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叶泽苔草居群内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究室,武汉430072)摘要: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宽叶泽苔草(Caldesiagrandis)湖南浪畔湖居群30个家系共180个子代样品进行了居群内家系间以及家系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有效引物,共产生112条带,其中79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条带数的70.5%。宽叶泽苔草各个家系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在7.1%–40.2%之间。各个家系基因多样性范围在0.02–0.14之间(家系水平的基因多样性为0.10),Shannon指数的范围在0.04–0.21之间(家系水平的Shannon指数为0.18)。对宽叶泽苔草30个家系的AMOVA分析结果显示,家系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0.231,即总的变异中有23.1%的变异存在于家系间,家系内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76.9%,家系间和家系内变异均极显著(P<0.001)。采用UPGMA法对宽叶泽苔草30个家系180个子代进行聚类的结果表明:同一家系的子代个体并不能完全聚在一起。基于家系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对宽叶泽苔草30个家系间的基因流进行估测,结果显示:Nm=0.83,表明宽叶泽苔草各个家系之间有较高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2.
带叶兜兰     
邹贤桂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93,(3):197-198
<正> 带叶兜兰(Pahiopedilum hirsutissimum(Lindl.)Pfitzer),叶基生,长20—25厘米,宽约2—3厘米,无毛。花茎绿色被深紫色毛,长约25匣米,几与叶等长,具1花。花直径可达10厘米,中萼片宽卵形,花瓣长匙形,边缘曲折有缘毛,唇瓣兜状,绿色有紫色小斑点。分布于印度亚萨姆,和我国广西、云  相似文献   

3.
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北都有分布,江苏常见野生于山坡、林下、草丛中,是丘陵山区较优良的野生花卉资源。我们于1998年开始引种栽培绵枣儿,迄今在园林中表现良好。 绵枣儿鳞茎卵圆形,直径1—3厘米,有粘液。基生叶线形,具平行脉,叶长10—30厘米,通常宽3—6毫米。花茎高20—60厘米,总状花序多花,  相似文献   

4.
袁晓颖 《植物研究》1985,5(4):155-157
植株灰绿色;根茎短,近丛生,茎三棱,上部粗糙,高15-25厘米,基部有淡褐色半纤维裂叶状鞘。叶细,宽0.6-1毫米,与茎等长或稍短。  相似文献   

5.
宽叶泽苔草Caldesia grandis隶属泽泻科Alismataceae,是一种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其化学成分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气质联用的方法鉴定了该植物的43种化学成分,并总结了已报道的其近缘泽泻属Alisma、慈姑属Sagittaria、刺果泽泻属Echinodorus植物的化学成分,据此进行化学分类学分析:它们的特征化学成分是二萜,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是处于二萜生源合成途径最顶端的kaurane类型;慈姑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既有处于该途径底端的clerodane型、中间的pimarene型,也有顶端的kaurane型、abietene型二萜;刺果泽泻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是处于该途径底端的clerodane型。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都有桉叶烷型和愈创木烷型的倍半萜。因此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比慈姑属、刺果泽泻属植物的近,由此推测它们的进化层次可能依次是刺果泽泻属植物、慈姑属植物、泽泻属植物、宽叶泽苔草。  相似文献   

6.
宽叶泽苔草(Caldesia granis Samuel)。是一种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它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从中国大陆灭绝,但最近又在湖南省的一个高山沼泽中被发现。本文首次报道了依据上述新发现地点的宽叶泽苔草材料进行的细胞学研究结果。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本种染色体数目为22,其染色体组型高度不对称。结合前人对宽叶泽苔草一些近缘种的细胞学及古生物学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泽苔草属植物很可能是泽泻科中最进化的一个属。  相似文献   

7.
于2019年8月研究中亚热带同质园11个树种叶片的比叶面积、氮(N)和磷(P)养分重吸收和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其养分利用策略.结果 表明:常绿阔叶树种(香叶、香樟、木荷、米槠、醉香含笑和杜英)和常绿针叶树种(杉木和马尾松)成熟叶和衰老叶的比叶面积、N和P含量普遍低于落叶阔叶树种(枫香、无患子和鹅掌楸),而成熟叶片C∶N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昆虫资源状况,2011—2018年对保护区内的金龟总科昆虫开展了多次调查。共采获标本160号,隶属于9科38属63种,其中贵州省新记录4种。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中金龟总科昆虫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0.365和6.897),但均匀度指数最低(0.107),亚热带针叶林最低(0.260和2.337),但均匀度指数最高(0.125),其他生境类型差异不明显。金龟总科昆虫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在5月最高(0.359和7.313),6月次之(0.347和7.048),其余月份较低;在均匀度上,3月最高(0.198),其次为9月(0.147),其余月份相差不大。金龟总科昆虫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在1 500~1 700 m最高(0.341和0.129),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在1 700 m以上最低(分别为0.123和1.116),均匀度指数在1 300~1 500 m最低(0.080),但丰富度指数最高(8.252),其余指数的差异不明显。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阔叶混交林与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之间相似性最高(0.429),其次是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0.415)。  相似文献   

