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葡萄糖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对照组:DF12+20%FBS培养液(葡萄糖浓度1000mg/L)、无糖组:无糖DMEM+20%FBS(葡萄糖浓度0mg/L)培养液培养髓核细胞。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计数板计数细胞总数,台盼蓝染色计算髓核细胞活性比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的变化。结果:两组培养液培养细胞形态大体正常,并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细胞总数明显多于无糖组。细胞活性率对照组也高于无糖组。Hoechst33258染色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核内可见致密的颗粒状和块状荧光,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少数细胞核碎裂,部分细胞核呈月牙形。结论:葡萄糖对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方法: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系分别培养在正常葡萄糖浓度(5.5 mmol/L)DMEM培养基和高浓度葡萄糖(35.5 mmol/L)的DMEM培养基中24小时,于培养的0 h、3 h、6 h、12 h、24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及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糖浓度组相比,随着时间的延长高糖组细胞逐渐丢失上皮细胞形态,细胞变细、变长,向纤维细胞的形态转变;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高糖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E-cadherin染色的荧光强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正常糖浓度组,而α-SMA的荧光强度却明显高于正常糖浓度组,在6 h和12 h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糖培养人骨骼肌细胞(Human skeletal muscle cells,HSk MCs)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使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养基(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55 mmol/L,11.1 mmol/L,22.2 mmol/L)分别培养HSk MCs细胞株48小时,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I receptor,AT1R)基因、基因Mfn2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2.根据1中实验结果,选择对Mfn2影响最大的葡萄糖浓度(此组葡萄糖浓度为22.2mmol/L)作为后续实验的条件。加入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氯沙坦(Losartan),处理人骨骼肌细胞(HSk MCs)48 h,以未加氯沙坦为对照组,观察其对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的影响,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氯沙坦干预组HSk MCs细胞中Mfn2表达上调,细胞凋亡减少。结论: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能上调HSk MCs细胞株中的Mfn2表达,并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肽对高糖环境下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胶原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糖组(NG,5.5mmol/L glucose)、高糖组(HG,25mmol/L glucose)、高糖+10mmol/L肌肽组、高糖+20mmol/L肌肽组、高糖+40mmol/L肌肽组、高糖+SB组(HG+10μmol/L SB203580)、高糖+PD组(HG+10μmol/L PD98059)。ELISA检测胶原Ⅰ、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GF-β1、p-p38 MAPK和p-ERK(1/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组中胶原Ⅰ和胶原Ⅲ含量增加(P<0.01);TGF-β1、p-p38和p-ERK等表达增加(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肌肽组中胶原Ⅰ、Ⅲ、TGF-β1、p-p38、和p-ERK等均降低(P<0.05);高糖+SB组和高糖+PD组中胶原Ⅰ、Ⅲ表达减少(P<0.05)。结论:肌肽对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胶原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且通过MAPK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甙在高糖处理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调控机制。方法:酶消法分离大鼠CMECs,高糖处理CMECs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白藜芦醇甙组、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高糖+白藜芦醇甙组、高糖+白藜芦醇甙+3-MA(自噬抑制剂)组和高糖+雷帕霉素(自噬诱导剂)组。白藜芦醇甙组和高糖+白藜芦醇甙组分别加入10μmol/L的白藜芦醇甙孵育24 h,高糖+白藜芦醇甙+3-MA组加入10μmol/L的白藜芦醇甙和10μmmol/L 3-MA孵育24 h,高糖+雷帕霉素组加入100 nmol/L的雷帕霉素孵育24小时。