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黄枝油杉和矩鳞油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K.Fu.和矩鳞油杉Keteleeria
oblonga Cheng et L. K. Fu. 的核型。 并与江南油杉 K.cyclolepis Flous.和台湾油杉 K.
formosana Mast. 的核型比较,讨论四种油杉核型进化趋势。 黄枝油杉核型公式K(2n)=
24=16m+8sm;矩鳞油杉核型公式K(2n)=24=18m+6sm。 黄枝油杉在第1、3、6号
染色体短臂上具次缢痕;而矩鳞油杉在第2、4、6号染色体短臂上具次缢痕。二者均属较对称的“2A“核型。 四种油杉核型进化趋势是江南油杉→矩鳞油杉→黄枝油杉→台湾油杉。 相似文献
2.
黄枝油杉为中亚热带喀斯特地区珍贵树种,该物种分布范围狭窄,野生种群幼苗数量少,严重限制了其自然更新。为探求该物种濒危的原因,同时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该文对黄枝油杉的种实性状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基质、贮藏温度和时间、不同地理种源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枝油杉球果平均结种率为7.45%±6.54%,种子有较长种翅[(2.27±0.32)cm],种子平均长度为(1.55±0.15)cm(不含种翅),平均宽度为(0.62±0.05)cm,平均厚度为(0.46±0.04)cm,平均千粒重为(214.81±14.76)g,风干种子平均含水量为15.28%±1.66%。(2)黄枝油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 ℃,在20 ℃和30 ℃下萌发率显著降低(P<0.05); 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周期性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条件(P<0.05); 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10%~30%条件下均能萌发,且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 适宜萌发基质为质地疏松、透气性好的泥炭土和珍珠岩; 种子不耐贮藏,采集后应及时播种; 3个不同地理种源中以桂林恭城县三江乡种群种子萌发率最高。黄枝油杉球果结种率较低,种子萌发对温度要求严格,且种子易失去活力,这可能与其濒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K.Fu系松科油杉属植物。因叶像松似柏,群众有松柏木、山松和图松的别称。 黄枝油杉为我国特有植物,生长在石灰岩石山的特殊环境中。自1950年发现以来,尚未见有较详细的资源调查的报告,为发展林业生产及石山绿化,现将1981年6月至9月调查情况及有关材料报导如下,供参考。 黄枝油杉为高大常绿乔木,树高20米左右,胸径最大有136厘米,树干通直,雄伟挺拔,树冠球形或椭圆形,枝叶茂密浓绿,适于庭园绿化。根系发达,能在土层比较浅薄,温湿度变化较大的石灰岩石山上生长。我区石灰岩石山的面积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0%。发展黄 相似文献
4.
牟凤娟;戴兴芬;马士祝;邓长仙 《植物研究》2013,33(2):214-219
对云南特有珍稀植物蓑衣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var. pendula)的地理分布、自然生境概况及种群大小和年龄结构等种群特性进行研究,并掌握其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及种子散布和萌发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蓑衣油杉在云南省华宁县主要分布于平地和吗哒等山区村寨周边地区;现有蓑衣油杉自然居群均为小种群,高群集分布,年龄结构不合理,种群处于相对不稳定阶段;虽然种子的种翅特征利于远距离传播,但可育种子产率极低,种子向幼苗难以转化使其有性生殖受阻,生活史趋于断裂,是最终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内因之一;自然生境的严重破坏、成年植株的过度采挖对蓑衣油杉种群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也是造成部分野生种群个体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外因。本文还针对蓑衣油杉的濒危机制提出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花叶夹竹桃是夹竹桃的变种。整个植株,黄绿相间,有的叶片金黄,有的叶片黄、绿交错。植株高达4—4.5米,萌蘖性强,极耐修剪。叶革质,较原种叶片略薄,花冠粉红色,径约5厘米,有特殊香气,单瓣或重瓣,果长圆形,花期6一10月,若冬季保护地栽培,花期提前至5月中旬。花叶夹竹桃遇强日光直射,易使叶片黄色变浅,严重的造成叶片炽伤,故喜60%左右阳光照射,宜温暖湿润气候;性强健,抗烟、粉尘及有毒气体能力强,是良好的庭院观赏树种。不同树种无性繁殖的难易度差异很大。夹竹桃的繁殖人们一直延用扦插、压条法为主。经试验…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基质和处理对6个拟作为年宵花的山茶花新品种扦插成活率的影响。采用3种不同的基质配比和3种不同的处理对6个品种的山茶花进行了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泥炭与黄土或珍珠岩的混合基质最适合该6个品种的扦插生根,生根粉对6个山茶花品种的成活率影响不大,但插口加裹黄土后能有效提高其成活率。6个品种在最佳的扦插条件下的成活率在85%-92%之间。研究结果为快速大量地生产这些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芳樟穗条性状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芳樟容器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芳樟穗条性状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同一枝条梢部穗条的扦插成活率显著高于中部、下部和基部;穗条长度10 cm、直径0.3 cm、带2片半叶、下切口切为斜面的穗条,扦插成活率高于其他处理。最佳穗条应是同一枝条靠梢部1~2段,长度10 cm左右、直径0.3 cm、带2片半叶、下切口成斜面的穗条。 相似文献
9.
