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虫数二七农药名称黑尾浮尘子活若虫数%}羹、…%} 稻飞易赢葡万飞赢薪万福蔽公盆!尝盆l%}士盘l望盆1%}觉洁‘赵钊虫判‘“}曳叫虫咧,产%面丽而丽万而而石而不 5】4】44.斗!3】】1 33‘31 3!0一3曰1011}0}11!一0 7 12{22.2 13}1 1 16.67 1 10}{4}1 10 21一01‘}In 月!1一1!2!In 8 12}13}牛1 1 35‘四 2 11一0}3、一O25 10}11斗}6 1 30.071 15.的2。{。{}7}9}56·乃{25·o89 12 6 1212,8若数一斗3的转一科3死虫一洲成数死虫成数活虫总虫数RU二.笼“己.曰J 00月J,‘U凡吕 …蕊‘J,n八只︸八”,二二.孟‘717巧牡8661穷32 97 3129巧曳犯蛆10…  相似文献   

2.
《古生物学报》1992,(2):286-286
·卜卜1‘””习},…习 { }沙!!沐习阳 刘…旅雌一雌{ :{理创上森州润l;拱皿习木雌二︷州料11沐雄二日木豁及鳍┌─┬─┐│右│茜│└─┴─┘;不{翔印申麟及华斜皿剐旅州琳日木雌习木雄州料田木雌习沐雌甜哥习才雌剑琳11木雄 2。11木劫哥雄!一…!一…一21.细印申斜哥旅l--22)麟碰减雌又品 } }“一记器旧,品篇d流 一一,“一卜三昆盘 …_’,二1盆:之又l宁罗}一中布母;,抽比申斜耻雄畏︸les户周dy叭Y切阳{切 }‘心巨.曰. 1,,一,牌齐帷 酬一 拍(km.)…l!一 441.0︸到.笠洲7一.留礼一卜ao肠一0 .6怜呻.254.4冲93?O2 .3 3!|川一:曰卜“·。︸﹄…  相似文献   

3.
李超波  胡丽丽  王振东  钟淑琦  雷蕾 《遗传》2009,31(12):1177-1184
植入前小鼠胚胎的发育事件包括第一次卵裂、胚胎基因组激活、桑椹胚致密、囊胚形成。小鼠受精卵胚胎的致密化发生在8-细胞阶段晚期, 致密过程中, 胚胎卵裂球本身以及卵裂球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卵裂球微绒毛以及胞质成分的极性化分布, 卵裂球之间形成特殊的胞间连接。致密化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细胞分化事件, 即导致了内细胞团以及滋养外胚层的产生。植入后, 内细胞团将发育成为胚体, 滋养外胚层将发育成为胎盘等胚外组织。细胞粘附分子E-cadherin介导的胞间粘附起始了致密化。卵裂球发生粘附所需的组分在致密前已经存在, 但是直至8-细胞阶段晚期连接复合体才表现出明显的粘附活性。敲除E-cadherin基因, 发现母源性的E-cadherin足以介导致密。E-cadherin介导的胞间粘附是细胞粘附的第一步。文章综述了E-cadherin介导胞间粘附的具体过程以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调控该过程的相关 机制。  相似文献   

4.
