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抑素、多胺、蛋白质水解酶的性质、与细胞增殖调节的关系及其在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中的可能作用。抑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增殖抑制因子,多胺则可促进细胞增殖,蛋白质水解酶对细胞表面蛋白质的作用也可能是促进细胞分裂的一个因素。抑素活性的降低、多胺合成的加速及蛋白质水解酶活性的增强均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最后讨论了患癌动物体液中存在着一类非免疫性抑癌因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赖氨酸乙酰转移酶5(KAT5)作为MYST家族中的一员,可通过乙酰化不同底物,参与转录、DNA修复、分化和信号转导等细胞过程。KAT5的作用不可被其他MYST家族成员替代,并且KAT5的敲除可直接导致细胞凋亡,说明KAT5可能位于细胞中生理信号通路的上游,发挥着极其重要且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KAT5表达量的变化极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过去的研究发现,KAT5在乳腺癌、黑色素瘤、肺癌中表达降低,在这些肿瘤中被认为是抑癌因子。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KAT5在乳腺癌、肝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和肺癌等肿瘤中既可高表达又可低表达。在KAT5高表达前提下,KAT5可作为促癌因子发挥促癌作用,而在KAT5低表达的前提下,KAT5又可作为抑癌因子发挥抑癌作用,并随着KAT5进一步表达下降,抑癌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KAT5还被发现在骨肉瘤、甲状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异常表达,且KAT5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凋亡、药物和放疗抵抗性密切相关。因此,KAT5是具有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之一。本文根据近些年KAT5在肿瘤中的表达量和在相应表达量下参与的抑癌或促癌信...  相似文献   

3.
iASPP--抑癌基因家族中的癌基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SPP1和ASPP2是新发现的能特异性地刺激p53细胞凋亡功能的分子,是抑癌基因家族新成员。最近又发现了这个家族的第三个成员iASPP,与前两个成员ASPP1和ASPP2的抑癌功能不同,iASPP能抑制ASPP激活p53凋亡能力的作用,因此被称为是一种新的癌基因。在肿瘤细胞中已发现存在着高表达的iASPP,因此通过抑制iASPP来恢复肿瘤细胞中p53的抑癌功能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决定和多阶段演进的过程 ,首先是某些基因发生突变并不断积累 ,引起细胞分化生长失控。然而这些突变必须克服机体设置的细胞增殖障碍、应激产生的染色体基因修补机制以及多种抑癌基因的作用。在染色体受到损伤时 ,这些抑癌因子会激活表达 ,调控基因转录以抑制肿瘤生长 ,所以只有当排除了抑癌因子的多重作用后 ,一个正常细胞才能逐渐突破防线而转化成为一个肿瘤细胞[1] 。经过多年研究 ,科学家虽已搞清了主导肿瘤转化的相关基因及其在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但能否根据这些已经了解的细胞转化机制 ,在体外模拟肿瘤的发…  相似文献   

5.
E-钙黏蛋白复合体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E-钙黏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一细胞黏附。它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分子,其抑癌作用通过加强细胞间黏附和抑制细胞增殖来发挥。在相当数量的恶性肿瘤中存在E-钙黏蛋白复合体黏附功能失常.使得肿瘤细胞易于向远处转移。该介绍E-钙黏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E-钙黏蛋白复合体与细胞信号转导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讨论了E-钙黏蛋白的抑癌作用,肿瘤细胞中E-钙黏蛋白缺失的机制,以及钙黏蛋白转换在肿瘤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核转运与P53功能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真核细胞胞内部分被核膜分为核区与质区两个区域 ,因此 ,不可避免地存在核区与质区之间连续而有选择性的双向物质交换 (核转运 )。这一生理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制 ,而是受到精密的调控 ,同时 ,核转运也调控着细胞其他生理过程 ,如基因表达。P5 3是一个转录调控因子 ,它的抑癌作用就是依靠其转录调控活性来实现的。对P5 3的抑癌作用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 ,但近年的研究发现 ,P5 3抑癌功能的发挥与其自身及相关蛋白质的核转运有很大的联系。在对肿瘤细胞的研究中发现有三类突变会影响P5…  相似文献   

