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逐渐发展壮大,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试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监测指标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淑芬  郭亚胜 《植物研究》1998,18(1):97-106
自然保护是全人为共同关切的问题。近些年来,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在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是存在一定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关系上,管理工作滞后。为进一步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本文从2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功能研究入手,根据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赣南稀土矿开发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稀土矿业的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为研究江西赣南稀土矿产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SPOT1/2/5、Landsat7和ALOS等多源遥感数据,对该区域2000—2010年稀土矿开发进行遥感动态监测。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系统分类,同时结合回溯法可较好地减少伪变化,并可快速地提取稀土矿开采区的变化信息。通过分析发现赣南稀土矿开采集中分布在几个主要的乡镇,从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整体上呈增加的趋势,但前5年主要体现为扩张,后5年复垦的力度在加强。新增的稀土矿矿区在开发过程中破坏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为林地,而废弃稀土矿区通过治理后主要恢复成耕地。稀土矿开采对植被覆盖、生物量、土地退化以及景观的破碎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稀土矿开采可能引发水体流失、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和风险。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嘉伟  谢晓彤  李心慧 《生态学报》2017,37(21):7039-7047
测度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是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区域国土开发科学决策规划的需要,但是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的阈值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的大小均是难以定量计算的,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面临的这一难题,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新方法,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动态评价法"。该方法依据生态平衡理论和生态稳定性原理,将承载力评价转化为运行状态评价,以"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作为生态环境是否处于可承载状态的评价标准;首先应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模型计算出评价区多年的EI值,然后再依据EI的动态变化趋势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定,以达到对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之目的,以河南省为例,介绍了评价的方法与过程。结果表明:(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不是承载力评价,但是可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以达到承载力评价之目的;(2)该方法紧扣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内涵,避开了生态环境系统承载力阈值测算的难点,方法简明易行,结果意义明确、实用性强,为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3)生态环境系统质量现状不能反映其承载状态,信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河南是最好的,目前却处于超载、退化状态,而濮阳和安阳市的情况则与信阳市正好相反,应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宏观生态变化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笃宁 《生态学进展》1989,6(3):149-155
  相似文献   

6.
民勤盆地生态环境需水优先次序和需水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鹏  费良军 《生态学报》2009,29(9):4911-4917
北方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全面满足所有生态类型需水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提出应基于各生态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不同类型生态环境需水优先次序的划分,结合区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特点,优先满足生态服务价值高的生态类型需水要求,这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上述理论,将民勤盆地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需水类型需水优先次序进行了划分,并根据盆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生态环境需水类型需水量的需水原则.通过分析,认为目前民勤盆地首要满足的是绿洲边缘的防风固沙林带和盆地地下水位恢复两项生态环境需水类型所需水量.根据计算结果这两项合计为1.4682×108m3,其中防风固沙林带生态环境需水量为1.077×108m3,用于地下水位恢复的人工补给回灌量为0.3912×108m3.并通过与相关研究结果比较,认为本次计算结果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7.
对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要素Se的分布与转化规律的研究表明,基岩、土壤、粮食和动物毛Se含量分别为0.12、0.150-0.540、0.0096-0.0765和0.0405-0.1414μg.g^-1;城市和农村儿童发Se含量为0.460和0.182μg.g^-1。根据不同要素Se含量和生态效应,可将该区分为Se适宜区、缺乏区和过渡区3个1级区,每个1级区又分为高Se源区的低Se源区。  相似文献   

8.
广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燕  吴玉鸣 《生态学杂志》2006,25(7):818-821
生态足迹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生态环境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况。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对2003年广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广西2003年生态足迹为1.1378 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753 hm2,对资源的需求已超过其供给能力,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5625 hm2,生态环境已经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使生态环境发展向良性和可持续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9.
刘荣堂 《生态学报》1997,17(2):151-158
自1988-1993年,结合《引进赛加羚羊驯化研究》,对赛加羚羊现代分布区、国内分布区和43个样点的11基气象地理要素计算欧氏距离和模糊相似优先化,并进一步气候图解分析,发现引种区--甘肃武威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赛加羚羊现代分布区中的别特帕克达拉等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气候类型介于哈萨克斯坦的增荒漠条件的而变化。要保证生态铲能的充分发挥,赛加羚羊必须与环境统一,途径有三,其中在生态环境基本相似的区域内引  相似文献   