内脏团插核术刺激对三角帆蚌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血细胞的类型及内脏团插核手术刺激对血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的影响,研究利用相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对三角帆蚌血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流式细胞术光散射图谱显示血细胞被分两类,一类为颗粒度高的大细胞,另外一类为颗粒度低的小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显示,血细胞可分为胞体暗、折光性差和胞体明亮、折光性强的两类;Giemsa和H.E染色显示细胞分为胞质染色不均一、胞内颗粒明显和胞质染色均一、胞内颗粒不明显的两类;透射电镜超薄切片观察显示,颗粒明显的细胞胞质内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较丰富,颗粒不明显的细胞胞质内细胞器较少;负染结果表明血细胞主要分为表面不光滑、突起明显和细胞表面光滑、突起较不明显的两类。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见,三角帆蚌血细胞分为颗粒明显的细胞和颗粒不明显的透明细胞两大类。内脏团插核术刺激后,血细胞的形态和比例均发生显著变化。血细胞形态更多样,伪足状突起更明显,细胞内囊泡状物质增多,血细胞密度显著增高(PP<0.01)。研究表明,作为三角帆蚌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血细胞,在插核手术后,其类型、形态结构和数量均产生明显变化,这是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免疫防御反应,其中颗粒细胞担负着主要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解脲支原体对兔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对兔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及其致病性。方法:采用雌性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用UU感染兔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经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UU对其粘附性和致病性。结果:UU感染后,兔输卵管管腔有较多渗出物,呈淡红染匀质状,黏膜层的上皮细胞轻度肿胀,黏膜下层有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呈灶性浸润;在电镜下,UU粘附于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上,同时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纤毛互相粘连、倒状,纤毛细胞核膜欠完整.胞核染色质呈凝块状.胞浆内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的空泡,无纤毛细胞顶面参差不齐,可见伪足样突出.微绒毛减少.胞浆内近细胞顶部有少量分泌颗粒和空泡变性,细胞间可见相嵌连接。结论:UU到达兔输卵管后可粘附于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上并导致损伤。  相似文献   

6.
双峰驼肾重吸收机能的细胞学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秋生  王雯慧 《动物学报》2002,48(2):245-250
电镜下观察了18峰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肾脏细胞的超微结构,探究驼肾重吸收机能的形态学证据。结果显示,驼肾近曲小管的刷状缘高而密集,上皮细胞胞质顶端具有丰富的管泡结构,侧基底指状突起和基底质膜内褶多而明显,板状嵴线粒体发达。远曲小管和远直小管游离面微绒毛短而稀少,胞质线粒体排列密集,质膜内褶更为发达。集合小管上皮包括多量的亮细胞和少量的暗细胞两种类型,亮细胞结构简单,线粒体稀少,暗细胞线粒体密集,由皮质至髓质,暗细胞数量呈递减趋势,但内髓仍见暗细胞分布。皮质间质极少,志细血管丰富,管壁内皮菲薄有孔。髓质直小血管亦为有孔内皮。上述结构特征表明,双峰驼具有很强的重吸收能力,与其节水耐干渴特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一啼.熬毓夔啊几卜晓,班‘豁-枷。不户{姆手条 目书;移}!淤!勺社。:“真‘添石龚缘」 述爹瓶落 瑟万}分「’交护‘酗洲妙葱如渺﹃舀气典寸芯~勺傲 淞编’劫赫翅、入,豪气蘑孙务卿甲一一翎乙J咔︸卜︺n孤图图图田图1图宝完成2龄期的第1年幼娱松;进入第3年生长期的幼蚁纸;进入第,年繁殖期的雌娱妞;习七人竿,栩宾告翻的娜杯︸净,图图少棘蜈蚣(照片)@李志英  相似文献   

8.
应用自制的癌非组蛋白(NHP)抗体探针,探讨了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及其染色体和人食管癌组织的NHP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①以0.4mol/L及0.35mol/LNaCl提取的NHP均含1.14万-4万道尔顿分子量的高速泳动族蛋白(Highmobilitygroupprotein,HMGP)。②在人食管癌切片标本上癌细胞核、胞质、胞核均呈免疫反应阳性,且胞膜、胞质反应强于胞核。并见到癌巢周缘细胞比癌巢中心的细胞反应较强。③人食管瘤Eca-109细胞的胞膜、胞质、胞核均呈NHP免疫反应阳性,多见胞膜、胞质强于胞核。④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分裂中期染色体上,免疫反应呈阳性。这提示0.4mol/LNaCl提取的NHP含有DNA特异结合的NHP组分。  相似文献   

9.
