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黑线仓鼠白化突变系是一种新的实验动物模型,本研究旨在组织水平上观察黑线仓鼠与白化突变系皮肤组织中黑色素细胞的分布与定位,以揭示黑线仓鼠白化突变系发生的细胞学机制。方法本实验选择黑线仓鼠和白化突变系各6只,取背部皮肤,制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多巴染色、多巴-甲苯胺蓝复染,光镜观察、拍照。结果 Dopa染色显示,在黑线仓鼠与白化突变系皮肤组织中均有成熟黑色素细胞的分布,主要存在于毛囊毛乳头中,且黑线仓鼠黑色素阳性区要明显高于白化突变系。结论黑线仓鼠的酪氨酸酶活性要高于白化突变系。  相似文献   

2.
鲁西、南平原农作区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作者于1992年3月至1993年3月在鲁西和鲁南平原农作区对小型兽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其群落组成以啮齿动物为主,可划为6类群落:河滩高他的黑线仓鼠群落,河滩高地人房附近的黑线仓鼠+小家鼠群落,缓平坡地的黑线仓鼠+黑线姬鼠群落,浅平洼地的黑线姬鼠+黑线仓鼠+大仓鼠群落,洼地农作区的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群落和洼地蔬菜种植区的黑线姬鼠+黑线仓鼠群落。群落的季节变化明显,11月至次年2月以黑线仓鼠为优势种,其它月份则黑线姬鼠或大仓鼠较多;人房附近农作区小家鼠也有季节性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3.
Jolly-Seber法对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若干参数的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知彬  朱靖  杨荷芳 《生态学报》1993,13(2):115-120
本文利用Jolly-Seber法估算了1986和1988年河北省饶阳县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大小、存留率等参数。结果表明,大仓鼠的存留率比黑线仓鼠小,而且和密度负相关。大仓鼠和黑线仓鼠对铁丝活捕笼均不存在非等捕性。该方法对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参数估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依据1984~2004年21年在呼和浩特郊区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和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ansis)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查数据,结合优选法(0.618法),应用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建立了长爪沙鼠和黑线仓鼠种群数量预测模型。应用此模型分别预测了长爪沙鼠和黑线仓鼠2004年的种群数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预测准确。同时,预测了未来三年(2005~2007年)长爪沙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简便、准确、可靠,为鼠类种群数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兴地区黑线仓鼠种群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是我国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农田主要害鼠之一。1982年9月到1985年3月,作者在北京、天津及河北省一些地区,调查了它的分布和群落结构并研究其种群生态,本文仅就北京郊区大兴县黑线仓鼠的种群繁殖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纯化黑线毛足鼠和金仓鼠血清IgG,制备兔抗金仓鼠和黑线毛足鼠血清IgG的抗血清。方法 用Hitrap 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黑线毛足鼠和金仓鼠血清IgG,经SDS-PAGE电泳鉴定纯度,标准免疫方法免疫兔子制备抗血清。结果 黑线毛足鼠和金仓鼠血清IgG对protein G有很高的亲合性,用Hitrap 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黑线毛足鼠和金仓鼠IgG,利用纯化的IgG作抗原制备了高效价的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测定效价达1∶32和1∶16。结论 证实黑线毛足鼠和金仓鼠IgG和Protein G具有很高的亲和性,Protein G亲和层析是纯化黑线毛足鼠和金仓鼠IgG有效的方法之一,制备了黑线毛足鼠和金仓鼠IgG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顺义农田黑线姬鼠和大仓鼠两大害鼠种群繁殖力存在的差异及其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从而为制定科学灭鼠策略提供依据,1994-2014年,采用夹线法于每年3~11月(或1~12月)进行调查,每月上旬在5个监测点农田布放鼠夹500夹夜。捕获的样本测量体重、体长、尾长、耳高、后足长,解剖观察繁殖情况。以种群繁殖力为指标,分析黑线姬鼠与大仓鼠在繁殖力方面的差异,由此揭示出黑线姬鼠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黑线姬鼠和大仓鼠每年都有2个繁殖高峰期,并以成年以上个体为繁殖主体,分别占总胎仔数的94.5%和95.6%。黑线姬鼠的繁殖期和主要繁殖期均比大仓鼠延长1个月,且主要繁殖期的雌、雄繁殖鼠占比均高于大仓鼠,胎次数是大仓鼠的1.7倍,仅平均胎仔数低于大仓鼠,由此说明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力比大仓鼠更强,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2003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EP-1不育剂控制黑线仓鼠的野外实验,分析新型EP系列不育剂对黑线仓鼠种群结构和繁殖的影响。采用逐月夹线调查方法,监测EP-1不育剂对沙地黑线仓鼠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的作用。结果表明,投药区与对照区相比,不育剂对黑线仓鼠的性别比例没有影响,对照区域投药区相比雄性比例没有差异。投药区黑线仓鼠种群幼鼠比例下降,比对照区相比幼鼠比例下降40%—60%,持续时间达4个月以上。春季一次性投放EP-1不育剂,可实现对沙地黑线仓鼠整个繁殖季节的繁殖控制。此外,EP-1不育剂对沙地鼠类种群年龄结构与数量的作用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这可能跟沙地鼠类具有扩散迁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黑线仓鼠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4-1991年3-10月,每月中旬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试验场的不同牧草和作物地进行调查,1984-1991年共捕获鼠4093只,其中黑线仓鼠2920只占71.34%。黑线仓鼠种群数量季节和年度变化明显,利用电子计算机对黑线仓鼠种数量进行分析,提出种群数量繁殖指数和动态模型以及短、中、长期预测公式、预测准确率为90.0%。并对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山东阳谷县黑线仓鼠种群数量预测预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姜运良  张学栋 《兽类学报》1994,14(3):195-202
作者于1982-1992年对山东省阳谷县黑线仓鼠的种群数量作了调查,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预报了阳谷,薛城1993年3月份,5月份、8月份和11月份黑线仓鼠的鼠害发生程度,预报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