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式标本是植物分类和命名的依据和凭证,也是植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重要基本资料。为提高模式标本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充分利用和互惠共享,该文对广西植物标本馆(IBK)馆藏模式标本的种类组成、采集地、采集年代及采集人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本馆完成信息数字化的模式标本共计4 645号,5 736份,隶属于170科619属2 128种(含种下等级),馆藏模式标本收集的优势科有樟科、苦苣苔科、茜草科、山茶科、兰科、荨麻科、百合科、猕猴桃科、大戟科、柿科和杜鹃花科等,优势属有秋海棠属、蜘蛛抱蛋属、马兜铃属、紫金牛属和冬青属等。(2)模式标本分别采自中国的20个省(区、市)以及其他2个国家,模式标本采集较多的省区有广西(48.19%)、海南(24.14%)和广东(11.63%)。(3)历年模式标本采集高峰期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模式标本命名高峰期在20世纪80年代,与我国植物分类学的兴起,以及开展《中国植物志》编研等有关,模式标本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1年,橱柜时间最长为82年。该文还对模式标本的馆藏现状及数字化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广西植物标本馆标本数字化信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了解广西植物标本馆概况与各类标本构成情况,该文以标本馆信息数据库的标本信息为基础,分别从标本的种类、石山植物标本、采集地、采集年代及采集人等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在统计的20万份维管植物标本中,共隶属314科2504属11452种;石山植物标本份数占45.35%,含205科1021属2700种;广西采集的标本份数最多,共100372份占总份数的50.19%;在50年代标本采集量最大,达87997份占总份数的44.00%。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横断山区十字花科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横断山区采集到大量植物标本,作者最近鉴定了其中的十字花科标本以及我所收藏的部分这科标本,发现了一些新种,新组合等,现在本文发表。 半脊荠属Hemilophia Franch.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是世界杜鹃花属植物主要产地,有丰富的物种资源。是杜鹃花属特有种类和模式标本高密度的分布区域。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对宝兴县境内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县有杜鹃花44种(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其中42种为中国特有种)。本文就宝兴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和合理利用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筇竹属植物志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筇竹属是近年来新建立的一个属。本属原发表时仅有3种,标本採自四川、云南、贵州及湖北西部。以后又陆续发表了4种。作者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筇竹属的过程中,对本属又做了初步整理,其中包括一新种及一新变型也在此一并发表。本文引证的标本均藏于本院标本室(代号SWFC)。  相似文献   

6.
罗甸县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罗甸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方法:深入罗甸县进行实地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考证现有资料.结果:罗甸县现有药用维管束植物161科507属809种,其中蕨类植物26科45属77种;裸子植物7科9属12种;双子叶植物108科361属583种和单子叶植物20科92属137种.结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0世纪中东铁路一带植物标本采集史,对黑龙江省博物馆百年植物标本进行数字信息化,再系统整理馆藏植物标本采集史并查阅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共整理出3 659号沿着中东铁路采集的植物标本,其中含有137科578属1 500种植物,共有2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采集者有苏联的高尔捷也夫(T. P. Gordeev)、热尔纳科夫(V. N. Jernakov)、包阔洛夫斯基(V. S. Pokrvsky)、科兹洛夫(I. V. Kozlov),以及中国的刘德等。采集地涵盖了5个省份,大多数标本采自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少部分采自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77.23%的标本采集于1949年前。采集较多的科为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共占总植物标本号数的28.50%;采集较多的属为蒿属(Artemisia)、柳属(Salix)、薹草属(Carex),共占总植物标本号数的7.29%。基于这些信息,目前整理的信息有助于填补东北地区植物采集史的空白,为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今后的植物分类、植物区系及植物地理研究提供可靠...  相似文献   

8.
在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辽宁棋盘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棋盘山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69科187属264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23种,被子植物65科178属241种;植被类型多样,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强烈的温带性质;区内具有一定数量的重点保护植物,但特有现象不...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其中包括蕨类植物59科253属210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裸子植物11科64属 55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被子植物284科5496属4604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标本分别采自中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其它107个国家或地区(98个国家,9个地区或岛屿);国内标本采自广东省的最多,国外标本采自美国的最多。其中模式标本6351号,隶属于194科938属4373种。还对标本馆今后的采集工作提出了建议。这些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0.
张泽荣 《植物研究》1986,6(2):71-77
笔者在编写《西藏植物志》胡颓子科时,仅参考了1977年以前所采集的、并仅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植物分类室的腊叶标本,其他研究室或研究所的标本尚未见到,因此只记载了胡颓子属1个种、即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最近又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和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标本,以及易同培同志采集的标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动物界68种、菌物界71种。有194份标本(另8份无采集人信息)涉及77位采集人(或其团队),有67家机构的147人参与新种命名, 67种期刊的140条文献参与新种发表, 38个国内外机构保存了200种的标本,物种在30%的科、目、采集人、第1命名人、期刊和存放地各分配了约7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定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1978至1997年是标本采集并命名的高峰期,标本采集率为55.45%、标本命名率为58.91%;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命名早于动物和真菌。鼎湖山物种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间隔的时间)平均为7.56 a,且植物的长于动物和菌物。鼎湖山主模式标本生物的物种密度比邻近保护区的要高。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腾冲县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与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与多样性,可为区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1年期间,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文献资料与标本查阅等方法,对腾冲县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县有药用维管植物153科450属651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51属68种,裸子植物仅有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8科396属579种。腾冲县药用植物优势科为唇形科、菊科和豆科。从药用部位来看,全草类植物比例较高,其次是根和根茎类。按药用功效划分,腾冲药用维管植物以清热、祛风湿和活血化瘀类药用植物居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县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英国邱园和外国人在中国的植物采集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Kew)是英国最大的植物标本保藏机构,也是世界顶级植物园之一。截止2012年12月31日,该园共有11 635份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含206科1 102属6 056种植物。它们采自除黑龙江、吉林和天津以外的所有中国省份、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且90%以上的标本来自云南、四川、湖北、西藏、海南和台湾。绝大部分标本采集于1840-1949年间,也有一小部分集中在1975-2000年间。采集者来自多个国家,其中以爱尔兰人亨瑞(Augustine Henry)、英国人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英国人福利斯特(George Forrest)、法国人戴乐维(Pierre Jean Marie Delavay)和法国人卡瓦勒瑞(Pierre Julien Cavalerie)的贡献最大。邱园中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虽然绝大多数来自于西方人对中国植物资源的抢掠,但是对于早期中国植物学的研究以及《中国植物志》的编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4,(2):123-127
<正> 作者编写《中国植物志》桑寄生科植物时,得到北京植物研究所生态室、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热情支持,查阅其近年采集的一批标本。现报道鞘花属Macrosolen(Blume)Reichb.1个新纪录种,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 Lour.4个种的主要特征和分布,大苞寄生属Tolypanthus(Blume)Reichb.2个种的特征、寄主、地理分布,并对黔桂大苞寄生修正描述。  相似文献   

