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查明辽宁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资源情况,合理利用和开发当地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本研究经过两年的系统调查和采集,得到大型真菌标本610余份,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得到283种食药用菌,隶属于2门6纲20目53科122属,其中食用菌124种,药用菌130种。结果表明,当地的食药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同时也说明当地充足水源和保护完整的森林生态对于大型真菌的生长是有积极作用的,因而在开发和利用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时,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大型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的真菌和少数为子囊菌门的真菌,该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主要生长在森林生态系统中。30年来作者对我国几乎所有类型森林生态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11.2万号。基于对这些材料的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并结合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特征,共鉴定出中国森林大型真菌4 250种,隶属于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的21个目,发现和发表2个新科、4个新亚科、69个新属和885个新种。云南省是我国森林大型真菌最丰富的省份,描述于该省的新种有314种,占作者发表的全部中国新种的35%。这些研究为深入认识全球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中国的贡献,更新了我国重要食药用菌名称,揭示了我国毒蘑菇多样性基本特征,系统论述了我国森林病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资源利用、森林健康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论述了森林大型真菌代表性类群在种和属级水平的起源和演化,为今后开展重要类群科级、目级甚至纲级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3.
西藏真菌资源调查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布次仁  旺姆  刘小勇 《菌物学报》2016,35(9):1025-1047
西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真菌资源。本文归纳统计出西藏真菌总计185科551属2 599种,其中包括真菌高阶分类单元壶菌门12种、接合菌门20种、球囊菌门70种、子囊菌门764种和担子菌门1 733种,并对各门进行了物种数量分析,列出了优势科。西藏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共统计出食用菌468种、药用菌243种和毒菌135种,对这些代表类群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展望西藏真菌资源调查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牡丹峰山地暗针叶林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2012年对牡丹峰山地暗针叶林带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和采集,共得到标本130余份,鉴定出大型真菌69种,隶属于3门7纲12目25科39属,其中包括黑龙江省新记录种2种。此外,根据大型真菌获得营养的方式划分出腐生菌类58种,寄生菌类2种,共生菌类9种。  相似文献   

5.
大型真菌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 为该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作者于2019‒2020年采用样线法和随机踏查法对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资源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评估, 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1,132份。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证据进行了鉴定, 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236种大型真菌, 隶属于2门6纲18目56科107属, 其中15种属于子囊菌门, 221种属于担子菌门。为方便统计, 将大于等于10个种的科定为优势科, 大于等于5个种的属定为优势属。其中优势科有红菇科、蘑菇科、多孔菌科和丝膜菌科, 每个科所包含的种数分别占总种数的8.90%、7.20%、5.93%和4.24%, 共计62种。优势属有红菇属(Russula)、蘑菇属(Agaricus)、鹅膏菌属(Amanita)、丝膜菌属(Cortinarius)、马勃属(Lycoperdon)、小皮伞属(Marasmius)等11个属, 共包含79个种, 占总种数的33.48%。对大型真菌的资源价值评价的结果显示, 保护区内共有食用菌66种、药用菌35种、有毒菌36种和食药兼用菌26种。研究结果表明,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丰富, 优势科和优势属中最为丰富的分别是红菇科和红菇属(Russula), 具有经济价值的菌达127种, 为食用菌的引种驯化、药用菌开发利用亦或有毒菌鉴别提供了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6.
真菌是真核生物中除植物和动物的第三类生物,其中拥有肉眼可辨识的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被泛称为大型真菌,即人们所熟知的蕈菌、蘑菇。分类学上大多数物种来自担子菌门,少数来自子囊菌门。随着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开展,真菌分类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随着类群间进化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真菌分类系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不断推陈出新,这让使用者难以把握。近期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担子菌门及子囊菌门的分类系统得以修订,为了方便广大研究者对大型真菌分类系统的需求,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中国菌物学会、中国菌物标本馆联盟的支持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世界大型真菌分类系统及信息平台上线。该平台提供了完整的大型真菌分类系统及相关分类信息,并在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基础上,实现定期更新。这将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并为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有力促进大型真菌分类系统的稳定性和前沿性。  相似文献   

7.
金强河高寒地区大型真菌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金强河地区的大型真菌52种,分属于18科,32属。其中食用菌29种,药用菌20种,毒菌14种。该区大型真菌的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有3种生态类型:河漫滩的大型真菌、阶地的大型真菌、亚高山坡地的大型真菌,其中阶地的大型真菌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比其他两种生态类型丰富。  相似文献   

8.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2003~2007年多次对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种类及利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基本摸清了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种类,本次调查显示保护区大型真菌有8目39科95属219种,有经济价值的真菌162种,其中可食用真菌149种、药用真菌52种、毒菌31种、木腐菌82种、菌根菌72种。为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保护资源的目的,根据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特点提出保护和综合利用建议,为保护区管理处制定大型真菌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北京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状况,以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馆藏的京区标本和本研究组采自该地区的标本为材料,结合已报道的文献资料,经过对定名标本的物种名称进行系统整理,得到北京地区大型真菌记录867种,隶属于2门20目72科281属,其中食用菌294种,药用菌169种(包含食用兼药用菌69种),毒菌56种。在全部大型真菌中,蘑菇科Agaric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和红菇科Russulaceae等24科拥有的物种占总物种数量的77.28%,这些科在该地区占有主导地位;红菇属Russula、蘑菇属Agaricus和丝盖伞属Inocybe等50个属的物种占总物种数量的60.21%,具有相对优势。大型真菌区系分布分析的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已发现的大型真菌主要为世界广泛分布的属。物种丰富度分析表明采自门头沟区的大型真菌的标本数和物种丰度最高,最能代表北京地区大型真菌物种的多样性;其他地区采集的标本数量显著减少,而且物种数和物种丰度均明显降低;特别是城区和近郊地区,由于适宜栖息地的丧失,大型真菌更是少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组成成分,采用样线法和随机踏查法对保护区内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下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鉴定,分析其物种组成和地理区系特征。本研究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679份,经鉴定隶属于2门11纲16目40科83属230种,其中子囊菌门4纲6目8科10属21种,担子菌门7纲10目32科73属209种。优势科有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伞菌科Agaricaceae、小菇科Mycen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和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占物种总数的55.65%;优势属有18属,分别为小菇属Mycena、丝盖伞属Inocybe、马鞍菌属Helvella、乳菇属Lactarius、香蘑属Lepista和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等,占物种总数的51.30%。对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利用价值进行评估,保护区内共有食用菌42种、药用菌4种、食药兼用菌11种、毒菌17种,其中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