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变化生态学: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地球系统的物质循环也在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大量的工业污染物和有害废弃物累积于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圈中,如氟里昂积存于大气中,有机化合物富集于水生生物体内,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等。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水解酶的挖掘、改造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鹏  程欢  许建和 《微生物学报》2017,57(8):1168-1179
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类广泛用作杀虫剂、增塑剂、阻燃剂的有毒化学品,由于难以降解而在农产品、水体和土壤中逐渐累积,容易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有机磷的酶促降解具有反应速度高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有机磷水解酶的挖掘、改造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有机磷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土壤及水体环境中Fe、Mn、U、Se等金属元素的还原,并对还原不同金属的微生物及其对各金属的酶促和非酶促还原机制进行了综述,同时就不同微生物还原各金属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定量关系在水生毒理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定量(QSAR)在水生毒理学上的应用,在我国应开展以下工作;水生毒理学家建立一套适合于QSAR建模要求的毒性试验体系;环境化学家寻找最佳结构参数,由此建立起相关性较好的QSAR模型,预测毒物的毒性和中毒机理。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孔对有机物吸附/解吸的影响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吸附是影响环境中有机化合物迁移、降解及生物有效性的重要过程,而微孔的存在是影响有机化合物慢吸附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孔隙结构(pore structure)及土壤微孔的研究对于理解发生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十分必要.综述了近年来土壤微孔对有机化合物吸附解吸行为影响的研究态势,包括土壤的孔隙结构及微孔的存在形式、微孔吸附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动力学和可能机理、土壤中微孔表征的技术方法、孔隙大小分布的计算以及对未来的研究展望,以期对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天然的与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循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菌和真菌各种分解代谢活性。一些复杂的代谢途径,其中许多是微生物所独有的。通过它降解各类不同的化合物,多年来的研究证明,这些代谢途径是微生物生物化学家的最丰富的领域。这种降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有机化合物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进入水体,严重破坏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威胁着水生生物及人类健康。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因具有修复效率高、持续时间长、投入成本低,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水体有机污染治理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去除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现状,详细阐述了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不断完善和优化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为实现水环境有机物污染的统筹高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境DNA (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点。目前, eDNA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 主要应用于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濒危和稀有动物的物种状态及外来入侵动物扩散动态的监测等。本文从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应用领域的发展历程、eDNA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其在监测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技术优势和局限性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 本文对e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转归及其生态毒性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6  
王冉  刘铁铮  王恬 《生态学报》2006,26(1):265-270
抗生索被长期大量地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治疗,并以亚治疗剂量添加于动物饲料长期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促进生长,大部分抗生紊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而有高达85%以上抗生素以原形或代谢物形式经由病人和畜禽粪尿排人环境,经不同途径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最近研究显示在城市废水和表面水中检测到了抗生索的存在。但关于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和稳定性等的研究资料很少。环境中的抗生素会对环境生态系统包括细菌、水生生物、土壤生物和植物等产生危害,并产生大量耐药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为评估抗生素在环境中潜在的危害,就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归及对环境和人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天然的与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循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菌和真菌各种分解代谢活性。一些复杂的代谢途径,其中许多是微生物所独有的。通过它降解各类不同的化合物,多年来的研究证明,这些代谢途径是微生物生物化学家的最丰富的领域。这种降解  相似文献   

11.
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石油作为重要能源之一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由于在石油的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和石化产品生产等过程中的漏油以及突发性泄油事故致使大量的石油进入环境造成污染。石油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严重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渗水性,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致使水中溶氧量急剧下降,造成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破坏水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还可进入地下水系,直接污染地下水源,影响居民用水和农田灌溉;石油中的一些致畸致癌物质还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而直接危害人类健康。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工作也不断得以深入。近十年来这一领域又有许多研究和相关报道,本文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而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治理水污染成为当务之急。城市污水是一种混合污水,如果未经处理达标便排入河流水体,必将严重污染水质,影响水生生态,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变臭。因此,必须对城市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环境。  相似文献   

13.
铁矿浮选厂尾矿废水对家鱼的毒性及排放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废水排入水体时,除了要考虑卫生标准外,还必须注意废水对鱼类的毒害和因废水排入,以致水体原来的物理、化学条件的破坏,而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藻类生长抑制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制造了大量的化学合成品 ,如洗涤剂、去污剂、杀虫剂和涂料等。他们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人们将其使用后 ,直接排入水体 ,使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 ,进而影响他们的生长、繁殖 ,甚至导致死亡。藻类是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 ,藻类的死亡影响次级生产者如浮游动物和鱼类等的生存 ,进而对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如果在这些化学合成品大量投入使用之前 ,对其进行有效测试与评价 ,就可防患于未然。1 实验目的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专业知识、关注环境问题、深入具体问题调查研究 ,用定量数…  相似文献   

15.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湖泊沉积物是指湖泊中沉积的物质,湖泊中大量营养盐富集在沉积物中。水体中各形态的磷通过污水排入、地表径流及水生生物残骸等多种途径输入至湖泊,在温度、上覆水pH、溶解氧及氧化还原电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其中水体中的部分磷在沉积物吸附、化学絮凝、共沉淀等作用下蓄存于湖泊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16.
菌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生物体及其残体乃至许多特殊生境中或基质上,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建立、演替、稳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菌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以腐生、共生、附生和寄生等生活方式与植物和动物等生物因子及环境中的非生物因子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水环境的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通过对水生生物群落的分析,可以监测和评价水体的污染状况。国内外对此已有报导。生物学家往往从各自熟悉的专业及偏爱出发,选择不同的生物群落进行研究。浮游植物群落、浮游动物群落、周丛生物及底栖生物群落、鱼类等等,均曾被单独作为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手段。但由于生物物种受地理分布、气候、纬度、海拔、高度、地质、水深、流速及群落演迭趋势  相似文献   

18.
岩溶碳汇过程中石灰石溶解将大气/土壤中 CO 2转移到水体形成 HCO -3促进水生藻类的生长.该文为了研究水生藻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效率,采用从岩溶水生生态系统中筛选出的念珠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封闭体系中藻细胞光合作用时对典型岩溶水中 Ca2+、HCO -3利用、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与 Ca2+、HCO -3的利用关系以及体系 pH、DO 的变化.结果表明:念珠藻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利用岩溶水中27.38%的 Ca2+,同时将29.54%的 Ca2+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以“藻体-CaCO 3”复合体形式沉淀而返回到无机环境.pH 漂移实验表明念珠藻光合作用过程中先利用水体中游离 CO 2,然后以岩溶水中 HCO -3为碳源.由于水体中岩溶作用产生的 HCO -3不断被光合作用利用而引起体系 pH 和 DO 的升高.念珠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65%的 HCO -3转化为稳定化合物,其中18.46%以胞外 CaCO 3形式被沉淀,81.54%被藻类转化为有机物,表现为净碳汇效应.  相似文献   

19.
苯、苯酚、硝基苯通过工业废水排入到水域当中,是水体常见的污染物,造成水质、植被,以及水生生物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在工业废水排入水体时,除了要考虑卫生标准外,还必须注意废水对鱼类的毒害和因废水排入,以致水体原来的物理、化学条件的破坏,而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等问题。本文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浮选厂的排水设计,提供有关该厂排出的废水对鱼类和枝角类毒害作用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