15.
重订藤山柳属的分类——续谈植物分类学工作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藤山柳属Clematoclethra(猕猴桃科)是中国特有属之一。本文作者研究了该属植物的外部形态,统计了473张标本,结合地理分布,得出本属是一个单种属,并且是一个多型种的结论。此种分为4个亚种。这与中国植物志的作者将本属分为20种和4变种不同。 本文作者虽强调标本室分类是生物系统学研究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这种分类,其方法上必须根据大量标本,从研究性状变异开始,然后确定各分类群的划分和等级,最后才根据植物命名法规的模式方法,给予它们正确名称。作者还根据本属的姊妹群猕猴桃属和它们的外类群水东哥属的地理分布,推断本属是一个新特有属。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鉴定,借鉴文献资料,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植物进行了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分析。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内共有植物56科182属329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17种,裸子植物3科4属9种,被子植物47科171属303种。平均种密度27.88种·km-2。菊科、蔷薇科、禾本科等14科为优势科,毛茛科、豆科、紫草科等8科为表征科;优势属和表征属分别为17属和5属。保护区植物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单种科,但有6个单种属。中国特有属1属(鸦葱属),中国特有种14种,其中新疆特有种9种。在地理成分中温带分布型有14科140属299种,分别占(不含广布型)科、属、种总数的60.87%、94.59%和96.78%;保护区植物与中亚、地中海交流较多,与热带和东亚交流较少,具有强烈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湖北种子植物分布1新记录科———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含1新记录属———星叶草属Circaeaster,1新记录种———星叶草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通过查阅标本对星叶草的性状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其形态变异幅度。本文重绘了星叶草的线条图并提供了野外原色图版。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类乌齐县野生藏药植物资源,为野生藏药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系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根据类乌齐县植被情况,结合藏医院藏药专家野外采集经验,采用样线调查法,记录出现的野生植物信息,并采集当地常用藏药植物标本.结果表明:类乌齐县共有野生植物56科170属332种,单种及寡种科属比例较高,总体分化趋势较弱;生活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了解江西省野生维管植物资源的现状并为开展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提供基础资料,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的文献收集、标本考证、数据分析, 并结合作者的野外调查结果, 按照维管植物最新的分类系统整理出江西省野生维管植物名录, 并根据标本信息核实了每个物种县市级的分布信息。结果显示, 江西省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14科1,253属4,761种(含种下等级), 其中石松类与蕨类植物35科103属444种, 裸子植物5科21属36种, 被子植物174科1,129属4,281种。石松类与蕨类植物中, 物种数最多的前5个科为鳞毛蕨科(84种)、水龙骨科(55种)、凤尾蕨科(49种)、蹄盖蕨科(47种)和金星蕨科(47种), 最多的属是鳞毛蕨属(Dryopteris, 40种); 裸子植物中物种数最多的科和属为松科(7属12种)和松属(Pinus, 5种); 被子植物是江西省野生维管植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81.3%、90.1%和89.9%, 其中种数最多的前5个科分别是禾本科(315种)、菊科(241种)、蔷薇科(228种)、唇形科(200种)和豆科(197种), 前6个属依次是薹草属(Carex, 71种)、悬钩子属(Rubus, 66种)、冬青属(Ilex, 56种)、蓼属(Persicaria, 40种)、珍珠菜属(Lysimachia, 37种)和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37种)。江西省维管植物调查呈现出地区不均衡性, 建议增加后续调查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尤其在武夷山脉、赣南山区、鄱阳湖湿地等生物多样性较高或较特殊的地区进行补充采集。同时, 本文呼吁加强专科专属的分类学研究, 为后续名录的修订与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滦河上游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琳  赵建成  边文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71-1676
于2001~2005年在滦河上游地区共采集藓类植物标本1 810份,并对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地区共有藓类植物27科75属175种1亚种12变种2变型,分别占全国藓类植物科、属、种(含种下分类单位)总数的41.54%、18.16%和7.74%.其中,河北省藓类植物新纪录6种1变种.该地区的优势科为丛藓科、柳叶藓科等6科,优势属为真藓属、青藓属等11属.该地区藓类植物可划分为10种区系成分,北温带成分居各种区系成分的首位,占该区系总种数的64.42%,东亚成分次之,占13.50%.该区系中温带性质的的种共计158种,占整个区系总种数的83.16%,而热带性质的种仅5种,显示了该地区藓类区系显著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