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转基因棉花已经在我国大量种植,未来气候变化下转基因作物分解与养分循环及作物产量密切相关,但是这种交互作用对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动物的影响并不知道。【方法】本文通过野外凋落物分解实验,研究了臭氧升高和转基因品种处理下棉花凋落物分解对跳虫的影响。【结果】结果发现,无论是3次调查的总体分析还是在不同棉花生长期,不同棉花品种和臭氧浓度通过棉花凋落物对跳虫多度、类群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一些类群如棘跳和长跳在转基因棉花凋落物中显著减少,说明转基因棉花凋落物对跳虫某些类群存在一定影响,可能与转基因棉花凋落物中的高纤维素和木质素有关,因为这些可以影响跳虫的食物质量。【结论】转基因品种和臭氧升高对跳虫总体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对一些敏感类群产生了显著影响,未来还需要对这些敏感类群进行长期的监测以保证土壤生态系统中多样性和功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经营管理方式对锥栗林(Castanea henryi)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害虫种群数量时序动态的影响,为锥栗林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分析和比较了生产上典型的5种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天敌与害虫个体数量比例及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结果】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最高值在6月,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值在5月,但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低不同,管理精细未用药型锥栗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管理撂荒型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最高;相对锥栗林管理撂荒型,其它各种经营管理方式都明显地降低了下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下木层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相差较大;管理精细未用药型林冠层天敌与害虫个体数量比例相对最高,波动变化较大,自然控害能力最强;管理精细的锥栗林主要害虫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Yasumatus)、栗实象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栗链蚧Asterolecanium castaneae(Russell)种群数量显著低于管理撂荒和管理粗放的锥栗林。【结论】不同经营管理方式对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有较大影响,对锥栗林科学的精细管理有助于对主要害虫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转基因玉米种植在吉林已经开展环境释放试验,但是对土壤动物影响并不清楚。【方法】本文通过一年野外实验,研究了转植酸酶玉米田间种植对土壤跳虫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转植酸酶玉米种植对跳虫多度、类群丰富度、群落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结构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可以使其中一些稀有类群消失。而不同的玉米生长期显著影响了跳虫的群落结构。同时玉米生长期也显著影响了跳虫的多度,跳虫多度在玉米成熟期最高。这可能与玉米凋落物对跳虫的食物供应有关。【结论】转植酸酶玉米C63-1田间种植一年,对跳虫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是未来还需要进行长期野外监测试验和室内控制实验最终确定转基因玉米的环境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油茶低效林面积较大,根际土壤微生物影响林木抗性和生长,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广东省本地油茶和引种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油茶根际土壤细菌有26门77纲201目377科593属676种,真菌有14门50纲121目266科502属631种。油茶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细菌为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两种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显著,本地油茶根际土壤的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引种油茶。在门水平上,脱硫杆菌门细菌和罗兹菌门、被孢霉门真菌的相对丰度在两种油茶间差异显著,Amorphotheca在本地油茶根际土壤中特异性富集。两种油茶根际土壤细菌碳代谢相对丰度差异显著,真菌以腐生营养型为主,其次为病理营养型和共生营养型。本地油茶根际土壤中显著富集土壤腐生菌,而共生营养型真菌(尤其是丛枝菌根真菌)相对丰度(6.43%)显著低于引种油茶中(21.83%)。此外,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是影响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键因子。【结论】本地油茶和引种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差异显著,Amorp...  相似文献   

5.
