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锐锐  张桂芬  贤振华  万方浩 《昆虫学报》2012,55(12):1386-1393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作为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和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等粉虱类害虫的优势寄生蜂而备受关注。针对丽蚜小蜂体型微小, 难以与其他同域近缘种寄生蜂快速、 准确区别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SCAR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特异性扩增区域)标记技术, 筛选出一对丽蚜小蜂特征片段扩增引物(EFZZF/EFZZR), 其扩增片段的大小为287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 该对引物只对丽蚜小蜂的基因组DNA具有扩增能力, 对其近缘种属寄生蜂如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 (Girault & Dodd)、 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 Zolnerowich & Rose、 本地未知种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sp.、 蒙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mundus Mercet、 刺粉虱黑蜂Amitus hesperidum Silvertri不具有扩增效果, 对丽蚜小蜂的寄主包括不同生物型 (B型、 Q型、 ZHJ 1型和ZHJ 2型)的烟粉虱、 温室粉虱以及我国最常见的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a)等亦不具有扩增能力。同时, 该检测技术灵敏度高, 对成虫的最低检出阈值为7.812 ng/μL (相当于1/1 600头成虫)。研究结果对丽蚜小蜂的种类识别、 寄主谱的确定及其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双斑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是华南地区烟粉虱的两种优势种寄生蜂。本文研究了两种寄生蜂对不同龄期烟粉虱寄主的产卵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寄生蜂均可寄生烟粉虱的1~4龄若虫。当只有1个龄期的烟粉虱若虫存在时,双斑恩蚜小蜂更多地寄生3龄和4龄若虫,较少寄生1龄和2龄若虫;而桨角蚜小蜂则更多地寄生3龄和2龄若虫,较少寄生1龄和4龄若虫。在4个龄期若虫同时存在时,双斑恩蚜小蜂会明显增加对3龄和4龄若虫的产卵寄生,降低对1龄和2龄若虫的寄生;而桨角蚜小蜂则增加对2龄和3龄若虫的寄生,减少对1龄和4龄若虫的寄生。寄主植物的差异不影响这二种蚜小蜂对各龄期烟粉虱若虫的产卵选择倾向。结果提示,烟粉虱若虫3龄和4龄是双斑恩蚜小蜂最适宜的寄主,而桨角蚜小蜂最适宜的寄主是烟粉虱2龄和3龄若虫。  相似文献   

3.
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寄生蜂在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替代B型烟粉虱的过程中是否起作用, 我们在实验室条件(温度27±1℃, 光周期16L∶8D, 相对湿度RH 70%~80%)下, 观察了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寄生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行为, 研究了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选择性、 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取食数量及个体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 浅黄恩蚜小蜂体外检测时间在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间差异不显著, 而寄生Q型烟粉虱若虫时的体内检测和产卵时间(190.2±14.6 s)显著高于寄生B型时所用时间(140.0±7.5 s)。在非选择条件下, 浅黄恩蚜小蜂寄生B型烟粉虱若虫的数量(8.1±0.5头)及总产卵量(9.3±0.6粒)显著高于仅提供Q型烟粉虱的寄生数量(6.3±0.5头)及总产卵量(7.0±0.6粒); 而被寄生若虫单头着卵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选择性条件下, 该蜂寄生B型烟粉虱若虫量(3.1±0.4头)、总产卵量(3.8±0.5粒)及被寄生若虫单头着卵量(1.2±0.1粒)都显著高于寄生Q型烟粉虱时的情况(1.8±0.3头、1.8±0.4粒、0.7±0.1粒)。被寄生蜂取食的B型与Q型烟粉虱数量间差异不显著, 但对于同一生物型而言, 交配过的雌蜂能够取食更多的烟粉虱若虫。以B型烟粉虱为寄主时, 浅黄恩蚜小蜂雌蜂卵-黑蛹(7.2±0.1 d)、黑蛹-羽化(5.2±0.1 d)的发育时间与以Q型烟粉虱若虫为寄主时的相应发育时间(7.3±0.1 d, 5.6±0.1 d)间无显著性差异。以B型烟粉虱为寄主时寄生蜂的羽化率(73.55%±1.42%)与以Q型烟粉虱为寄主时的羽化率(68.42%±13.01%)间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 虽然浅黄恩蚜小蜂发育时间、 羽化率在烟粉虱2种生物型间无显著差异, 但该小蜂倾向于B型烟粉虱若虫作为寄主, 而且, 以B型烟粉虱若虫为寄主时, 小蜂的产卵量和寄生若虫数量均增加。但田间浅黄恩蚜小蜂的存在是否有助于Q型烟粉虱成为B型和Q型混合种群的优势种群, 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双斑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是华南地区烟粉虱的两种优势种寄生蜂。本文研究了两种寄生蜂对不同龄期烟粉虱寄主的产卵选择特性。结果表明: 两种寄生蜂均可寄生烟粉虱的1~4龄若虫。当只有1个龄期的烟粉虱若虫存在时,双斑恩蚜小蜂更多地寄生3龄和4龄若虫,较少寄生1龄和2龄若虫;而桨角蚜小蜂则更多地寄生3龄和2龄若虫,较少寄生1龄和4龄若虫。在4个龄期若虫同时存在时,双斑恩蚜小蜂会明显增加对3龄和4龄若虫的产卵寄生,降低对1龄和2龄若虫的寄生;而桨角蚜小蜂则增加对2龄和3龄若虫的寄生,减少对1龄和4龄若虫的寄生。寄主植物的差异不影响这二种蚜小蜂对各龄期烟粉虱若虫的产卵选择倾向。结果提示,烟粉虱若虫3龄和4龄是双斑恩蚜小蜂最适宜的寄主,而桨角蚜小蜂最适宜的寄主是烟粉虱2龄和3龄若虫。  相似文献   

5.
