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筱梅  张焕英  张渊 《菌物学报》2003,22(3):436-440
多次培养发现猴头菌单、双核菌丝均可形成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纺锤形,多端生、中生,大小6~88~10祄,其中单核厚垣孢子略小。试验表明,2~4℃猴头菌厚垣孢子的保藏期达7年以上;缺氧保藏效果好,30~52h萌发,萌发率32%~54%。  相似文献   

2.
多次培养发现猴头菌单、双核菌丝均可形成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纺锤形,多端生、中生,大小6~88~10祄,其中单核厚垣孢子略小。试验表明,2~4℃猴头菌厚垣孢子的保藏期达7年以上;缺氧保藏效果好,30~52h萌发,萌发率32%~54%。  相似文献   

3.
探究稻曲病菌Ustilo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ahashi厚垣孢子壁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孢壁多糖含量和组成的研究提供基础.采用5种方法提取该病菌黑色厚垣孢子壁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经研究比较,最佳提取方法为复合酶-热水浸提-sevag法,最佳提取条件是复合酶量4%,pH 4,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20 min,物料比1:75(V/V);在优选的方法和条件下,测定稻曲病菌黑色厚垣孢子壁粗多糖相对得率21.2%,多糖含量72 3%;黄色厚垣孢子壁粗多糖相对得率17.5%,多糖含量6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研究表明复合酶-热水浸提-sevag法的工艺简单、可行,适宜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壁多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粉红螺旋聚孢霉(粉红粘帚霉)是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菌,具有巨大的生防潜力。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筛选的高效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为材料,研究其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以厚垣孢子为接种体,其生长速度和菌丝鲜重与以分生孢子为接种体形成的菌落没有明显差异,但产孢水平提高6倍以上。粉红螺旋聚孢霉对高温和干燥的耐受程度较差,尤其分生孢子更为敏感。当加工温度范围在40–50℃时,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菌株67‐1的厚垣孢子耐紫外线能力明显优于分生孢子。在无保护剂条件下,紫外灯照射60s,厚垣孢子活性保持在62.6%,是分生孢子活性1倍以上。土壤抑菌作用对真菌厚垣孢子的影响相对较小,24h孢子萌发率为47.2%,而分生孢子仅为4.6%。除了百菌清,菌株67‐1厚垣孢子对多种化学农药有较强的耐受力,在药剂田间使用浓度下,厚垣孢子萌发率均大于70%,其中对15%恶霉灵、1.8%阿维菌素和3%克百威的耐受力显著高于分生孢子(P<0.05),而对井冈霉素和两种杀虫剂没有显著提高。对菌株67‐1的寄生性测定结果表明,2种孢子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能力没有差异,菌核感染达到4级的占58.9%–60.0%。106/m L浓度厚垣孢子与分生孢子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均达到65%以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稻曲病菌[Ustilo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厚垣孢子的最佳破壁方法,研究采用4种破壁法对该病菌黄色和黑色厚垣孢子进行破壁,血球计数板计算破壁效果,并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破壁方法中厚垣孢子壁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破壁后厚垣孢子多数为碎片,少数为孢壁内空圆球。4种破壁方法中液氮研磨-超声破碎法破壁效果最好,黄色和黑色厚垣孢子的破壁率均可达98%以上,用该法破壁测得的黄色和黑色厚垣孢子壁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最高。由此可见,液氮研磨-超声波破碎法是一种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破壁的有效、简便、适宜在实验室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论某些食用菌的无性孢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中最常见到的无性孢子有两类: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一厚垣孢子菌丝体遇到不良环境条件自我保护时形成厚垣孢子。它由菌丝细胞内在的原生质体收缩、变成圆形的膨大体,外面产生  相似文献   

7.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是威胁香蕉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原真菌,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是香蕉枯萎病的重要侵染源。为解析该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建立了厚垣孢子的诱导形成体系。通过氨基糖添加试验,证明添加N-乙酰葡糖胺可抑制厚垣孢子的形成;通过对该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前期(0h)、初期(24h)、中期(48h)和后期(96h)的转录组分析,发现氨基糖代谢通路中有41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厚垣孢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其中9个基因与几丁质合成相关,32个基因与糖类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及催化转换相关。本研究首次证明了氨基糖代谢通路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形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液体发酵通气量和添加不同种类活性氧(O2-,H_2O_2,OH·),研究氧化胁迫对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丝生长和产厚垣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胁迫对真菌菌丝和孢子的影响不同。低氧胁迫下,67-1菌丝生长状态发生改变,培养液装量越多,菌丝分枝越少,并且厚垣孢子产量越低。发酵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氧可以调控粉红螺旋聚孢霉厚垣孢子的形成。接种前添加5-6 mmol/L H_2O_2,菌株产厚垣孢子水平显著提高,浓度达到9 mmol/L时,67-1生长和产孢完全受到抑制。培养16 h后添加,67-1对H_2O_2的耐受力增强。培养基中添加甲萘醌能够抑制厚垣孢子的形成,培养16 h后添加350μmol/L甲萘醌则可以提高67-1厚垣孢子的产量。在Fe2+-H_2O_2体系中,不同添加时间高氧胁迫均能够显著促进厚垣孢子的生成(P0.05)。  相似文献   