吴晓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29(1):62-63,67
南方红豆杉种子产量低,休眠期长,自然存有量和栽植数量少,人工造林种苗需求量大。为促进南方红豆杉的可持续利用,对南方红豆杉不同扦插时间繁殖作进一步探索。通过试验,插床的蔽光度为60%,用清水沙做基质、一年生枝条做插条,经过药剂处理,湿度保持在70%~80%,得出南方红豆杉以11月下旬扦插繁殖效果较好,成活率达78%。能批量生产,满足人工造林的种苗需求。 相似文献
10.
郑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2):65-66
苦丁茶有“绿色黄金”之称,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其有性繁殖很慢,而利用沙、蛭石、锯末等作基质,以无土的方式进行扦插育苗,具有成活率高、繁殖快、成本低等优点。在操作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黄枝油杉7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12条ISSR引物对218个黄枝油杉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5个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数( PPL)为100.00%,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 I)为0.4177,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 H)为0.2666;在种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数(PPL)在71.20%~92.00%之间,平均值为80.69%,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在0.3273~0.3886之间,平均值为0.3548,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 H)在0.2139~0.2478之间,平均值为0.2291。这说明黄枝油杉在物种水平和种群水平上均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Nei’ s遗传多样性分析( Gst=0.1433)和AMOVA分析(Φst=17.91%)表明,黄枝油杉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种群间保持一定的基因交流( Nm=2.9890>1)。 Mantel分析显示,黄枝油杉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r=0.4567, P=0.0610>0.05)。 相似文献
12.
对银沙槐种子破除休眠的适宜方法及其幼苗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破口和沙磨处理休眠破除效果最好,但容易引起种子腐烂死亡;分别用65、80和95℃热水处理种子,以95℃1 min破除种子休眠效果最好,且幼苗长势好,65℃效果最差,80℃可破除部分种子休眠,除80℃外延长热水处理时间可导致死种子数增加,95℃则引致大部分种子死亡;液氮浸种处理效果均显著,其中以液氮处理10 min效果最好,但幼苗多为不正常苗而致死;硫酸处理以浸种120 min效果最好,但处理时间过长可导致死种子数增多,且造成少数幼苗根部腐蚀死亡。综上所述,打破银沙槐种子休眠的较优处理方法是硫酸120 min浸种处理和95℃1 min热水处理。 相似文献
13.
模拟增温下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温度升高对门源草原毛虫幼虫发育历期、生长发育速率、体重及存活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增温0—1.26℃内,随着增温幅度变大,1龄幼虫越冬后开始活动期和蛹期提前,整个幼虫的发育历期缩短;增温可以提高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相对生长速度,使其发育高峰期提前到5月份;随着增温幅度变大,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体重有减轻的趋势;0—1.26℃的温度升高导致门源草原毛虫幼虫存活率增提高,但是增温过高(1.98℃)也会导致其存活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4.
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Bertr.)Beissn]为第三纪残遗裸子植物,被列为中国濒危树种,也是南盘江流域天然植被的重要组分。该研究于南盘江流域的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典型样地法建立了1块面积为100m×80m的永久性标准固定样地,并运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BDFSSSP)法分析铁坚油杉种群整体、大树(DBH≥15.79cm)和小树(5cm≤DHB15.79cm)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揭示南盘江流域内天然次生群落中铁坚油杉种群的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1)铁坚油杉种群整体处于随机偏向均匀分布(W=0.468)状态,混交度适中(M=0.480),个体径阶分化明显(U=0.472)。(2)多数大树同时处于优势地位(U=0.204)和中度混交(M=0.436)状态,格局为随机分布(W=0.483)。(3)小树的分布格局和混交状态与种群整体相似,但大部分小树都是劣势木(U=0.75~1.00)。研究认为,南盘江流域铁坚油杉种群与其相邻种群之间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铁坚油杉种群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具有多样性,暗示整个种群可能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饥饿和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存活、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究了饥饿胁迫与饥饿后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存活率、生长、行为、肝体比、摄食率以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开展了幼体(初始体质量为4.95±0.48 g)的饥饿(0、1、2、3、4、5、6 d)和再投喂(15 d)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饥饿时间对虎斑乌贼的幼体存活率、体质量降低率、肝体比和消化酶活力影响显著.随着饥饿胁迫时间的增加,其存活率、肝体比呈下降趋势,其中饥饿3 d后,存活率开始明显下降,体质量降低率明显增大,幼体出现喷墨、互相残杀等异常行为;4种消化酶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淀粉酶活力以饥饿4 d组最低 (0.07±0.02 U·mg-1·prot-1);脂肪酶活力以饥饿2 d组最低(18.47±2.07 U·g-1·prot-1),饥饿6 d组最高(57.60±3.98 U·g-1·prot-1),胃蛋白酶活力和胰蛋白酶活力以饥饿5 d组(1.98±0.59 U·mg-1·prot-1)和饥饿4 d(186.68±20.72 U·mg-1·prot-1) 最低.