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北黑鹳越冬地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鹳(Ciconia nigra)是世界性珍稀鸟类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曾经是一种分布广、较常见的大型涉禽(Wang & Xie,2004;Zheng GM,2002;Zheng ZX,2002)。但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其种群数量骤减:目前在瑞典、丹麦、比利时、荷兰、芬兰等国己绝迹,在德国、法国、朝鲜半岛也己难见踪影。目前全世界仅存1000多个繁殖对。在我国,1999年6月报道仅存2000只左右,2006年6月降到700-1000只,属濒危物种(Wang & Xie,2004;Jin,2005)。  相似文献   

2.
黑鹳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化龙  刘焕金 《动物学报》1989,35(4):444-446
1984—1987 年,在山西省吕梁山系的管涔山地区和五台山系的太白山地区,对珍稀鸟类黑鹳(Cico-nia nigr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发现山西省目前尚存有相对稳定但范围不大的黑鹳繁殖地,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繁殖种群,现报道如下。 一、栖息地多位于森林外缘的灌丛草坡山地和耕种丘陵地,营巢生境必备的主要条件为:陡峭的山体,长年不涸的清浅水域,以及较少的人为干扰。河流中五项毒物(酚、氰、铬、砷、汞)污染指标达到 Ⅱ级(最高Ⅴ级)以上,有机物综合污染达到 Ⅲ级(最高Ⅴ级)以上,黑鹳将不能在河流经过的地带营巢繁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黑鹳越冬期的取食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在北京十渡地区的二渡和涞水县野三坡两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对越冬期黑鹳(Ciconia nigr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每星期观察一次,累计观察246 h。黑鹳觅食处水深5~40 cm左右,以鱼类和螺类为食,其中鱼类占90%以上;平均每小时进食20次左右,黑鹳在两个研究地点取食的食物没有差别(P=0.439>0.05)。黑鹳取食长度小于4 cm的鱼类最多,占取食总次数的65.0%。成体和亚成体对不同大小鱼类的取食比例无差异(小于4 cm的鱼类,P=0.513>0.05;5~8 cm,P=0.979>0.05;≥9 cm,P=0.657>0.05)。在成体与亚成体对不同体型鱼类的搜寻时间中,成体搜寻较小食物的时间短于亚成体(P=0.008<0.05)。对食物的处理时间随着鱼类大小递增而延长,亚成体在处理较小食物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小于4 cm的鱼P=0.002<0.05;5~8cm的鱼P=0.001<0.05),表明亚成体的取食经验不足。保护越冬期黑鹳的最佳对策是减少对其取食活动和取食地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4.
掌握种群动态以及迁徙习性对濒危候鸟的保护至关重要。2004~2005、2007~2008、2008~2009年的冬季(10月~次年4月),采用夜栖地直接计数法对云南省纳帕海湿地黑鹳(Ciconia nigra)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2004~2005、2007~2008、2008~2009年冬季,纳帕海湿地越冬黑鹳种群平均数量分别为39.6、128.6、181.8只,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通常黑鹳10月下旬迁来,至次年3月中下旬迁离;纳帕海同时也是繁殖于蒙古国的黑鹳迁往印度越冬地的重要停歇地,过境时间集中在 11月中上旬。纳帕海湿地已经成为国内最为重要的黑鹳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建议当地管理部门加强湿地管理,维持适当的浅水区域作为黑鹳的觅食地,另外需加强旅游管理,减少游客对黑鹳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黑鹳繁殖于欧亚大陆,越冬于非洲以及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国内除西藏外见于全国各地(段文科,张正旺,2017;郑光美,2017),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IUCN,2019),但在我国由于种群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河流域以北的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是黑鹳主要繁殖地,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是其越冬地(郑光美,2002)。  相似文献   

6.
