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东湖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东湖是一个浅水富营养湖泊,其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的季节分布特征明显,夏季的优势种群是一些体积很小的硅藻类曲壳藻(Achnanthes spp.),其他大部分季节是绿藻门的团集刚毛藻(Cladophora glomerata)和硅藻门的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不同样点间的底栖藻类现存量差异不显著,但优势种类不同,以团集刚毛藻为优势的绿藻在处于中富营养区域的磨山样点比例最高,以变异直链藻为优势种的硅藻在严重富营养化的水果湖样点中比例最高。底栖藻类月平均现存量(以叶绿素a计)的时间变化格局为夏季最低(41.5μg/cm2),逐渐增加到秋、冬季节的最高峰值(55.3μg/cm2)。造成东湖夏季底栖藻类现存量低的原因是雨季水体环境的不稳定性和水位升高造成的低光照。不同样点间的chlb、chlc及chlb/a、chlc/a值具有显著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显示:在东湖的富营养化条件下,过渡的富营养化能增加底栖藻类群落中硅藻的比例,却降低了绿藻的比例;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底栖藻类群落结构具有特异性,分析底栖藻类群落结构可以用来评价水环境健康状况。东湖底栖藻类现存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浮游藻类不同,它和水温成显著的负相关,但温度和浮游藻类并不是影响东湖沿岸带底栖藻类生物量变化的直接因子。团集刚毛藻等底栖丝状藻类给各种底栖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在东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庄树宏  Hendrik Sven 《生态学报》2001,21(12):2057-2066
将原始河口底栖藻类群落移植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底栖藻类群落分别由占细胞总量93.33%的硅藻类群、5.42%的绿藻类群和仅占1.25%的单一蓝藻种群组成.通过对底栖藻类群落总体、不同藻类类群和单一种群在不同光照强度的白光和单色光下的适应模式和增长动态的研究发现,底栖藻类群落总体增长动态为弱光适应型、红光敏感型和蓝光抑制型,其细胞生长的敏感光照依次为红光>低光强>中光强>高光强>绿光>蓝光.底栖藻类群落总体对不同光照的适应模式由底栖硅藻类群增长动态所决定.底栖绿藻类群总体增长的敏感光照依次为低光强>红光>中光强>绿光>高光强>蓝光,绿藻类群在不同的光照处理下呈现3种适应模式.硅藻类群总体对不同光照的敏感状况与底栖藻类群落总体趋同,在不同光照处理下仅呈现一种适应模式.蓝藻Oscillatoria tenuis种群的增长的敏感光照为红光>白光>绿光>蓝光,其对光的适应模式有3种.7种绿藻种群在不同光强的白光、红光和绿光表现出2种适应模式,在蓝光下基本皆呈衰退型.21种硅藻种群对不同光照的适应模式可分为4种类型,强竞争型、弱竞争型、增长型和衰退型.  相似文献   

3.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宏观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蓟县长城系高于庄组(1500—1400Ma)中部的泥质含灰质白云岩中发现可靠的宏观化石,代表分子包括Parachuaria,Parashouhsienia,Grypania和Spirelluchnum等属。研究表明,宏观化石形成于浪基面以下海水能量低的陆表海台盆区。围岩环境为台盆相弱还原静水环境;燕山地区的高于庄组与美国蒙大拿州中元古代贝尔特超群下部的Greyson页岩地层可以对比;遗迹化石如果被确认,可表明1450Ma年前后已经存在一种结构简单、不分叉,具两侧对称的长形体型,有前后端之分的似蠕虫活动能力的早期后生动物;长城系(1800—1400Ma)不仅是后生植物出现和繁盛的重要阶段也可能是后生动物出现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云南高原湖泊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6个高原湖泊沿岸带底栖藻类的群落结构、现存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期间发现底栖藻类群落主要由绿藻门的刚毛藻(Cladophora spp.)和硅藻门的一些附植种类组成,除硅藻群落在泸沽湖占优势外,其它湖泊中绿藻群落的相对比率高于硅藻.底栖藻类现存量(chl a)以星云湖最高(24 μg·cm-2);底栖硅藻密度以泸沽湖的鸟岛最高,为9.3×106 cells·cm-2.分析不同湖泊底栖硅藻的群落结构发现:底栖硅藻Epithemia sorex和Cocconeis klamathensis分别是泸沽湖和抚仙湖的绝对优势种,Amphora pediculus是阳宗海和滇池金宝的绝对优势种,洱海、星云湖和滇池又一村的优势种类较多,其中相对丰富度较高的主要是一些附植性种类.结果表明沿岸带的光照、营养水平和基质类型可能是影响底栖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