9.
植株灰绿色至秋季变灰褐色,根茎长,匍匐,形成疏丛状(图:1)。茎纤细,高约15-45厘米,上部三棱(图:3),粗糙,下部近圆柱状,光滑(图:2),基部有褐色鳞片状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北系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二柱苔草组(Carex sect.Arenariae Kunth)在该地区种类虽不多,分布却甚普遍。关于东北苔草属的专著《东北草本植物志》(第十一卷,1976,科学出版社)汇总了4个种1个变种,其中山林苔草(Carex yamalsudana Ohwi),因未见到标本,尚待研究外,根据初步验查研究,东北产本组苔草,有6个种l个变型,其中包括两个新种。这2个新种与其他种的主要区别,见下列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钙离子传感器CIPK(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基因在芍药(Paeonia lactiflora)不同组织及在正反向钙处理后花茎中的表达变化,为通过采前喷施钙溶液调控芍药花茎挺直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实验以芍药‘红艳争辉’花茎R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对芍药CIPK基因进行克隆,并通过定量实时PCR技术对Pl CIPK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Pl CIPK基因(Gea Bank MH748106)长1 467 bp,具有由1 314个碱基组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38个氨基酸。Pl CIPK基因在N端具有一个蛋白激酶催化域,在C端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NAF调控域,属于CIPK家族基因。Pl CIPK基因在芍药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花茎中表达最高;在芍药花茎中,Pl CIPK基因的表达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加;采前钙处理提高了芍药花茎中Pl CIPK基因的表达,而钙螯合剂处理降低了其表达,推测钙能够调控芍药花茎中Pl CIPK基因的表达,影响其强度。本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钙处理使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CIPK调控增强,花茎品质提高,也为应用钙提高芍药切花花茎挺直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泽苔草交配系统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显性标记位点对泽苔草(Caldesia parnassifolia)湖南茶陵湖里居群进行了交配系统研究。采用10个家系共240个子代样品测定了该居群花粉库基因频率、固定指数(F)、多位点异交率(tm)和单位点异交率(ts)。结果显示该居群异交率处于较高的水平(tm=1.008),多位点异交率与单位点异交率差异不显著(tm-ts=-0.021),固定指数(F)的估计值小于0(F=-0.200),表明该居群双亲近交不明显,而以异交为主。这可能是受居群密度、传粉者的活动能力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蛇菰属新种     
张绍云  谭沛祥 《植物研究》1983,3(1):141-145
寄生植物;根状茎分裂(枝),常近掌状,长2.5-4.5厘米,表而黄褐色,密被山疵瘤和散生灰白色星芒状皮孔,分枝顶端膨大,近截形,鞘裂片通常不明显。花茎粗短,长1.2-1.5厘米。鳞苞片膜质,约16片,阔卵状二角形,长1.8厘米,宽2厘米,顶端钝,覆瓦状排列,包着花萃和半遮盖着花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浙江省10个代表性样地的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Ds)、Shannon-Wiener 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了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latifolia)入侵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通过测定群落中20个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x2测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从多个方面探讨了阔叶丰花草在群落中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和相对地位.结果表明:(1)阔叶丰花草的入侵降低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2)群落中阔叶丰花草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阔叶丰花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很容易与其他物种发生竞争;(3)阔叶丰花草与升马唐(Digitaria ciliaris)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莎草(Cyperus rotundus)次之;(4)阔叶丰花草入侵群落中所有种间没有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阔叶丰花草只与升马唐、野塘蒿有一定的正联结,与莎草、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等有一定的负联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分布的宽耳蝠包括北京宽耳蝠(Barbastella beijingensis)和东方宽耳蝠(B. darjelingensis)2个物种。东方宽耳蝠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北京宽耳蝠仅记录于北京。2022年7月于山西省祁县昌源河湿地公园林道中(37°19′15″ N,112°26′18″ E,海拔812 m),采集到1只雄性宽耳蝠。该蝠体型中等,前臂长43.7 mm。双耳在额部相连,外耳廓近方形,横嵴明显,耳廓中部外缘具有较小的耳突,其第三掌骨长大于第四掌骨长大于第五掌骨长。颅全长为14.6 mm,具有强壮的上前臼齿和下前臼齿。以上特征均与北京宽耳蝠相符。头骨特征中,与北京宽耳蝠相比其具有较小的颅基长和颅宽,其余头骨测量参数值均与北京宽耳蝠相近。基于Cyt bND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证据亦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结合外部形态、头骨参数及分子数据,将山西样本鉴定为北京宽耳蝠,为山西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6.
胡洁  宋森 《动物学杂志》2023,58(3):450, 466-472
我国分布的宽耳蝠包括北京宽耳蝠(Barbastella beijingensis)和东方宽耳蝠(B. darjelingensis)2个物种。东方宽耳蝠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北京宽耳蝠仅记录于北京。2022年7月于山西省祁县昌源河湿地公园林道中(37°19′15″ N,112°26′18″ E,海拔812 m),采集到1只雄性宽耳蝠。该蝠体型中等,前臂长43.7 mm。双耳在额部相连,外耳廓近方形,横嵴明显,耳廓中部外缘具有较小的耳突,其第三掌骨长大于第四掌骨长大于第五掌骨长。颅全长为14.6 mm,具有强壮的上前臼齿和下前臼齿。以上特征均与北京宽耳蝠相符。头骨特征中,与北京宽耳蝠相比其具有较小的颅基长和颅宽,其余头骨测量参数值均与北京宽耳蝠相近。基于Cyt bND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证据亦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结合外部形态、头骨参数及分子数据,将山西样本鉴定为北京宽耳蝠,为山西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斜生,木质。秆细弱,高朋~40 cm,下部具叶。叶短于秆,宽1.5~3mm,扁平。小穗2~3个,远离;顶生小穗雄性,圆柱形,长2~3cm,柄长6~10  相似文献   

