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hia)是中国西南部早寒武世早期三叶虫的一个属。该属建立于1950年,并在1950年12月中国古生物学会年会上宣读,兹后,笔者在1953年古生物学报上发表“湖北西部下寒武纪的三叶虫”一文中对该属亦有讨论。当时笔者认为始莱得利基虫与武定虫(Wutingaspis)相同,曾将始莱得利基虫包括在武定虫内,并将武定虫作为一个亚属置于莱得利基虫属内,又将丁氏武定虫、干泉武定虫、姚营云南头虫三个不同种的标本鉴定为中间型莱得利基虫。文章发表之后不久,笔者发现始莱得利基虫与武定虫区别较多,实不相同。再则,将武定虫降为一亚属置于莱得利基虫属内亦不适当。笔者对这一问题早想著文加以改正,直到1957年始将图文备好,并请孙云铸老师及卢衍豪教授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统计学的二化螟种群时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常德鼎城区1960~2001年二化螟各世代的越冬后幼虫高峰虫量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年际间二化螟种群总虫量、第1代虫量、第2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序列数据结构性较强,可预测性较好,特别是年际间总虫量其结构性占总变异的比例高达91.1%,可以前11年总虫量预测下年总虫量;世代间幼虫高峰虫量,年际间第1代虫量、第3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序列数据的长期趋势较为明显,特别是冬后基数的长期趋势极为明显;世代间幼虫高峰虫量呈现3代(1年)的季节性周期.首次采用缺失某世代虫量或插入冬后基数的方法分析了各世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对整个世代间虫量数据系列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各世代虫量和冬后基数单独对整个世代间虫量数据系列的影响均较小,二化螟发生量更多地受栽培制度、气候、食料和天敌等因子的影响.初步总结并建立了种群时间格局分析的地统计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四星埋葬虫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星埋葬虫Xylodrepa sexcarinata Motschu-lsky属于鞘翅目埋葬虫科。从1979年起不断大量发生,为害柞蚕日趋严重。过去对此虫研究甚少,1980年和1981年对该虫的生活史和习性进行了一些观察。今将结果加以整理。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虫(Eublemma amabilis Moore)是紫胶生产上的主要害虫。1972年3月至1974年6月,我们开展利用白虫小茧蜂防治白虫的林间试验,获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报道试验的结果。 一、白虫的危害和防治概况 白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为紫胶虫[Laccifer lacca(Kerr)]最严重的捕食性敌害。我国各紫胶产区都遭受白虫的危害,有的产区危害极大,造成紫胶生产上较大损失。如何防治白虫是各产区胶农和有关部门重视的问题。 广东紫胶产区白虫分布普遍,它在大部分产区一年可繁殖4代,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4—5代。白虫不仅捕食胶虫,也吞食紫胶。每头白虫一生危害的胶被面积,在紫胶虫幼虫期平均为2平方厘米,最大达6平方厘米;而在紫胶虫成虫期平均为1.5平方厘米,最大  相似文献   

5.
从2014年至2015年对厦门地区蚜虫虫霉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共鉴定出6种虫霉目病原真菌: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努利虫疠霉Pandora nouryi、普朗肯虫霉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暗孢耳霉Conidiobolus obscurus、弗雷生新接霉Neozygites fresenii、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新蚜虫疠霉和普朗肯虫霉是春季蔬菜蚜虫种群中发生、流行的最重要病原真菌,夏季未观察到虫霉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笔者等于1981年6月28日及1982年7月7日在广东海南岛尖峰岭采得虫虻亚科(Asilinae)雄虫二头,经鉴定系齿腿虫虻属Merodontina一新种,命名为尖峰齿腿虫虻M.jianfenglingensis Hua。该属在我国系首次记录。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标本室。 齿腿虫虻属Merodontina由Enderlein氏建立于1914年,主要属征为后腿近  相似文献   

