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V40 T基因转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能用于乳腺特异表达基因构件质量检验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方法根据已发表的SV40病毒T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整合有SV40 DNA早期基因区的COS-1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高保真PCR扩增SV40 T基因.将获得的SV40 T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并用获得的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山羊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经有限稀释和反复传代后获得转化细胞克隆,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扩增出序列正确的SV40T基因,重组质粒转染获得的转化细胞的对数生长期为接种后第4天,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3.5*!h,克隆形成率为26.7%.DNA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转化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SV40 T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表明转化细胞的核型无明显异常,裸鼠接种试验证明转化细胞不能形成肿瘤,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表明转化细胞在软琼脂中不能生长.部分细胞克隆已在体外传30代以上,保持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在胶原基质上能形成腺泡样结构.结论本研究获得的SV40 T基因转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具有转化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固氮作用     
862711.巴西固氮特螺菌SP7的glnA基因的克隆和特性〔会,英〕/Fogher,C.…了Abs.6th Internatl.Sym.Nitrogen Fixa-t ion。一1985。一8一12 用广谱寄主范围的装配型质粒pVK100构建了巴西固氮螺菌(A:ospirillom brasi-lense)Sp7的总DNA基因文库。分离T能与该菌谷氨酞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7029互补的克隆,称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树鼩视网膜来源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技术以及永生化细胞株,为体外利用树鼩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材料。方法 利用Ⅱ型胶原酶、分散酶和DNase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出原代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差速消化法纯化内皮细胞,然后利用携带SV40T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细胞,再挑取单克隆后进行传代培养。对传至50代以上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鉴定以及核型鉴定。结果 采用混合酶消化法能够分离获得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化后的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和梭形。经慢病毒转染后的细胞传代培养后细胞形态一致,到第50代时细胞形态结构仍较好。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标志性蛋白VWF、CD34、Claudin1、ZO-1和永生化SV40T表达阳性。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细胞生长旺盛,第2~4天时处于对数生长期,第4天进入平台期。细胞核型结果显示:染色体数与树鼩染色体相同,即所获取的细胞为永生化的树鼩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成功建立的树鼩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永生化细胞株具有较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为视网膜病变及眼科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4.
5.
SV40即猿猴病毒40 (simian virus 40),是DNA肿瘤病毒的原型代表,其基因结构为共价闭合环状双股DNA分子,标准参考株SV40-776含5243个核甘酸。不同分离株bp数略有差异。SV40病毒为强DNA肿瘤病毒,具有使啮齿类动物及人源多种组织培养细胞永生化和转化能力。SV40病毒早期基因编码两个早期非结构蛋白即小T抗原(ST-ag、)和大T抗原(LT-ag),与病毒诱导的肿瘤发生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从猴体组织新分离的SV40株与实验室参考株SV40-776及SV40-B株相比较,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并且SV40遗传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为全面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细胞实验材料。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pSV3neo质粒导入第3代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并扩大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用PCR检测细胞株中SV40T基因的整合,RT-PCR鉴定SV40T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绘制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阳性细胞克隆已扩大培养并稳定传代50代,经鉴定SV40T抗原已整合到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且稳定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  相似文献   

7.
人SCF基因5′旁侧-1190~- 853 AT富集区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的报告基因和EMSA实验研究表明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 (SCF)基因 5′旁侧AT富集区- 1 1 90~ - 853在HeLa和MCF 7细胞中均能增强下游基因转录 ,可能为一个核基质结合区(MAR) ,对人SCF基因的转录发挥调控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该AT富集区的功能 ,将人SCF基因 5′旁侧 - 1 1 90~ - 853AT富集区分别克隆入SV40或CMV启动子前后紧接着CAT报告基因 ,瞬时转染Jurkat,HepG2和 3T3细胞 ,检测CAT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活性 .结果表明 :人SCF基因 5′旁侧- 1 1 90~ - 853AT富集区在Jurkat和HepG2细胞中 ,对分别由SV40和CMV启动子引导的CAT基因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但在 3T3细胞中对SV40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表现出增强作用 ,对CMV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无明显影响 .这些结果提示 ,人SCF基因 5′旁侧 - 1 1 90~ - 853AT富集区转录调控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 ,在不同的细胞中可能发挥转录增强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SV40病毒在Vero细胞上培养的方法,观察其生长过程,获得SV40病毒,并建立相应的SV40病毒检测方法,为SV40灭活疫苗的制备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在Vero细胞上培养和增殖SV40-776株病毒。收获病毒后,应用PCR、免疫荧光以及克隆特异性片段进行测序比较来鉴定SV40病毒。结果:SV40在Vero细胞中增殖很快,并且使细胞出现明显的病变。小规模分离到了SV40病毒颗粒,获得了病毒DNA。不同的鉴定方法均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探讨了SV40病毒病变的基本过程,建立了病毒的培养、增殖和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P40T细胞生长因子,可通过与刺激人IL-3依赖性白血病细胞系(M-OTE)的生长活性进行分离,Donahue等发现,该因子能支持正常的外周血和骨髓红细胞前体生长及分化,故将其命名为白细胞介素-9(IL-9)。虽然M-OTE细胞来源于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但目前尚未证实IL-9是巨核细胞的生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10.
921624通过随机扩增多态ONA试验快速鉴定小球腔菌属的遗传变异和病变型〔英〕/G。。dwin,P.H.一,Appl.Environ.Mierobiol一1991,57(9)一2452~2456〔译自DBA,1991,10(22),91-1302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试验(RAPD)法鉴定T小球腔菌属Le尹亡05尹haer£a“ac“忍a:s病变型及其遗传变异。通过随机十聚体 DNA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基因组DNA中的各种DNA型,鉴定出3组分离物。产生的多态现象为构建遗传图谱、进行DNA指纹鉴定提供了一便利途径。分离物1组含有毒病变型的所有分离物,2组含加拿大西部无毒病变型分离物,3组含安大略省…  相似文献   

