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诱导的hGfapCreERT2转基因鼠小脑中表达Cre重组酶的细胞类型。方法 hGfapCre-ERT2/Rosa26R转基因小鼠在胚胎晚期和出生早期用他莫昔芬诱导Cre重组酶表达,对小脑组织切片行X-gal染色,然后用细胞种类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和X-gal染色双重标记。结果在出生后第7天(P7)、第14天(P14)和第60天(P60),X-gal阳性染色和胶质细胞抗体Blbp阳性染色共标记,和神经元抗体Neun、浦肯野细胞抗体Calbindin及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抗体NG2不共标。结论自胚胎晚期第17.5天(E17.5)后用他莫昔芬诱导hGfapCreERT2转基因鼠,发现Cre重组酶特异性在小脑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不在神经元、浦肯野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波技术用相同酶标抗体系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显色梁英杰吴惠茜(中山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广州510089)为了在同一组织切片上同时检测两种抗原成分,需要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利用微波技术,灭活上一重染色中抗体及其复合物的活性,从而阻断双重染色之间...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抗5-甲基胞嘧啶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研究东方蝾螈原肠胚外胚层经诱导后,以及诱导后继续培养到相当于尾芽期细胞的染色体DNA的甲基化程度。148个早期原肠胚外胚层(对照组)、125个经中胚层诱导——豚鼠骨髓抽提液(3000微克/毫升)——处理过的外胚层,以及86个剥离的神经板细胞的染色体上,5-甲基胞嘧啶含量很低,染色体的着色情况如图版I,图1、2、3所示,主要在染色体周围着色。然而将未处理过的136个原肠胚外胚层,74个经诱导分化为中胚层构造的外植块以及104个分化为神经组织的外植块,继续在Holtfreter液中培养到相当于尾芽期,染色体上5-甲基胞嘧啶含量显著增加。抗5-甲基胞嘧啶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明显加深(图版I,图4、5、6),且着色有一定的区域性分布,在着丝粒两侧和端粒处出现深着色,其分布特征与成体细胞——肠上皮细胞颇为相似;但与早期胚胎细胞的着色显然不同。对于酶染色不同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粘膜上皮基底膜有效、便捷、直观的实验方法,及基底膜、Ki67免疫组织化学、粘液多重染色在胃腺癌组织染色中的可行性。方法用过碘酸希夫(periodie acid Schiff,PAS)反应、六胺银法(methenamine silvermethod,PASM)、网状纤维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Picrosirius red,SR)和IV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5种染色方法对多种胃粘膜异型增生及胃腺癌病理标本基底膜进行染色,并利用Friedman检验、Wilcoxon检验定量分析、比较基底膜阳性区域面积。此外,在同一张胃腺癌组织切片上进行显示基底膜、蛋白质、粘液的多重染色。结果 5种基底膜染色方法中,IV型胶原免疫反应阳性面积与SR染色阳性面积(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标本除外)无显著性差异、PAS与PASM染色阳性面积无显著性差异、网状纤维染色阳性面积最大。多重染色实验结果显示胃腺癌Ki-67、阿尔新蓝(Alcian blue,AB)-PAS二重染色和Ki-67、AB、SR三重染色,分别显示对应结构,效果良好。结论观察基底膜,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标本中IV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与SR染色要分别选用;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及胃腺癌标本中IV型与SR染色可相互替代;PAS与PASM染色法可相互替代,我们推荐较为便捷的SR和PAS染色;网状纤维染色观察比较直观,可选用。此外,SR、PAS也可分别应用于胃腺癌Ki67免疫组织化学与AB的多重染色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内的表达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ω-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 -1在人类乳腺癌细胞MCF- 7中表达和对其生长的作用,将fat -1基因插入到腺病毒载体中,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1) .通过包装细胞系(2 93)产生重组腺病毒,感染MCF 7细胞.用核糖核酸酶保护性分析技术,检测fat -1基因在MCF- 7细胞内的表达,细胞增殖试剂盒(MTT)和凋亡染色试剂盒染色分析fat 1基因对MCF- 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分析花生酸类(eicosanoids)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E2 )的含量.结果显示,腺病毒介导的fat- 1基因能在MCF- 7细胞内有效异源表达,抑制MCF -7细胞的增殖且导致凋亡,前列腺素的含量也明显地减少.结果说明,fat- 1基因在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中具有良好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国内常用免疫荧光(IF)法进行此病的检测及诊断。由于荧光设备不普及,很多基层单位不能监测及诊断此病,因而妨碍防治工作的进展。本文介绍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IPT)或称免疫酶染色(IES)进行EHF抗体的检测,同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新技术──微波加强抗体洗脱法。在酸洗脱液中微波辐射(最低能量档)3分钟.完全除去经PAP法染色后的垂体前叶切片上的抗体复合物;双重染色显示两种形态和颜色不同的细胞。切片在Tris缓冲盐液中微波辐射3分钟,或分别浸入室温和约50℃的酸洗脱液中2小时和3分钟,抗体复合物不能被洗脱,或洗脱不完全;双重染色时出现假性双标记细胞。结果表明微波具有加强抗体洗脱的作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除去免疫酶双重染色中抗体复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h BMSC)的损伤作用机制;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对5-氟尿嘧啶损伤h BMSC的保护作用。采用CCK-8法测定人骨髓基质细胞株HS-5对不同浓度5-FU(0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细胞;DCFH-DA荧光染色流式检测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酶学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γH2AX表达水平;ELISA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 G)的含量;5-FU 12.5~100μg/mL抑制HS-5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5-FU组较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升高;胞内ROS含量显著升高;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γH2AX和8-OHd G表达水平增高。ASP治疗组较5-FU组细胞相比细胞周期阻滞减少;衰老细胞比率降低;胞内ROS含量显著降低;细胞抗氧化能力升高;DNA损伤指标表达水平降低。5-FU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诱发DNA损伤致骨髓基质细胞衰老;ASP对骨髓基质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SP降低损伤后骨髓基质细胞氧化应激减轻DNA损伤从而延缓骨髓基质细胞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扩展免疫酶标记分子病理学技术在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我们探索了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和DNA原位末端标记(ISEL)技术在骨髓涂片和切片(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MA冷包埋)中联合应用(双重染色)的方法,结果令人满意,已初步用于白血病分化抗原及细胞凋亡的共同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观察各代人关节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性。