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卢永根 《生命科学》2006,18(4):303-306
卢永根院士是著名的作物遗传学家。他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青年时代,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既做地下党的工作,又刻苦地在岭大深造;在岭大毕业后至今50余年中,他在高校既教书,又从事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和水稻遗传育种工作做出贡献。他总结的五点体会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我的青春年华已经献给党的科学事业,我准备把晚年继续献给这个事业。”令人深受启发,值得学习。经作者同意,现将刊登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学部通讯》2003年第4期上的“院士自述:我的成长经历”这篇报道,转载于后。  相似文献   

2.
对于嵘螈肢体的再生,神经系统特别是切割后的残肢裹的神经纤维,一向是被认为有决定性意义的。晚近利用成体或接近变态的幼体的研究证明了:在再生芽基形成之后,切断神经,已经形成的芽基仍然可以继续发育成正常的肢体;但在再生芽基形成之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繁花烂漫的季节,高等教育出版社迎来了55周年华诞,《生命世界》杂志也走过了5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出版的高质量的教材和学术著作为我国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的欢迎。《生命世界》在传播生命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  相似文献   

4.
2009年5月,繁花烂漫的季节,高等教育出版社迎来了55周年华诞,《生命世界》杂志也走过了5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出版的高质量的教材和学术著作为我国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的欢迎。《生命世界》在传播生命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  相似文献   

5.
方兴未艾的古代DNA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蔡胜和  杨焕明 《遗传》2000,22(1):41-46
保留在古代生物遗骸中的遗传物质DNA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资源。古代DNA的研究对于了解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起源、进化和迁徙有重要意义。古代DNA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本文综述古代DNA研究的历史、方法和进展。 Abstract:DNA present in ancient samples can be recovered,amplified and analysed.It opens a new window for genetic analysis in many different disciplines,such as anthropology,archaeology,human population genetics,animal and plant evolutionary taxonomy and forensic science.In general,ancient DNA is rare in quantity,damaged in quality.To ensure the reproduc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great cares should be taken,such as various measurements against contamina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ncient DNA sequences.In this paper we review recovery,ampl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ancient DNA,also discuss the guidelines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of ancient DNA an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ancient DNA study.  相似文献   

6.
试图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的分子生物学从其工程学角度派生出了生物工程学,1972年,DNA重组技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自那以后,这二方面就开始了惊人的发展,在这里,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去的业迹。  相似文献   

