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后在外周血和肝脏中的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同属嗜肝病毒,两者的病毒大分子结构和复制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了解DHBV实验感染规律和病毒在血液和肝脏内的动态,有助于研究病毒复制特点和抗肝炎药物的效果。 本文用DHBV-DNA杂交阳性和DHBV-DNA多聚酶阳性的上海鸭血清,静脉注射1~3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0年Mason等报告了在北京鸭血清中检出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颗粒以来,国内外已有数篇文章报告DHBV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随着人乙型肝炎研究的进展,迫切需要建立乙型肝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刘强  贾仁勇 《病毒学报》2012,(6):681-688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属于禽嗜肝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病毒,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具有相同的复制方式及相似的基因结构、抗原结构。DHBV基因组是闭合环状不完全双链DNA,3个主要ORF-PreS/S、ORF-PreC/C、ORF-P位于负链,编码L蛋白、S蛋白、C蛋白和P蛋白。本文通过对DHBV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编码病毒重要蛋白的基本特性、结构特点与功能进行全面阐释,旨在对DHBV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以DHBV人工感染建立的动物模型研究HBV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滚环扩增(RCA)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能特异性扩增环形DNA的实验技术,自2008年以来被广泛用于HBV基因全长扩增及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耐药突变分析等研究。为了便于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cccDNA的分析,本研究建立了基于RCA的DHBV cccDNA的检测方法。通过针对DHBV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的4对RCA硫化修饰引物,以血清DHBV DNA为阴性对照,从肝组织DHBV DNA标本中扩增得到DHBV cccDNA。然后用跨缺口引物扩增RCA产物测序替代限制性内切酶切分析进行DHBV cccDNA鉴定。应用该方法检测39份携带DHBV麻鸭肝组织与血清标本结果显示:全部肝组织标本均检出DHBV cccDNA,而全部血清标本则均无DHBV cccDNA检出,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基于RCA的DHBV cccDNA检测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该方法的建立为应用鸭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研究cccDNA在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评价抗病毒疗效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观察后天感染和先天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DHBV载量的动态变化,探讨适宜于抗HBV药物的体外实验、HBV生物学特性及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研究的鸭胚肝细胞模型.筛选先天感染DHBV的阳性鸭胚并进行肝细胞原代培养,对DHBV阴性鸭胚肝细胞原代培养,并以不同浓度的DHBV强阳性血清感染细胞.于细胞接种后不同时间点收集培养上清,FQ-PCR检测分析培养上清DHBV DNA的含量.结果显示:先天感染的鸭胚肝细胞接种第2 d上清中DHBV载量最高,第3 d大幅下降,然后缓慢上升,第8 d达到高峰,至第15 d时仍然与高峰时接近,DHBV载量的数量级都在10<'8>copies/mL没有变化;后天感染不同浓度的DHBV阳性血清的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中的DHBV载量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HBV感染后第3 d大幅下降,以后逐渐上升,至第11 d达高峰,第15 d又略有下降.结论:先天感染DHBV的鸭胚肝细胞的培养上清病毒载量上升至峰值时间短,病毒载量稳定,更适合于抗HBV药物的体外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3H-TTP作为放射性掺入底物,建立了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复合体(DHBVRCs)内源性DNA聚合酶的测定方法,研究了该酶的生化特性,试验了12种药物对该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该方法测定的内源性DNA聚合酶为DHBV特异的,其活性依赖于4种dNTP和Mg~ ++的存在。最适Mg~++浓度为20mM。NP-40可刺激其活性。放线菌素D仅能抑制其30%的活性,膦羧基甲酸钠(PFA)、膦羧基乙酸钠(PAA)和苏拉明可抑制此酶,它们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8.5μM、860μM和9.25μM。而Ara-AMP等几种药物对该酶无抑制作用。应用放射性掺入电泳自显影法证明,PFA对DHBV RCs中依赖DNA和RNA的DNA聚合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DHBcAg) 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原性, 分析DHBcAg DNA 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首先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 Core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疏水性分析, 分别构建DHBcAg 全基因( E-DHBc263) 及去除疏水性序列的DHBcAg 片段( E-DHBc180) 的真核表达质粒,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可在COS7 细胞内表达。进一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DHBc263 和p-DHBc180, 仅p-DHBc180 可表达蛋白, 纯化后作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包被抗原, 用于DHBcAb 的检测。分别用E-DHBc263 和E-DHBc180 免疫小鼠, 采用间接ELISA 检测DHBcAb。结果显示, E-DHBc180 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DHBcAb 免疫应答, 加强免疫后效价可达1∶100 ~1∶400。结果提示, E-DHBc180 可作为DHBcAg DNA 疫苗, 在DHBV 感染鸭模型中评价其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阳性的安徽庐江鸭血清感染DHBV阴性的北京雏鸭,扩增病毒,将提取的DHBV-DNA插入pUC18质粒,转化E.coli JM 105。酶切重组质粒及South-ern转膜杂交结果证实,质粒pLJ76的插入片段为DHBV全基因组。用EcoR Ⅰ等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LJ76进行酶谱分析,并与美国,西德的已知DHBV基因组比较。定向克隆该株病毒不同基因编码区片段,构建正负单链探针,将斑点杂交和单链电泳检出的M13阳性重组子与已知序列的DHBV基因组作比较,提示获得了该株病毒基因组的S、Pre-S、P和X/C等蛋白编码区的正、负单链克隆株。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鸭乙肝病毒ε(Dε)的RNA文库并利用指数级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的策略,获得与反转录酶(P蛋白)高度亲和的适配子(Aptamer),再通过体外引发实验和核酸酶切割方法测定全部适配子的RNA二级结构,以研究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中对启动P蛋白引发步骤至关重要的ε结构信息。本研究发现凡是支持P蛋白启动引发的高亲和力适配子中均包含完整的侧向突出结构;而一旦侧向突出被破坏,则适配子均不再支持P蛋白启动引发。本研究的结果表明Dε分子内部的一个完整侧向突出结构对于P蛋白启动引发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复合体(DHBVRCs)的提纯及其对外源模板的利用邵兴无,陶佩珍,郭巨涛,陈鸿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关键词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复合体,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外源模板1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复合体(DHB...  相似文献   

11.
