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天牛科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天牛科新种十种,属于花天牛亚科的二种,天牛亚科的三种,沟胫天牛亚科的五种。新种模式标本存放地点,除在新种下注明的而外,均存西南农学院植保系。 花天牛亚科 x纹筒花天牛Encyclops x-signata Chiang新种(图版I:1) 雄虫 体型狭长,两侧平行,近圆筒形。全体茶褐色,被极薄的灰黄色绒毛;鞘翅背中央各有一淡黄褐色大形半环纹,左右相合成“X”纹,翅基部五分之一处各有一同色的斜弧纹,其后端左右相接,沿中缝下伸与“X”纹的中间相连,翅端部五分之一处淡黄褐色,斑纹之间的部分茶褐色较深暗。  相似文献   

2.
成虫 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与光肩星天牛A.globripennis M.除鞘翅的颜色深浅,光泽有无,小盾片和鞘翅上绒毛斑呈乳黄色或白色疏而大或密而小外,还可从雄性外生殖器上明显区别开来:黄斑星天牛的中茎长厚比为7.5,弯度较大,两侧向端部均匀渐狭,末端较圆。中茎突较狭。阳基侧突端部狭长,基部弯度不深。光肩星天牛的中茎长厚比为5.9,弯度较小,两边平行,直至近端部渐光圆。中茎突较宽阔。阳基侧突端部呈脚板状,基部弯度较深(图1—4)。  相似文献   

3.
为害刺槐的两种天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豫北、豫东等地调查,发现两种天牛。 家茸天牛 Trichoferus campestris(Faldermann)又称北方家天牛。 为害刺槐、苹果、杨、柳、榆、椿、白蜡等。东北林区运来的桦木亦带有此虫。 红缘天牛 Asias halodendri(Pallas)为害刺槐、苹果、梨、枣、葡萄、榆等。 一、形态特征 家茸天牛 成虫体长13—18毫米,宽3—5毫米。棕褐色、黑褐色至褐色等。全身密被细茸毛(图—1)。卵长椭圆形,黄白色。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头部黑褐色,体黄白色,前胸背板前方骨化部分有一黄色横带,分为四段;非骨化部分呈白色,似“山”字形(图二-2)。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挖掘对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有行为反应的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挥发物。【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收集不同为害状态[健康(CK)、天牛取食、产卵和钻蛀后]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测量系统(GC-EAD)及"Y"型嗅觉仪技术分析鉴定出对星天牛产生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挥发物。【结果】GC-EAD反应结果表明:星天牛成虫对不同为害状态下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中的蒎烯、罗勒烯、对二乙苯、萜品烯、壬醛、α-萜品醇、五甲基苯、丙烯酸-2-乙基己酯、2,6-二甲基萘以及正十六烷10种挥发物产生显著的触角电位反应,对其他挥发物无反应,其中蒎烯和罗勒烯的反应较强。嗅觉反应结果表明:蒎烯仅对星天牛雄虫产生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罗勒烯对星天牛雌雄虫产生极显著的引诱作用(P≤0.01);丙烯酸-2-乙基己酯对星天牛雌虫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P≤0.05),对二乙苯仅对星天牛雄虫产生显极著的驱避作用(P≤0.01),壬醛对星天牛雄虫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罗勒烯对星天牛雌成虫产生较强的引诱作用,而丙烯酸-2-乙基己酯对其雌成虫产生较好的驱避作用;蒎烯和罗勒烯对星天牛雄成虫产生较强的引诱作用,而对二乙苯和壬醛则对其雄成虫产生较好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5.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是我国两种重要的林业蛀干害虫,存在很多共同的寄主植物。为了阐明两种星天牛之间的物种竞争关系,本文采用行为观察试验,研究两种星天牛寄主危害部位、异种危害寄主识别和种间争斗行为等试验。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在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危害部位有很大差异,光肩星天牛主要取食寄主植物的枝条上部,取食面积为2 390.0 mm2,占整个寄主植物取食面积的69.3%,星天牛主要取食寄主植物的树干上部,取食面积为3 140.0 mm2,占整个寄主植物的96.6%;两种星天牛都能识别异种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对其具有显著的回避性,其中光肩星天牛对星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取食量平均值为420.8 mm2,显著低于健康寄主取食量平均值2 518.8 mm2,同样,星天牛对光肩星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取食量平均值为436.8 mm2,显著低于健康寄主取食量平均值1 803.5 mm2,而对同...  相似文献   

