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硝基胍处理谷氮酸产生菌T6—13,获得一株苏氧酸缺陷型;它能在发酵液中积累微量的亮氨酸,经过多次诱变并结合抗亮氨菌、缬氨酸结构煎似物的筛选,共获得抗结构类似物突变株1071株,再继续筛选抗一定浓度的缬氛酸突变株,并从多次自然分离和改变培养基中生物素的添加量,最终可使920—36~#号菌株(thr~-、2—TA~r.、β—HL~r.Val~r)在发酵液中积累13.5mg/ml亮氨酸。  相似文献   

2.
1960-2010年广西红树林空间分布演变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干  代华兵 《生态学报》2015,35(18):5992-6006
为全面摸清1960—2010年广西红树林空间分布及其演变机制,采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不同年度的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分析了广西红树林空间分布动态特点,采用基于斑块的红树林空间演变机理分析方法,研究了1960/1976—2010年广西红树林空间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960/1976年、1990s年、2001年、2007年和2010年广西红树林斑块数量分别为1020、829、1094、1718个和1712个,面积分别为9062.5、7430.1、7015.4、6743.2、7054.3 hm2,近50年间红树林面积减少了22.16%,年均减少0.53%,斑块数量增加了67.8%;斑块平均面积由1960/1976年的8.9 hm2减小至2010年的4.1 hm2,大斑块数量显著减少,斑块破碎化严重;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和海湾,红树林面积和斑块数量的变化量、变化速率均不同;1960/1976年的斑块中,只有24个斑块至2010年时尚保持稳定,占2.4%,绝大部分斑块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1960/1976—2010年,斑块消失(46.1%)、碎化(40.4%)、萎缩(13.5%)是面积减少的主要途径,新增(70.0%)和碎化(29.9%)是斑块数量增加的主要途径,但在不同时期,斑块数量和面积在各个途径上发生的变化量不尽相同;养殖塘和盐田建设(80.0%)、工程建设(10.9%)和围垦(9.1%)是面积净减少的驱动因子,自然过程(92.6%)和人工造林(7.4%)是斑块数量净增加的驱动因子,不同驱动因子在不同时期对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斑块数量变化主要由自然过程作用下通过新增(39.6%)、消失(-9.1%)两个途径,以及养殖塘和盐田作用下通过消失(-15.3%)、碎化(14.5%)两个途径发生,斑块面积变化主要由自然过程影响下通过新增(17.5%)、扩张(12.6%)、消失(-6.1%),以及养殖塘和盐田建设驱动下通过斑块消失(-14.8%)、碎化(-13.9%)、萎缩(-6.6%)3个途径发生。  相似文献   

3.
科氏蚍蝗(Eremippus kozlovi Mistshenko)(图1)在国外已知分布于蒙古人民共和国,而我国过去尚未记载过。1960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进行陕北蝗虫调查时,在榆林地区采到标本6枚(5、1),经鉴定后,确定为科氏蚍蝗。现将其特征记述如下: 雌:体长19—23毫米,前翅长15.5—17.5毫米。 雄:体长15毫米,前翅长13.5毫米。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几种树木年轮的~(13)C/~(12)C比率(δ~(13)C)。云南银柴的1962—1983年年轮δ~(13)C平均为-28.53±0.84(n=5),华润楠的1951—1984年年轮的δ~(13)C为-28.46±0.53(n=6)。黄果厚壳桂的1951—1984年年轮的δ~(13)C为-29.19±0.80(n=6),木荷的1975—1984年年轮δ~(13)C为-28.42±0.41(n=4),δ~(13)C数值偏离平均值逐年增大。计算空气CO_2浓度每年递增1.21μ1/L。  相似文献   