18.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极短,木质。秆几缺如,侧生,基部叶鞘分裂成纤维状,暗棕色。叶长 12~40 cm,宽 2~3 mm,扁平,绿久,油缘渊粘,牛揣渐尘。小穗 5~6,忻甚伞.顶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宽叶泽苔草Caldesia grandisSamuel.的花器官发生。宽叶泽苔草 的萼片3枚,逆时针螺旋向心发生 ;花瓣3枚,呈一轮近同时发生,未观察到花瓣_雄蕊复合原基;雄蕊、心皮原基皆轮状向心 发生,最先近同时发生的6枚原基全部发育成雄蕊,随后发生的6枚原基早期并无差别,在发 育过程中逐渐出现形态差异,直至其中1-4枚发育成心皮,其余的发育成雄蕊;而后的几轮 心皮原基,6枚一轮,陆续向心相间发生。本文揭示了3枚萼片螺旋状的发生方式,并推测这种螺旋方式是泽泻科植物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20.
神农架主要森林土壤CH4、CO2和N2O排放对降水减少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降水格局改变后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格局,可为森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神农架典型森林类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2种人工林马尾松和杉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降水格局改变后,其土壤CH_4吸收、CO_2和N_2O的排放格局和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吸收CH_4通量为(-36.79±13.99)μg Cm~(-2)h~(-1),显著大于马尾松和杉木两种人工林的CH_4吸收通量,其吸收通量分别为(-14.10±3.38)μg Cm~(-2)h~(-1)和(-7.75±2.80)μg Cm~(-2)h~(-1)。马尾松和杉木两种人工林CO_2排放通量分别为(107.03±12.11)μg Cm~(-2)h~(-1)和(80.82±10.29)μg Cm~(-2)h~(-1),显著大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1.27±10.59)μg Cm~(-2)h~(-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N_2O排放通量为(8.88±6.75)μg Nm~(-2)h~(-1),显著大于杉木人工林(5.93±2.79)μg Nm~(-2)h~(-1)和马尾松人工林(1.64±1.02)μg Nm~(-2)h~(-1)。分析3种森林土壤CH_4吸收量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CH_4吸收通量与其土壤温度呈现显著的指数负相关关系(P0.0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的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其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P0.0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空气温度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P0.01),而马尾松林与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湿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降水减半后,减少降水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土壤CH_4吸收通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杉木林土壤CH_4吸收量具有抑制作用,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杉木林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马尾松林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明显抑制作用,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和杉木林土壤N_2O排放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