6.
以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为研究对象,以各种天牛的最适条件和最佳材料进行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试验结果如下:松墨天牛的最佳试验材料为7日龄蛹的精巢或卵巢,染色体数目2n=20,性别决定机制为Xyp,有大型染色体5对,中型染色体4对,性染色体在其大小排列中位于最末位,为中型染色体,染色体组式为5L+4M+Xyp;光肩星天牛的最佳试验材料为初羽化成虫的精巢或卵巢,染色体数目2n=20,性别决定机制为Xyp,有大型染色体6对,中型染色体3对,性染色体在其大小排列中位于最末位,但也为中型染色体,染色体组式:6L+3M+Xyp。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明确华南地区星天牛主要寄主植物种类,本文筛选了21种有代表性的植物,对星天牛进行了室内、室外寄主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星天牛在不同植物上的取食量和刻槽数量差异极显著,偏好在砂糖橘、苦楝、金桔和柠檬上取食,在砂糖橘、柠檬、金桔和小叶紫薇上刻槽产卵,取食对象和刻槽产卵对象不一致。研究证实,星天牛能在华南地区砂糖橘、玫瑰和柠檬三种植物上完成生活史,是星天牛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9.
<正> 曲牙土天牛Dorysthens hydropicus Pascoe属鞘翅目、天牛科、锯天牛亚科,是为害芦苇地下茎的主要害虫之一。关于在苇区的为害情况及生物学特性国内尚无报道,我们于1980—1984年对该虫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 一、寄主与为窖 据多年观察,在苇区主要为害获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Benth1—4号品种,其次是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相似文献   

10.
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数值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陈斌 《昆虫学报》1989,32(3):341-349
本文选取不同地区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Ganglbauer)、光肩星天牛A. glabripennis(Motsch ulsky)及类似的有代表性的雄性个体作为分类单位(OUT),利用27个性状,分别进行了不同相似性系数基础上的UPGMA法及等价类的模糊聚类法Q型分析,R型聚类分析,也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是一致的.A. nobilis及分布于北方的A. glabripennis不仅在表型图上形成差异很大的两类元,而且在成虫、雄性外生殖器和幼虫上都存在系列特征差异,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种级相似性系数水平在四个Q分类结果中分别是1.75、1.38、0.15和0.77.以四川为分布中心的A. glabripennis和西北的相比达到种级水平,表现出系列特征差异,认为它们可能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天牛科三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采自云南的沟胫天牛亚科3新种:齿尾毡天牛Thylacusdentipennis、黑斑灰天牛Blepephaeusnigrostigma和云南刺锦天牛Sternohammusyunnana。其中,刺锦天牛属SternohammusBreuning为我国首次记载。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
桃红颈天牛形态记述的订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红颈天牛 Aromia bungii Fald.是桃、梅、杏、李等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我国南北许多省区都有分布,特别在华中、华东和华南为害桃树甚烈。 桃红颈天牛由于为害桃和前胸红色而得名。有了这个名称,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只有前胸红色的而又为害桃的天牛,才是桃红颈天牛。二十多年来国内有关天牛科的著述不都是这样记述的吗?!这个问题在五十年代就曾引起了我们的疑问。当时我们的校园里种有许多桃树,常年受红颈天牛为害。可我们所见到的只有少数是“红颈”的,多数是“黑颈”(即全体黑色)。根据国内许多书本上的形态记述,前者应为桃红颈天牛,后者则无从查对。有的同志在疑惑之余,只好把后者在标签上写了“桃黑天牛”这个新名。  相似文献   

13.
柑桔绿天牛类害虫幼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天牛幼虫是重要的果树、林木枝干害虫。以为害柑桔更为突出.我国为害柑桔的绿天牛有桔光绿天牛Chelidonium argentatum(Dalman)、黄斑绿天牛Ch. cincture(Guerin-Menevilli)、桔绿天牛Ch. citri Gressitt及绉绿柄天牛Apkrodisium gibbicolle(White)等,这些害虫在柑桔栽培区往往为害成灾。如1976年以来桔光绿天牛在广西防城县那梭农场,灵山县的新光农场以及黄斑绿天牛在云南西双版纳的黎明农场一些作业区发生,均使成片的柑桔树枯死。我国过去由于对天牛幼虫形态没有深入研究,因此这类害虫种间的识别,比较困难。本文记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防治措施,为有效控制这一类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广翅天牛属Plaxomicrus的主要特征及地理分布,对于1新种进行形态描述,记载了我国1种新纪录,并对我国已知的6种,编制成种检索表,以资区别。它们是:广翅天牛P.ellipticus Thomson,细点广翅天牛P.latus Gahan(中国新纪录),蜀广翅天牛P.szeischuanus Breuning,蓝基广翅天牛P.violaceomaculatus Pic,淡色广翅天牛P.pallidicolor Pic及黑腹广翅天牛P.nigrivenrris sp.nov.  相似文献   

