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表面铺展法, 应用AgNO3及PTA 染色技术研究了达乌尔黄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根据对10个精母细胞SC 的测量结果, 作出了达乌尔黄鼠SC 的核型, 并与有丝分裂核型进行了比较。本文对XY 配对行为进行了讨论, 同时按性染色体配对特征划分了SC 在粗线期的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PTA染色技术研究了褐家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发现一些PTA或硝酸银对染色质负染而对SC正染的图象,即染色质被漂白。在这铺展的图象中进一步证明,SC是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的一种结构。  相似文献   

3.
运用表面铺展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tnplex,SC)的电镜技术对一位46,XY,t(11;18)平衡易位携带者性细胞进行SC观察,分析了30个精母细胞(从早粗线期→晚粗线期)中SC图象,这些精母细胞中均显示了1个性二价体、20个常染色体二价体(SC)和1个四价体。对其中的21个四价体配对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有20个四价体发生部分异源配对,其中4、14和2个四价体分别发生在早、中和晚粗线期,发生在早粗线期的异源配对是一种直接的异源配对,与以前报道的发生在晚粗线期经联会调整的异源配对不同。并对该患者发生生殖失败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家鸡联会复合体的亚显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梅  张传善 《动物学报》1990,36(4):360-365
本文以表面铺展——硝酸银染色技术,对家鸡的联会复合体(Syneptonemal Complex,SC)作亚显微结构分析。根据对10个精母细胞和10个卵母细胞SC的测量结果,绘制组型图。发现雌雄家鸡的常染色体的SC组型相同。在精母细胞中,性染色体(ZZ)的行为与常染色体相似。在卵母细胞中,性染色体ZW的长度不同,长轴为Z,短轴为W,两者之间只有部分配对,形成SC。从早粗线期到晚粗线期,由同源配对调整为非同源配对。另外,在一只雌鸡中,第一次观察到,有些细胞的常染色体能正常配对,而性染色体完全不配对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RNA组分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苗  景德璋 《遗传学报》1991,18(2):115-119
本文运用常规染色和Bernhard染色方法对切片标本中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超微结构和电镜细胞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经常规染色后,可见SC由侧生组分(LE)、中央组分(CE)和L-C纤维组成;SC宽约210nm,LE宽约60nm,中央间隔区宽约90nm。在Bernhard染色标本中,SC的LE、CE和L-C纤维着色较深,说明其中含有RNA;SC各结构组分的宽度和形态特点与常规染色标本中的基本一致。本文讨论了SC中存在有RNA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六种鱼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雅娟  余其兴 《遗传学报》1991,18(5):407-414
我们以界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对鲈形目三种鱼(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刺鳅)和鲤形目(鱼句)亚科三种鱼(花(鱼骨)、黑鳍鳈、麦穗鱼)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系统考察了鱼类常染色体SC的亚显微结构、形成过程和配对行为,比较分析了刺鳅的性染色体SC的异配形态和行为,并绘制了鲈形目三种鱼的SC组型模式图。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制备哺乳动物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微铺展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制备哺乳动物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微铺展法,与常规铺展法比较,具有简便易行,适用于野外工作等特点。此外,微铺展法不仅可用新鲜材料,而且还可用长期冷冻保存的材料来制备SC标本。  相似文献   