7.
大陆漂移和缺翅虫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复生 《动物学研究》1982,3(3):269-274
作者于1973—1976年西藏考察期间,分别在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和墨脱两地的原始森林中采到缺翅目昆虫,并于1974年、1975年间在墨脱的汉密采到了缺翅虫的有翅类型。1974年在我国第一次报道了中华缺翅虫 Zorotypus sinensis Huang,1976年再次发表了墨脱缺翅虫 Z.medoensis Huang。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缺翅虫的形态习性、生活环境以及缺翅虫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状况,结合目前地质学上板块运动学说的进展,使我们得到启示,缺翅虫的起源与进化和大陆漂移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集昆 《昆虫学报》1964,(4):606-613
蚤蝼(虫扇)属Tridactylophagus为Subramaniam(1932)年所设,模式种为印度蚤蝼(虫扇)T.mysorensis Subramaniam,发现于印度南部的迈索尔(Mysore),为第一种记载寄生于蚤蝼科Tridactylidae的撚翅虫。此属雄虫触角7节,跗节3节,故属于栉(虫扇)科Halictophagidae。但触角仅第三节具旁支,余均简单,因此与栉(虫扇)属Halictophagus和短栉(虫扇)属Stenocrano-philus不同。Subramaniam谓可能为一新亚科,但未具体提出;Szekessy(1955)年在撚翅目名录中(:119—120)将栉(虫扇)作为亚科,下分栉(虫扇)族Halictophgini与蚤蝼(虫扇)族Tridac-  相似文献   

9.
1959年动物学报11卷1期刊载了“浙江猪体内结节虫一新种的报导”一文,作者林孟初年报告了猪寄生线虫中的一个新种,即熊氏结节虫 Oesophagostomum hsiungi Ling,1959。依据林氏的意见,熊氏结节虫区别于其他种结节虫的主要特点是“缺头泡、颈沟和侧翼膜”。 作者认为这种线虫列入结节虫属Oesophagostomum Molin,1861。是不妥当的。1926  相似文献   

10.
一、发生及为害情况 甜菜象(虫甲)又称象(虫甲)虫在本区早有发生,但过去农民一直认为它并不为害作物,因而把它叫做“放羊牛牛”,“好牛牛”等。自从1952年种植甜菜以来,遭到象(虫甲)严重为害,以后随着甜菜的发展扩大而大量蔓延。1955年土默特旗七区共种了6,700亩甜菜,在幼苗期即被象(虫甲)吃掉1,800苗;尤其是1958年春季因象(虫甲)  相似文献   

