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循环研究: 东亚生态系统为什么重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将大气中的CO2固定为有机质, 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从而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和能量来源. 当生物圈与大气系统处于动态平衡时, 碳循环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即生物圈从大气圈中吸收的CO2, 又几乎等量地释放到大气中. 但近百年来,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加之土地利用的改变, 使得大气中的CO2浓度显著增加, 打破了生物圈-大气圈之间原有的碳平衡, 并引发了全球温暖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1].  相似文献   

2.
<正>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在白色的大气圈底部,蓝色的水圈里和黄色岩石圈的上面,是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绿色的生物圈。维护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持地球的生态环境,人与生物圈才能共同生存、共求发展、共享未来。从1 956年在鼎湖山建立第一个保护区以来,在半个多世纪中,我国已建立了2346个不同规模的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 5%。它们对于有效保护我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47%的天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or biodiversity) 生物在形式、发展水平和组合上的多种多样变化的总称,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生物圈(Biosphere) 含有生物并维持其生存的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或区分为生物圈(生物)、水圈(水)、大气圈(空气)和岩石圈(岩石、地球的外壳)。负载力(Carrying capacity) 能够支持健康有机体并维持其生产能力、适应性和更新的生态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蒋有绪 《生态学报》2004,24(8):1820-1823
地球表面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地壳部分 ,是“地球系统”中与人类当前生存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地球表面系统是一个反馈和控制系统 ,生物圈 ,尤其是人类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球表面系统研究使生态学与地学各学科领域相整合。在此新的整合研究中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成果的“整合”和向区域、流域尺度应用的“尺度转化”,以及生态过程与各地学过程的“整合”成为难点。文章介绍了地球表面系统的国际研究计划、研究状况和技术手段 ,总结了我国目前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 ,指出演绎生态系统在地球表面系统过程中的作用是本世纪生态学的重要任务 ,并提出了推动我国该领域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陆地生物圈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地生物圈与大气圈和水圈之间能量、水和碳氮等元素的交换和循环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陆地生物圈模型(TBM)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和反馈全球变化的重要方法和工具。通过对从生态系统到区域和全球陆地生物圈不同空间尺度的植被动态、生物地球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水循环和水文过程、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等过程时间动态的模拟, 陆地生物圈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评估和归因过去陆地生物圈的时空变化和预测陆地生物圈对未来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该文简要回顾了陆地生物圈模型的发展, 总结了模型对陆地生态系统主要过程的刻画和模型在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应用, 并对未来陆地生物圈模型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有效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实 《生物学通报》2002,37(6):31-32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WCS中提出 :“人类对生物圈利用的管理是为了现代人类有可能持续的获得最大利益 ,与此同时要对未来人类的需要保存其潜力。”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基因、纷繁多彩的生态系统 ,体现了生物间及其生存环境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很大程度上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建立在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 ,因此作为实现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明确保护生物资源和自然历史与文物遗产的主旨并合理持续利用 ,以促进人类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繁荣。1 合理开发生物多样性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我…  相似文献   

7.
郭辉 《生命世界》2009,(6):107-109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是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本章教学中不是只注重单个知识点,而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本章十分注重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四方面:  相似文献   

8.
植物对汞的吸收和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通称水银,在地球表面汞是一种银白色液体金属,是水重的13.59倍。它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中都可找到。在整个生物圈中汞对于生物来说是一种有毒的金属,由于工业、农业和开矿过程排放的含汞废物增加了汞在生物圈内的含量水平。美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家园—地球表层,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的有生命的物种和它们赖依生存的环境组成的一个巨大的生物圈。人类是在地球上有了生物圈之后才出现的,并成为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有了人类以后,对生物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断地改变着生物圈。 早在145年以前,美洲的一位印第安酋长Sealth在斥责企图购买其部落土地的白人移民者时说过:“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这是1854年的事了,从那以后,全世界人口的增加,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导致全球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逐年减少,许多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物种灭绝,本是自然规律,但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  相似文献   