8.
褐斑大蠊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光  何麟 《遗传》1990,12(1):27-28
采用表面铺展法结合银染技术制备联会复合体标本,在光镜、电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褐斑大蠊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结构及演变符合一般规律;SC的相对长度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吻合性;电镜下可观察到SC侧线本身的双股结构;分类描述了核内的几种颗粒,并对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立明  马昆 《遗传学报》1992,19(5):403-409
以微铺展技术结合硝酸银染色,对中国人精母细胞和流产胎儿卵巢联会复合体的形态和行为作了电镜观察。列出中国人的SC核型和模式图。根据减数分裂前期XY的复杂形态变化,XY的配对可分为5种类型。对XY短臂之间形成的SC和XY长臂顶端的次级联合以及XY配对的性质和机理作了描述和讨论。本文还报道了一个罕见的三倍体精母细胞,对三倍体精母细胞中SC的配对行为以及和人类染色体疾病病因的可能关系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采用去污剂微铺展——硝酸银染色技术研究熊猴、平顶猴、藏酋猴、恒河猴及其亚种毛耳猴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核型、SC的结构及其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结果表明这几种动物的SC核型以及SC的发育过程基本一致。SC的形成开始于偶线期,成熟于粗线期,解体于双线期。在减数分裂前期,性染色体轴呈强嗜银性,配对明显落后于常染色体。根据减数分裂前期性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性染色体的配对可分为五种类型。此外,本文还对XY染色体的同源性和侧轴加粗等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常家猪联会复合体的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AgNO_3和PTA两种染色技术,常规制SC的铺展法对家猪精母细胞的SC进行了详细的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绘制了组型图。实验中发现PTA染色法较适合家猪的SC分析。同时摸索了一个简便可行的低温保存哺乳类睾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家蚕联会复合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以表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制备标本,从亚显微水平对雌、雄家蚕联会复合体(Synptonemal Complex,SC)的行为及组型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减数分裂前期,雌、雄家蚕SC的形态和行为均无明显差异。SC的形成起始于偶线期,成熟于粗线期,消失开始于双线期。在粗线期可见28条清晰的SC,在各SC均未见有相当于着丝粒区域的分化结构。无论在精母细胞或卵母细胞中,均未发现异形双价体。从早粗线期到晚粗线期,SC的平均总长由205.5μm伸长至348.9μm。作者根据10个细胞的测量及分析结果,绘制了家蚕SC组型模式图,并就家蚕的性决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陈晓光  何麟 《遗传》1990,12(1):27-29
采用表面铺展法结合银染技术制备联会复合体标本,再光镜、电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褐斑大蠊精母细胞连会复合体(SC)的结构及演变符合一般规律;SC的相对长度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吻合性;电镜下可观察到SC侧线本身的双股结构;分类描述了核内的几种颗粒并对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表面铺展法制备德国(虫非)蠊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_s)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减数分裂SC_s组型和有丝分裂染色体组型基本一致;在减数分裂前期,X染色体自身折叠形成典型的“发夹”状结构。电离辐射诱发SC_s出现多种畸变,如倒位、重复、缺失、易位以及SC提前分离等。对X染色体自身折叠形成的可能机制、SC缠绕交叉与染色体交换的关系以及SC畸变分析的潜在应用价值和遗传学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以C带、硝酸银染色、对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的有丝分裂染色体进行了显微观察。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36,核型组成为16(8m+6sm+2t)大染色体+20微小染色体。C带显现于几乎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区,有一对插入型C带位于第6对端着丝粒染色体。一个银染核仁组织区(NORs)位于No.12小染色体。同时以界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对黑届锦蛇减数分裂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结构进行了亚显微观察。发现黑眉锦蛇的SC结构与其他动物的SC相似,是由两股平行的侧线组成,SC组型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组型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减数分裂制片中 ,镜下只能看到同源染色体 ,而联会同源染色体的 SC却无法看到 ,本室改进后的微铺展——硝酸银染色技术制备的 SC片 ,在光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SC这一特殊结构。现以小白鼠精母细胞 SC样品制备为例 ,方法如下 :取性成熟的昆明种雄性小鼠 ,颈椎断离处死 ,取两侧睾丸 ,用 2 .2 %柠檬酸钠洗去脂肪等污物 ,去除白膜 ,在 0 .9%的生理盐水中剪碎 ,制成细胞悬液 ,在一牙科蜡 (或涂有石蜡的平面 )上滴加一直径约 1cm的 0 .4 %KCl液珠。取少量细胞悬液滴加在液珠面上 ,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 SC则铺展开 ,用涂有 0 .3% Formv…  相似文献   

17.
白腹锦鸡,红腹锦鸡,中国雉鸡SC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铺展—硝酸银染色技术制备三种鸡的SC标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三种鸡的SC组非常相似,即2n=82,ZZ/ZW型性别决定,雄性为ZZ。除1号SC和Z-SC为中着丝粒外,其余均为端着丝粒。Z-SC的相对长度有明显的细胞间差异;平均相对长度度介于第3和第4号SC之间。三者SC组型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应SC长度上的不同。并对其亲缘关系及在鸟类进化中的可能地位进行了讨论。此外,在微铺展法制备的锦鸡精母细胞SC标本中还发现了巨大中心粒,这在高等动物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生理卫生》的“生殖和发育”和高中《生物》的“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两章教材的教学,直观地了解生殖器官的结构,提供下面几张扫描电镜(SEm)照片。图1 曲细精管(横断面)SEm图像曲细精管的外面有基膜(BM)包绕,其管壁较厚,管腔狭小。管壁系由8—10层生精上皮组成,由基底膜向内依次为精原细胞(SC)、初级精母细胞、精母细胞。上述细胞间夹有界限不明显的支持细胞。放大×1,200  相似文献   

19.
豚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铺展法制备豚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作电镜观察,建立了SC组型。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组型比较,发现二者有良好的一致性。在粗线期,X,Y轴的配对区很短,配对区的X轴和Y轴没有明显变细。未发现银染SC具有着丝粒,并对可能的原因做了分析讨论。Synaptonemal complexes (SC) in Guinea pig (Cavia porcellus) spermatocytes prepared with micro-spreading technique and silver staningwere analyz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The meiotic SC karyotype was constructed from 7 cells and compared with the mitotic chromosome karyotype.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m. At pachytene, there is only a very a very short pairing region in which X-and Y-axis are not stinctly thin.The kinetochore thin. The kinetochore was not found on each SC in our experiments and probable reason has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联会复合体     
联会复合体(Synantonemalcomplex,SC)是减数分裂前期互染色体配对时,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复合结构。1956年,Moses和Fawcett用电镜分别观察蛄、家鸽、猫及人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超薄切片时,首先看到了这种结构,将其定名为联会复合体(SC)。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观察过的真核生物,在它们的雌雄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都有SC这种结构出现。1联会复合体的亚显微结构SC的主要亚显微结构特征在动植物细胞中是基本相同的,都由3股平行的线状结构组成,即两条侧生组分和一条中央组分之间有横纤丝相连,直径一般为Znm。染色质纤维以拌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