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桐梓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冬,贵州省112地质队于桐梓县岩灰洞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等材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后即派张森水、吴茂霖二同志随同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同志前往考察。在112地质队淮子水地质组的同志们密切配合下,勘察了化石产地和邻近的洞穴,对岩灰洞作了短期的试掘,次年冬,由张振标、王令红、张银运和吴茂霖等四人组成的野外队在岩灰洞进行了较系统的发掘工作,发现了古人类牙齿化石一枚、旧石器数件和用火痕迹以及相当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此外,在洞穴中已被人翻乱的部位得到了几枚石化程度极浅的人牙齿,它们很可能包含在地层的上层,所以本报告不对此进行研究。此外,我们在整理标本过程中,还发现了一枚古人类前臼齿化石。这是贵州省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地点,也是该省继黔西观音洞之后的第二个旧石器地点。  相似文献   

2.
化石是地质工作者向地球要宝的武器,因为它如实地记录了沧海桑田之变的每一个细节,地质工作者根据这些记录可以探明地下宝藏的形成机理,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各种矿藏。化石也常被人们称为打开地下宝库之门的钥匙,因为它详细地指示了各种岩层形成的地质时代,地质工作者用它可将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最后确定沉积矿床之所在。更值得一提的是个体仅有0.1~1毫米大小,由磷酸钙组成的牙  相似文献   

3.
吉林安图人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63年末,安图县石灰场工人在石门山采石中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吉林省博物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闻讯后,曾于1964年初先后派人前往现场调查。从化石的种类和堆积的残存现状判断,这是一处晚更新世洞穴堆积。同年五月,吉林省地质局区测大队、东北地理研究所和吉林省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织了一个发掘小组,对残留的洞穴堆积进行了清理。从中获得了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  相似文献   

4.
《化石》1978,(1)
自从1959年在坦桑尼亚发现“东非人”头骨化石及175万年前的旧石器以来,东非成了古人类学界注意的中心。1972年在肯尼亚发现了KNM-ER1470号人类头骨化石以后,更加深了古人类学工作者对东非的向往。 1977年8月,我们中国科学院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赴非考察组一行六人,应坦桑尼亚民族文化与青年部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邀请,访问了这两个国家。在主人的热情接待和周到的安排下,我们对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及化石地点都作了访问。此行收获很大,特别是两国朋友对我们的友情更使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孙英龙 《化石》2003,(2):5-6
20 0 1年 11月 5日至 6日 ,台湾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何传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祁国琴和她的丈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康信三位长期从事闽台考古和台湾海峡古人类古动物研究的专家 ,到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闽台史前文化关系展室” ,联手进行“闽台化石考古研究” ,经过认真鉴定研究 ,惊喜地发现在 9支鹿角化石上有人类刻砍痕迹 ,证明了 4万年前台湾海峡就有古人类进行活动 ,并与这些动物共生存。同时对两岸化石进行比较研究 ,一致认为东山岛收集的各种动物化石与台湾收集的各种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6.
崔娅铭 《化石》2016,(1):76-77
2015年11月《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崔娅铭博士、吴新智院士与安徽省博物院、安徽和县博物馆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和县人脑颅化石形态.该研究扩展了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脑颅的形态变异范围,在中国中更新世直立人可能共存着不同的支系,这使得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的演化历史要比以往研究所认为的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7.
据M·泰罗在《自然》杂志1987年第325期刊登的文章揭示:在英国英格兰中部的勒斯特博物馆地下仓库里保管着最近从该馆地下采石场里发掘出的鱼龙化石。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就连鱼龙的皮肤、腱、肌肉和结合组织等软组织也保存得十分完好。保留下来的软组织是颈部、前肢和尾巴的基础部分等。通常,这种组织在形成化石之前就被细菌或真菌分解掉了,很难形成化石。这次发掘的化石好象是这些微生物排出的磷酸钙沉积而成的。作为鱼龙的化石来说,座落在联邦德国南部的霍尔茨明登化石群上的博物馆的标本名扬四海。在这里,可以看到鱼龙母体和体内胎儿的化石(鱼龙是卵胎生动物)。这次勒斯特的发现对于研究鱼龙如何起动  相似文献   

8.
许勇 《化石》2014,(1):65-70
正当我们在博物馆里欣赏着一件件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在图书馆中阅读着一篇篇精彩的科研著作的时候,您可曾想到科研工作者在"求索"中为此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以及在"发现"时的激动与泪花。为了解这些科学背后的故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组织了职工野外考察团,利用休假,深入科研一线,到广西崇左化石地点进行考察。把放松身心、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与野外化石地点的科研考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职工了解我所重点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体验野外艰苦的发掘生活,学习基本的化石  相似文献   