7.
MicroRNAs(微小RNAs)是新近发现的内源性高度保守的非蛋白质编码的长约22核苷酸单链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MiR-125b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既有上调发挥癌基因作用的报道,也有下调发挥抑癌基因作用的报道,miR-125b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结果众说纷纭,涉及到肿瘤细胞生命活动周期的各个过程,以下就miR-125b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分化和耐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表明,P53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同时,P53还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53的结构功能和性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其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主要就P53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理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通过磷酸化酪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位点介导Wnt、Hedgehog、NF-κB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参与各类细胞功能的调节。GSK-3β在不同信号通路和细胞类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导致其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发挥促癌或抑癌的双重作用,与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直接关系。在胰腺癌和结肠癌研究中,GSK-3β的高表达调控通过相关信号通路,增强细胞增殖调控因子表达,抑制负性调控因子的活性,促进癌细胞的增殖。GSK-3β能激活上皮细胞间质转型过程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增强癌细胞扩散能力;相反,在胃癌和肺癌中,GSK-3β具有积极的抑癌作用。GSK-3β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抑癌作用,通过调节Wnt和PI3K/Akt信号通路,负向调控癌细胞的生长与侵袭,并且GSK-3β磷酸化相关因子以减弱其对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刺激。本文总结了GSK-3β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去甲斑蝥素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实验表明,去甲斑蝥素可引起人胃癌BGC-823细胞发生 M期阻滞及细胞凋亡.进一步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出了去甲斑蝥素抑癌作用相关蛋白.研究显示,线粒体热休克蛋白CH60、线粒体ATP合酶d亚单位、内质网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线粒体Hsp70的辅助因子GRPE1、SH3L3以及染色质组装因子1小亚基RBBP4参与了去甲斑蝥素的抑癌作用.研究提示,去甲斑蝥素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热休克蛋白及p53的表达进而激活caspase-3依赖的凋亡通路,并且去甲斑蝥素在引发内质网协迫之后,可通过抑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的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进一步分析了去甲斑蝥素与线粒体ATP合酶抑制剂寡霉素A的联合用药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的抑瘤效果比单独用药的抑瘤效果显著,提示去甲斑蝥素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ATP合酶功能抑制BGC-823生长.上述结果为优化去甲斑蝥素的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1.
ATBF1(AT motif binding factor 1)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其表达产物是目前发现的分子量最大的转录调节因子,它能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基因增强子AT富聚区结合,调节AFP的转录.ATBF1基因表达过程中,由于转录本mRNA的选择性剪接,可产生ATBF1-A和ATBF1-B两种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对AFP表达的调节具有相互对抗作用.ATBF1-A是ATBF1基因的主要表达形式,其能抑制癌细胞生长,而ATBF1-B则能促进癌细胞增殖.本文分析ATBF1异构体如何调控AFP表达及其作用的多样性,阐述ATBF1表达下调对肿瘤细胞生长和侵袭产生的影响;探讨ATBF1异构体抑癌作用的可能机制和选择性应用ATBF1异构体治疗肿瘤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维生素C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C(V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它具有氧化还原性质。它既可损伤肿瘤细胞DNA起到抑癌作用,又可损伤正常细胞DNA而致癌。Vc可激活T细胞,增加干扰素产量,限制肿瘤发展。Vc还具有在肿瘤坏死因子存在下损伤甚至杀死HIV-1的作用。研究表明Vc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功能物质。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miRNAs具有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功能,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粘附、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形成等过程.miRNAs可调节肿瘤细胞转移表型,主要通过改变肿瘤细胞黏附力、侵袭力与迁移力.本文重点介绍调节肿瘤细胞转移表型相关miRNAs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以便为肿瘤转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p53作为最重要的抑癌因子之一,通常作为转录因子发挥肿瘤抑制作用。除转录活性外,p53及其突变型可能通过调节整合素、钙黏蛋白、Rho/ROCK信号通路等对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建产生作用,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和迁移。p53的这些功能在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建以响应细胞外微环境和癌基因激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细胞中广泛表达的异三聚体全酶,调节许多重要的信号通路,它的表达异常所致的信号通路紊乱会引发肿瘤和促进肿瘤的发展.PP2A在特定的状态下能够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这种抑癌特性由B调节亚基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来决定,因此B调节亚基在PP2A的抑癌功能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肿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是由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的结果,而抑癌基因的失活可能在其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是能够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对正常细胞的增殖起负性调节的基因。抑癌基因的失活常常表现为一个等位基因丢失(allelic loss)和另一个存留等位基因(retained allele)突变。其中,等位基因丢失就是由肿瘤中常见的染色体区域或节段缺失所致,它同时还会伴有抑癌基因座位相邻区域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IDH是指肿瘤基因中特定染色体上某种DNA多态标记的等位基因片段由同一患正常组织基因组的两种变成一种,即等位基因型由杂合子变成纯合子。IDH是肿瘤细胞中染色体缺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脆性组氯酸三联体(FHIT)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3p14.2,经细胞生物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及转基因、基因敲除技术等实验证实其为抑癌基因。FHIT主要通过某种信号途径诱导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研究认为,FHIT通过FHIT-底物复合物产生抑癌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FHIT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抑癌基因VHL(von Hippel-Lindau)的突变可导致VHL综合征。其所编码的蛋白产物——肿瘤抑制蛋白VHL(von Hippel-Lindau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p VHL)可与多种底物特别是低氧诱导因子(hi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相互作用。p VHL在有氧状态下主要通过参与组成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作用于HIF,从而介导其泛素化降解。VHL突变所致的HIF活化,导致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多,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肾细胞癌潜在治疗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是重要的调控分子,长约22 nt,属于非编码RNA,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miR-34a是研究比较清楚的microRNA,目前认为是重要的抑癌micro RNA。p53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p53与miR-34a形成的正反馈调控网络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及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功能。现综述p53/miR-34a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DHA复合物(AT-158)对荷瘤小鼠移植瘤及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抑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做初步探讨。方法建立移植瘤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评价AT-158在体内和体外的抑瘤作用,观察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在药物作用下的核形态的改变,测定移植瘤中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T-158在体内和体外均显示显著的抑瘤作用。肿瘤细胞的核形态发生凋亡细胞特征性改变。诱导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AT-158显示一定的抑瘤效果,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