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光照对水生动物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水生动物生存的环境中,光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因子,它有多方面的生态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摄食、生长和存活等。目前,光照对水生动物在这方面影响的研究尚处于资料积累阶段,本文总结这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对这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应激对水生动物生长、行为和生理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简要介绍了应激对水生动物生长,行为和生理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应激对动物的生长,行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内分泌功能都有明显地抑制作用,提供水生动物对多种应激源反应的信息,有助于全面了解这方面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3.
水生动物的争胜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全  孙霞 《动物学研究》2013,34(3):214-220
同种动物个体相遇争斗的行为称为争胜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水生动物中,其目的是确定优势(统治)地位和从属关系。该文针对争胜行为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发生机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争胜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水生动物争胜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遥测在水生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遥测应用于水生动物是基于海洋生物学家对自然环境中海洋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研究的迫切需求而诞生的。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鱼类、甲壳类、豚类以及海龟等水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回顾了超声波遥测应用于水生动物近50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技术的系统组成和使用方法,阐述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分析了其应用于水生动物遥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环境光对哺乳动物昼夜节律和大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昼夜循环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理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光照条件能影响动物的视觉成像,并通过向大脑中的生物钟中心发送信号来调整生理和行为的节律。环境光向生物钟传递信号的系统包含了一个复杂的神经递质复合体-受体-第二信使系统。在夜间曝光能迅速启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中大量相关的早期基因。此外,许多白天活动的物种,通常都是在光照条件下获得认知。本文综述了环境光对哺乳动物睡眠、生物节律、大脑认知能力和基因表达等生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环境光照对东方田鼠行为的影响,为制订东方田鼠环境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动物行为观察装置,观察三组东方田鼠在不同环境光照条件下的自主活动、玩耍、摄食、饮水等行为表现并进行定量测定和分析。结果 24 h黑暗(24D)组的东方田鼠自主活动总数最多,而24 h光照(24L)组则最少,12L/12D组跟24D组接近:无论是24L,还是24D处理,动物的相对活动没有明显的节律性,但在12L/12D条件下,动物活动节律随着光照处理而变化,呈现其一定的节律性。玩耍行为12L/12D组最多,但24D组动物玩耍行为比24L组多;当24L处理时,动物很少处于中央格,而24D处理和12L/12D处理时,动物有不同程度穿梭中央格,其中12L/12D处理时,动物穿梭次数最多;摄食与饮水次数12L/12D组次数最多,24L组次数最少。结论室内有规律的环境光照处理,可改变东方田鼠固有的依季节变化的行为规律,产生实验室控制的光周期应答行为,并表明12L/12D环境光照比24L和24D环境光照对东方田鼠造成的生活压力要小。  相似文献   

7.
光照对啮齿动物的行为格局和活动节律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比较生物学方法,以光照强度和鼠种两个因素,在实验室内利用动物行为监视系统,以焦点动物取样法( Focus animal sampling) ,在< 20 Lux、200 Lux、800 Lux 和1 600 Lux 等4 个水平的光照强度下,监测和记录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的移动和静止行为,并在实验结束时测定实验动物的体重; 在800 Lux 光照强度下,设置正常( 12L∶ 12D) 和全黑( 0L∶ 24D) 两种光照时间,连续12 h监测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行为。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 光强与鼠种对静止行为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棕色田鼠的静止行为与光强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昆明小鼠的静止行为则与光强无显著的相关; 2) 光强对两种动物移动行为的影响与静止行为表现方式相反; 3) 在12 h的光暴露条件下,棕色田鼠的相对活动显著强于昆明小鼠; 4) 光强对两种动物体重的影响不同,棕色田鼠体重与光强呈正相关关系,昆明小鼠与光强呈负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地面鼠与地下鼠对光强适应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光照强度和波长与实验动物神经内分泌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强度和波长与实验动物神经内分泌调节刘德惠(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若要设计能为实验动物提供理想光照环境的设施,就首先必须了解光照对实验动物的各种生理效应。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对动物和人所产生的生物学影响作用远非现在所熟知的视觉...  相似文献   

9.
变温对水生动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昼夜温度波动对水生动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概况,其中包括变温研究涉及的实验动物种类、温度设置、变温对生长的影响、变温促长的机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10.
动物生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行为调节是其响应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传统认为胚胎缺乏主动行为调节能力,只能被动响应环境变化.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动物胚胎具有主动响应环境变化的行为调节能力.本文回顾了卵生脊椎动物胚胎对环境变化行为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温度、湿度、光照、声音、震动和有毒物质等环境因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胚胎自身的行为响应,并提出未来值得关注的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13.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真菌类遗传学分析的知识结构教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桂花 《遗传》2002,24(3):349-350
本文以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讨论了真菌类遗传分析与高等动植物遗传分析的内在联系,认为利用这种内在联系进行教学可收到好的效果并说明了作者的具体教学过程。 Abstract:In the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analysis of Fungi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high animal and plant was discussed.A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 when we adopted this method in the teaching.  相似文献   

20.
I. D. Kolesin 《Biophysics》2014,59(3):511-513
Pre-epidemic circulation of a multivariate agent is simulated. An assumpt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forming a new variant as a combination of properties of circulating variants is exa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