CCK-8实验检测大鼠CMECs增殖;Tunel法检测大鼠CMECs凋亡;FITC-葡聚糖清除实验检测单层CMECs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LC3Ⅱ和p6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白藜芦醇甙组相比,高糖组CMECs增殖能力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通透性增加(P<0.05),LC3Ⅱ表达降低(P<0.05),p62的表达增加(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白藜芦醇甙组和高糖+雷帕霉素组CMECs增殖能力增加(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通透性降低(P<0.05),LC3Ⅱ表达增加(P<0.05),p62的表达降低(P<0.05);与高糖+白藜芦醇甙组相比,高糖+白藜芦醇甙+3-MA组CMECs增殖能力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通透性增加(P<0.05),LC3Ⅱ表达降低(P<0.05),p62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白藜芦醇甙通过增加自噬减轻高糖处理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观察了高糖高胰岛素对小鼠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活化、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表达的影响。分离PSCs并培养至3~5代后进行实验。PSCs干预分为低糖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高胰岛素组(5 mmol/L葡萄糖+100 nmol/L胰岛素)、高糖高胰岛素组(25 mmol/L葡萄糖+100 nmol/L胰岛素)。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在PSCs的表达;MTT法检测PSCs增殖;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平α-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 I)、纤连蛋白(fi bronectin,Fn)和Gal-3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发现,PSCs细胞表达IR和IGF-1R;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高胰岛素组、高糖高胰岛素组均诱导PSCs活化、增殖并促进Col I、Fn生成和Gal-3表达,其中以高糖高胰岛素组最为显著。以上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高糖、高胰岛素微环境可能促进PSCs活化、增殖、ECM生成和Gal-3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胰腺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toQ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方法:常规获取与纯化SD大鼠新生仔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实验组。对照组用含10%血清的DMEM培养基(5.5 mmol/L葡萄糖)培养;高糖组用含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33mmol/L葡萄糖)培养;实验组用含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33 mmol/L葡萄糖)和MitoQ。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氯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氯离子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含量,利用ATP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中的ATP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的心肌细胞增凋亡率、ROS产生、氯离子相对浓度均明显增加,ATP显著降低(P0.05),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高糖组相比,实验组凋亡率降低,ROS产生、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糖会引起心肌细胞线粒体障碍,造成心肌细胞凋亡,MitoQ可降低细胞内ROS和caspase-3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AM)注射剂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的疗效,及体外对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Intracellular Matrix,ECM)产生的影响。方法:建立5/6肾切除大鼠模型后,将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未治疗组、低剂量/高剂量AM治疗组。观察比较16周后各组大鼠肾功能和尿蛋白排泄量情况。体外以白介素1β(IL-1β)作为刺激物,诱导MCs增殖,给予不同剂量AM干预。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M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纤连蛋白(fibronectin)含量,RT-PCR检测细胞p38 mRNA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胶原Ⅳ、总p38MAPK、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MKK3/MKK6、磷酸化MKK4等蛋白水平。结果:在体外AM可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MCs增殖和阻止细胞进入合成周期,显著降低fibronectin、胶原Ⅳ产生,磷酸化p38蛋白和磷酸化MKK3/MKK6的表达显著受抑;在体内AM治疗能显著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情况,降低蛋白尿排泄量,延缓肾功能恶化。结论:AM治疗可通过抑制磷酸化MKK3/6和磷酸化p38 MAPK蛋白的表达,发挥抑制IL-1β诱导的MCs增殖作用,能抑制MCs的ECM积聚,有效的治疗进展性肾脏病,为慢性肾纤维化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浓度葡萄糖对昆明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昆明小鼠受孕模型,分离并体外培养胚胎细胞.检测了各培养浓度下的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胚胎细胞在0.2mmol/L和5.56mmol/L葡萄糖浓度的KSOM培养基中能正常发育和孵化;而在浓度为15.56mmol/L和25.56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胚胎发育和孵化均受到损害(P<0.005),且总细胞数和内细胞团细胞数也明显减少(P<0.01),但其细胞凋亡率与0.2mmol/L和5.56mmol/L葡萄糖浓度下胚胎细胞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胚泡总的表面积无明显变化,但胚胎细胞密度呈增加趋势.