鳗鲡肝脏,脾脏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琼林  卢全章 《动物学报》1994,40(2):125-130
经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鳗鲡肝脏的肝小叶不规则。肝细胞胞质内翕含多种细胞器及包含和,胆小管由2-4个肝细胞围成,相邻肝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血窦为有孔型,孔处无隔膜,内有巨噬细胞。窦周隙明显,未见贮脂细胞。肝猾胆小管腔与窦周隙面伸出许多指状微绒毛。脾脏内白髓中淋巴细胞聚集成群,无未见明显脾小结,淋巴鞘,红髓由脾索与脾窦组成,动脉分支末端(壁厚的毛细血管)可开放于红髓,无明显巨噬细胞中心,脾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性信息素释放系统)位置、 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及雄蛾触角感受器(性信息素接收系统)的种类、 形态、 分布及功能,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和雄蛾的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尖末端第8~9节节间膜上的背面中央区域, 腺体表面分布着许多饱满的锥状突起, 2日龄处女雌蛾腺体细胞间有明显的胞连接, 细胞基底膜基褶较多, 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 并与内表皮连接, 内表皮上含有多层几丁质, 胞质中含有脂质粒、 大量空泡、 光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 雄蛾触角鞭节上有5种感受器, 为毛形感器、 刺形感器、 锥形感器、 腔锥形感器和曲毛形感器, 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 曲毛形感器最少。柄节和梗节被大量鳞片覆盖, 未观察到感器。榆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研究为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 性信息素的提取、 鉴定及成虫生殖交配生物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于杰  迟德富  李晓灿  宇佳 《昆虫学报》2012,55(4):386-394
为了探明20-羟基蜕皮甾酮对昆虫蜕皮过程中体壁的表皮层、 皮细胞及其细胞器的具体影响过程, 本研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20-羟基蜕皮甾酮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5龄幼虫体壁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用高浓度20-羟基蜕皮甾酮溶液浸过的白桦叶片饲喂幼虫, 处理6 h, 摄入约400 μg 20-羟基蜕皮甾酮后, 幼虫停止取食; 处理12 h时表皮细胞顶膜上的微绒毛减少, 在皮细胞与旧表皮之间形成蜕皮间隙, 旧头壳从幼虫头部脱离; 处理24 h时蜕皮间隙继续增大, 旧表皮与皮细胞进一步分离, 新表皮质层开始形成; 处理36 h时皮细胞顶膜形成较短的微绒毛, 胞质区域出现数量较多的电子疏松泡, 新表皮由上表皮、 外表皮及8层左右内表皮片层组成; 处理48 h时顶膜与内表皮界限模糊, 内表皮继续合成至16层左右; 72 h时细胞内出现大面积电子疏松泡, 内表皮合成至20层左右。 处理96 h时, 与对照组相比, 皮细胞细胞器较少, 核仁周围出现小部分空白区域, 胞质区域内含物减少; 虫体发黑缩小, 即将死亡; 内表皮层数仍旧保持20层左右。对照组幼虫6-96 h虫体活跃, 正常取食, 外部观察及透射电镜结果均未显现蜕皮现象; 表皮层由上表皮、 外表皮及内表皮组成; 皮细胞顶膜微绒毛密度高; 表皮细胞分泌活动旺盛, 胞质区域细胞界限明显, 内含物丰富; 细胞器典型而且活跃; 内表皮片层随时间不断增加至50层左右。结果提示, 外源20-羟基蜕皮甾酮能够导致舞毒蛾5龄幼虫的致死性蜕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20-羟基蜕皮甾酮对昆虫蜕皮过程中体壁的表皮层、皮细胞及其细胞器的具体影响过程,本研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20-羟基蜕皮甾酮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5龄幼虫体壁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用高浓度20-羟基蜕皮甾酮溶液浸过的白桦叶片饲喂幼虫,处理6h,摄人约400 μg 20-羟基蜕皮甾酮后,幼虫停止取食;处理12h时表皮细胞顶膜上的微绒毛减少,在皮细胞与旧表皮之间形成蜕皮间隙,旧头壳从幼虫头部脱离;处理24 h时蜕皮间隙继续增大,旧表皮与皮细胞进一步分离,新表皮质层开始形成;处理36 h时皮细胞顶膜形成较短的微绒毛,胞质区域出现数量较多的电子疏松泡,新表皮由上表皮、外表皮及8层左右内表皮片层组成;处理48 h时顶膜与内表皮界限模糊,内表皮继续合成至16层左右;72h时细胞内出现大面积电子疏松泡,内表皮合成至20层左右.处理96 h时,与对照组相比,皮细胞细胞器较少,核仁周围出现小部分空白区域,胞质区域内含物减少;虫体发黑缩小,即将死亡;内表皮层数仍旧保持20层左右.对照组幼虫6 -96 h虫体活跃,正常取食,外部观察及透射电镜结果均未显现蜕皮现象;表皮层由上表皮、外表皮及内表皮组成;皮细胞顶膜微绒毛密度高;表皮细胞分泌活动旺盛,胞质区域细胞界限明显,内含物丰富;细胞器典型而且活跃;内表皮片层随时间不断增加至50层左右.结果提示,外源20-羟基蜕皮甾酮能够导致舞毒蛾5龄幼虫的致死性蜕皮.  相似文献   

13.