饥饿处理结束后,经15 d再投喂,各试验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摄食率差异显著,幼体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摄食率均与饥饿处理时间呈负相关;饥饿1和2 d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肝肝体比无显著差异,而饥饿3~6 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饥饿1~2 d组的摄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饥饿6 d组的摄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各组淀粉酶与脂肪酶活力无显著差异,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活力差异显著,均以对照组最高(胃蛋白酶活力7.06±0.64 U·mg-1·prot-1,胰蛋白酶活力914.67±26.54 U·mg-1·prot-1),饥饿6 d组最低(胃蛋白酶活力3.21±0.57 U·mg-1·prot-1,胰蛋白酶活力660.04±37.92 U·mg-1·prot-1).说明虎斑乌贼的幼体饥饿不可逆点(PNR)为第6天,且不能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16.
海月水母为我国近海主要大型灾害水母种类之一,当自然环境适宜其生长与繁殖时,易出现暴发性的增殖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稳点与平衡。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2.5、5、7.5、10、15、20、25、27.5、30℃)和盐度(15、20、25、30、35、40)对海月水母碟状体存活与生长的影响,实验共进行30d。结果显示,在实验设置的温盐范围内,温度、盐度均显著影响碟状体的存活与生长。在盐度15-35条件下,海月水母碟状体可以在温度2.5-25℃存活,在15-25℃范围内可正常生长;在温度20-25℃和盐度20-30条件下适宜海月水母碟状体生长,其中温度20℃和盐度25条件下海月水母碟状体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与盐度相比,温度对碟状体的影响较大,在盐度15-35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碟状体的伞径逐渐增大,其碟状体形态向水母体形态的转变速度加快。在达到临界点25℃时,若继续升高温度,碟状体的生存率与生长率显著下降。温度与盐度对海月水母碟状体的生存与生长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碟状体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提高了对较高盐度的适应性。研究表明,温度、盐度的变化显著影响碟状体的生长与存活,直接导致碟状体种群数量变动,进而影响成熟水母体种群数量。结论为进一步探索大型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机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侵入我国后迅速扩散至多个省市,严重阻碍了当地农、林、牧业的发展。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茎泽兰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解析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在紫茎泽兰入侵、传播和扩散过程中的作用,能为开展紫茎泽兰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实验,测定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紫茎泽兰株高、叶片数、总叶面积、节间距、地径,并统计单株花序数、单花序种子量、种子量、种子千粒重、含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结果】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茎泽兰的株高、地径有极显著影响(P0.01),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紫茎泽兰的单株花序数、单花序种子数、总种子量分别增加了5.03、1.51、7.64倍;种子的长度、宽度、含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增加了15.24%、23.08%、19.46%、29.22%、391.01%、183.56%(P0.05)。【结论】丛枝菌根真菌可显著促进紫茎泽兰生长,控制丛枝菌根真菌的数量可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生长,并抑制紫茎泽兰花序数、种子量及种子的生命力,降低其扩散蔓延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措施对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栽培基质、肥料浓度和N、P、K元素浓度配比试验,对8个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reng.hybrids)品种的株高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栽培基质变化对大部分品种的高生长影响较小,只有‘Parfait’和‘Rubylite Rose’2个品种的高生长受栽培基质的影响较大。就‘Crystal Blush’和‘Parfait’2个品种而言,不同浓度的肥料处理,在生长后期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N、P、K营养元素配比处理显示,N元素变化对高生长影响较小,而P、K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彩色马蹄莲的株高生长。 相似文献
19.
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Rv)、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进行种间关联性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划分生态种组。结果表明,21种主要树种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关联,且江南油杉与其他物种多呈不显著相关。210个种对中,正相关的有110对,负相关的有81对,不相关的有19对,正负比1.36。绝大多数种对间呈不显著相关,显著率仅为0.48%,物种间相互独立。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负相关种对数大于正相关种对数,绝大多数种对不显著,显著率分别为6.19%和7.14%。与x2检验相比,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方式更加灵敏。运用PCA二维排序可将主要树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物种的生态习性和资源需求相似,多呈正相关,种对间相互依赖共存;不同生态种组间物种多呈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