilbn本文研究的全部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灵芝\"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人们\"以为瑞草,服之神仙\",称之为\"灵芝\"。现指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的一类传统药用真菌的统称,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抑菌、保肝护肝、止咳平喘等多种功效(林志彬2015;Gilletal.2016;Ahmad2018;Wuetal.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报道了基于香草醛-高氯酸显色反应的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灵芝三萜的修正方法,并对该方法应用进行了探讨和优化。采用此方法检测了灵芝子实体中含量较高的几种三萜酸,结果表明若采用齐墩果酸为标准品检测灵芝三萜,检测结果远低于真实值。在光谱分析上,研究表明对紫外-可见光扫描吸收峰进行面积积分,获得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更优。 相似文献
13.
【背景】层迭灵芝Ganoderma lobatum是灵芝属中的一个种,在民间有药用历史,但缺乏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科学研究。【目的】以赤芝Ganoderma lingzhi子实体为参照,研究对比层迭灵芝子实体的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的强弱,探讨层迭灵芝的药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的方法,比较2种灵芝子实体中三萜及多糖含量差异,并进行体外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研究。【结果】层迭灵芝和赤芝的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差异不大,分别为1.14%和1.21%,但2种灵芝中三萜化合物的种类差异较大。层迭灵芝子实体中的多糖含量较赤芝稍高,分别为3.60%和2.67%,2种子实体中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有所差别。2种灵芝醇提物对肿瘤细胞K562及SW620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层迭灵芝对SW620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达到了52.5μg/mL。2种灵芝水提物可以促进RAW 264.7细胞释放NO,说明两者均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结论】层迭灵芝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及免疫活性,可以作为药用开发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4.
研究灵芝Ganoderma lingzhi子实体的化学成分。采用正相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prep-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灵芝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降羊毛甾烷三萜类化合物,分别是ethyl 20(21)-dehydrolucidenate A(1)、lingzhi-20(21)-en-24-oic acid A(2)、20(21)-dehydrolucidenic acid A(3)、赤芝酮A(4)、lucidadone H(5)。化合物1和2是两个新的降羊毛甾烷三萜化合物;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在白血病(HL-60)、肺癌(A549)、肝癌(SMMC-7721)、乳腺癌(MCF-7)、结肠癌(SW480)五种不同的癌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5在40μM时无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测定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建立适合孢子粉的分析测定方法。通过对前处理条件的优化,确定40%乙醇为孢子粉中等极性三萜酸类的最佳提取溶剂,浓缩倍数是子实体提取条件的50倍。通过色谱柱和洗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包括灵芝酸I、灵芝烯酸C、灵芝酸C2等13种标准品测定方法,方法学考察显示该分析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5%,可以用于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成分的定量检测。通过5组样品的分析发现,灵芝酸C6、灵芝酸G、灵芝酸A、灵芝酸D、灵芝酸F是灵芝孢子粉中的主要三萜类成分,其中灵芝酸A含量最高,平均占样品三萜总量的比例达19.71%;三萜类成分的溶出量与是否破壁没有相关性。三萜类成分在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孢子油产品中的含量非常低,孢子粉的三萜含量为14.24-99.70μg/g,仅为子实体的1/100,灵芝孢子油中三萜含量也均低于50μg/g,因此三萜类成分不适合作为灵芝孢子粉及其相关产品的定量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一种富硒灵芝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并筛选出高产纳米硒菌株。通过实验,得到优化的等离子体放电条件,如:电压15.6kV、电流1.8mA、放电频率1.8kHz、处理2.5min等,在此条件进行诱变处理,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法鉴定,筛选出6株突变菌株。对突变菌株进行传代培养,富硒培养测定菌丝体中硒含量发现突变菌株(H10)与出发菌株相比,菌丝体中纳米硒含量提高了大约30%,从而得到富硒的优良突变菌株。本研究为灵芝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诱变方法,并为灵芝纳米硒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