11.
疫苗     
甲型流感病毒低温适应重组疫苗株基因组中ts缺损的定位〔英」/MeaveQ。、。E…IAeta Virol一1984,28(3)一204~21〔译自DBA,1984,3(1了),84一08111〕852424一卯一,本文研究了亲代流感病毒基因组中以及低温适应株A/Leningrad/134/17/57或A/Leningrad/134/47/57与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株H]Nl和H3NZ的重组病毒基因组中的温度敏感(ts)表型及ts突变的定位。流行株HINI和H3NZ具有ts表型,并在i或2个基因中含有ts突变。在40℃克隆纯化3次后,ts表型丢失。具有不同ts表型的2个低温适应株,在编码非糖蛋白的3个基因(A/Lenin-grad/134八7/57于25oC…  相似文献   

12.
921209噬菌体T7第10基因翻译增强子(TREN)的化学-酶促合成及其构件的功能〔俄〕/Gureyich,A.1.…1 Bioorg.khim一1991,17(5)一e47~652〔译自DBA,1991,10(18),91一10247〕 为了这种分析,通过化学一酶促合成法制备了TREN完整序列及其近端和远端序列。用Bam Hl和E。。Rl二种限制酶将合成序列克隆到多拷贝质粒pFPC10中。获得的新质粒用千检测TREN近端区增强翻译的能力。编码人白细胞介素一3的人工基因(克隆于pFPC10中,不含TREN的一部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很低。引入完整的TREN序列,使人白细胞介素一3的产量大大升高。取代pTE3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猴外周血单核细胞SV40DNA的PCR检测方法,对猕猴SV40T抗原基因进行检测。方法使用PCR方法对分别来自野外(云南宁蒗71只、景东60只)及笼养猕猴(64只)的SV40大T抗原基因进行检测,同时对扩增出的阳性结果进行测序。结果在195份样本中,有4只来自野生猴样本扩增出SV40大T抗原基因(3.1%,4/131),1只来自笼养猴样本扩增出SV40大T抗原基因(1.6%,1/64)。测序结果显示:猴血样本扩增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的SV40大T抗原C-末端的基因序列片段有15个核苷酸不同(3.3%差异),与SV40.776标准株的序列基本一致,但SV40—776在nt3020处有一缺口。结论云南野生及笼养猕猴猴群均能检出SV40T抗原基因。因此建立SV40病毒的DNA检测技术,对用于科研及疫苗生产的实验猕猴的病毒学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P68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性的细胞核抗原,它对细胞生长和分裂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所有实验过的处于分裂期的哺乳和两栖类动物细胞中均能测出P68,而静止期细胞则无。该蛋白在核内呈独特的颗粒样分布,小鼠静止期成纤维细胞经血清刺激4h后能诱导P68表达。用抗SV40大T单克隆抗体PA6204鉴定表明:P68与DNA肿瘤病毒核癌基因SV40大T抗原具有免疫交叉反应性。实验从不同cDNA文库筛选P68蛋白的cDNA克隆,再亚克隆到M13上,然后用Sanger法测序,共测定了2088bp的DNA顺序,由此推测出P68蛋白的氨基酸顺序。与瑞士Prot数据库的其他蛋白质比较后发现:P68氨基酸顺序  相似文献   