日本鬼()背鳍棘毒腺中有两种类型毒腺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结构明显不同.本文用形态学方法探讨Ⅰ型与Ⅱ型细胞的关系.结果表明:毒腺组织中Ⅰ型细胞光镜下有的胞质内可见浅染点样结构,并且在不同的细胞内其浅染点状结构的多少有差异;电镜下Ⅰ型细胞膜结构差异较大,有的Ⅰ型细胞的脂质双层膜性结构清楚;有的细胞膜外侧可见膜包小泡;有的细胞内侧面也见小泡形成、融合,使脂质双层膜间隙变宽,其内可见膜包样物质,其电子密度中等或较高,结构类似于Ⅱ型细胞的囊泡样物质.不同的Ⅱ型细胞其胞质内颗粒大小及电子密度不一,囊泡状物多少也不一.含较小而密集颗粒的Ⅱ型细胞胞膜的脂质双层膜的外侧面较规则,与Ⅰ型细胞相似;脂质双层膜的内侧面出现许多扩张的大囊泡,其内含物电子密度高或中等,与胞质内含的颗粒状物质相同;位于扩张的囊泡与胞膜之间的胞质结构有的与I型细胞的胞质内的某些结构相似.含大而稀疏颗粒的Ⅱ型细胞其颗粒数量少、电子密度差异大,并且囊泡样物质增多.推测Ⅱ型细胞可能由Ⅰ型细胞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4.
日本鬼背鳍棘毒腺中有两种类型毒腺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结构明显不同。本文用形态学方法探讨Ⅰ型与Ⅱ型细胞的关系。结果表明 :毒腺组织中Ⅰ型细胞光镜下有的胞质内可见浅染点样结构 ,并且在不同的细胞内其浅染点状结构的多少有差异 ;电镜下Ⅰ型细胞膜结构差异较大 ,有的Ⅰ型细胞的脂质双层膜性结构清楚 ;有的细胞膜外侧可见膜包小泡 ;有的细胞内侧面也见小泡形成、融合 ,使脂质双层膜间隙变宽 ,其内可见膜包样物质 ,其电子密度中等或较高 ,结构类似于Ⅱ型细胞的囊泡样物质。不同的Ⅱ型细胞其胞质内颗粒大小及电子密度不一 ,囊泡状物多少也不一。含较小而密集颗粒的Ⅱ型细胞胞膜的脂质双层膜的外侧面较规则 ,与Ⅰ型细胞相似 ;脂质双层膜的内侧面出现许多扩张的大囊泡 ,其内含物电子密度高或中等 ,与胞质内含的颗粒状物质相同 ;位于扩张的囊泡与胞膜之间的胞质结构有的与I型细胞的胞质内的某些结构相似。含大而稀疏颗粒的Ⅱ型细胞其颗粒数量少、电子密度差异大 ,并且囊泡样物质增多。推测Ⅱ型细胞可能由Ⅰ型细胞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5.