论长城系微化石群的真核生物意义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主要以燕山地区长城系页岩相微化石群为基础,通过与现代生物形态标志的对比,论证了在18亿年前真核藻类即已繁盛发育,其中既包括有原始的绿藻和甲藻,也有低级的真菌,还可能有原始类型的褐藻,至于真核生物出现的时间则可追溯到古元古代。根据已知资料的综合,按体制阶段的发展规律给出了绿藻、甲藻以及褐藻的可能的各自发展路线,可供探讨藻类起源与演化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湿地三个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2001—2005年对长江口新生沙洲九段沙(上沙、中沙、下沙)盐沼演替序列不同阶段[盐渍藻类阶段(SA)、海三棱草(Scirpusmariqueter)—草(Scirpustriqueter)阶段(MT)、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阶段(AA)]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密度及生物量都是MT>AA>SA。SA、AA优势种的生活型分别是底内型、穴居型;MT优势种的生活型是底上附着型和穴居型。不同沙洲相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都较为相似,盐渍藻类阶段的相似性最高;不同演替阶段间差别明显,SA和AA间差别最大。不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明显差异,既反映了环境沿盐沼演替序列的梯度变化,也体现了不同盐沼对底栖动物群落作用的差别,同时也显示了大型底栖动物对不同盐沼演替阶段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7.
分别于2004年5月和11月对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22个采样点的底栖藻类进行研究.共采获底栖藻类150种,分属3门(硅藻、绿藻和蓝藻),37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96.5%),线性曲壳藻(Achnanthes linearis)和Achnanthes deflexa为绝对优势种,其相对丰富度分别为35.3%和11.0%.细端菱形藻(Nitzschia dissipata)和小型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是雅砻江(锦屏段)干流的优势种,而线性曲壳藻、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和Achnanthes deflexa是其他支流的优势种.基于底栖藻类的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度,对两次的采样点进行去势对应分析(DCA),结果发现:两次采样雅砻江(锦屏段)干流样点与其他支流样点在DCA第一轴上得到了很好的分化,表明研究区域底栖藻类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这主要是由干流的特殊生境所致.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影响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有所差异.总磷(TP)是5月份影响底栖藻类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11月份影响底栖藻类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为氨氮(NH4-N)和海拔(Elevation).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沙蜇的频繁暴发给东亚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广泛影响。在秋季,沙蜇成熟的雌雄水母体在沿岸水域聚集产卵,有性繁殖产生的受精卵发育成新的底栖螅状体,为螅状体种群数量进行补充。河口浅滩海域为沙蜇的繁育地,沿岸盐度较低,在秋季降雨期盐度多变,较低、多变的盐度可能对沙蜇有性繁殖阶段的早期发育产生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螅状体种群数量的补充。实验设置了4种不同盐度(15、20、25、30)试验组,在不同盐度下对沙蜇受精卵进行培养,探讨盐度对沙蜇早期发育过程中受精卵、浮浪幼虫发育以及早期螅状体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沙蜇受精卵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0,发育基本与盐度25、30同步,盐度15受精卵细胞发育迟缓,发育率显著降低;浮浪幼虫发育适宜盐度为20和25,两组浮浪幼虫附着变态率高于盐度15、30,盐度15时浮浪幼虫活力明显降低、发育迟缓,浮浪幼虫在盐度15时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可达8 d,但附着时间集中在培养后的3、4天,与其他组相同;早期螅状体幼体适宜盐度为20、25、30,早期螅状体存活率、相对增长率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盐度15,三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盐度显著影响沙蜇有性繁殖阶段的早期发育,随着受精卵至螅状体的发育生长,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植被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光程  余丹  叶勇  陈彬 《生态学报》2013,33(2):327-336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红树林与其周边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以及生境变化对动物群落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红树林植被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从物种数量上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构成了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部分.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海水盐度、潮位和土壤特性等,但在小范围区域,林内动物的分布更多地与红树林植被特性和潮位有关.因此,由于红树林植被破坏或者恢复引起的生境变化,将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常见物种种群的变化,尤其对底上动物影响明显;随着人工恢复红树林的发育,林内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相应增加,优势种也发生变化.