15.
农业其它     
852421一个编码核酮糖一1,5一二磷酸狡化酶小亚基的豌豆核基因组织特异性和光调节表达〔英〕/Coruzzi,G.…了EMBOJ一1984,3(8)一1671一1679〔译自DBA,1984,3(20),84一09731〕 研究了在豌豆不同组织中编码核酮糖-1,5一二磷酸梭化酶小亚基(rbcs)的多基因族的一个成员表达。豌豆(品种Progressg号)基因组DNA用Bglll消化并连接到IO59DNA上。用““P标记cDNA克隆P5515的插人筛选了重组噬菌体,分离出6个编码的rbcs。将克隆的汇PS一3D的一个EcoRI片段继续克隆到pPR::6上,称为pPS一4.0;把这个含有rb。S基因的E。oRI一Clal片段再克隆…  相似文献   

16.
韦毅  胡美浩 《遗传学报》2001,28(11):991-996
P68核蛋白是一个依赖于ATP的RNA解旋酶,同时具有依赖于RNA的ATPase活性,它与SV40大T抗原有交叉免疫反应。随细胞周期不同,其含量和分布均有较大差异。以前的工作表明P68核蛋白在同一细胞系不同生长阶段的表型不同。它在肿瘤细胞(HeLa和TC3H10)与非肿瘤细胞(NIH3T3和NC3H10)之间表型亦有明显差异。因此,在细胞中过量表达P68核蛋白,可能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特性,报道了将重组人P68表达质粒DNA分别传染NIH3T3及NC3H10细胞,使P68核蛋白在细胞中过量表达,引起细胞恶性转化;(1)转染细胞的形态从纤维状趋于梭形;(2)在单层细胞中形成微球细胞转化灶;(3)转染的细胞在软琼脂上生长形成集落;(4)将转染细胞注射裸鼠,3-4个星期后形成肿瘤。  相似文献   

17.
两种含SV40T不同区段的基因构建及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解决SV4 0T转基因小鼠高发瘤难保种的问题 ,构建了两种含有SV4 0T不同区段的外源基因 :Rb结合域点突变的SV4 0T基因 (SV4 0T DRb)和无p5 3结合域的SV4 0T基因 (SV4 0T Dp5 3)。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基因克隆手段 ,将改造的SV4 0T基因片段克隆测序 ,最终将这两个改造后的基因克隆进乳腺特异性的真核表达载体p2 0 5C3中 ,运用雄原核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结果 利用PCR方法检测出 6只双阳性转基因 (同时检测到SV4 0T DRb和SV4 0T Dp5 3两种基因 )小鼠 ,为避免检测结果中假阳性的发生 ,应用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出 1只双阳性转基因小鼠。结论 本试验的结果证明 ,构建的两种含SV4 0T不同区段的策略是成功的 ,其建立的阳性转基因小鼠确实是弱化了SV4 0T转基因小鼠高发瘤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2(IL-2)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可促进已活化的T 细胞生长,但只当IL-2与高亲和性受体结合才能释放与生长相关的传导信号。作者从正常人用合成的寡聚核苷酸探针筛选出编码IL-2受体特异的基因克隆。筛选出的数个阳性克隆中,P~(IL-2R)-6克隆经分析发现能编码成人T 细胞白血病细胞表达的IL-2受体的全部序列。作者为了使IL-2受体cDNA 在哺乳细胞中稳定表达,构建了一个P~(SVIL-2R)-3质粒,并  相似文献   

19.
以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pSK100-DS、含切割对虾杆状病毒基因的核酶Rz1的质粒pRGRz1、含核酶Rz2的质粒pRGRz2和转基因空质粒pcDNA3为基础,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克隆于pcDNA3的SV40启动了下面,由SV40启动子控制含四个两种核酸基因的四联体克隆于pcDNA3的多克隆位点区,由T7启动子控制,构建成含两个Rz1、两个Rz2和GFP基因的转基因质粒pGTR,以用于转基因抗病毒对虾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大肠杆菌Nissle1917中获得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大肠杆菌Nissle1917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克隆至可诱导表达载体pET28a上。将L-天冬酰胺酶Ⅱ表达载体pET28a-asp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表达的L-天冬酰胺酶Ⅱ进行鉴定,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收集表达出的L-天冬酰胺酶Ⅱ。用纯化定量以后的L-天冬酰胺酶Ⅱ作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人肝癌Hep-3B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结果】来自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并通过LC-MS得到鉴定,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天冬酰胺酶Ⅱ对4T1细胞和Hep-3B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结论】来源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能显著抑制4T1细胞和Hep-3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人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为进一步研究L-天冬酰胺酶Ⅱ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机制和对实体瘤的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