10.
大尺度量观监测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生态研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首先必须解决生态失调问题。生态问题已成为众多学科涉足研究的课题。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客观成为各学科处理生态问题所依据的准则,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重建的制度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自然环境保护制度的变迁L·E·戴维斯、D·C·若斯认为 ,制度变迁有两种形式 ,即诱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导性制度的变迁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创新过程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政府通过法律等方式实行强制性制度的过程。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和文化心态等诸多方面与西方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 ,自然环境保护制度一直是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制定实施的 ,是一个由行政政令为主导向由法律法规为主导的变迁过程 ,行政政令与法律法规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部分 ,而…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足迹模型是从具体的生物物理量角度来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自从该模型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广泛关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评价了模型应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生态足迹研究动态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环境榆耳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榆耳(GloeostrumincarnatumS.Ito&Imai)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食用兼药用野生高等真菌,它不仅可以食用,而且民间常被用来治疗痢疾,是一种经济及应用价值极高的真菌。通过几年的野外调查,从东北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分离到10株...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热点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耕  周腾禹 《生态学报》2019,39(18):6950-6957
生态安全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生态安全领域相关研究力度不断增大。文章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期刊论文为数据源,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利用Excel统计论文年度发文量,通过Bibexcel得到高频词共词矩阵,导入Ucinet和Netdraw得出共现网络可视图,最后利用SPSS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究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表明:(1)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发文数量基本逐年递增,自2012年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国内外区域生态安全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大差异。国外更注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国内更加关注生态安全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理论与生态安全实证检验。(3)共现网络可视中的关键词food safety、environment和climate change与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红线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4)国内外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对象和研究尺度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外主要以极端贫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研究尺度涉及地区、国家甚至全球;国内主要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尺度集中于中尺度。综上,目前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热点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未来生态安全的研究趋势将集中于生态安全空间演变、国际与区际间安全关联和安全对策等。  相似文献   

16.
与环境管理有关的生态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今世界 ,自然资源和环境管理间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决策者们不断寻求能够实现环境质量改善和有效、持续利用资源的途径和手段。而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也决定了必须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 ,这就需要借助生态学知识作出有效可行的管理决策 [10 ,11]。然而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 ,生态学家和环境管理人员之间通常缺乏联系 ,在许多方面难以达成共识。其原因 ,既有人为造成的 ,也有历史发展的原因。在解决有关生态保护、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种种问题时 ,对生态学研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缺乏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 ,生态系统管理比我们…  相似文献   

17.
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及其生态建设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及其生态建设章家恩,徐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10008)EcologicalImpactsofRoadsandItsEcologicalConstruction.¥ZhangJiaen;XuQi(InstituteofSoi...  相似文献   

18.
罗珂  田立涛  何豫  王少剑 《生态学报》2023,43(17):7352-7365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99-2020年期间发表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关联性的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主要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厘清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与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关联性研究的文献总量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在近五年的波动骤增态势十分显著,成为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环境与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城市空间结构与大气环境的关联性机理,具体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同时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未来可围绕构建两者关联性框架和评估体系、面向生态环境问题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设计、两者发展变化的模拟和预测等核心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草地生态研究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我国草地面积达4.0×10~6km~2,占国土总面积的41%。一方面,草地为草食动物提供食料,为人类提供肉、乳、毛、皮和多种药材。另一方面,它对保持水土、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起着重大作用。可见,草地不但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而且是重  相似文献   

20.
茶园生态环境对红茶芳香化学物质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和涛 《生态学杂志》1992,11(5):59-61,65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芳香化学物质是构成红茶品质的主要化学物质。茶叶中芳香化学物质的形成,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密切相关。至于茶园生态环境和气象因子对红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