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疫霉和苜蓿疫霉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 sojae、P. medicaginis、P. 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6个菌株分成7个聚类组。结果表明,分别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 sojae, L41380可能属于是P. trifolii,P. 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相似文献
2.
大豆疫霉和苜蓿疫霉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medicaginis(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sojae、P.medicaginis、P.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6个菌株分成7个聚类组。结果表明,分别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sojae,L41380可能属于是P.trifolii,P.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相似文献
3.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了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具有差异的17个菌株的ITSI与ITS2,经过与DL2000的标准分子量DNA进行比较,得到了大约800~1000bp左右的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以USA为外类群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系统发生树,并分析了菌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菌株ITS1和ITS2在碱基构成上有很大差异,17个菌株大致分为4个谱系中,且来自于同一地区的菌株大都分布在同一谱系中,显示出地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从126个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随机引物中筛选到的可扩增出清晰条带、主带明显、稳定的8条引物,对采集自江苏、安徽和江西不同寄主的45个Phytophthoraboehmeriae菌株进行全基因组DNA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引物共标出DNA指纹图带6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0条,多态性检测率为29.4%,表明该种内不同地区和寄主来源的菌株间变异较小。利用Popgene软件计算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绘制聚类树状图,供试菌株被划分为2个遗传聚类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菌株的寄主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来自江苏、江西和安徽棉花上的27个菌株被划分在同一遗传聚类组内,而分离自构树、枫杨和苎麻的18个菌株被划分在另一个遗传聚类组。结果还表明菌株间遗传相似性与其地区来源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疫病是我国植胶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作者从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海南岛的橡胶树和胶园土共分离出57株疫霉菌种。通过分类研究,共鉴定出4个种:恶疫霉 Phytophthoracactorum(Leb.& Cohn)Schroeter,辣椒疫霉 P.capsici Leoman,柑桔褐腐疫霉 P.citrophthora(Sm.& Sm.)Leonian,和棕榈疫霉 P.palmivora(Butl.)Butler。其中辣椒疫霉是首次在橡胶树上发现。我国橡胶树疫霉的种群结构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有所不同,除棕榈疫霉外,其余3种在东南亚和南亚均未发现。而东南亚常见种:簇囊疫霉(P.botryosa)、橡胶疫霉(P.heveae)和蜜色疫霉(P.meadii),在我国却迄今尚未发现或有待证实。以前报道分离自胶园土壤中的芋疫霉(P.colocasiae),可能系柑桔褐腐疫霉之误。绝大多数分离物经配对培养均可产生性器官:辣椒疫霉的A~1交配型和A~2交配型大致相等;柑桔褐腐疫霉和棕榈疫霉的A~2交配型则明显多于A~1交配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第一融合群(AG-1)的13个菌株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菌株被标记的DNA谱带多态性检测率为100%,即受试菌株间几乎无同质的DNA谱带。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5将其划分为9个遗传聚类组,遗传距离0.86将其划分为6个遗传聚类组,而遗传距离0.95可将其划分为3个遗传聚类组。结果表明受试AG1融合群的13个菌株具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8.
用筛选出的12个随机引物,对链格孢属Alternaria13个小孢子种和作为对照的3个大孢子种共55个分离系(isolates)进行RAPD分析。大孢子种Alternariasolani、A.porri和形态独特的A.leucanthemi在树状聚类图上遗传距离0.44处与所有供试小孢子种区分开,它们彼此之间在遗传距离0.25处相区分,表明所采用的RAPD分析方法适于链格孢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所有供试的链格孢小孢子种在遗传距离0.31水平上被聚在一起,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A.infectoria与其它链格孢小孢子种之间遗传距离较远;A.longipes的3个分离系和A.brassicicola的7个分离系在较低的遗传距离上被聚在一起,表明它们是独立的种。其它供试链格孢小孢子种的不同分离系在树状聚类图上未显示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利用13个引物对75个中国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和11个美国分离物进行PCR扩增。在78个RAPD标记中,多态性标记为68个,占87.2%。RAPD指纹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异距离0.3为阈值,86个分离物被划为12个RAPD遗传组,其中J组有54个分离物,占总数的62.8%,包括44个中国分离物和10个美国分离物。在中国大豆疫霉菌群体内,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组结果未表明大豆疫霉菌DNA多态性特征与病原菌毒力基因构成之间和分离物地理来源之间存在相关性,证明中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疫霉菌群体在与大豆品种的互作中发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DNA遗传进化方向和毒力基因演变的多样性。美国大豆疫霉菌分离物间遗传距离较近,而中国分离物在总体上与美国分离物的遗传距离较远,表明中国大豆疫霉菌具有比较独特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1.
以2个雄器大多围生、少数侧生的苎麻疫霉菌株与1个雄器侧生、偶有围生的恶疫霉菌株为材料,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3个供试菌株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是苎麻疫霉的ITS1和ITS2分别由206和453个碱基组成,而恶疫霉则分别由218和415个碱基组成。2个供试苎麻疫霉菌株的ITS1和ITS2的碱基序列同源性均分别为100%。苎麻疫霉和恶疫霉ITS1同源性为74.9%,其中中间区域40bp-164bp之间在两种间变异丰富,同源性只有59.4%,而1bp-39bp和165bp-239bp两区域的同源性分别为92.3%和92.1%;ITS2在两种疫霉菌间的同源性为71.0%。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和恶疫霉ITS的碱基序列有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提示,ITS区域碱基序列可区分苎麻疫霉和恶疫霉。 相似文献
12.