相比位于相同潮位的无植被滩涂,红树林可促进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2001—2005年对长江口新生沙洲九段沙(上沙、中沙、下沙)盐沼演替序列不同阶段[盐渍藻类阶段(SA)、海三棱biao草(Scirpus mariqueter)—biao草(Scirpus triqueter)阶段(MT)、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阶段(AA)]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密度及生物量都是MT>AA>SA。SA、AA优势种的生活型分别是底内型、穴居型;MT优势种的生活型是底上附着型和穴居型。不同沙洲相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都较为相似,盐渍藻类阶段的相似性最高;不同演替阶段间差别明显,SA和AA间差别最大。不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明显差异,既反映了环境沿盐沼演替序列的梯度变化,也体现了不同盐沼对底栖动物群落作用的差别,同时也显示了大型底栖动物对不同盐沼演替阶段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
高宇  林光辉 《生物多样性》2018,26(11):1223-137
藻类是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类群, 根据生态习性可分为浮游植物、底栖微藻和大型藻类三个生态类群, 它们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元素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 关注重点多集中在红树植物和动物, 对其中的藻类重视不够, 且多数研究集中在近20年以及亚洲的红树林区。事实上, 红树林生态系统藻类非常丰富, 其多样性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介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藻类的组成类群及其重要性, 重点对红树林区浮游植物、底栖硅藻和大型海藻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及其与初级生产力、水质污染、元素循环、碳库形成等生态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动态和进展等进行了总结。根据已有研究, 红树林区浮游植物和底栖硅藻的种类数一般为几十到上百种, 其中硅藻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 它们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饵料生物和水质污染指示生物; 红树林区底栖大型藻类主要由红藻、绿藻、褐藻、蓝藻组成, 绿藻的种类较多, 红藻在数量上占优势; 藻类是红树林湿地碳库的重要贡献者, 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个高度动态和异质的系统, 今后应加强红树林藻类多样性的长周期、大尺度变化及不同生境藻类的综合研究, 关注大陆径流和潮汐对藻类多样性和蓝碳的影响, 借助沉积物藻类记录, 探明红树林区藻类的长周期变化, 反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ao YB  Shou L  Zeng JN  Gao AG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9):2424-2430
2006年11月、2007年1月、4月和8月在三门湾18个采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34种、甲壳动物22种、棘皮动物11种、其他类动物13种;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数占总种数的62.9%,二者构成了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双鳃内卷齿蚕、小头虫和不倒翁虫是春季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不倒翁虫、双鳃内卷齿蚕和海稚虫为夏季的优势种;不倒翁虫、小头虫、双鳃内卷齿蚕和白沙箸为秋季的优势种;双鳃内卷齿蚕、不倒翁虫、小头虫和海稚虫为冬季的优势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均生物量为17.36 g·m-2,年均栖息密度为72 ind·m-2.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1.53 ~ 1.89,平均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在2.25 ~2.96,平均均匀度指数在0.83 ~0.94,3个指数在不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典范对应分析,影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性无机氮以及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总氮和总磷等,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珊瑚藻类对南麂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麂列岛潮间带珊瑚藻类对于其他大型藻类和底栖动物的影响, 在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布设了4条潮间带断面,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对其生物状况进行了逐季调查, 分别分析了中低潮区大型藻类、非珊瑚藻大型藻类、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 并计算了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多样性指数Rao's Q。