15.
本文了中国花天牛亚科3新种-卵斑长颊瘦花牛Gnathostrangalia elliptica,sp.nov。,暗背脊花天牛Stenocorus fuscodoralis,sp.nov.,四斑短腿瘦花天牛Pedostrangalia quadrimaculata,sp.nov。模式标本存西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6.
建阳地区冬瓜生产,普遍遭受到冬瓜天牛(Apomecyna neglecta Pascoe)为害,对冬瓜产量影响很大,据初步调查,严重的被害率达70%左右,死苗率占40%左右,产量一般的要损失二、三成。笔者近数年对此虫进行了调查,现将其发生情况,为害特征以及防治办法等报导如下。 一、寄主及分布 冬瓜天牛,又名瓜藤天牛,瓜农叫它蛀藤虫,此虫以幼虫蛀食冬瓜之藤,造成藤枯叶萎。它除了为害冬瓜以外,尚能加害南瓜、葫芦、丝瓜等瓜类作物。冬瓜天牛分布很广,笔者近数年前后到过闽北的建瓯、崇安、浦城、邵武、光泽、顺昌、南平、沙县、三明和闽东、闽中的福安、闽侯以及闽西的龙岩、上杭、武平等地,均发现此虫为害。据文献记载,在国内除福建外,广东、广  相似文献   

17.
星天牛幼虫龄期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测量了人工饲养的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幼虫的9个形态结构数据,运用频次分布、均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星天牛幼虫可分5龄,其额宽是最佳的分龄结构,其次是上颚长和上颚宽。  相似文献   

18.
长毛天牛属Arctolamia隶属于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是一个种类很少的属,迄今世界上已知5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越南、老挝、缅甸、马来西亚,在我国已知产地是广西、贵州、云南,它们是属于东洋区的属种。本属体中等至大型,粗厚,体背面一般具竖立长毛,鞘翅竖毛稀疏而最长;触角粗大,柄节具端疤;前胸背板前、后缘各有一条弯曲、粗深的横凹沟,侧刺突基部粗大,顶端尖锐,向后略弯曲,胸面具高低不一的瘤突,中区由若干小瘤  相似文献   

19.
蒲富基 《昆虫学报》1991,34(3):341-343
小扁天牛属(Callidiellum)隶属于天牛亚科(Cerambycinae)。1940年美国Linsley以Semanotus cupressi Van Dyke 1923为模式种建立小扁天牛属,全球已知五种(包括本文新种在内),即C.cupressi(Van Dyke)1923(分布于美国加州地区),C.virescens Chemsak et Linsley 1966(分布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rufipennis(Motschulsky)1860(分布于日本,朝鲜及中国,C.villosulum(Fairmaire)1900(广布于中国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chinensis经常混合发生,危害共同的寄主,且共享相同的聚集信息素。本研究旨在评价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这两种星天牛的引诱作用。【方法】通过取食面积法,测定了两种星天牛对复叶槭Acer negundo、青皮垂柳Salix babylonica和苦楝Media azedarach 3种寄主枝条的室内取食偏好性;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通过在浙江余姚和慈溪的野外诱捕试验,分析了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对两种星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室内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取食试验结果都显示,光肩星天牛最喜食的寄主植物是复叶槭,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苦楝;而星天牛对这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顺序与光肩星天牛相反,最喜食苦楝,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复叶槭。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中,以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居多,每种寄主挥发物都有几种特有的成分,且不同寄主植物的挥发物中多种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野外林间诱捕试验结果显示,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聚集信息素M(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苦楝配方K(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和柳树配方L(壬醛)都同时诱捕到了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其中,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诱捕效果最好,都表现出比单独使用信息素或者植物挥发物更高的诱捕效果;聚集信息素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雌虫比例更高,而植物挥发物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雄虫比例更高。【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聚集信息素4-庚氧基丁醇和4-庚氧基丁醛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信息素;同时,壬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和β-石竹烯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植物挥发物。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联合使用可以应用于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林间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