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路文彬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4):235-238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的一个属。近年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将该属细菌分为六个亚属(或亚群)。至今沙门氏菌属包括2107个血清型。有对人致病的,也有对动物致病的,其中也有人畜共患的。对人能引起肠热症,败血症,慢性肠炎,食物中毒和腹泻。引起肠炎和败血症的发病机理人们已有所认识,但对沙门氏菌引起腹泻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沙门氏菌培养物滤液中存在外毒素(Exotoxin),尤其是肠毒素(entetotoxin)与腹泻关系相当密切。本文就沙门氏菌的发病机理及肠毒素的特性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肠杆菌科是细菌中的一大类群。它包括动物肠道寄生的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一些植物的致病菌和腐生型的细菌。这类细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例如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等污染食品后引起人的感染和食物中毒,其他的多数菌属也都有一定的致病力,有的还引起肠道外的感染。此外,还可以利用能发酵乳糖的四个菌属,即所谓“大肠菌群”,作为检查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人类伤寒、副伤寒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沙门氏菌巳超过2000个种。最近几年,我国组成了全国沙门氏菌菌型调查及选种工作协作组,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于1983年7月,在一处引起伤寒流行的疫水中分离出3株新的沙门氏菌。现经一些专家鉴定审核。3株沙门氏菌分别是:海安83001为沙门氏菌亚属Ⅲ(61:I,V:1.5.7);海安83002为沙门氏菌亚属  相似文献   

4.
<正> 2.3 非伤寒的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属目前大约括包2000多个血清型,它们可以感染许多种的温血和冷血动物。这种感染可能是无症状的。在人类中发生的这种疾病认为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关系到网状内皮系统的全身性感染,菌血症,以及长程的发烧,亦即所谓的“肠热病”,是由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及乙型付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典型的传染病。另外一些血清型,特别是仙台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及都柏林沙门氏菌也能引起败血病,但另外也常与转移性脓肿有关系。另外的一种也是更为普遍的一种临床表现是肠炎,伴有发烧,许多血清型都可以引起。  相似文献   

5.
刘少英  刘洋 《四川动物》2005,24(1):98-103
绒鼠属于1896年建立?针对该属有几个亚属、多少个有效种的问题10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一般认为该属有3个亚属:Eothenomp亚属、Anteliomys亚属,和Caryomys亚属。部分人认为只有前两个亚属;少数人认为没有亚属分化。至于该属的种类争论更大,命名的种类多达20个,但没有一人同时承认20个种,比较多数人认为有11个种。我们通过研究该属部分种的阴茎形态学认为:该属有3个亚属,即Eothenomys亚属、Anteliomys亚属、和Caryomys亚属。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百多年前发现的一种病原体,是一种常见的重要人畜共患 病原菌,它不仅可以引起胃肠炎,还会引起伤寒、败血症及肠外灶性感染等多种症候群.在 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中毒病例占首位或第二位,因而受到了人们强烈的 关注,而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正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有了很 大的进展,由十分困难的传统分离培养法到免疫学检测方法发展成为今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技术.毫无疑问,检测方法的进展在便利沙门氏菌检测的同时,也将为更好地了解沙门氏菌奠定基础.综述了食源性沙门氏菌的概况以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不仅能引起动物伤寒、霍乱,还会导致人类胃肠炎、败血症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畜的生命健康,由其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高居所有食源性致病菌之首。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是预防与控制沙门氏菌传播蔓延的重要手段。随着生物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沙门氏菌的检测技术已从传统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发展到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电化学、传感器、生物芯片等快速、高通量检测,尤其是近年来与纳米技术、光谱学、质谱学以及代谢组学等的结合使用,为沙门氏菌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参阅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进行总结阐述,并对沙门氏菌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动向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Nurmi概念及其在控制鸡沙门氏菌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郁生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1):53-55
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传播疾病,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害人类健康,是一个全球范围重视的问题。其中以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为最常见者。近年来,随着市场上鸡肉及其制品销量的增加,人的沙门氏菌病也与之平行增加。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肉正是此类传染病的主要根源和媒介。在美国,由于污染的肉和鸡引起的沙门氏菌感染估计约有200多方例,造成约10亿美元的损失[1],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它国家[2].对养禽业及其加工业而言,污染的危险存在于每一个环节中。感染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鸡及其它家禽,是最…  相似文献   

9.
葡萄球菌是人和动物皮肤黏膜的专性寄生菌,目前临床常见的致病菌种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感染。表皮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10.
粪产碱杆菌和木糖氧化杆菌败血症:附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粪产碱杆菌和木糖氧化杆菌败血症的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条件致病菌致病日益增多,并引起严重败血症,这类败血症酷似伤寒的临床表现,易误诊,而且这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维持正常微生态平衡是临床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从四川省自贡市某医院污水中检出一株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证明,其抗原式为16:1,W:1,5,其生化反应按K;mffcaann关于沙门氏菌属分类,其特性与亚属1较接近,因此建议将该菌暂定名为自贡沙门氏蓖。  相似文献   

12.
1989年5月,我们在进行食品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检查中,从粪便中分离到一株菌,开始认为是沙门氏菌,但经进一步证实系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工作中我们先用SF进行选择性增菌,然后划SS平板分离,发现平板上有较纯的粉红色、中心带黑色菌落,怀疑有是沙门氏菌亚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甘露醇亚硒酸盐和亚硒酸盐两种增菌培养基对沙门氏菌各血清变型的选择性增菌作用作了研究。研究述及37℃下沙门氏菌与埃希氏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三种竞争菌混合培养生长动力学过程,测出了评价增菌培养基优劣的客观指标EI值;按沙门氏菌传统分离方法,对加有终浓度为10~1、10~2、10~4、10~6、10~8个活菌/毫升的沙门氏菌株与正常人大便的两种增菌培养基,经37℃下孵育20至24小时后作SS琼脂平板划线分离和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通过两种培养基EI值及沙门氏菌分离结果的比较证实,甘露醇亚硒酸盐培养基对沙门氏菌株的选择性增菌作用明显优越于亚硒酸盐培养基(P<0.001)。  相似文献   