主要结果如下: (1)共采集和鉴定出大型藻类52种, 其中珊瑚藻科藻类有5种; (2)珊瑚藻类在高潮区没有分布, 在中低潮区均占据优势, 占潮间带藻类生物量的68.9%。四季中低潮区大型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38-4.044, 非珊瑚藻大型藻类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495-3.809, 底栖动物为5.289-6.917; 大型藻类的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819-0.971, 非珊瑚藻大型藻类的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830-0.973, 底栖动物为0.967-0.988; (3)大型藻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的降低与珊瑚藻类优势度的增加相关, 但珊瑚藻类优势度与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相关性; (4)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与珊瑚藻类优势度均呈低潮区高于中潮区的变化规律, 但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间并无直接联系。推测珊瑚藻类通过竞争占据了其他藻类的生存空间, 从而降低了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藻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底栖动物则因其自身生活特点而使得珊瑚藻类的扩张未能影响其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倩  史欢欢  于振林  王天厚  汪承焕 《生态学报》2022,42(20):8300-8310
盐度和种间作用是影响湿地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因子。然而,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成体阶段,我们对生活史早期更新阶段的种间相互作用了解十分有限。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长江口的重要湿地,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对优势土著物种海三棱藨草的竞争排斥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受控实验探讨了盐度及种间作用对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以深入了解更新过程在盐沼湿地植物群落构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培养皿中盐度对海三棱藨草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互花米草的萌发率受盐度影响不显著但萌发进程被延迟。混种处理对两者的萌发存在一定促进效应,且其作用强度受到盐度的调控。海三棱藨草与互花米草种子在萌发阶段的相互促进并非是通过化感作用实现的,可能是由于萌发过程对盐分的吸收减弱了盐胁迫的影响。盆栽条件下,两物种混种时的萌发及生长表现(高度、地上生物量)较单种时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种间竞争受环境胁迫程度及生活史阶段的影响,竞争作用在胁迫较弱的淡水环境及生活史后期更强。盐沼湿地植物群落在形成早期受到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不同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是影响种群建成的主导因素,后期种间竞争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最终决定了植物群落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5.
河口盐沼植物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袁兴中  陆健健  刘红 《生态学报》2002,22(3):326-333
通过对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海三棱燕草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了不同盐沼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分析了盐沼植物群落特征与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研究发现。(1)沿着河口盐沼海拔梯度,从低位盐沼到高位盐沼,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2)盐沼植被与底栖动物群落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植株高度,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底栖动物密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的相关性最显著。(3)盐沼植被影响底栖动物群落,是由于植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下部分结构导致盐沼生境结构复杂,增加了沉积物表层环境的结构异质性,使生境多样化,给底栖动物提供大量生活空间,(4)不同盐沼带海三陵蔗草群落的差异,提供了盐沼表层地貌的变化,这种变化及植物结构的复杂化,在这一些动物提供拓殖地的同时,也为底栖动物躲避捕食者提供了避护所;(5)盐沼植被可以改变口潮滩生境中的沉积环境,并通过消浪、缓流及调节有机质的输入动态和沉积作用而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6.