7.
一、真核细胞基因的基本结构 1.转录单位: 从已知的数十种基因的顺序,可得出一个具有功能的基因的共同规律,在基因5’端-25至-75区,有CCAAT和TATAAA区(后者又称ATA box或Hogness box),相当于促进子区(Promotor),为体外转录所必需。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是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从胰岛素的发现,对胰岛素分子结构的认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的合成,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的测定,药用胰岛素存在的问题及对药用胰岛素的改进内容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9.
董玉梅 《植物杂志》2010,(11):103-104
教材是人编的,有时难免会出错,苏科版初二生物第六单元第20章第二节植物的发育中就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错对学生学习种子的结构与发育不利,但从另一角度看,又是培养学生思维及促进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生活中事物的良好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企业的参与张兰芬(北海金士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海洋中寻找新资源,进入八十年代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们的重视。陆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已经基本进入成熟阶段,相比这下,占地球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海洋资源的开发,未知的课题还非常多。海洋药物、海洋能源,海产品养殖,海洋化工产品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前景非常广阔。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向为世界沿海各国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In the search for novel organic compounds, I think it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not to overlook the pursuit of microorganism diversity and the abilities those microorganisms hold as a resource. In commemoration of Professor Satoshi ōmura’s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 will briefly describe the microorganism that produces avermectin and then discuss how innovating isolation methods and pioneering isolation sources have opened the door to numerous new microorganism resources. Furthermore, as exploratory research of substances views the world from many different angles—from biological activity to a compound’s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it is possible to discover a novel compound from a well-known microorganism. Based on this, I will discuss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Jin S  Zhang J  Wang Y  Meng S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93-295
基因工程微生物(genctically enginccred microorganism,GEM)生态学的研究已成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一项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分子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引入,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基因工程微生物与环境及环境中土著生物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可能.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的新型交叉边缘学科.本文提出加紧进行转基因生物生态学和转基因生物的风险评价的研究工作,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标准,有助于我国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微生物多样性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能够再现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从而获得微生物的动态信息,并解决了传统方法的片面性,在分析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通过对DGGE图谱的分析,可获得待测样品的生物信息。因此充分了解DGGE技术在微生态领域的利用,有助于检测和分析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构,提高微生物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高效、稳定、生物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染水体的净化修复之中,也包括受污染日益严峻的近海养殖水体。综述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出发,对不同固定方法的优劣及其所擅长降解的污染物类型进行对比,对不同载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近海养殖水体污染修复的研究概况,并对当前该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激光辐照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应用激光辐照微生物的研究非常广泛。本文概述了激光辐照微生物的刺激效应的一些最新进展,同时,也就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提出了在激光辐照微生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旨在促进对激光诱变效应机制的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并进一步扩大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酿酒酵母gpd1和hor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途径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一条新的产甘油的代谢途径。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克隆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和3-磷酸甘油酯酶基因(hor2),并将两个基因串连到启动子trc的下游,构建由trc启动子控制的能高效表达的多顺反子重组质粒pSE-gpd1-hor2,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构建得到的重组菌株GxB-gh能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结果表明重组菌株GxB-gh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发酵,甘油产量为46.67g/L,葡萄糖的转化率为42.87%。这为利用工程菌绿色生产甘油进行了前期的探索,也为进一步构建能生产1,3-丙二醇的工程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细菌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处于此状态的细菌不但丧失了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且具有与原菌相似的致病性,成为可以逃避检测的"隐性"传染源,对周围的环境及人类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作为公认的未可培养微生物,它一直是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生态学以及公共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为开发环境中的未可培养微生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机遇.其中遗传指纹图谱技术、宏基因组技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同时,随着各种细菌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实验室模型已日臻成熟,这为开发和利用未可培养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孙晓媛  李影  钱爱东 《微生物学报》2008,35(5):0798-0802
细菌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 处于此状态的细菌不但丧失了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能力, 而且具有与原菌相似的致病性, 成为可以逃避检测的“隐性”传染源, 对周围的环境及人类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作为公认的未可培养微生物, 它一直是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生态学以及公共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 为开发环境中的未可培养微生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机遇。其中遗传指纹图谱技术、宏基因组技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同时, 随着各种细菌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实验室模型已日臻成熟, 这为开发和利用未可培养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提取与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综合评述了土壤微生物提取与纯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提取过程一般分为土壤分散、提取与纯化3个步骤。采用过滤、离心和淘选3种方法可以成功地分离提取大部分土壤细菌;但土壤真菌的提取则相对较为困难,目前可采用的方法有旋转框技术、液相提取与滤膜检测、以及低速离心技术,这些方法可提取出部分真菌菌丝。两相分离技术可用以提取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20.
白爱芹  傅伯杰  曲来叶  王淼  孙家宝 《生态学报》2013,33(17):5201-5209
通过对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重度火烧迹地过火6a后森林恢复过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平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均高于坡地,其中MBC/MBN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平地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AWCD值、对31种4类碳源(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物)的利用能力和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H')均极显著低于坡地.西坡土壤微生物AWCD值和H'高于南坡,但AWCD和H'与土壤养分、pH值、EC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坡向可能与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并不密切,反映了两坡向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坡度由于影响了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进而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碳源利用能力.火烧迹地恢复初期平地土壤微生物量碳高于坡地,西坡高于南坡;恢复6a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差异己不显著,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代谢特性仍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地形坡度仍然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含量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