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棉花科技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发的意义,分析转基因抗虫棉成功产业化以来棉花科技本身和生产上的基本问题,指出转基因抗虫棉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高产稳产的发展,但是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抗虫资源的过度使用,遗传背景的匮乏,次生害虫的演变,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等。分析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我国棉花科技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指出棉花科技要坚持生物技术为先导,在超高产的前提下,以品质改良和综合抗性为突破口,再创棉花生物技术研发的高峰,促进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抗虫棉是中国商业化应用最成功的转基因作物,已有许多研究对转基因棉花种植的成本效益和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对其具体推广过程缺乏足够了解。通过小组访谈和创新树的分析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传播途径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种业公司转基因作物种子的生产能力直接影响转基因作物的初始规模,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和种业公司的技术推广者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扩散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农技推广服务对于宣传相关信息和知识尤为重要,社会资本也有助于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和采用。研究结论对推进我国公共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善多元社会化服务主体协作及生物技术研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源头创新、基因转移技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专利分析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转基因Bt抗虫棉的重大进展。且从靶标昆虫与非目标昆虫两个方面重点对转基因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加速我国转基因棉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的"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给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管理提出了考验。由于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种类少,且不包括粮食作物,我国在转基因种植管理上经验不足。选取美国这一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作为比较对象,对比两国转基因作物种植前审批程序、种植者的管理义务、减少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杂的管理手段三个方面的差异,认为转基因作物的法律定性,知识产权制度和标识制度,各方主体实施隔离措施、承担损害的能力是差异生成的主要原因。我国宜结合国内的农业环境,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布局上着眼于实质性的风险,并由农业主管部门、转基因作物研发主体、转基因作物种子经营主体合力对种植者进行指导,以避免混杂带来经济纠纷,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转基因抗虫棉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种植,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在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链条中,农民是转基因技术最直接的使用者。通过近年对长江和黄河流域转基因抗虫棉集中种植区域农民的调查,发现他们对转基因技术和种子市场也有着自己的认知和态度。转基因技术——"我们还是不太懂"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病性下降已成为制约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转基因抗虫棉及其亲本非转基因棉花对照为材料,研究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对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及糖类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亲本非转基因棉相比,2种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性下降,转基因抗虫棉的根系分泌物对黄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与亲本常规棉中23相比,转基因双价抗虫棉中41根系分泌物中多了甲硫氨酸和赖氨酸,并且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泗棉三号与单价抗虫棉GK12的根系分泌物中虽然含有相同的氨基酸组分,但GK12的根系分泌物中酪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的含量显著下降.中41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出4种糖类,而中23中仅检测出葡萄糖.抗虫棉GK12和泗棉三号根系分泌物中都检测出4种糖类,但其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抗虫棉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欣  赵廷昌  高必达  张永军  孙福在 《生态学报》2006,26(12):4244-4249
概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现状,并从基因漂移,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及治理对策、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产品的食品安全性评价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与棉花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转基因棉花的研究自80年代末以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性大发生或暴发,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此,人们正积极探讨有效防治棉铃虫的方法,广泛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没有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植棉成本、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并使害虫抗药性提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关系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国家“863”计划在生物领域加大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相结合,将抗棉铃…  相似文献   

9.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应用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1999年底前经过安全性评价或经过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3个以及未经评价或审定的品种31个进行了调研。转基因抗虫棉发展迅速,1999年种植面积近900万亩,在生产上总体表现良好,棉铃虫抗性强,减少化学农药治虫,受到了广大棉农的欢迎。但抗虫棉本身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种子管理及生产利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当前抗虫棉的情况和发展要求,对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全球范围内以植物基因工程为核心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形成。那么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怎样的差距、产业化进程和努力的方向有哪些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从抗虫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到自身从事的生物固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评述了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治理对策。其生态风险主要表现在目标害虫的抗性和对非目标生物群落的变化。目标害虫与转基因抗虫棉的互相作用和抗虫棉杀虫毒素的时空表达方式是目标害虫抗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在转基因抗虫棉田中,虽然对目标害虫的防治次数大为减少,但害虫和天敌群落的稳定性仍不如常规棉田,某种次要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认为将转基因抗虫棉纳入综合防治体系并培育更加高效的抗虫棉是治理目标害虫抗性和防止次要害虫上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科学视角下的转基因技术认知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呈现出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通过介绍农业转基因技术目前发展概况、舆论环境成因、应用趋势和本质特征,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情况,并对我国农业转基因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转基因技术、更为科学地对待其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转基因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和作物育种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转基因水稻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望成为转基因抗虫棉之后又一个进入产业化的转基因粮食作物,这可能将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贡献。从国内外转基因水稻研发概况、我国Bt抗虫水稻生物安全评价两方面综述了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化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发展及应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加快转基因技术研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介绍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研发、种植及应用状况。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进入全球化布局的新阶段,各国纷纷规划和布局,以期在渐趋垄断的技术与市场中争得先机。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抗虫棉大面积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受消极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推动其他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进程缓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供需矛盾突出,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是我国未来的必然选择。我国一方面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及时的信息披漏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国计民生出发,在科学的基础上自主决策,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Cry1Ac)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转基因(Cry1Ac)抗虫棉田土壤中主要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后对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趋势基本相似;(2)种植抗虫棉1年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将有所增加,连续4年达到高峰,然后数量开始下降,连续种植7年后,棉田微生物数量接近于种植1年的棉田;(3)种植1年后又种植非转基因棉花的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低于种植1年抗虫棉的棉田,与种植非转基因棉的数量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1):137-140
我国初步建立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技术体系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当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竞争的热点,我国于1999年启动了“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目前这一专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性成果,构建了我国转基因科技创新体系,缩小了我国农业高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经基因改造的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开始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对此进行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学问题。本文比较了抗虫棉和常规棉中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酯酶等几种重要同工酶的酶活和酶谱的差异,发现在一定生长期中,抗虫棉的可溶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棉,酯酶的酶活和酶谱在两种棉花中也存在着差异。认为这些差异可能影响抗虫棉的次生代谢,进而导致一些综合的生态学效应,提出植物生理上的改变也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通报》2012,(4):13-13
据近日举行的"第2代转基因棉花纤维品质研究进展"新闻发布会,中国第2代转基因棉花研究总体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并拥有国际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为摆脱高端棉花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棉所70",利用海岛棉优质渐渗系与转基因抗虫棉品系杂交、分子聚合技术培育而成,纤维长32.5 mm,达到优质棉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蜂蜜生产大国,棉花是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种植的棉花大多为转基因抗虫棉,棉花蜜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引起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密切关注。本文以抗虫棉种植地采取的棉花蜜为原料,采用改良CTAB法,在DNA提取过程中,用PBS缓冲液除去其中大部分的可溶性多糖,并提高CTAB提取缓冲液中NaCl浓度以去除残余多糖,从蜂蜜中成功提取出片段完整、纯度较高的DNA,DNA得率为486ng/mL,OD260/OD280为2.01,能够满足后续PCR定性检测的需求。从以转基因棉花为蜜源的蜂蜜中检测出外源DNA片段,建立了蜂蜜中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技术。本研究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减少贸易摩擦以及保证消费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农业基因工程研究及其安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部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对日本的基因工程研究状况、转基因工程体的环境安全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态度、政府对国民和科技普及教育等方面情况的了解,对加快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加强和提高我国农业基因安全管理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