9.
采用玻片和平板菌落培养方法,对6株不同来源的食根结线虫真菌——厚垣普奇尼亚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形态和培养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各菌株在CM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不同,QNMP0214和NRRL13094生长最快,气生菌丝发达;QNZFF0601-3菌落背面乳白色;QNAV97-5分生孢子梗细长。6个菌株均能够产生菌丝膨大和厚垣孢子,其中QNAV97-6和QNMP0214厚垣孢子着生方式除间生外还有侧生,NRRL13094厚垣孢子大量间生成串,QNZFF0601-3和QNMP0214厚垣孢子稀少。QNAV97-2、MP0214、NRRL13094和QNAV97-5能产生晶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明细胞壁和细胞内脂肪酸成分及含量与细胞抗逆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酸热法、索氏提取法、有机溶剂法对稻曲病菌的厚垣孢子壁进行脂肪酸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检测其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采用酸热法提取脂肪酸效果最好,以该方法提取测定稻曲病菌黄色、黄绿色、黑色厚垣孢子壁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6.92%、17.23%、23.71%,其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60.46%、61.52%、70.64%;厚垣孢子总(沉淀孢子壁和上清液)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8.87%、21.00%、24.04%,厚垣孢子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55.43%、55.87%、63.89%。硬脂酸在厚垣孢子壁中的含量:黄色>黄绿色>黑色;不饱和脂肪酸中顺式-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在厚垣孢子壁的含量:黑色>黄绿色>黄色。【结论】在3种颜色厚垣孢子中,黑色休眠型厚垣孢子在孢子壁、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最高,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有利于厚垣孢子的休眠越冬。  相似文献   

11.
探究稻曲病菌(Ustiloginoidea virens(Cooke.) Takahashi)黑色(休眠)与黄色(非休眠)厚垣孢子中的环磷酸腺苷(cAMP)最佳提取条件,为进一步的研究cAMP功能奠定基础.采用超声-水浴法对cAMP进行浸提,按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AMP含量;在设定V(甲醇)∶V(0.05 mol/L KH2PO4)=20∶8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20 μL的条件下,以黄绿色厚垣孢子为提取样品,其提取cAMP效果最佳组合条件:超声破碎时间10 min(功率400 W、间歇时间2 s),水浴温度80℃,物料比为1∶100,提取的cAMP为6.827 6 μg/mL.在此最佳条件下,测定出黄色厚垣孢子的cAMP为12.805 0±0.533 2μg/mL,黑色厚垣孢子的cAMP为4.171 7±0.097 1μg/mL.此结果表明,由黄色转换为黑色,其厚垣孢子的cAMP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已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该病菌产生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是香蕉枯萎病的初侵染源。本研究通过氨基酸添加试验,证明添加甘氨酸可抑制厚垣孢子的形成;通过对该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前期、初期、中期和后期的转录组分析,发现氨基酸合成通路中有9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厚垣孢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In silico 分析表明其中10个基因参与调控真菌的氨基酸合成,11个基因参与调控真菌种的生长发育和产孢,19个基因参与调控真菌种的致病性和毒素产生。由此推测,氨基酸合成通路不仅与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的形成相关,其有可能参与调控该病菌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有性过程以同宗结合为主。即可以不经过两株不同单孢子形成的初生菌丝配命,就可以形成能结菇的次生菌丝。草菇菌丝体不论其环境条件适宜与否,当生长到一定时期,总要形成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草菇的厚垣孢子呈圆形,直径40-60微米,红褐色至棕褐色。它的萌发温度略高于孢子,约39-41℃。萌发时先伸出一芽管;有的厚垣孢子萌发后膨大产生新的厚垣孢子,似芽殖分裂;有的则直接形成新的次生菌丝体。试验证明,草菇在营养基质十分贫瘠或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都能产生厚垣孢子。普遍认为,厚垣孢子的形成是草菇的遗传生理特性,而不是由于不良环境引起的。这一点与过去的说法不同。草菇的初生菌丝与次生  相似文献   