喻晓  张修峰  刘正文 《生态科学》2012,31(3):301-305
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之间的竞争关系对浅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双壳类可通过滤食控制浮游藻类,从而改变底栖藻类与浮游藻类之间的竞争结果。论文通过比较放养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蚌处理组)与不放养背角无齿蚌(对照组)系统中底栖藻类、浮游藻类的生物量和优势种等的变化,研究了滤食性双壳类对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可显著降低浮游藻类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沉积物表面光照条件,从而显著提高底栖藻类的生物量;背角无齿蚌也改变了浮游藻类的优势种,使优势种由蓝藻转变成硅藻。因此,滤食性双壳类有利于促进浅水生态系统从混水态向清水态转变,本研究结果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洋沉积物的调查分析,探讨地质历史上海洋环流模式和海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深海底栖有孔虫对环境变化敏感、其壳体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与海水性质密切相关使得它成为研究古海洋学的有力工具。但同时,底栖有孔虫的生命效应、分布的区域性以及海水自身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本文总结了底栖有孔虫在古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限制因素,以利于在具体研究中客观分析,提高古海洋环境重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陈周  刘志媛  彭宇飞  王帅 《微生物学报》2015,55(10):1336-1342
摘要:【目的】对1 株热带底栖硅藻———双眉藻(Amphora sp. HN08)的盐度和附着材料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分析测定双眉藻在琼脂板、玻璃、PVC塑料板、塑料保鲜膜和尼龙网5种附着材料和6个盐度梯度(10‰–60‰)下处理9 d后的生物质产量、光合色素含量和细胞附着状态。【结果】双眉藻在玻璃板和PVC塑料板上的生物质产量最高,细胞干重达到3.64 g/m2;细胞在玻璃上的附着强度为III级,容易刮取和采用离心法脱水。盐度对双眉藻生物质产量无极显著影响,但对其附着性和光合色素含量有显著影响。盐度为30‰和40‰的培养液中,细胞的附着强度为IV级,易于离心采收;在50‰和60‰高盐度条件下的藻细胞多悬浮于培养基中,离心法较难采收。盐度大于30‰培养条件下的双眉藻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低盐条件下(10‰和20‰),50‰盐度条件下的Chl 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干细胞重的26.27%和11.11%。【结论】从采收性和生物质量两方面考虑,双眉藻的最佳生长和采收培养条件为:附着材料选用玻璃板,盐度为30‰–40‰;然而综合安全性和成本考虑,建议将来生产上采用PVC塑料板作为附着材料。  相似文献   

19.
廉州湾滨海湿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1年1月、4月、7月和10月开展广西廉州湾的裸滩、红树林和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盐沼3种湿地生境类型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动态调查,采用Brey 经验公式估算各生境次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8门156种,其中裸滩生境有136种,红树林生境85种,盐沼生境29种;站位平均种数为裸滩9.5±4.8种,红树林9.5±3.9种,盐沼5.9±1.9种,同时,各类群占总种数比例大小规律一致,为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其他;盐沼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小,宁波泥蟹(Ilyoplax ningpoensis)优势很明显,随着水体盐度上升,红树林和裸滩优势种由适应低盐环境向适应高盐环境的种类变化;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平均为15.88 g·m-2·a-1,裸滩、红树林和盐沼生境分别为16.16、9.97、3.88g·m-2 ·a-1;P/B值平均为0.70,3种生境分别为盐沼1.02,裸滩0.70,红树林0.65;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湿质量生产量为14623 t.水体盐度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优势种群以致次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环境和空间因子在群落构建中的相对重要性是生态学家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探究黄河口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影响因子,及环境和空间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对调控作用。于2017年10月与2018年5月对黄河口湿地32个样点(淡水恢复湿地19个和自然湿地13个)的底栖动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采集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结果显示,黄河口淡水恢复湿地和自然湿地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淡水恢复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为电导率、盐度和氧化还原电位;而自然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pH和无机碳的影响;盐度是两类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关键因子。变差分解(VPA)结果显示,环境过滤对淡水恢复湿地底栖动物群落起主导作用;在自然湿地中,空间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具有主要的调控作用,同时环境和空间因子的相互作用也至关重要。本研究明确了黄河口的自然和恢复湿地中环境和空间因素对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相对作用,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