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学在乳腺癌诊治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勇  王建逵 《生物磁学》2005,5(1):29-32
近年来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物理、化学研究等各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磁学在乳腺癌诊治中应用日趋广泛,本介绍了核磁共振,免疫磁珠技术,铁氧体微粉吸收剂,磁性药物在乳腺癌诊治中应用进展及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其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但容易出现耐药,且患者预后较差。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和诊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样,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靶向治疗和耐药机制研究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目前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基于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和诊治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随着免疫治疗概念的兴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开始成为肿瘤免疫的形态学评价标志物。TILs在许多方面对乳腺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大量研究证实其可以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效果及预后的预测指标。同时,对于TILs的评估已不再局限于浸润性乳腺癌中,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ICS)及转移性乳腺癌亦成为研究新领域。在此,本综述将围绕TILs与各类乳腺癌的预后、治疗关系予以阐述,从而体现TILs对当前乳腺癌病理及临床的实际应用价值所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以期为乳腺癌的诊治规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的42例癌旁组织中PD-L1的表达,并分析PD-L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ELISA方法测定这42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PD-L1的表达及另外18正常对照血清中PD-L1的表达,并分析PD-L1在血清中表达与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关联程度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PD-L1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PD-L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且乳腺癌患者血清PD-L1的表达与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显著相关(r=0.811,p0.001)。PD-L1在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均高表达,两者显著相关,高表达PD-L1与乳腺癌进展及预后不佳相关。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采用免疫组化及ELISA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PD-L1的表达,对于解释PD-L1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对乳腺癌的诊治及临床应用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死亡率得到了实质性的降低,但它仍是女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对乳腺癌的治疗还面临很大的挑战。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缺乏开放的阅读框,无编码蛋白质的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可能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中起调控作用,且目前对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较多,对LncRNA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有望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思路。现就Lnc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HIF-1alph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HIF-1alpha表达水平对于乳腺癌诊治的意义。方法:选取我 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46 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42 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中留取病变的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乳腺组织中的HIF-1alph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分析HIF-1alpha表达水平与乳 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病变乳腺组织中HIF-1alpha表达水平(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2.50 %),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HIF-1alph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以及雌激素受体状 态无显著相关(P>0.05);③HIF-1alph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 论:乳腺癌患者的HIF-1alpha表达异常升高,其表达水平与癌组织分级、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对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 提示作用,值得临床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aveolin-1 和nm23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72 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组织和40 例乳腺增生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Caveolin-1和nm2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之间的 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veolin-1 和nm23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 关(r= 0.609,P<0.05);其中Caveolin-1 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 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 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aveolin-1 和nm23 的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可应用于临床 诊治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前,超声刀因其手术效率高、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在乳腺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使用。近几年来通过对超声刀在乳腺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我们发现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实践性、直观性的优势。借助超声刀行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教学方式可激发临床实习和见习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对临床乳腺外科学习的兴趣。临床实习和见习学员在乳腺癌手术中学习并掌握超声刀的使用原理与操作方法可提高学员对乳腺外科手术的直观认识,有助于提高外科临床带教的效率和质量。本文结合超声刀在乳腺外科手术中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应用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教学中的主要优势与现存问题,对借助超声刀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教学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目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尽管近年来对乳腺癌的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部分病人因未能早期发现及术后通过淋巴道与血道转移而导致死亡。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其肿瘤细胞具有某些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和防御的特点,继而引起转移,造成恶化。因此,探讨乳腺癌细胞生长、转移与免疫逃避的相互关系,对更好的诊治乳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乳腺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aveolin-1和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72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组织和40例乳腺增生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Caveolin.1和nm2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veolin-1和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9,P〈0.05);其中Caveolin-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aveolin-1和nm23的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可应用于临床诊治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1)
目的研究超声影像评效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评效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46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术前采用超声测量残余病灶最大直径,研究与病理所得残余病灶最大直径的相关性,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评估效果。结果超声测量残余病灶最大直径与病理评效结果呈正相关(r=0.960,P0.05);对浸润性癌残余病灶,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90.24%,特异性为40.00%,阳性预期值为92.50%,阴性预期值为33.33%。结论超声检查是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患者致死的最重要原因。目前乳腺癌转移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乳腺癌转移相关微RNA(microRNA,miRNA)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乳腺癌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miRNA参与包括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凋亡、迁移、侵袭等肿瘤发生、发展过程,进而实现对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有些miRNA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有些则起抑制作用;还有一些miRNA的功能存在争议。本文将主要着眼于近年来发现的这几类miRNA在乳腺癌转移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其将来在乳腺癌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在乳腺癌化疗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资料完整的12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结果:拓扑异构酶Ⅱα在126例浸润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9.2%,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HER-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状态无相关(P〉0.05)。结论:拓扑异构酶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TopoⅡα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近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中呈现基因扩增或受体蛋白高表达。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差,术后复发风险高、生存期短。曲妥珠单抗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特异性抑制剂[1],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曲妥珠单抗分子靶向治疗相比于传统的化疗,具有特异性较强,毒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它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自然疾病进程,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研究、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技术因具有无创伤、活体、动态、连续、特异显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的体内示踪或特定基因体内表达的实时监测研究。TGF-β1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技术在研究TGF-β1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转移作用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讨论乳腺癌的体内转移过程与TGF-β1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最后对黄酮类化合物干预乳腺癌转移的作用进行总结。因此,本文可为筛选抗乳腺癌转移的新型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推动分子影像技术在活体动态连续观测药物治疗效果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68例经过空心穿刺活捡并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R、PR、P53、Bcl-2,全部采用CEF化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手术治疗,再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以上指标的阳性表达率情况。结果:ER、PR化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Bcl-2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ER、PR的阴性和阳性和疗效情况无明显差异性,而P53、Bcl-2的阴性和阳性表达和化疗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组化检测中ER、PR对乳腺癌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性,而化疗可通过抑制P53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增值并通过升高Bcl-2表达来调整肿瘤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eparinase,HP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micro lymphatic density,MLD)之间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探讨HP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HPA水平及CD34和D2-40分别标记的微血管和微淋巴管,观察乳腺癌组织中HPA水平与MVD及MLD的关系,并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HPA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以阳性CD34为标志的MVD增高,以阳性D2-40为标志的MLD降低;HPA阳性乳腺癌组织中MVD和MLD明显高于HPA阴性乳腺癌组织;乳腺癌中HPA水平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病理学级别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HPA与乳腺癌的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HPA可以作为评价乳腺癌浸润和转移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Livin和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Livin和BcI-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巾表达上调,且与病理分期有关,提示Livin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Livin与Bel-2蛋白可能在乳腺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伟  黄焰 《生物技术通讯》2011,22(4):572-574,579
乳腺珠蛋白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具有乳腺组织特异性的分泌型蛋白,因其在乳腺癌中高度表达的特异性,而被公认为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预后及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p42MAP)在蛋白表达水平、mRNA表达水平和激酶活性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Western-blotting,免疫沉淀、激酶活性测定和RT-PCR方法检测37例人乳腺癌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的Erk2表达及活性变化。结果:与周围正常组织相比,37例人乳腺癌中Erk2蛋白表达显增加(100%);其激酶活性亦显增高(75.68%);在mRNA水平,Erk2的表达亦明显增高;Erk2表达与其活性变化无相关性。结论:人乳腺癌中Erk2蛋白表达、mRNA表达和激酶活性均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提示Erk2参与乳腺癌的信号转导,为乳腺癌的活化信号,可能成为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