14.
稻绿核菌(稻曲病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对不同情况下稻曲病菌的分离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早期稻曲球上的绝大多数新鲜的厚垣孢子具有萌发能力,及时进行分离培养是病原菌成功分离的关键。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厚垣孢子萌发能力急剧下降;消毒处理可杀死大部分的厚垣孢子。菌核可长期保存并保持极高的萌发生长能力,是稻曲病菌分离最为理想的材料。稻曲球中部的致密菌丝组织分离难度较大,只能作为稻曲病菌分离的一种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5.
稻绿核菌无性孢子形成过程及厚垣孢子萌发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铃薯蔗糖人工培养基(PSA)上绿核菌(稻曲病菌)不同培养时期的产孢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的前期(前20d),菌落表面往往形成集结状菌丝结构,其上开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一些分散的菌丝上也可产生少量的分生孢子。而在培养的后期,菌落表面往往形成黄色子实体,内部集生大量厚垣孢子。说明绿核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前期以形成分生孢子为主,后期则以厚垣孢子为主,且厚垣孢子的量远远大于分生孢子。萌发试验表明,成熟的厚垣孢子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萌发率急剧下降。因此,新鲜的成熟厚垣孢子是最为理想的接种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红酵母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自北京冷库病梨分离的红色芽裂酵母L-82。它具有耐低温的特性,二端芽裂(bipolar budfissiort),不形成子囊孢于与掷孢子,但能形成厚垣抱于。老或幼的细胞均可能萌发形成具横隔的芽管,甚至发展为粗菌丝。长期低温培养4个月以上,于局部菌落形成棕色菌丝菌落,此菌落由细菌丝组成,并形成大量棕色椭圆形、梨形或尖形厚垣孢子。此菌能产生类淀粉,同化肌醇,并能合成类胡萝卜素。此菌在很多方面与属于担子菌的黑粉菌之情况很相似,说明它与担子菌有一定关系;与红色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既有类似又有其特点。由于目前对L-82的有性阶段尚不完全明确,虽看到一些现象,但在有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其产类胡萝卜素,不形成掷孢子,有菌丝与厚垣孢子等特性,暂时将L一82归在红酵母属(Rhodotorula ),作为一个新种,定名为中国红酵母(Rhodolorula sinensis Lee sp. Nov.)L-82。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分离自中国的大量掷孢酵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属的掷孢酵母生掷孢子的能力,以及此能力的持久性,发现属间差异很大。此外还报道了142株不同酵母的产厚垣孢子的情况,发现与担子菌有关的4属酵母在接近致死温度时,都会出现特大厚垣孢子如红掷孢酵母(Sporobolomyces),布勒掷孢酵母(Bullera),红酵母(Rhodotorula)与隐球酵母(cryptococcus),而属于子囊菌的酵母属(Saccharomyces)则无此现象,从而对某些接近担子菌的酵母又增加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多头节丛孢[Arthrobotrys polycephala(Drechsler)Rifai]和附胞隔指孢[Dactylella haptospora(Drechsler)Zhang et al.)是两种极不常见的捕食线虫丝孢菌,A.polycephala为国内新纪录种。通过对这两种菌的形态观察发现:A.polycephala的大、小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后代同母体,小分生孢子一般为单端萌发,大分生孢子为两端萌发,并且小分生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形成大分生孢子。这两种菌均形成类似厚垣孢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通过我国东北及黄淮海地区主要大豆种植区11种土壤对4株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真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mus)M-14,厚垣孢子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JN-11SH-26和BQL-1孢子的抑制作用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表明土壤抑菌作用普遍存在,但依土壤条件、菌种类型而异,其中以安徽宿县、济南农科院、北京、黑龙江宝泉岭农场的土壤抑菌作用最强,洗涤悬液中孢子萌发率多小于30%,济南敬家、河南开封、黑龙江八五三农场等地土壤抑菌现象不明显,孢子萌发率一般在40~80%。同一土壤对4个菌株的影响是一致的。将菌种液体发酵培养,其滤液孢子萌发率一般可提高至50%以上。加入复合添加剂制得菌剂后,孢子萌发率进一步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对其抑菌作用的强弱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越多,抑菌作用表现得也越明显。机理探讨表明土壤中存在着一些水溶性及挥发性的抑制因子,其中水溶性成分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分离自中国的大量掷孢酵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属的掷孢酵母生掷孢子的能力,以及此能力的持久性,发现属间差异很大。此外还报道了142株不同酵母的产厚垣孢子的情况,发现与担子菌有关的4属酵母在接近致死温度时,都会出现特大厚垣孢子如红掷静酵母Sporobolomyces),布勒掷孢酵母(Bullera),红酵母(Rhodotorula)与隐球酵母(Cryp-tococcus),而属于子囊菌的酵母属(Saccharomyces)则无此现象,从而对某些接近担子菌的酵母又增加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