苏州地区夜鹭越冬生态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夜鹭是苏州地区的冬候鸟,自1982年起,每年于9月末陆续飞至著名园林虎丘山的竹林中越冬,11—12月汇成大群,在1500平方米面积内所聚集的夜鹭有1400—1500只,其中幼鹭的数量在种群内约占三分之一。夜鹭白天停歇于枝头竹梢,静伏而眠,入夜由首鹭率领飞至太湖沿岸,觅食鲤、鲫、鲌、蟹条、青鱼和棒花鱼等,日出前仍循原路返回栖息地。越冬后的夜鹭于3月开始分批北迁,至5月上旬全部飞离虎丘山。近年来不仅有延迟飞迁日期的趋势,且有少数个体留居越冬地进行繁殖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夜鹭种群越冬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 3- 12~ 1984- 0 5对聚集在上海西郊的 15 0 0只越冬夜鹭进行研究 ,又在 1998~ 1999年的相应月份进行了复查和研究。研究结果 :①夜鹭越冬种群在 12~ 1月达到高峰 ,数量为 (15 31± 2 75 )只 ;幼 /成比为 1 73∶1± 0 0 35。 3月中旬 ,夜鹭成鸟开始迁离越冬区 ,至 4月初绝大部分已迁飞 ;而幼鸟是在 4月中旬开始迁离本地。②光照强度是控制夜鹭活动的主要因子。夜鹭在黄昏 4 3~ 0 48lx时飞离栖息地 ,在黎明前 0 2lx时返回。随着夜长日短 ,夜鹭有提前集群飞离、延迟返回的倾向。③夜鹭在越冬数量高峰期的种群分布为均匀分布 ,在数量下降的迁徙期为集群分布 ,这与栖息地的环境容量和夜鹭集群方式有关 ;研究表明 ,夜鹭很可能以家族的形式将栖息点固定下来。④风是影响夜鹭栖息点分布的主要因素 ,其他气候因子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鸳鸯越冬生态观察,始于1984年冬。经调查发现,鸳鸯每年与绿头鸭混群均一次性迁徙,其中最早迁来鸟洲的时间为10月中旬、最晚迁离时间在次年4月18日以前;迁入后以鸟洲为中心沿来河上下游两岸分布,其数量最多年(1986)为14只、最少年(1987)为一对;它们多成群在河石较多或浅水滩活动和取食,白天活动在河浅水沙滩、旁晚集群到河中较深水面过夜;食物为小鱼、蚌、螺以及水生植物的叶子。近年来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必须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9.
郑州地区夜鹭越冬生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 0 0~ 2 0 0 3年在郑州森林公园对夜鹭 (Nycticoraxnycticorax)的越冬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每年 9月越冬夜鹭在此集群 ,1 2月达到高峰 ,数量为 ( 1 697± 49)~ ( 1 95 0± 73 )只。越冬种群以成体为主 ,亚成体不超过种群的 7 84%。夜鹭在越冬地滞留的时间超过 5个月 ,至翌年 3月初离开越冬地迁往 7km外的市区繁殖。越冬期间 ,夜鹭白天静卧树枝上休息 ,日落后 8~ 3 2min外出觅食 ,日出前约 1h返回林中。隆冬季节部分夜鹭推迟觅食或并非每天外出觅食。在郑州森林公园安全越冬的个体仅为越冬最大种群的 3 4 46% ,导致夜鹭数量减少和死亡的原因主要为低温引起的食物短缺 ,致使部分个体扩散到其它区域或饥饿致死。本区为已报道的夜鹭越冬最北界 ,夜鹭由此产生一系列生态适应 ,白天活动减少 ,下树避风取暖 ,觅食习性也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0.
赤麻鸭越冬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在全冰封的水库,赤麻鸭白天整日集群停栖在冰面上,未见取食活动。傍晚鸭群飞离冰面去取食,夜间冰上无鸭。停栖鸭群在冰上留丰粪迹和足迹,日匀粪堆沉入冰面下,被冰包埋。在有活水面的水库,冬日白天可见鸭群取食活动,夜是冰上有停栖的鸭群。冬日的赤麻鸭仍保健配偶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黑鹳Ciconia nigra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在我国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物种.我们通过监测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活动情况(2005~2007),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年活动节律和日活动节律.黑鹳的数量在该保护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也对我国近几年黑鹳记录情况进行了总结,发现2007年所记录的最大数量是中国发现的最大黑鹳群体.  相似文献   

12.
黑鹳(Ciconia nigra)种群数量稀少,成活率低,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加强对黑鹳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开展繁殖行为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黑鹳的保护成效。2012至2015年对2处黑鹳繁殖巢址进行了繁殖期观察。2012年5月15日首次发现1巢内有4枚卵并有亲鸟在巢中孵卵,6月7日孵化出4只幼雏,8月底全部成功离巢。2013年4月黑鹳利用该巢产卵5枚,孵化1只雏鸟,孵卵期约33 d,后期卵、雏鸟均消失,推测为来自蛇类的捕食。2014、2015年该巢未被利用。2014年4月24日发现另外一处巢址,8月12日观察到3只幼鸟已开始练习飞行,至8月19日全部离巢。2015年该巢孵化雏鸟4只,6月初死于恶劣天气。通过监测发现黑鹳连续多年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所发现的两巢成功出雏7只个体。本研究初步获得保护区境内黑鹳的繁殖信息,为后续促进黑鹳种群恢复与栖息地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14.