9.
福建清流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记述福建省境内首次发现的出自地层的古人类化石。标本为晚期智人的一枚左下第一臼齿。根据对化石产地的地质、地貌以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种类的分析,表明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0.
我们要研究人类起源,不能不探究远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而这不能仅依靠人类化石本身,还必须研究人类化石发现的地层、动物群、植物群及周围第四纪地质,借此来确定当时的古地理和古气候。从我国一些古人类化石发现地点来看,作者认为,远古人类居住的地点,有个共同点,即对于居住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一个总的倾向是,喜生活于森林及草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山西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石沟砂场发现一件人类枕骨化石。该化石埋藏于汾河西岸第Ⅲ级阶地的砂砾层,地质时代可能是中更新世晚期。本文对枕骨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将其与亚洲直立人、早期智人、早期现代人相关标本进行对比。观察发现,石沟古人类具有印加骨的形态特征,为中国古人类印加骨高频出现增添了新的证据;枕鳞中部没有发育枕骨圆枕,而具有最上项线,显示出枕骨形态的进步性,推测石沟古人类可能属于早期现代人。石沟古人类枕骨化石对于探讨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
《化石》1975,(1)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动物与古人类陈列室、植物陈列室及古象展览室,已于1974年10月开始进行试展,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与首都工农兵和广大群众见面了。走进古动物与古人类陈列室,人们好像从数亿年前开始进行了一次史前旅行。形形色色的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标本,栩栩如生的模型和复原景画,千差万别的各门类古老生物,在人们面前再现出一幅古代气象万千的大自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南京方山中新世仓鼠化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京方山洞玄观剖面的新生界地层,自1956年周明镇、胡长康记述过安琪马(Anchi-therium aurelianense)化石,被确定为中新世后,一直受到有关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并引以为地层对比的依据。但遗憾的是在这个剖面上除安琪马和一种不易鉴定的鹿外,别无其他化石发现,这又不利于对洞玄观层时代的进一步确定和对比。1974年初,江苏省区测队的同志们在洞玄观地点采集到一些骨化石,交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我们在室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的标本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62年广东南雄野外队采集的。据采集人张玉萍等报导(张、童,1963),化石产自南雄群,同产的有恐龙蛋化石。后者已经杨锺健教授研究(杨,1965),地质报告也已由张玉萍等发表(同上),本文仅就龟化石作一记述。  相似文献   

15.
韩德芬 《化石》1995,(4):12-13
远古动物群落与人类生活环境韩德芬我国古人类化石材料相当丰富,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古人类究竟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之中,是倍受关注的问题。30多年前,著名史前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中国原始人类生活环境”一文中已为这方面的研究开创了先河并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  相似文献   

16.
盛夏的内蒙古大草原格外美丽:兰天白云,绿草茵茵,鲜花怒放,成群的牛羊自由自在嬉戏游荡,远处不时传来马儿的嘶鸣……听,牧民们愉快的歌声多么悠扬! 可是,你可曾想到在这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草原下面,在古老的地层里,却静静地伏卧着千千万万早已成为化石的古动物。科学工作者和地质工作者对它们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们是这一地区地质历史和生物发展历史的见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相似文献   

17.
二十多年来,我国不少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对江苏北部泗洪县双沟镇下草湾村及其附近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和古生物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同志对脊椎动物化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77年秋,笔者随同江苏区测队袁佩鑫及我所侯祐堂、李浩敏等到泗洪城郊、下草湾村、张庄及小汪庄一带  相似文献   

18.
曾被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的直立人北京种(Homo erectus pekinensis)(北京人)化石是当时世界上具有最为可靠发掘记录的古人类化石。1941年大部分北京人化石丢失,仅存的当时发掘出土具有鉴定价值的人类化石为保存在瑞典乌布萨拉大学古生物博物馆的3枚北京人牙齿。2011年在瑞典乌布萨拉大学古生物博物馆保存的周口店发掘出土的化石中新发现了一枚北京人牙齿化石。本文报道了这枚新发现的北京人牙齿化石并回顾了此前发现的3枚北京人牙齿化石的历史。这4枚人类牙齿化石代表了在周口店最早发现了的直立人牙齿化石。  相似文献   

19.
工农业生产活动,是发现地下化石宝藏的大好机会。我国广大工农兵群众,在劳动实践中,经常会发现化石的线索,地质古生物工作者跟踪追迹,往往会采集到各种重要的、完美的化石材料,用它来说明地层的时代和生物演变的过程,而工农兵群众最后总想看到,这些化石在古代生活时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元谋人的生存年代,近年来成了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元谋人是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的两枚早期直立人的牙齿化石,揭示了元谋盆地古人类与古文化等一系列重要发现的序幕.不久前,我国各有关方面专家会聚云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确认元谋人生存在距今170万年以前,是我国至今所发现的最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