方法:取人创伤性截肢的无菌膝关节软骨,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步酶消化法消化出的软骨细胞呈圆形,培养2-3天,细胞贴壁、变形,呈三角形或多角形,2周左右细胞融合成层,传代5次后出现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缓慢。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培养5代以内可以保持表型的稳定。结论: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获得大量高纯度、高活性的人关节软骨细胞。5代以内细胞生长良好,生物学特性明显,适合于实验研究,5代以后出现去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树脂石蜡(Colophony-Paraffin, CP;专利号: ZL98125709·7)组织包埋切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 , SP)双染法,对异色瓢虫视觉系统中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异色瓢虫视觉系统的结构及5-HT免疫反应系统相对比较特殊。5-HT阳性神经元胞体数目较少,染色显著,并聚集成群。根据胞体定位、细胞形态及轴突走向,可大体分为5群,其中包括1群呈弱反应的光感细胞。5-HT阳性膨大纤维支配所有的视神经纤维网,并呈柱状或分层排列模式。结果表明5-HT作为经典的神经递质在昆虫的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且主要以远距离的广域神经调节模式为主,并在特定区域和GABA有伴随现象。此外,昆虫视觉系统中5-HT的含量还可能与其明暗适应的生理调节方式具有相关性[动物学报51 (5) : 912 -918 , 2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25、50、100 μg/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培养24小时,观察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SIRT1蛋白表达的变化;给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1、5、10 μmol/L)预处理内皮细胞l小时后加入100μg/ml ox-LDL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3小时,检测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SIRT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ox-LDL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染色的阳性细胞百分率逐渐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x-LDL(100 μg/mll)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ox-LDL(25 μg/ml)组(P<0.001).而不同浓度ox-LDL处理的细胞内SIRT1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ox-LDL(50、100 μg/ml)组SIRT1的表达显著低于ox-LDL(25 μg/ml)组(P<0.05).1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能明显降低100μg/ml ox-LDL处理的内皮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染色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0.001),并显著抑制细胞内SIRT1的蛋白表达(P<0.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抵抗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可能与增加内皮细胞内SIR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HIV—lgag/IFNα—2b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艾滋病病毒核心蛋白 (gag)与干扰素 (IFNα - 2b)融合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 ,动态观察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与CTL应答。方法 :将IFNα - 2b基因片段插入到gag基因的nt5 31位点 ,经脂质体转染与血凝素阴性蚀斑筛选 ,挑出重组痘苗病毒。经SDS -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以小鼠为实验对象 ,用重组痘苗病毒vJ38gag/IFNα - 2b免疫小鼠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gG抗体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外周血CD 4 、CD 8T淋巴细胞计数。 3H -TdR掺入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血清IgG抗体含量逐渐增高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CD 4 、CD 8T淋巴细胞计数、CTL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重组痘苗病毒vJ38gag/IFNα - 2b能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CTL应答。IFNα - 2b可以作为免疫佐剂增强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口黑鲈鳃的组织结构,阐明黏液细胞的分布及性质,掌握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的分布及类型,为鱼体的呼吸和鳃的调节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阿利新蓝(AB)、过碘酸雪夫(PAS)、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研究鳃的组织结构、黏液细胞和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结果 AB和PAS染色后,黏液细胞分别呈酸性和中性,其中黏液细胞大小、形态及着色深浅存在差异。AB-PAS染色后,黏液细胞呈酸性、中性、偏酸性和偏中性,上皮以偏中性和偏酸性为主,软骨组织以酸性为主。免疫组化染色后,鳃弓扁平上皮及结缔组织和鳃丝基部有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多呈圆形无胞突。结论黏液细胞分布于鳃弓、鳃耙和鳃丝,细胞内以偏酸性和偏中性粘液物质为主。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鳃弓和鳃丝中为封闭型的内分泌细胞,可能参与血流调节及血细胞的更新。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探讨端粒酶抑制剂6-硫代-2’-脱氧鸟苷(6-Thio-2’-deoxyguanosine, 6-Thio-dG)是否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并揭示所产生的ICD的免疫应答特征,为利用6-Thio-d G诱导肿瘤细胞ICD开展免疫治疗提供基础。首先,用不同浓度的6-Thio-d G处理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结肠癌CT26、宫颈癌相关肿瘤TC-1和乳腺癌4T1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死亡情况及形态特征;利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试剂盒定量分析细胞死亡情况;以检测试剂盒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分析细胞死亡过程中免疫介质释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考察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ALR)向细胞膜的迁移定位。进一步,建立皮下移植TC-1小鼠肿瘤模型,当肿瘤长至4~5 mm时,注射6-Thio-d G对荷瘤小鼠进行治疗性干预,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ed imm...  相似文献   

16.