徐静宜  高建鹏 《生命科学》2014,(10):1046-105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感染后可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而慢性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转录和相关疾病进程中,microRNA(miRNA)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能引起细胞内microRNA表达谱的改变:一方面,microRNA能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录和诱导宿主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另一方面,microRNA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包装和复制。重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能影响宿主血清microRNA的表达。因此,这类特殊的microRNA今后可成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疾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将对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microRNA之间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多聚酶(DNAP)是研究DHBV感染规律和观察药效的敏感指标,但常规方法测定DNAP需用较多量血清并超速离心,不适用于大批标本的检测。本文参照Sprengel介绍的掺入液条件,用微量血清(70~100μl)直接检测鸭血清中的DHBV-DNAP,比常规超速离心法和DHBV-DNA斑点杂交法简便。同时,观察了膦羧基甲酸钠(PFNa_3)对DNAP的抑制作用,以探讨方法的特异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湖北地区Thisfindingwasalsoconfirmedbythephylogenetictreeanalysis.麻鸭中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DHBV)自然感染状况以及湖北麻鸭所携带DHBV的基因结构特征,采集了70份成年麻鸭血清并应用PCR技术检测DHBVDNA,对其中一份DHBVDNA阳性血清进行DHBV全基因扩增,并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麻鸭DHBV自然携带率为10%;湖北DHBV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DQ276978)基因组的全长为3024bp,有编码P,S和C蛋白的三个开放阅读框;与GenBank中17株DHBV基因组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9.85%~93.29%之间;S蛋白、C蛋白和P蛋白结构功能区序列均高度保守;而对P蛋白标志性氨基酸和全基因进化树的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属于DHBV中国基因型中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鸭IFN—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鸭,是研究IFN-γ在机体自然感染过程中机体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和病毒的清除机制的良好动物模型。从PHA刺激后的鸭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提取RNA,通过RT-PCR获得鸭IFN-γ(DuIFN-γ)cDNA基因,构建DuIFN-γ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分析和MTT法对重组DuIFN-γ滴度进行测定。实验表明,重组DuIFN-γ能够抑制VS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而产生的细胞病变效应。抗-DuIFN-γ抗体,能中和这种抗病毒活性。并且,GST-DuIFN-γ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和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15.
湖北麻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湖北地区This finding was also Confirmed by the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麻鸭中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自然感染状况以及湖北麻鸭所携带DHBV的基因结构特征,采集了70份成年麻鸭血清并应用PCR技术检测DHBV DNA,对其中一份DHBV DNA阳性血清进行DHBV全基因扩增,并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麻鸭DHBV自然携带率为10%;湖北DHBV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DQ276978)基因组的全长为3024bp,有编码P,S和C蛋白的三个开放阅读框;与GenBank中17株DHBV基因组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9.85%~93.29%之间;S蛋白、C蛋白和P蛋白结构功能区序列均高度保守;而对P蛋白标志性氨基酸和全基因进化树的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属于DHBV中国基因型中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动物模型,评价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对血液成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将超离纯化的DHBV分别加入人血浆或人红细胞,经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将含不同基因组拷贝数DHBV的血浆成分经静脉感染1 d龄雏鸭。采用放射性核素核酸杂交法对血清中DHBV DNA进行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处理前、后人血浆及人红细胞中DHBV的半数感染计量(ID50)。结果 结果显示加入DHBV的血浆在未经灭活处理前对1 d龄雏鸭的ID50值为103.33,而经病毒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10拷贝,灭活处理可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达6个Log;加入DHBV的红细胞灭活前ID50值为103.35,经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8.35拷贝,灭活处理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5个Log。结论 利用DHBV感染动物模型,可以检测到少量病毒在自然感染宿主体内的感染性,可用于评判血液成分中病毒灭活方法的效果,亚甲蓝光化学处理对血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好于对红细胞中DNA病毒的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参与调节各种细胞过程。病毒可以利用细胞中的miRNA增加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迄今为止,miRN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该研究中,大量miRNA拟态随着HBV复制被转染入肝癌细胞系。该研究注意到MicroRNA-1(miR-1)转染后导致HBV复制明显增加,并伴随HBV转录上调、抗原表达及子代分泌。然而,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miR-1可能不是直接以HBV基因组为靶点,而是通过调控宿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嗜肝性主要由病毒与受体作用的特异性、支持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形成的宿主因子和促进病毒RNA转录的核因子3种因素决定。人的肾脏很可能也提供这些要素,且许多研究发现HBV感染标记存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肾脏细胞中。本文探讨了HBV感染肾脏的可能性。由于目前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消失是功能性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指标,如果肾脏也是HBV感染、表达和复制的另一靶器官,则肾脏在功能性治愈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RNAi的抗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真核生物中的特异核苷酸序列产生的基因沉默现象,被认为有抑制病毒复制的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诱导RNAi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和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总结了目前运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病毒复制的研究进展,展望基于RNAi技术的抗病毒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21~23个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dsRNA)所引发的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转录后沉默的现象,是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因调控机制。目前对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RNA干扰技术的出现为各类慢性HBV感染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RNA干扰抑制HBV复制及基因表达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