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黏膜是阻止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黏膜免疫系统在抵抗感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黏膜途径接种疫苗可以同时诱导黏膜和全身免疫反应,因此,理论上针对黏膜的免疫策略是最合理和有效的。但黏膜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屏障作用造成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低下,制约了黏膜疫苗的发展。M细胞(Microfoldcells)是黏膜免疫系统所独有的,其具有捕获腔内抗原和启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功能。M细胞摄取抗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黏膜疫苗的免疫效力,而利用M细胞配体可将抗原靶向递呈给M细胞,从而实现高效的黏膜免疫应答。靶向M细胞的抗原递送策略及其应用可以提高黏膜免疫应答水平,促进黏膜疫苗的研制。尽管如此,要成功研制安全高效的黏膜疫苗,今后依然有漫长的路要走,这可能有赖于进一步探究M细胞的特性和功能及黏膜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先天性免疫反应识别病原体的一个重要分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家族各种成员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入侵病原体表面的各种不同分子模式,随后启动免疫反应,达到保护机体作用.在大脑中,小胶质细胞可以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参与脑内免疫反应,也可以通过分泌各种促炎症因子启动或促进免疫反应,而TLR家族在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它既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免疫反应枢纽因子的表达来增强免疫,也可因免疫过度而损伤神经细胞.总之,Toll信号通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及其细胞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应用益生菌提高宿主抵抗某些病源菌感染及预防肿瘤发生的基础。但是,益生菌的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益生菌细胞壁组分可能是引发免疫反应的功能性物质,而构成各种益生菌细胞壁组分的差异可能是益生菌免疫调节作用存在菌种特异性的主要原因。肠道派伊尔斑外层的M细胞是介导益生菌或其细胞组分进入上皮下层的主要通道,进入上皮下层的益生菌或其细胞残片可以被黏膜免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DC)或巨噬细胞吞噬,并呈递给淋巴细胞。益生菌及其细胞组分在黏膜局部刺激黏膜免疫系统,也可以引起系统免疫反应,但其通过局部免疫刺激引起系统免疫反应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研究益生菌细胞组分构成和益生菌免疫激活作用之间的关系,及由局部免疫刺激引发系统免疫反应的机理是益生菌免疫刺激作用机理研究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细胞自噬是细胞基本的代谢过程,它对维持细胞的生存和组织自稳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噬形成分为起始、延伸、成熟和终止4个阶段。自噬在不同的阶段均受到来自于细胞内部和外部的诸多调控,多种复合物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自噬参与了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干细胞干性的维持、多能性诱导干细胞(i PS)的建立以及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清除等过程。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自噬参与了淋巴细胞的发育、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对机体的免疫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对自噬在免疫系统中的深入研究将加深我们对免疫机制的认识,为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策略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杨瑞丽  孙佳楠  陆伟 《生命科学》2013,(11):1084-1088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后能抑制宿主巨噬细胞(M西)的免疫反应,并在其中生存、复制。研究表明Mtb减毒株感染主要诱导宿主Mφ凋亡,凋亡能抑制胞内Mtb的活力;而Mtb毒力株感染能抑制凋亡的完成,诱导Mφ坏死,最终导致Mtb扩散、感染临近细胞。通过对Mtb感染诱导宿主Mφ不同死亡方式的讨论,进一步认识Mtb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受多个层面调控,包括染色体水平、DNA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等.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一类转录本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涉及上述各个层面,如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的调控、转录的促进和抑制、m RNA的剪辑及对转录因子的调控等.其作用方式复杂多样,可与DNA、mRNA和蛋白质等相互作用而发挥调节作用.LncRNA保守性较差,但其表达却有较高的细胞、组织和分化阶段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分化受到精密的调控,且具有较高的阶段性和特异性.因此研究lnc RNA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免疫系统是较好的选择,这能促进我们对免疫调控的理解,为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lnc RNA的分类和lnc RNA作用的一般分子机制,及其对T细胞、B细胞、固有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可引发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可导致持续性的炎症。而炎症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管重构、血管硬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等,加重高血压的发展。高血压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主要涉及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吞噬细胞对组织的浸润、树突细胞的抗原递呈、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化以及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的活化等。Toll样受体识别抗原启动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炎症是高血压免疫机制的关键。自主神经系统也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主神经对免疫具有调节作用,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失衡,导致免疫调节异常,引发心血管损伤,造成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从而加剧高血压的发展。因此,对神经免疫调节的研究有望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高血压中免疫机制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固有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macrophages, Mφ)在机体中分布广泛并具有十分活跃的生物学功能,在宿主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既往研究集中于Mφ的吞噬功能及抗原提呈作用,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同活化模式的Mφ对病毒感染后机体的炎症反应具有双重调控作用,Mφ的极化状态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关系密切。病毒感染急性期,Mφ向M1方向极化,M1型Mφ可促进炎症反应,辅助机体清除病原体,但其过度活化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加重组织的免疫病理损伤;随着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进展,Mφ向M2方向极化,M2型Mφ可通过分泌多种抑炎因子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参与组织修复,亦与感染慢性化密切相关。不同种类的病毒感染机体后可以诱导Mφ向不同方向极化,但其具体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现就Mφ极化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作一概述,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为治疗策略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白术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白术多糖作为抗原刺激小鼠免疫系统,探讨其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为多糖在免疫调节功能方面的应用开发及在药物鉴定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给予小鼠自术多糖、可溶性淀粉多糖、伤寒多糖抗原刺激,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及交叉抗体,探讨补益类水溶性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多糖抗原均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G类抗体(P〈0.05);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非特异性IgG类抗体即交叉抗体的产生;但不激发病理性抗体产生(RF阴性)。结论补益类水溶性多糖能激发免疫反应与其他多糖可能有共同的途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细胞代谢或细胞应激均可以引起DNA损伤。DNA损伤可以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即DNA损伤反应。