5.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蛇毒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二乙氨乙基纤维素柱层析法将尖吻蝮蛇毒分成15个组分,并对粗蛇毒及各分离组分进行了各种生物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1.粗蛇毒中存在有精氨酸酯酶,蛋白水解酶、碱性磷酸酶,磷酸二酯酶,5′—磷酸二酯酶,5′—核苷酸酶,ADP酶、ATP酶,L—氨基酸氧化酶及磷酸酯酶A等10种酶活力;但不存在胆碱酯酶及核糖核酸酶的活力;2.蛋白水解酶,5′—核苷酸酶及ADP酶普遍存在于粗蛇毒经分离后的各组分中;3.精氨酸酯酶存在于组分6—13中,以第8组分的活性最高;4.第1及5—13组分显示有较高的凝血活性,第1—2组分及9—15组分显示有出血毒,第12(小鼠死亡率2/5)及第13组分(小鼠死亡率3/5)显示有较高的毒性;第1—2,9—15组分显示有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三维动枋频谱分析方法,对不同脑功能状态下的脑电活动作定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睁眼时α波(8—13Hz)的总面积仅为闭目安静时的无56.1°.其中以X_1成份(8—10Hz)下降显著.降至41.1°.X_2成份(11—13Hz)下降至71.0°心算时x节律抑制不明显β波段(17— 45Hz)在睁眼和心算时总面积无显著变化,但心算时β_1(17—31Hz)略占优势,而睁眼时β_2(31—45Hz)略呈优势。  相似文献   

7.
乐果系一种高效低毒的内吸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但对这些发生期长,繁殖力强的害虫来说,药剂残效期的长短与实际防治效果有密切关系。一般报导乐果残效期较短,例如(1960)指出仅一周左右。不过也有报导在果树及棉花上,药效可维持2—3星期(Chilwell et al.,1960;Dauterman et al.,1960)。我们前一试验用P~(32)乐果处理棉株叶部,也发现叶面的药剂消失很快,至第七天几乎全部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8.
张树德 《生态学报》1990,10(2):145-149
本文探讨了鹰爪虾黄渤海群系的种群结构特征。结果如下:1.种群体长范围、生殖群体为20—107mm;越冬群体为13—101mm。2.种群的年龄结构为3个年龄组,4个世代(0—3龄)。3.头胸甲长和体重关系W=0.002421L~(2.5173),r=+0.9961。4.雌、雄性比组成为1.35:1;性成熟的年龄一般为2龄虾。  相似文献   

9.
<正> 1.异亮氨酸L—ィンロィシンL—Isoleucine H H H_5C_2—C—C—COOH CH_3NH_2 C_6H_(13)NO_2:131.17 本品干燥后测定含量,含L-异亮氨酸(C_6H_(13)NO_2)98.5%以上。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本品稍难溶于水,难溶于冰醋酸,几乎不溶于乙醇或乙醚。本品水溶液(1→100)的pH约为6。鉴别(1)本品0.3g,加水10ml,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于1958—1960年间采到鸟类标本1,500余号,计161种另23亚种,分隶于20目43科。其中有6个亚种是我国鸟类的首次纪录,分列于下面。 1. 褐耳鹰Accipiter badius cenchroides(Se-vertzov) 1,喀什,1959 Ⅶ 12。 背面富于褐色,并有显著的棕褐色领环,与A. b. brevipes及poliopsis显然有别。 此鸟在国外分布于中亚、阿富汗、波斯东部及印度的两北部。 2. 缘啄木鸟Picus canus canus Gmelin 1,布尔津,1960 Ⅶ 21;1 1,阿勒泰, 1960 Ⅶ 10。 体羽显著富于黄色,不若P. c. biedermanni及jessoensis之富于灰色。 此鸟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中部及西伯利亚西北部的泰加林带。  相似文献   