11.
于2010年11月、2011年5月和8月调查了海南岛臂尾轮虫的多样性,共检出臂尾轮虫25种。其中,东洋界特有种3种:双叉异棘臂尾轮虫(Brachionus donneri bifurcus)、墨氏臂尾轮虫(B.murphyi)和黄氏臂尾轮虫(B.huangi);东洋界新纪录种1种,刻纹臂尾轮虫(B.sericus);对折臂尾轮虫(B.dimidiatus)、褶皱二叉臂尾轮虫(B.dichotomus reductus)和奇异方形臂尾轮虫(B.quadridentatus mirabilis)是中国的新纪录种或亚种。方形臂尾轮虫(B.quadridentatus quadridentatus)、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镰形臂尾轮虫(B.falcatus)和角突臂尾轮虫(B.angularis)为常见种类。海南岛臂尾轮属种类多样性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并由广布种、全热带种和泛热带种类组成。海南岛与我国其他地区的臂尾轮虫种类组成Bray-Curtis距离指数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1985~1987年观察,作者可以将该虫与粟灰螟的为害症状加以区别,并搞清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该虫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主要以幼虫钻蛀出土后不久的谷子幼苗茎基部,蛀孔似针刺黑色小孔,无虫粪,常造成谷苗枯心,继而使幼苗枯死,并有转株为害的习性。该虫性喜干燥,在干旱地区为害较重。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志留-泥盆纪三叶虫的新属种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是西南地区志留纪三叶虫动物群研究的一部分。材料主要搜集于1972年。文章着重描述缨盾壳虫科、手尾虫科、斜视虫科、齿肋虫科、砑头虫科以及裂肋虫科的一些新属种,共计14个属,其中有4个新属。此外,还对这一三叶虫动物群出现的地质时代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南充地区处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下游,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著名的产蜡区。过去只广安县有少量白蜡虫繁育,1962年扩大引种成功,逐步在全区推广,到1973年全区12个县都能产白蜡虫种虫,产虫33万斤,产蜡30多万斤,分别占全省虫、蜡产量的50%以上,1979年全区产虫达45万斤,名列全国第一,从而改变了“蜡区不产虫,虫区不产蜡”的局面。生产实践证明,南充地区白蜡虫世代稳定,雌雄虫生长发育正常,都是优质良种。(表1)表1不同地区白蜡虫主要生物学指标对比中囊大小(毫米)怀卵量(粒)性比(♂:♀)虫源测定人长宽高平均最多最少平均最高最低南充昭…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到2012年7月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高体雅罗鱼鳃部寄生的指环虫进行了取样调查,以期了解该鱼指环虫的种群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高体雅罗鱼共感染了三种指环虫,分别为号筒指环虫、小刺指环虫、大翼指环虫,该鱼的总感染率为28.47%,平均感染强度为7.39(1—42)。感染率、感染强度在不同体长组的宿主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指环虫的感染率在30 cm以上的宿主中达到最大,为50%,而在L10范围内未发现感染;在不同体长组宿主中指环虫种群的分布类型主要为聚集分布,另外,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大翼指环虫(Dactylogyrus alatus f.major Linsyow,1878)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论文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高体雅罗鱼鳃上的国内已记述指环虫属虫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昆虫知识》2004,41(4):294-294
《中国植保资讯网》由于今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虫量大,6月份的多雨气候条件又有利于迁入虫源繁殖而不利于药剂防治,造成6月下旬稻田稻飞虱及稻纵卷螟残虫量大,渝东南部及南部地区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白背飞虱百丛虫量:渝东南部的秀山县1 62 3 0头,为2 0 0 3年同期的3 1倍。稻纵卷叶螟亩残虫量:秀山县3 5 93 5头,为特大发生年1 986年的3 49倍。根据6月下旬田间残虫量并结合7月份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7月上、中旬主害代在东南部地区特大发生,低龄幼(若)虫发生期7月中旬。其余地区为中等至大发生。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育模式胭脂虫产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禄丰两种培育模式下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产量进行了调查与评估,结果表明:1)在大棚内培育近3年的梨果仙人掌植株上接种培育胭脂虫,每年每667 m2大棚约可产胭脂虫干虫32kg;2)在大棚内悬挂仙人掌茎片上接种培育胭脂虫,每667 m2仙人掌寄主林每年所产茎片约可产胭脂虫干虫9 kg。  相似文献   

18.
任绍富  吴高荣 《昆虫知识》1990,27(5):303-304
<正> 棉大造桥虫 Ascotis selenaria diarnia Hübner原是一种为害棉花、花生、豆类等农作物的食叶害虫。1984年发现该虫转主为害部分水杉苗木,由于不太严重,当时没有引起重视。1987年9月下旬,我县国营三台林场棉大造桥虫大发生,严重为害水杉。仅几天时间,在该虫发生中心地带就有250亩14年生的水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变化与田间防治效果的相关性。【方法】2011—2015年在田间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并测定了该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在相同剂量下对小菜蛾田间防治效果从2011的97.74%下降到2015年的63.53%;而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相对毒力指数从2011年的1上升到2015的11.93。【结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与其抗药性总体上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海洲湾2006年8月—2007年11月的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调查数据,采用聚集强度指标、Iwao和Taylor模型分析了强壮箭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丰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强壮箭虫在调查海域呈聚集分布;强壮箭虫平均丰度的时空变化差异显著,空间上,中、北部海域的平均丰度高于南部海域,时间上,强壮箭虫春、冬季节的平均丰度明显高于夏、秋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