玉米(Zea maysL.)叶片细脉原生韧皮部筛分子开始分化时,首先出现的长的粗面内质网潴泡和增厚的细胞壁,随丘质体中出现其特征性的拟晶体内含量。随着分化的进行,长的粗面质网漪泡转化为较短的形态,最后聚集成一些小的堆叠并失去其核糖体。细胞核发生退化,但常到成熟期的后期,此时的细胞核由双层核膜或某些部位仅由核膜包被,内含 电子致密的不定形染色质团块。随后双层核膜破裂而变得不连续。在细胞核开始退时,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嫌色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7例嫌色性肾细胞癌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及Hale’s胶样铁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嫌色性肾细胞癌17例,大体肿瘤直径3-10.5cm。镜下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片状、梁状和腺泡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胞质半透明细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组化:EMA 100%阳性,CD10 52.9%阳性,Vimentin阴性,CK7 88.2%阳性,P504S29.4%阳性,CD11794.1%阳性。Hale’s胶样铁染色100%阳性。17例中12例随访6个月到3年,仅1例在术后15个月发现肝脏转移,其余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嫌色性肾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良好。掌握该肿瘤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对鉴别其他肾上皮性肿瘤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用光镜、电镜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DMSO在体外对MGC 80-3细胞的作用,不同浓度DMSO对MGC 80-3细胞有不同的生长抑制作用。1.5%DMSO是本研究较适合的浓度。1.5%DMSO处理7天后细胞生长率、分裂指数、克隆形成率和Con-A凝集率分别下降35.15%、18‰,90%和55.8%。处理后,癌细胞膜的碱性磷酸酶(不存在于正常人胃粘膜)比活性下降了90%,接种裸鼠致瘤率亦下降75%。处理后细胞主要形态变化是细胞变大,铺展,长直的微绒毛变成短突状,胞质内有发育特别好的高尔基体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这些资料提示DMSO能改变MGC 80-3的恶性表型,对MGC 80-3细胞是一种诱导分化剂。  相似文献   

18.
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是引起人类伤寒的病原体,人类是其唯一宿主.伤寒是一种严重的侵袭性细菌性疾病,以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多,在不发达国家常引起流行.全球每年有约2 160万人感染伤寒,其中死亡人数超过21万,且所有年龄段人群均可罹患[1].伤寒沙门菌是革兰阴性兼性胞内菌,有菌毛和周身鞭毛,有较强的内毒素,并有一定的侵袭力.现将近年来其重要的致病物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选取已稳定转染HBV X基因的QSG7701细胞(pCMVX/QSG7701),并以稳定转染空质粒pRc/CMV2的QSG7701细胞(pRcCMV2/QSG7701)及未转染的QSG7701细胞为对照,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CMV X/QSG7701细胞中HBX蛋白的分布;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细胞中c-Myc表达:用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进一步研究乙肝病毒(HBV) X基因对永生化非瘤性人肝细胞QSG7701的转化作用.研究发现,乙肝病毒X(HBX)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及细胞浆;c-Myc mRNA及c-Myc蛋白在3种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转染了X基因的细胞中c-Myc的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Ol);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发现pCMV X/QSG细胞的胞核较大,核膜增厚,核仁肥大且增多,核/浆比例失调.可见少量多核巨细胞,pRc-CMV2/QSG7701细胞与QSG7701细胞核浆比正常,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核大小及形态正常.结果表明.HBVX基因成功转染了QSG7701细胞,HBV X蛋白主要分布于转染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HBX可能通过上调转染细胞中c-Myc蛋白的表达而使细胞具备恶性化生长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初次和再次感染宿主新西兰兔后不同时间(叮咬后24 h、48 h、72 h以及第 5天、第8天)中肠上皮组织的形态学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中华硬蜱叮咬前中肠上皮主要由替代细胞和少量体积较大的消化细胞构成;替代细胞数量多、体积小、呈圆形、胞质染色浅 。中华硬蜱叮咬初次感染宿主后,消化细胞随叮咬时间延长而增多增大,微绒毛较密集,排列整齐,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各单位膜结构清晰,并出现顶端小管、小泡、大量脂滴和高铁血红素颗粒;近基膜的细胞膜内褶形成发达的基底迷路系统。中华硬蜱叮咬再次感染宿主后,中肠可发生一系列明显的病理变化,中肠基膜出现变薄、松散和断裂现象,消化细胞破裂、空泡化,消化细胞数量减少;消化细胞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不整,线粒体肿大,体嵴减少、变短甚至髓样变,粗面内质网扩张,脂粒及高铁血红素颗粒减少,细胞膜吞饮、吞噬现象减弱,消化细胞内结构紊乱和破坏。该研究结果提示初次叮咬导致了宿主的免疫抗性,再次叮咬后蜱中肠是宿主免疫力的主要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