11.
泰山纤恙螨新种描述(真螨目:恙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纤恙螨Leptotrombidium(L.)taishanicum Meng,Xue et Wen,新种(图1~2) 标本材料 正模和15副模,幼虫。正模和7副模采自社鼠Rattus Confucianus(耳窝),泰山顶峰(海拔1545m)1977-Ⅶ-13;1副模采自山东省莱阳县,宿主为鼠(耳窝),种不详,1960-Ⅴ;2副模采自江苏省连云港市,宿主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耳窝),1975-Ⅵ-8,1副模采自褐家鼠 耳窝),临沂,1978-Ⅷ-13;4副模亦采自褐家鼠体(耳窝),山东省即墨县,1980-Ⅶ。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多伦县土地沙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如旱  杨持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520-2525
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 3.3和内蒙古多伦县1960、1975、1987、1995、2000、2005年6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了1960—2005年间土地沙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60—1995年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总沙漠化面积增加212.70km2,沙漠化斑块数先增多后减少,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上升,轻度、中度、重度沙漠化斑块形状趋向简单;1995—2005年间研究区沙漠化斑块数大幅增加,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下降,轻度、中度、重度沙漠化斑块形状趋向复杂;严重沙漠化斑块形状在1960年以后一直趋向复杂化.整个景观在研究期间表现为完整-破碎-完整-破碎的趋势,由轻度到严重沙漠化,其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孙静  范文义  于颖  王斌  陈晨 《生态学杂志》2019,30(3):793-804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反映森林碳源/汇能力的重要参数,其时空变化同时受气象变化(大气温度、降水等)、大气成分变化(CO2浓度、N沉降)和各种森林干扰的影响.然而,目前影响森林NPP变化的关键因子尚不明确.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本研究在综合考虑InTEC模型的干扰和非干扰因子的基础上,重新模拟了不同立地指数下的NPP-林龄关系,并嵌入1987—2015年林火数据,模拟1901—2015年塔河森林平均NPP变化特征,设计9种模拟情景定量分析1961—2015年不同影响因子对塔河森林NPP变化的贡献,并探究塔河森林NPP年际以及年代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森林经营提供指导性策略.结果表明: 1901—1960年,塔河森林NPP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稳,1960年以后NPP随干扰因子变化趋势显著.林火和立地指数(SCI)的引入,均在不同时间对NPP的分布特征产生了不同影响.1960年以后,塔河森林NPP大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年龄和林火的干扰,其年际平均贡献率为-49%,其次是降水和CO2,分别为-28%和17%,气温和氮沉降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和1%.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进行了大气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原位观测,在半小时尺度上对比了林内不同高度处大气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差异,并探究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林内CO2浓度自日出后经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最低值出现在16:00—16:30,浓度为352.5 μmol·mol-1,最大值出现在5:00左右,达到402.0 μmol·mol-1,其δ13C值变化趋势微弱且较为复杂,呈现出近地层先降低后升高、林冠层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研究日期内,林内CO2浓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林内0、2、5、8、12.5和18 m处的日均值为386.5、369.9、368.2、367.8、367.9和367.9 μmol·mol-113C值呈现出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林内0、2、5、8、12.5和18 m处的日均值为-16.0‰、-13.7‰、-13.5‰、-13.5‰、-13.1‰和-13.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林内大气CO2浓度及δ13C值的主要因子,饱和蒸汽压差(VPD)可以影响林内CO2浓度变化,风速可以影响林冠层CO2浓度变化,而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地面净辐射则是影响近地层CO2浓度及δ13C值的环境因子.