氟吡呋喃酮和蒙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mundus均是控制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有效作用因子,明确氟吡呋喃酮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的作用对协调应用化学农药和生防天敌绿色防控烟粉虱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在室内测定了氟吡呋喃酮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的亚致死浓度(LC15)和致死中浓度(LC50),并研究了氟吡呋喃酮亚致死剂量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的寿命、寄生率、发育历期和羽化率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进一步在温室内研究了氟吡呋喃酮推荐浓度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对蒙氏桨角蚜小蜂亚致死浓度(LC15)和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397 mg ai/L和35.1 mg ai/L,与对照相比,在两种浓度处理下蒙氏桨角蚜小蜂的寿命分别缩短39.3%和59%,发育历期分别延长5.9%和39.3%,寄生率分别减少22.5%和23.5%,羽化率分别减少4.43%和8.36%。温室试验表明,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蒙氏桨角蚜小蜂数量降低。药后3~15 d蒙氏桨角蚜小蜂种群数量减少21.7%~62.9%,显著低于对照,但用药18 d后种群下降趋势逐渐平缓,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协调应用氟吡呋喃酮和桨角蚜小蜂绿色防控烟粉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烟粉虱蚜小蜂种类及种群动态调查初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调查采集和鉴定 ,初步获得了广东省内烟粉虱蚜小蜂 6种 ,其中隶属于恩蚜小蜂属EncarsiaFoerster的有 4种 ,隶属于桨角蚜小蜂属ErtmocerusHaldeman有 2种。调查发现 ,蚜小蜂在蔬菜和园林植物上的寄生动态有一定的规律 ,4月中旬至 6月下旬和 9月下旬至 1 1月下旬寄生率较高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和 1 1月下旬至翌年 2月下旬寄生率较低。初步确定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bimaculata和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sp .为广东省内烟粉虱的寄生蜂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7.
海氏桨角蚜小蜂和丽蚜小蜂是烟粉虱的重要天敌,为更有效地发挥其控害作用,在大棚条件下评估了这两种寄生蜂在种内及种间竞争时对单雌寄生率及对烟粉虱的控害潜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种间竞争导致丽蚜小蜂的单雌寄生率显著降低,而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无显著影响,种内竞争对两种寄生蜂的单雌寄生率均无显著影响。与单头蜂对烟粉虱的致死率比较,两头蜂在夹叶笼内对烟粉虱的致死率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蜂的种内和种间竞争作用对寄生蜂的控害潜能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入侵我国的2个主要烟粉虱隐种Bemisia tabaci MEAM1和MED及其3种优势寄生蜂(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丽蚜小蜂E.formosa、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体内感染内共生菌的种类丰度,并进一步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昆虫体内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hood,ML)分别构建优势内共生菌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烟粉虱2个隐种内共生菌的种类丰度大于其3种优势寄生蜂,3种优势寄生蜂中丽蚜小蜂内共生菌的种类丰度最高;同源性分析发现烟粉虱和寄生蜂所携带的Rickettsia基因同源性达到99%,属于Rickettsia bellii种,进一步的进化树分析也发现所研究物种的Rickettsia和Hamiltonella均可各自聚为同一进化分支。烟粉虱及其优势寄生蜂体内含有种类丰富的内共生菌,其中优势内共生菌Rickettsia和Hamiltonella各自亲缘关系很近,说明内共生菌在烟粉虱和寄生蜂间可能进行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Q"烟粉虱在我国快速扩张,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入侵害虫。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Q"烟粉虱已对多种农药产生高抗药性,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对其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在室内研究了近年引入我国的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烟粉虱若虫的取食和寄生能力。【结果】各龄期的"Q"烟粉虱若虫均可被海氏桨角蚜小蜂取食和寄生。在48h内,寄生蜂取食1、2、3、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10.7、6.4、6.7、5.0头,呈现随龄期增大取食数量下降的趋势;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烟粉虱若虫的寄生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更偏好寄生2、3龄若虫(25.4和27.5头),其次是1龄若虫(22.1头),而寄生4龄粉虱的数量最低(16.5头)。【结论与意义】寄主龄期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取食和寄生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综合来看,该寄生蜂表现出对"Q"烟粉虱较好的生物防治潜能,是防治烟粉虱的理想寄生性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黄板监测烟粉虱及其寄生蜂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黄板不同放置高度、不同时间内对日光棚室内番茄上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及其寄生蜂种群的诱集监测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内以黄板上部与植株顶部持平的高度悬挂的黄板对烟粉虱和蚜小蜂的诱集效果最好,其次是以黄板上部与植株中部持平的高度悬挂的黄板,当黄板的底部高出植株顶部30 cm时对烟粉虱及其蚜小蜂的诱集效果最差。在5~10月份,随着季节的变化,同一位置的黄板对烟粉虱及蚜小蜂的诱集数量逐渐增加。调查发现,番茄上烟粉虱的寄生蜂主要为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Haldeman和恩蚜小蜂属EncarsiaF erster,2个属的蚜小蜂在季节上呈互补之势,因此总体上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寄生率在5~10月之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