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叶仙茅中一个新的木脂素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大叶仙茅(Curculigo capitulata)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木脂素苷和8个已知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化学方法和与参考文献比较(质谱,氢谱和碳谱)的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云南铁杉中的木脂素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云南铁杉 (Tsugadumosa)心材中提取分离得到 8个木脂素 ,采用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 1(4,8 dihydroxyepipinoresinol)为新化合物 ,2~ 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从鸡脚参[Orthosiphon wulfenioides (Diels)Hand.-Marzz.]根中提取分离了一个新的木脂素,命名为鸡脚参木脂素。其结构由NMR、MS等波谱分析确定。初步活性实验显示该化合物不具备抗真菌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杜仲皮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并评价其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将杜仲树皮粉碎后,纯化水提取,采用HPD-10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杜仲皮水提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包括caruilignan D(1)、(-)-表松脂素(2)、(+)-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4)、(+)-中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和(+)-中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化合物1为首次从杜仲中分离得到。在高糖诱导异常增殖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模型中,采用MTT法检测木脂素类化合物干预后的细胞活力。化合物5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鹧鸪花枝叶的化学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MCI、C18、Sephadex LH-20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1)从鹧鸪花枝、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新化合物8-O-4′-木脂素,即heynealigan A(1)、3β,21-dihydroxy-24-methylenecycloartane(2)、3-oxo-threo-23,24,25-trihydroxytirucall-7-ene(3)、16-dehydeoxy-23β-hydroxymeliasenin F(4)、ergost-5, 24(28)-diene-3β, 23S-diol(5)、7α-羟基谷甾醇(6)。(2)化合物1为新的木脂素,化合物2-4为三萜化合物,化合物5和化合物6为甾体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为鹧鸪花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土家族民间药材地枇杷进行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山金莲花素(1)、(+)-儿茶素(2)、异紫花前胡苷(3)、补骨脂素(4)、佛手柑内酯(5)、(+)-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6)、(+)-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木糖苷(7)、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8)、ssioriside(9)、华中冬青素(10)、异落叶松脂素(11)、(7R,8S)-3,5′-二甲氧基-4′,7-环氧-8,3′-新木脂烷-5,9,9′-三醇(12)、6,7-二甲氧基-4-羟基-1-萘甲酸(13)、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4)、bluemenol A(15)、3,3′,4,4′-四羟基联苯(16)、绿原酸乙酯(17)。化合物1~4、6~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使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三个指标来测定17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木脂素类化合物9、10,多酚类化合物13、14、16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与同浓度抗坏血酸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7.
研究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inn.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ODS和半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从银胶菊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5),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7S,8S,7′E)-4,9,9′-三羟基-3,5,7,3′,5′-五甲氧基-8,4′-氧新木脂素-7′-烯(1)、丁香脂素(2)、杜仲树脂酚(3)、松脂素(4)、五味子醇甲(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为首次从银胶菊中分离得到。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神经炎症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LPS激活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NO具有显著抑制作用,IC_(50)为21.10±1.97μmol/L,其余化合物均无活性,且所有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均不影响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同时测定北五味子果实中6种木脂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提取液过滤后通过旋转蒸发仪浓缩近干,用甲醇溶解,然后采用LC-MS/MS进行测定。6种木脂素在0.005~10.0 mg/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7~0.9998。6种木脂素的定量限为4.0×10-4~1.5×10-3mg/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01%~92.45%,相对标准偏差为3.05%~7.98%。采用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对北五味子果实进行测定,获得了很好的分离效果,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红花锦鸡儿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 Turcz ex Maxim的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位分离获得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UV、IR、MS、1D和2DNMR)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肉桂酸、5个木脂素(±)落叶松脂素、(±)-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lyoniresinol、(±)-松脂素、(±)-丁香脂素和三个倍半木脂素(±)-ficusesquilignan A、(±)-buddlenol C、(±)-buddlenol D.所有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树皮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凝胶、制备液相等手段分离、纯化,从其树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香草酸(1)、东莨菪素(2)、大黄素甲醚(3)、3,4,5-三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儿茶素(5)、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6)、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7)、豆甾醇(8)、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细胞毒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均无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从黄皮(Clausenalansium)根和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claulignan(1)为一个新的木脂体类化合物,通过1D-、2D—NMR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化合物2-8首次从黄皮属(Clausena)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6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c50分别为25.03和53.99μM;化合物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DPPH实验中的EC50为268.96g·kg-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连翘中双四氢呋喃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13)C NMR和CD谱的特征。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手段对连翘的50%乙醇提物中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最终分离得到了7个双四氢呋喃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8-hydroxyepipino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1)、(+)-8-hydroxyepipino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2)、(+)-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3)、(+)-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4)、(+)-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phyllrin(6)和(+)-pinoresinol(7)。对这7个双四氢呋喃木脂素类化合物的~(13)C NMR和CD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云南铁杉中一个新的倍半木脂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云南铁杉(Tsuga dumosa) 心材中分离得到9 个化合物, 采用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 (3 (4 hydroxy 3 methoxy benzyl ) 5 [2 (4 hydroxy 3 methoxy phenyl ) 3 hy droxymethyl 7 methoxy 2, 3 dihydro benzofuran 5 yl] 4 hydroxymethyl dihydro furan 2 one) 为一个新的倍半木脂素, 命名为dumosaol, 2~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红蓼中木脂素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中分得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牛蒡子甙(1)、拉帕酚B(2)和红蓼脂素(3)。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短角湿生冷水花(Pilea aquarum subsp.brevicornuta)化学成分。实验采用色谱法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包括5个五环三萜、一个甾醇和一个木脂素。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pilearbornol(1)、rubiarbonone D(2)、camarolide(3)、表齐墩果酸(4)、齐墩果酮酸(5)、5,8-epidioxy-(3β,5α,8α,22E)-ergosta-6,9(11),22-trien-3-ol(6)和桉脂素(7)。其中,化合物1和2属于乔木萜烷型(arborane)三萜,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首次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到了确定。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也是首次从荨麻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乔木萜烷型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从木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多种化合物,如木脂素、黄酮、萜类、mansonones类等化合物类型。文章重点介绍了木槿属及该属植物海滨木槿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对该属植物海滨木槿的进一步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匙叶八角(Illicium spathulatum)果实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倍半新木脂素,通过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7′, 8′-反式-7″, 8″ 顺式-5, 3′,3″-三甲氧基倍半新木脂素。  相似文献   

18.
从匙叶八角(Illicium spathulatum)果实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倍半新木脂素,通过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7′,8′-反式-7″,8″-顺式-5,3′,3″-三甲氧基倍半新木脂素。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大蓟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蓟的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木脂素:(-)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4-二羟基4-(3"-4"-羟基-苄基)-3-四氢呋哺甲醇(1)和络石苷(2),以及另外6个化合物:蒙花苷(3)、柳穿鱼叶苷(4)、粗毛豚草素(5)、芹菜素(6)、咖啡酸(7)和对-香豆酸(8)。本文首次在蓟属植物中发现木脂素类成分,化合物7也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体外玻片法对化合物1—8进行凝血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3、4具有一定的促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浆果楝(Cipadessa baccifera)中分离得到两个木脂素,其化学结构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9′-O-(E)-coumarate-5,5′-dimethoxylariciresinol(1)和(+)-9′-O-(E)-feruloyl-5,5′-dimethoxylariciresinol(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