高血糖对早期胚胎的发育具有毒性作用,提示高糖可能导致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流产和胎儿畸形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胰岛细胞系INS-1E细胞的葡萄糖毒性模型。方法:将INS-1E细胞分别在不同葡萄糖浓度(5.5 mmol/L、16.7mmol/L、25 mmol/L、30 mmol/L)的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48 h、72 h、96 h、120 h),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细胞进行细胞功能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胰岛素m RNA的表达,ELISA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的分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浓度(5.5 mmol/L、16.7 mmol/L、25 mmol/L、30 mmol/L)培养基中培养48 h后,INS-1E细胞的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功能均增加(P均0.05),随着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以及培养时间的延长,INS-1E细胞胰岛素合成及分泌的功能逐渐下降,当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120 h后,胰岛素m RNA合成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INS-1E细胞在30 m M的葡萄糖中培养120 h形成稳定的葡萄糖毒性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对甲状腺癌细胞SW579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甲状腺癌细胞SW579分成4组,每组设置5个复孔,对照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低浓度甘草次酸组为含浓度50 μmol/L+ 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浓度甘草次酸组为含浓度100 μmol/L+ 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高浓度甘草次酸组为含浓度200 μmol/L+ 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各组在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24 h和48 h后,通过Annexin V / 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甲状腺癌细胞SW579的凋亡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检PI3K、AKT1、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孵育24 h及48 h后,50 μmol/L甘草次酸组凋亡细胞比例有所升高,AKT1、p-AKT、PI3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明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 μmol/L和20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AKT1、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100 μmol/L和200 μmol/L的甘草次酸可通过抑制AKT蛋白的表达促进甲状腺癌细胞SW579 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在糖尿病性肝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别制备糖尿病大鼠和高糖处理HSC系大鼠肝星形细胞模型。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n=10),糖尿病组(T1D,STZ 60 mg/kg 一次性腹腔注射,n=30),造模成功后分别在2、4、8周检测大鼠的体重、血糖、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观察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Western blot检测CaSR和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表达的变化。HSC系大鼠肝星形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10% FBS-DMEM + 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10% FBS-DMEM + 40 mmol/L葡萄糖下培养48 h)和CaSR抑制剂组(HG+Calhex231,10% FBS-DMEM + 40 mmol/L葡萄糖 + 2.5μmol/L CaSR抑制剂(Calhex231)下培养48 h,每组n=5)。结果:动物模型中,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血糖、AST和ALT显著升高,CaSR和胶原Ⅰ(COⅠ)、胶原Ⅲ(CO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上调;细胞模型结果与大体基本一致,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分化标志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增加,表明HSC分化成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外间质(ECM)主要成分COⅠ和COⅢ表达增加,降解ECM的关键酶MMP9同样增加,Calhex231可减轻上述变化。结论:CaSR表达上调参与大鼠糖尿病性肝损伤和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高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心肌细胞分为三组-正常组、心衰组、磷酸肌酸钠组,心力衰竭组用含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33 mmol/L葡萄糖)培养;磷酸肌酸钠组用...  相似文献   

14.