黑鹳人工笼养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1-1996年间采取人为生态环境,使P组黑鹳所繁殖的3只F1成熟后,人工组配又成功繁殖F24只。笼养黑鹳性成熟雌鸟3岁,雄鸟4岁,F2发育和行为正常。  相似文献   

15.
The Sulawesi black macaque (Macaca nigra) population at Tangkoko Nature Reserve in North Sulawesi, Indonesia has been the focus of periodic study for over 30 years. The population has shown considerable decline during much of that time.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long‐term population survey of the Tangkoko M. nigra, conduct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o provide updated information and on‐going assessment of the population. Line‐transect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nnually from 1999 to 2002 and 2005 to 2011 along the same transect during a 2‐ to 3‐week survey period. Although further decline in the population was observed at the outset of the survey, over the subsequent 12‐year period we have seen stability in the population parameters with evidence of modest increases in both group and population density. During the 1999–2002 survey periods, there was a mean group density of 3.6 groups/km2 and a mean population density of 39.8 individuals/km2. During 2005–2011, mean group density increased to 3.8 groups/km2 and mean population density was 51.4 individuals/km2. The 2011 survey data indicated an estimated group density of 4.3 groups/km2 and a population density of 61.5 individuals/km2. Given that our transect was located in the core of the Tangkoko reserve, our density estimates should be limited to that area of the reserve. One explanation for the apparent stabil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may be tied to the increasing and sustained number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 programs being conducted at the reserve. This collective effort by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groups may be helping to reduce illegal activity in the reserve (i.e., hunting and habitat destruction) and generate greater awareness of this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 Without the continued vigilance afforded by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training programs and the support and involvement of the local people, the M. nigra at the Tangkoko Nature Reserve will likely face further decline. Am. J. Primatol. 75:88‐94, 2013.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和2005年两个繁殖季节,在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采用全事件采样法和瞬间扫描采样法,对东方白鹳留居种群繁殖特征和繁殖生境内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东方白鹳在高压电线塔上营巢繁殖,营巢地点距离最近的村庄仅500m远,取食地点主要是水稻田,影响繁殖活动的主要自然因素:强风和高温。巢区和取食生境内的人为干扰强度较大,主要有燃烧秸秆、在巢塔上安装鸟刺、农耕活动和飞机噪音等。农业活动等人为干扰,对东方白鹳的取食、取材等行为造成很大影响,导致产生警戒、逃逸等行为。东方白鹳留居繁殖种群繁殖干扰因素的识别对进一步开展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2007年2月,采用秩变换分析法对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群的觅食栖息地选择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保护区18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灰鹤的觅食柄息地主要为玉米地、沼泽草甸、水库冰面和草场等4种.越冬灰鹤对玉米地的选择性最高,草场的选择性最低,说明北京地区越冬灰鹤对人类活动的依赖性很大.同时发现,烧荒、翻地等耕作方式会大大降低食物的可获得性,影响灰鹤的觅食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云南纳帕海黑颈鹤越冬行为与生境利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2006年3月在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越冬期行为和生境利用进行了30天观察.采用扫描取样和目标取样对黑颈鹤的行为和生境利用进行了观察.将行为划分为觅食、喂食与索食、伫立、休息、运动、保养、社群等7种.整个越冬期黑颈鹤的主要行为是觅食,觅食行为在越冬中、末期在所有行为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黑颈鹤的觅食行为60%以上发生在沼泽,其次是沼泽畔的草地.因此,保护好湿地沼泽对黑颈鹤在纳帕海顺利越冬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The Bosphorus is one of the main migration routes for soaring birds in Europe. Migrating White Storks and Black Storks have been counted at Büyük Çamlica hill in the four autumn seasons of 2006, 2007, 2008 and 2009 for 78 days each year. The numbers recorded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counted in the1970’s, and it is discussed whether this decline could be related to a change in migration routes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size of the urban area of the City of Istanbul. The population of Istanbul has increased from 3.0 million in 1970 to 13.2 million in 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