这些环境因子通过增强或减弱生态系统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影响林内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进行了大气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原位观测,在半小时尺度上对比了林内不同高度处大气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差异,并探究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林内CO2浓度自日出后经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最低值出现在16:00—16:30,浓度为352.5 μmol·mol-1,最大值出现在5:00左右,达到402.0 μmol·mol-1,其δ13C值变化趋势微弱且较为复杂,呈现出近地层先降低后升高、林冠层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研究日期内,林内CO2浓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林内0、2、5、8、12.5和18 m处的日均值为386.5、369.9、368.2、367.8、367.9和367.9 μmol·mol-113C值呈现出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林内0、2、5、8、12.5和18 m处的日均值为-16.0‰、-13.7‰、-13.5‰、-13.5‰、-13.1‰和-13.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林内大气CO2浓度及δ13C值的主要因子,饱和蒸汽压差(VPD)可以影响林内CO2浓度变化,风速可以影响林冠层CO2浓度变化,而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地面净辐射则是影响近地层CO2浓度及δ13C值的环境因子.这些环境因子通过增强或减弱生态系统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影响林内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何吉成 《生态科学》2016,35(1):189-193
民航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但我国至今尚无民航运输行业能耗生态足迹的研究报道。基于我国民航飞机能耗统计资料, 计算了1960-2013 年我国民航飞机能耗的生态足迹及其强度变化, 并与铁路机车和道路机动车能耗生态足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1)从1960 年至2013 年, 我国民航飞机能耗生态足迹连年增加, 其值由1960年的0.86 万hm2 增加到2013 年的450.97 万hm2, 年均增加8.5 万hm2。(2)从1960 到2013 年, 我国民航飞机能耗的生态足迹强度呈逐年降低态势, 其值从1960 年的2.09 m2·换算吨公里–1 降至2013 年的0.66 m2·换算吨公里–1, 年均降低0.027 m2·换算吨公里–1。(3)我国民航飞机能耗的生态足迹远低于机动车能耗的生态足迹, 但逐渐接近并超过铁路机车的能耗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秦岭南北地区1960—201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利用绝对湿度计算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大气绝对湿度和潜在蒸发量,并进一步分析了绝对湿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潜在蒸发量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秦岭南北地区绝对湿度由南向北顺次递减,具有较好的海拔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季节平均湿度以夏季为最大,冬季最小。(2)近52年绝对湿度除巴巫谷地表现出不显著下降趋势外,其它子区均呈现出增加趋势。1986年和1998年是湿度变化的转折点,1960—1986年以微弱下降为主,此后直至1998年震荡上升,1998年以后呈下降趋势。(3)年尺度和春、秋两季,除巴巫谷地外,湿度和潜在蒸发量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夏季和冬季,除汉水流域和巴巫谷地不显著正相关以外,其它区域也均为负相关。年度和春、秋两季两个指标负相关的紧密程度随着区域的南移而逐渐减弱。1960—2011年间,年度和季节尺度潜在蒸发和绝对湿度呈反向变化趋势;而在1960—1989年间,两者同向变化;1990—2011年间,年度和春、冬两季潜在蒸发上升,而同期的绝对湿度则是先上升再下降。(4)实际蒸发量的增加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湿度)增加,反过来抑制了水面蒸发(潜在蒸发量)。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和巴巫谷地部分地区绝对湿度和潜在蒸发量为互补关系,由北向南随着水分限制作用的不断减弱两者逐渐转化为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总分:100分时间:90 min在这个测验中,有以下2个任务任务1植物多样性和解剖学(60分)A部分幼苗的形态学(14.25分)B部分种子形态学和解剖学(27.25分)C部分榕属(Flcus,无花果属)繁殖体(多个花形成的特殊果实)的解剖(5分)D部分种子和幼苗的功能、生态和系统发育方面(13.5分)任务2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40分)A部分植物茎的解剖(13分)B部分叶表皮及其生理学研究(15分)C部分光合作用数据的解释(12分)  相似文献   

19.
碳同位素技术可用于辨析湖泊消费者的食物来源.基于抚仙湖北部近岸湖区主要消费者及其各食物来源的放射性同位素特征(Δ14C)与稳定同位素特征(δ13C),运用IsoSource混合同位素模型估算了不同碳源对湖泊消费者的贡献.抚仙湖各食物来源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和陆源碎屑的 δ13C比值分别为-31‰、-13.5‰和-29.4...  相似文献   

20.
上海麻雀生态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rger在我国分布最广(郑作新,1958),是典型与人共居的鸟类。定居欧洲的两种麻雀 P.domesticus,P.montanus学者们都认为有害(布氏,1956:什氏,1956;1944;1952)。我国近年来对麻雀亦颇多研究与讨论,若能逐步搞清它们的生态活动,将有助于对它们数量的控制。潘炯华等1960年曾较详细地研究华南麻雀之生态,但华东地区有关生态资料很少。兹将1960—1962年上海西郊地区麻雀生态初步观察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