《生命科学研究》2017,(6):519-522
为探索高糖培养对原代海马神经元形态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相关蛋白β-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β-protein precursor,APP)含量的影响,分离胎龄16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分别使用含有25 mmol/L、50 mmol/L、75 mmol/L和100 mmol/L葡萄糖浓度的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干预,Western-blot检测APP蛋白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作用后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结果发现:高糖培养后,胎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变短,胞体肿胀,同时APP水平随着葡萄糖浓度的递增逐渐升高。以上信息提示高糖引发的神经元形态破坏与APP高水平有关,控制血糖可能有利于保护神经元细胞,使其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骨组织块法原代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然后配置含不同浓度(10-7mol/L、10-8mol/L、10-9mol/L )T3的培养基,与大鼠成骨细胞共培养4d,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成骨细胞ALP活性.结果:T3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随T3浓度的增高,成骨细胞表达ALP活性增强(P<0.05).结论:10-7mol/L~10-9mol/L浓度的T3可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新生Wister大鼠胰岛β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门控特性的影响,即分别用2.8、5.5、16.7和22.2 mmol/L的葡萄糖刺激单个贴壁胰岛β细胞,以Ba2+作为载流子,分析比较葡萄糖对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糖(2.8 mmol/L)情况下,大鼠胰岛β细胞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静息膜电位约为-70 mV,钙离子内流不明显,且无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关系。在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的条件下,大鼠胰岛β细胞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在-40 mV激活, +20 mV左右达峰值;高糖(16.7 mmol/L)作用胰岛β细胞后,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约-40 mV激活,+10 mV左右达峰值,即峰值电位向负方向移动约10 mV;葡萄糖浓度达22.2 mmol/L时,电活动呈持续性去极化,峰值电位增加不明显,提示葡萄糖降低胰岛β细胞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电流的激活电位阈值,促进其开放,钙电流峰值电位增加,随着高糖作用时间的延长,胰岛β细胞容积变大,细胞膜破坏。提示高浓度葡萄糖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浓度过高则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通过观察葡萄糖刺激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糖毒性作用的可能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雷帕霉素对D-葡萄糖诱导的人肾小球足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该研究体外培养人肾小球足细胞HGPC细胞系,并将其分为对照组(5 mmol/L的D-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的D-葡萄糖)、低/中/高浓度组(在30 mmol/L的D-葡萄糖的基础上加入2.5、5.0、10.0μmol/L雷帕霉素),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细胞活力,筛选出最适雷帕霉素后,又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雷帕霉素组、LY294002组(30 mmol/L的D-葡萄糖+10μmol/L 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雷帕霉素+LY294002组(30 mmol/L的D-葡萄糖+10.0μmol/L雷帕霉素+10μmol/L 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雷帕霉素+SC79组(30 mmol/L的D-葡萄糖+10.0μmol/L雷帕霉素+10μm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骨组织块法原代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然后配置含不同浓度(10-7mol/L、10-8mol/L、10-9mol/L)T3的培养基,与大鼠成骨细胞共培养4d,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成骨细胞ALP活性。结果:T3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随T3浓度的增高,成骨细胞表达ALP活性增强(P<0.05)。结论:10-7mol/L~10-9mol/L浓度的T3可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精胺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及高糖处理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①动物实验:24 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糖尿病组(T1D)和精胺组(T1D+Sp),每组8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复制 1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精胺组在 STZ 注射前两周每天腹腔注射精胺(Sp,5 mg/(kg·d)),随后隔天注射,饲养至 12 周。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并对大鼠心脏组织进行 Masson 染色和 Sirius red 染色。②细胞实验:出生1~3 d的大鼠心脏提取原代 CFs,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高糖组(HG)和精胺组(HG+Sp,每组 n=6)。高糖(HG,40 mmol/L)处理 CFs 复制细胞模型,精胺组在高糖处理前给予Sp(5 μmol/L)预处理30 min。CCK8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胶原含量,Western blot 测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CNA、CyclinD1 及 P27)的表达。结果: 与 Control 组相比,T1D 大鼠血糖显著上升,胰岛素水平和心脏功能降低;染色结果显示心肌胶原含量增加。同时,HG 组细胞活力与培养基中胶原含量明显增加,PCNA、CyclinD1 表达上调,而 P27 表达下调。精胺能减轻上述变化,表现为改善心脏功能,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和减轻心肌纤维化水平。结论: 精胺可减轻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雷诺嗪对高糖高脂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雷诺嗪保护胰岛β细胞的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雷诺嗪对体外培养及高糖高脂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IT-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因子Caspase-3活化片段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雷诺嗪对NIT-1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低浓度雷诺嗪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保护作用,随浓度升高保护作用明显.在培养基中加入高脂高糖及高浓度的雷诺嗪(5μmol/L)共同培养24h,雷诺嗪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脂高糖单独作用组(P<0.01),同时相对于高糖高脂组,激活型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雷诺嗪能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雷诺嗪对Caspase-3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