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 A ligase,4CL)和芪合酶(stilbene synthase,STS)是白藜芦醇苯丙氨酸代谢合成的最后两个关键酶。运用悬挂PCR(overlap PCR)的方法将烟草4CL基因(Nt4CL)和虎杖STS基因(Pc PKS5)用3个中性氨基酸链连接,得到融合基因Nt4CL-Pc PKS5,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p ET30a-Nt4CL-Pc PKS5重组质粒,表达Nt4CL-Pc PKS5融合蛋白。经Ni2+纯化和PD-10柱脱盐后,得到可溶性纯化蛋白。体外酶促反应结果表明该融合酶具有4CL和STS的双重活性,其催化产物为白藜芦醇。酶促反应最适条件为:p H 6.5,反应温度为45℃。研究结果获得了有效催化白藜芦醇生物合成的双功能融合酶,为进一步利用融合酶基因转化工程菌株实现白藜芦醇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芍药苷通过激活肝激酶B1(LKB1)/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线栓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芍药苷(10 mg/kg)组、AMPK抑制剂CC(0.2 mg/kg)组、芍药苷(10 mg/kg)+CC(0.2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仅分离出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不插线栓,设为假手术组,分组给药处理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测大鼠认知功能;采用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情况;采用TUNEL染色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采用试剂盒测量各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脑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ROS)与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与LKB1/AMPK通路相关蛋白(p-LKB1/LKB1、p-AMPK/AMPK)表达状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原平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爬行动物蝘蜓消化管各段内分泌细胞的类型、局部分布、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在蜓消化管内鉴别出5种内分泌细胞,即: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胃泌素(gastrin,GAS)、高血糖素(glucagon,GLU)、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活性(i mmnoreactive,IR)细胞。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是消化管中最主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以不同密度分布于消化管各段,其中胃幽门部位分布密度最高。生长抑素免疫活性细胞在消化管内仅局限分布于胃部。胃泌素免疫活性细胞仅见于幽门和十二指肠部位。高血糖素免疫活性细胞仅分布于回肠和直肠。P-物质免疫活性细胞仅出现在直肠部位。蝘蜓消化管内分泌细胞形态多样:圆形、椭圆形、纺锤形、梭形、楔形、锥形以及不规则形。胃部多数内分泌细胞分布于胃腺中,食管和肠管中多数内分泌细胞则分布于上皮细胞间。结论蜓和其它爬行动物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存在一定共同特征,然而也存在着一些特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_2S)前体L-半胱氨酸对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以阐明其对结肠收缩的调节作用及机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内源性H_2S合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 CSE)和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 CBS)在大鼠近端结肠的表达情况;采用生理记录仪检测结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变化;利用膜片钳实验检测结肠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结果显示,CBS和CSE在大鼠近端结肠黏膜层、平滑肌层及肌间神经丛均有表达;L-半胱氨酸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近端结肠纵行平滑肌收缩,H_2S合成酶抑制剂氨基氧乙酸(aminooxyacetateacid,AOAA)和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 PAG)孵育纵行平滑肌后,L-半胱氨酸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 EC50)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 0.05);而L-半胱氨酸对结肠环形肌收缩具有抑制和促进双重调节作用,AOAA和PAG预处理可阻断其对环形肌的兴奋作用;H_2S外源性供体Na HS在低浓度时促进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开放(P 0.01),而在高浓度时抑制L型钙通道电流(ICa,L)(P 0.05);与Na HS不同,L-半胱氨酸浓度依赖性抑制ICa,L (P 0.01);Na HS抑制大电导钙激活钾电流(IBKCa),而L-半胱氨酸对IBKCa无明显作用。以上结果提示,L-半胱氨酸对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具有潜在双重调节作用,其中抑制作用由L型钙通道介导,而促进作用可能是由内源性生成的H_2S介导。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酶标技术ABC( 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法,对水鼩鼱(Neomys fodiens)消化道内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5-羟色胺阳性细胞仅在肠内分布,食管和胃处没有分布.细胞分布密度曲线呈抛物线型,空肠部分布密度最高,十二指肠部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