10.
微型荒野     
“自由自在”,这个词语多么精妙地抓住了荒野的精神。但是它如何正确地运用于实践还取决于应用的尺度。一片郊区的林地显然对于哺乳动物、鸟类和树木来说不再是一个荒野,但是对于微小的生物来说,(micro wilderness),很多昆虫、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微型荒野”螨类和节肢动物,大部分个头在10毫米以下,在那里自由活动,它们的领地并没有受到人类的手、脚和工具的干扰。幸运的是,“微型荒野”并不是自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生物与环境     
顾来  陈明 《生物学通报》2004,39(3):47-50
“生物与环境”一章的教材内容主要阐述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水平、任务及意义.是从宏观的角度阐明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研究生物圈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护生物圈相对稳定性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知识内容的复习应把握下列知识要点: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人教版7年级(上)第1单元为:生物和生物圈,分为“认识生物”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两大部分,包括生物的特征、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生态系统等几个专题,教学目标除了了解相关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资料查阅和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13.
刘庆国 《化石》2011,(1):64-73
大约4亿年前,地球上一种名为Rhyniognatha hirsti的古老昆虫成为最早飞上蓝天的动物;2亿多年前,翼龙成为第一种征服蓝天的脊椎动物;随后不久,带羽毛的恐龙飞上蓝天,优雅变身为鸟类,并至今统治着天空:而最早会飞的哺乳动物——远古翔兽比5000多万年前出现的蝙蝠还要早上近1亿年。飞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渴望,翱翔的飞鸟、古怪精灵的昆虫和轻盈柔软的白云都会引起他们对飞翔的幻想。虽然人类已经在一个多世纪前发明并借助飞行器实现了飞行梦想,  相似文献   

14.
盐城生物圈保护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多种水鸟的繁殖地、越冬地或迁徙途中的停歇地。特别是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鸻鹬类、雁鸭类水鸟在此处停歇,然后继续进入南下或北上的万里征途。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和《湿地公约》以来,盐城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湿地和水鸟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已先后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和“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为了全面保护特有的沿海湿地及各种水鸟,探索各种鸟类迁徙的“行踪”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鸟类的迁徙是自然界中最引入注意的现象之一,世界上每年有几十亿只候鸟在秋季离开它们的繁殖地迁往更为适宜的栖息地越冬。我国《吕氏春秋》就有“孟春三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之说,记载着所谓一年一度雁随季节变化的迁徙现  相似文献   

15.
如何管理好生物圈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中,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这个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保护区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全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是实施生物圈保护区战略最为积极而有效的国家之一,至今不仅已有24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而且还建设了自己的国家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拥有102个成员。它们都是我国保护区管理较有成效的佼佼者,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待完善。一、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与任务生物圈保护区最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适时提出“人与生物圈”计划.率先明确提出“人”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应该与自然协调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生物与自然的主宰。水生生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7.
赵汉雄 《化石》2002,(4):38
鸟类无齿是拙文 (《化石》2001年1期 )为缺失成种举证。我从鸟类无齿的事实中看出三条 :1有成种事件 ;2有染色体段缺失 :3不是自然选择所为。今读者有疑 ,编辑部容再申述 ,谢谢。成种是个过程 ,总有一块最后落下的“拱顶石” ,从此新种与母种断交。假如恰有某个性状在此关门落闩时发生 ,那这个性状就限定在本物种及其后裔中传播 ,此称“近裔共性”。近裔共性能指示单系类群。挑选“近裔共性”是严格的 :1必须不是适应性状 ;2性状明晰可辨 ;3全群都有。鸟类的无齿性状最能中规中矩 :1鸟类无齿 ,蝙蝠有牙 ,但都适应飞翔 ,可证牙齿…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土壤     
<正>什么是土壤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联系地球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的重要圈层,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生物、气候、母质(或岩石)、地形和时间。母质是矿物岩石风化的松散多孔的固体颗粒物和可溶性  相似文献   

19.
引言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研究和持续利用的关键区域。中国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已建立自然保护区700多处,在实施“联合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内和国际的联合行动。为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联合行动,1993年4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在中国建立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做出这一决定的考虑是: ——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是十分有影响的国际渠道,这一计划所提出的生物圈保护区的  相似文献   

20.
从资源极限论述生态观在组织社会系统运转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在地球系统中建立一个高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高级圈层——智力生态圈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