14.
【背景】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肠道病原菌,主要依靠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s,T3SSs)来产生与致病性相关的效应蛋白。其中沙门氏菌致病岛(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SPI)区域是关键的基因区域。高盐浓度条件可以诱导SPI-1上效应蛋白的表达。【目的】探究在高盐浓度条件下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糖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寻找有意义的效应糖蛋白。【方法】将鼠伤寒沙门氏菌在普通培养基和高盐培养基中培养,收集菌体并超声裂解,提取蛋白后,用肼偶联法富集糖蛋白并用胰酶酶解,通过二甲基标记定量及LC/MS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糖蛋白的定量,用Thermo Proteome Discoverer 2.2软件对标记蛋白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质谱结果显示,高盐环境中,沙门氏菌有19个糖蛋白的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其中,上调蛋白10个,最为显著的是ompC基因编码的外膜孔蛋白;下调表达糖蛋白9个,最为显著的是yjgF基因编码的翻译起始抑制因子。【结论】根据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沙门氏菌在高盐环境下有多种重要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改变,这一结果对研究沙门氏菌SPI-1产生的效应糖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寻找沙门氏菌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32种杜鹃花属植物亚属间杂交的可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平 《广西植物》2018,38(12):1566-1580
为探索杜鹃花属植物亚属间杂交的可育性规律,该文对常绿杜鹃亚属(subgen. Hymenanthes)、杜鹃亚属(subgen. Rhododendron)及马银花亚属(subgen. Azaleastrum)、映山红亚属(subgen. Tsutsusi)和羊踯躅亚属(subgen. Pentanthera)的亚属间杂交进行了研究,共涉及杜鹃花属植物5亚属15亚组32种,杂交组合118个。结果表明:(1)杜鹃花属植物的亚属间杂交存在明显的生殖障碍,其可育性水平与亚属及其类群组合有关,高、中、低与不育比例为2∶16∶8∶92,可育比例仅20.0%,杜鹃亚属与马银花亚属等4个亚属级组合杂交未显现可育性。(2)亲本杂交组合方式对亚属间杂交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类群组合有明显的向性。以杜鹃亚属做母本与常绿杜鹃亚属的云锦杜鹃亚组杂交的可育组合比高于反交,且在有关大王杜鹃、粘毛杜鹃、露珠杜鹃和马缨花的杂交中也是如此,但与银叶杜鹃亚组杂交正好相反;另外,12对单向可育组合,分布于常绿杜鹃亚属与杜鹃亚属等4类亚属级杂交组合中。(3)杜鹃花属的亚属间杂交不亲和与败育现象明显,不可育组合百分率占80%,不能坐果是败育的主要表征,所有可育组合的绿苗率比值和单位种子数比值无一例达到相应母本的自然授粉水平。(4)双亲系统分类上的关系对亚属间可交配性具有重要影响并与可育程度一致,染色体倍性也有一定的作用。(5)有关研究为探索和认识杜鹃花属植物亚属间进化遗传联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考,银叶杜鹃亚组可能是解释常绿杜鹃亚属与杜鹃亚属进化遗传联系的重要类群,杜鹃亚属的多鳞杜鹃可能与常绿杜鹃亚属具有广泛的血亲关系,其中多鳞杜鹃与岷江杜鹃彼此为生态相邻种并有可能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有遗传渗透,百合花杜鹃和毛肋杜鹃分别与映山红亚属、腺果杜鹃与马银花亚属,越峰杜鹃和繁花杜鹃分别与映山红亚属,大白杜鹃与羊踯躅亚属间的联系均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污水中分离沙门氏菌,一般先经增菌,然后再分离培养。最广泛使用的增菌培养基有亚硒酸盐(SF)、四硫磺酸盐和Rappaport氏增菌液等。但这些增菌液对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检出率较低,从污水  相似文献   

17.
自1885年Salmon等分离得到猪霍乱沙门氏菌以来,目前已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型2 500余种。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的成员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大部分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中许多血清型菌能在人和动物之间交叉感染。目前,人们利用全身性疾病小鼠模型对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常用的小鼠模型与体外细胞培养分析相结合,这一  相似文献   

18.
HIV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怪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有互型和11型2种。1983年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L.M0ntngnier首次证实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并分离到了病毒一HIV-1。1986年L.Montagnier研究组的F.Clavel等人又分离到了另1种HIV,即HIV一人HIV-1与HIV-2又都有许多亚型。科学家们最近研究发现HIV-1和HIV-2起源于非洲,大约在本世纪础到50年代传染给人类,并在流行传播过程中变异为各种亚型。HIV-1致病力强,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HIV-2毒力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生鲜鸡肉中沙门氏菌的基因组信息,了解其耐药机制与致病机制,从新鲜鸡肉中分离出一株沙门氏菌FC10727,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和PacBio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FC10727基因组大小为4 638 420 bp,预测有4 016个基因,GC含量为54.15%.通过注...  相似文献   

20.
创伤弧菌是一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可引起严重的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痰患。其确切的致病因子和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兹将近年来有关其主要致病因素,如溶细胞素、金属蛋白酶、儿荼酚亲铁物质、英膜多糖及磷脂酶的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