炎症免疫反应是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起的防御反应。DNA损伤反应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DNA损伤修复蛋白在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就DNA损伤修复蛋白在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免疫反应是宿主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激活适应性免疫的基础,其在宿主清除病毒的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当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病毒感染细胞后主要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入侵,进而产生干扰素和一系列细胞因子来抵抗病毒入侵或清除病毒;而在适应性免疫中,机体主要通过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识别入侵的病毒并将其清除。与此同时,病毒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宿主细胞中获得生存,进化了多种可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机制。现将主要针对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一系列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去乙酰化酶Sirtuin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群芳  周鹏 《生命科学》2006,18(2):133-137
依赖于NAD 的去乙酰化酶Sirtuin对细胞的存活、衰老、凋亡等生理活动的调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Sirtuin系统中的ySir2和SIRT1就目前来说是研究得较为透彻的两个成员。ySir2参与了酵母的交配型基因沉默、端粒的沉默、rDNA重复序列的沉默以及细胞寿命等生理功能。人类SIRT1在细胞存活与代谢等过程中也起到调节作用。本文对Sirtuin的结构、作用机制、底物特异性、影响因子及其功能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免疫检查点在T细胞免疫反应中起负性调节作用。通过对这些靶点的抑制,可增强对免疫系统的激活,为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途径。CTLA-4和PD-1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及抗肿瘤中机制有所不同,针对这两条信号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具有不同的效应。现将综述CTLA-4和PD-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相应靶点阻断剂在实体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海马脑区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是一组多肽蛋白,一般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未成熟白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等。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及其受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并发现它们对CNS中某些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有调控作用。本综述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对CNS海马脑区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一种能直接杀伤病毒及抗细胞内感染的效应细胞,大多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CD8细胞,其反应是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反应,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不能完全清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与病毒在体内的高度变异及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甲壳动物血细胞及其在免疫防御中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壳动物的免疫反应主要依靠吞噬、包囊和凝集,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血细胞在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造血组织和造血干细胞为血细胞的生成、补充和更新提供了保障。血细胞成熟后分为不同类型,对血细胞分型的研究正在从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向采用生物技术方法的方向发展,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经应用于血细胞分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在细胞化学特性与功能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甲壳动物的免疫反应中,血细胞数量在不同的免疫应激状态下发生明显变化。当外来病原体较小时,血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吞入病原体,在细胞内部将病原杀灭;而当入侵的病原体或寄生虫的个体大于10μm时则以多个血细胞的包囊作用或凝集作用来完成。甲壳动物的免疫反应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必然涉及多层次、多个因子的参与。其中造血组织的结构,血细胞的产生及调控机理,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对血细胞进行分型标准的建立,免疫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等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甲壳动物的免疫反应主要依靠吞噬、包囊和凝集,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血细胞在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造血组织和造血干细胞为血细胞的生成、补充和更新提供了保障。血细胞成熟后分为不同类型,对血细胞分型的研究正在从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向采用生物技术方法的方向发展,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经应用于血细胞分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在细胞化学特性与功能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甲壳动物的免疫反应中,血细胞数量在不同的免疫应激状态下发生明显变化。当外来病原体较小时,血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吞入病原体,在细胞内部将病原杀灭;而当入侵的病原体或寄生虫的个体大于10 μm时则以多个血细胞的包囊作用或凝集作用来完成。甲壳动物的免疫反应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必然涉及多层次、多个因子的参与。其中造血组织的结构,血细胞的产生及调控机理,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对血细胞进行分型标准的建立,免疫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等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调节性T细胞,特别是foxp3+CD4+的Treg亚群,是免疫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既可以调节其他T细胞的功能,也可以调节B细胞以及一些固有免疫系统成分的功能。近几年的研究发现,Treg还参与调节一些非免疫的过程。最典型的例子是内脏脂肪组织中的Treg可以调节一些代谢指标,而且这部分Treg与淋巴器官中的Treg在分布、转录谱和T细胞受体谱方面均有不同。本文的作者在骨骼肌组织中发现了一类特殊的Treg亚群,并参与调控肌肉的修复。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  相似文献   

19.
SPARC(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是一种具有多样细胞生物学功能、分布广泛的分泌性基质蛋白。具有3个独立模块结构,不同肽段所行使生物学功能不尽相同。除破坏细胞粘附和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外,SPARC还具有调节细胞分化、参与细胞对某些生长因子反应等生理功能。SPARC参与PI3K/AKT、MAPK、Wnt通路的调控,并对β-FGF、VEGF、PDGF、TGFβ等生长因子以及基质蛋白酶具有调节作用。对SPARC功能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SPARC组织特异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正常免疫耐受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调节性T细胞作为一类具有负向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细胞亚群在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中起关键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制免疫应答的范围、程度及作用时间,对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及免疫活性的发挥产生抑制,因此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可以通过细胞接触、分泌细胞因子、基因调控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在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内环境因素作用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转录因子Foxp3作为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标志是其分化成熟及功能维持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