以2个雄器大多围生、少数侧生的苎麻疫霉菌株与1个雄器侧生、偶有围生的恶疫霉菌株为材料,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3个供试菌株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是苎麻疫霉的ITS1和ITS2分别由206和453个碱基组成, 而恶疫霉则分别由218和415个碱基组成。2个供试苎麻疫霉菌株的ITS1和ITS2的碱基序列同源性均分别为100%。苎麻疫霉和恶疫霉ITS1同源性为74.9%,其中中间区域40bp-164bp之间在两种间变异丰富,同源性只有59.4%,而1bp-39bp和165bp-239bp两区域的同源性分别为92.3%和92.1%; ITS2在两种疫霉菌间的同源性为71.0%。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和恶疫霉ITS的碱基序列有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提示,ITS区域碱基序列可区分苎麻疫霉和恶疫霉。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18S核糖体RNA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分子系统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克隆并分析了鳞翅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18S核糖体RNA基因(18S rDNA)的全序列,将该序列与鞘翅目、膜翅目、同翅目、双翅目、捻翅目和弹尾目各一种昆虫的同源保守区进行了比较。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在18S rDNA结构上彼此较为相似,捻翅目昆虫的18S rDNA分子结构表现出与其它目昆虫有较大的差异,但相对与弹尾目昆虫的18S rDNA较为接近。该结果支持了有关捻翅目属于一个独立的目级分类阶元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可分泌具有诱抗作用的激发蛋白(α-elicihn),根据α-elicitin第24~30和56~63位保守区氨基酸推导的寡核苷酸引物序列,对苎麻疫霉基因组DNA进行特异PCR扩增反应,发现其扩增的DNA片段大于预计的片段。回收纯化的特异扩增DNA,并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特异扩增的elicihn基因亚克隆DNA为570hp,大于预计的117bp。在特异片段中,存在3个内含子将基因断裂成4个阅读框架,即ORF1、ORF2、ORF3和ORF4,其中ORF1和ORF4含有与引物相同的序列,但与其它序列与已克隆的elicihn基因无同源性。因此,芒麻疫霉基因组中的elicitin基因可能存在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掘氏疫霉同宗配合、异宗配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掘氏疫霉的同宗配合、异宗配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新分离的掘氏疫霉A~2交配型菌株,不经过配对培养可以产生卵孢子;菌种在15℃下保存,自身可孕性能力逐渐减退。菌株通过接种黄瓜后,异宗配合特性可以恢复,同宗配合特性不能恢复。经过营养生长,无性繁殖,菌株后代的交配型不引起改变。通过对疫霉属有关种不同交配型与掘氏疫霉各菌株不同交配型配对培养,以及菌种不同保存时间、不同培养基、疫霉属有关种的种间和种内配对,讨论了掘氏疫霉同宗配合、异宗配合特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Nobutaka Hanagata 《Journal of phycology》1998,34(6):1049-1054
Nuclear-encoded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 gene (18SrDNA)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 for Coelastrella multistriata (Trenkwalder) Kalina et Punčochářová, two species of Scotiellopsis ( S. oocystiformis (Lund) Kalina et Punčochářová and S. terrestris (Reisigl) Kalina et Punčochářová) and two species of Muriella ( M. aurantiaca Vischer and M. terrestris Boye- Petersen). Coelastrella and Scotiellopsis are members of the subfamily Scotiellocystoideae, and Muriella is a member of the subfamily Chlorelloideae in the family Chlorellaceae.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se sequence data and on previously known 18SrDNA sequences of 25 taxa. Coelastrella and Scotiellopsi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formed a cluster with Scenedesmus vacuolatus (Shihira et Krauss) Kessler et al. This cluster shared a monophyletic ancestry with other Scenedesmus species. Muriella aurantiaca formed a sist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nophyletic lineage of Scenedesmus. However, another species, M. terrestris, was placed in the Trebouxiophyceae and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Chlorella. The genus Mychonastes belonging to the Scotiellocystoideae was also not monophyletic.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subfamily Scotiellocystoideae should be removed from the Chlorellaceae. 相似文献
18.
中华鮡与前臀鮡的形态差异和物种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中华与前臀物种的有效性问题,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作差异性的统计分析,为分类性状的相关性提供了数学依据。结果表明:1)中华与前臀的主要鉴别特征在于前者之臀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小于至腹鳍起点的距离,后者反之;2)前者尾柄高大于前鼻孔至眼前缘距离后者反之;3)前者脂鳍基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小于尾柄高,后者反之。据主成分分析及显著性t值检验结果。笔者观点与原文献作者观点完全一致,中华与前臀应是两个不同独立种。两物种形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游泳等行为有关的性状特征上,而且也是对不同小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中华(鱼兆)与前臀(鱼兆)物种的有效性问题,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作差异性的统计分析,为分类性状的相关性提供了数学依据.结果表明:1)中华跳与前臀(鱼兆)的主要鉴别特征在于前者之臀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小于至腹鳍起点的距离,后者反之;2)前者尾柄高大于前鼻孔至眼前缘距离后者反之;3)前者脂鳍基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小于尾柄高,后者反之.据主成分分析及显著性t值检验结果.笔者观点与原文献作者观点完全一致,中华(鱼兆)与前臀铫应是两个不同独立种.两物种形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游泳等行为有关的性状特征上,而且也是对不同小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