东北黑土区耕作措施对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陈强  张兴义 《昆虫学报》2014,57(1):74-80
【目的】调查不同耕作措施下东北黑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类群多样性以及营养功能群结构, 有利于揭示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对土地管理措施的响应。【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7-9月在黑龙江海伦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用陷阱法对东北典型黑土区免耕、 少耕、 平翻、 旋耕和组合5种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区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类群多样性以及功能群结构进行调查, 计算各处理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相对多度、 类群丰富度、 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 Pielou均匀度指数、 Simpson优势度指数、 Cody指数和Srensen指数。【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黑土农田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为2 942, 隶属7目18科。免耕样地收集节肢动物15科, 占所有类群83.34%; 少耕和组合样地均为11科, 占61.12%。所有耕作措施下鞘翅目和蜘蛛目类群相对多度最高, 步甲科为黑土农田优势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免耕样地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 少耕样地最低。除旋耕样地外, 其他耕作样地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均以捕食性为主。群落相似性指数分析表明, 不同耕作措施间群落相似性不同, 免耕与组合之间相似性较高, 而平翻与组合之间较低。【结论】步甲科是黑土农田地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类群。不同耕作措施影响近地表土壤以及植被微生境, 进而影响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数量和营养功能群。免耕样地具有较高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捕食性动物类群, 有利于维持黑土农田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中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现已大面积栽培,但油茶害虫一直未受到充分关注。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浙江省衢州地区灯下油茶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种类,分析了其多样性及种群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衢州地区灯下油茶害虫共有103种,隶属于6目33科81属;2012—2013年,共诱集各类油茶害虫41521头,以食叶害虫为主;油茶害虫的种类及种群数量季节变化明显受到气候条件、油茶生育期和茶果采摘的影响;5—9月为油茶害虫活动高峰期,4月和10月是过渡期,油茶害虫与天敌均由越冬转入活动或由活动转入越冬;黑光灯对油茶害虫天敌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共诱集天敌昆虫21种983头。本研究结果为油茶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脉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以往关于山脉的研究多集中于地上植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相关的研究明显滞后。跳虫(Collembola)是土壤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在分解有机质、疏松和活化土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跳虫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格局法,在长白山北坡自海拔800 m至1700 m,每隔150 m进行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样品的采集,对比分析了土壤层和凋落物层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采用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4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二次熵Rao''s Q指数和功能离散FEiv指数),探讨了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共获得跳虫5542头,隶属于12科42属83种,其中等节跳科为绝对优势类群(相对密度>50%)。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跳虫群落结构差异显著,长角跳科、鳞跳科和疣跳科物种多分布于凋落物层,而棘跳科物种多分布于土壤层。线性或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凋落物层跳虫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增加格局;但在土壤层跳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无明显趋势。在凋落物层,跳虫的功能丰富度指数和功能离散度Rao''s Q指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在土壤层,跳虫的功能丰富度指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也呈现单峰分布格局,但其他功能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无明显趋势。研究表明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跳虫的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跳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不同,未来在探讨土壤动物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物种共存机制时,应综合考量垂直分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和多个度量维度(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邻作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不同邻作模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群落稳定性。【方法】采用诱集和目测法对邻作咖啡、水稻、李树及单作的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不同邻作环境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共调查到节肢动物294种,隶属于4纲12目87科,与单作玉米田相比,邻作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优势集中性指数较低,不同邻作玉米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度指数大小依次为:玉咖玉稻玉李单作。不同邻作模式玉米田中的稳定指数N_n/N_p、N_d/N_p、S_n/S_p和S_d/S_p的值的大小顺序为:玉咖玉稻玉李单作,稳定指数d_s/d_m值的顺序依次为:玉咖玉稻玉李单作,与咖啡邻作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在调查的邻作模式中最高,单作玉米田的稳定性最低。【结论】邻作能够增加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稳定性,且玉米与咖啡邻作模式是最能够增加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和多样性指数的邻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松嫩草原区农牧林复合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野外选择样地,设置样方,调查了温带地区松嫩草原区农牧林复合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生态特征.结果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是球角跳虫科(Hypogastruridae)、辐螨(Actinedida)、革螨(Gamasida)和甲螨(Oribatida),常见类群是节跳虫科(Isotomidae)和叶蝉科(Jassidae),从玉米田、草地和杨树林3个子系统的对比分析看,草地物种最丰富,多样性最高,生境条件最优越,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聚性明显;但3个子系统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完全相同,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主要土壤环境要素和气侯要素与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关关系,发现土壤环境要素是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河北省石家庄市菜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点及其多样性,应用马来氏网,对该地区菜用大豆田的节肢动物进行采集及种类鉴定,并对其群落结构组成、主要类群发生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市菜用大豆田中共诱集到各类节肢动物3纲11目94科255种6927头,其中唇足纲45头,弹尾纲31头,昆虫纲6851头。在昆虫纲中,数量从大到小顺序为: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鳞翅目>膜翅目>脉翅目>直翅目>蜻蜓目。主要类群包括叶蝉科、蚜科、蓟马科、夜蛾科、薪甲科、瓢甲科、蚜蝇科。叶蝉、蚜虫、蓟马、夜蛾和叶甲为优势害虫种群。蚜蝇、瓢虫为主要天敌。该地区菜用大豆田的节肢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均远多于其他地区大豆地块。多样性分析表明,石家庄市菜用大豆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较高,说明该地区节肢动物群落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施用有机肥和林下抚育(植被去除)是人工林重要的管理措施;土壤节肢动物物种丰富,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以作为森林管理的指示生物。人工林植被去除和施肥管理影响土壤性质、资源输入量及微生物多样性,从而影响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但是相关研究还十分缺乏。以沿海地区杨树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施用有机肥和林下植被去除对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植被去除管理对不同土壤层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和多样性指标影响不一致。有机肥增加0-10 cm深度土壤节肢动物总数量、蜱螨目数量,降低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植被去除减少0-10 cm深度土壤节肢动物总数量和弹尾目数量,降低均匀度指数。两种处理对10-20 cm深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数量和各多样性指标影响不显著。总体来说(0-20 cm),有机肥处理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显著增加,优势类群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的数量增长为对照的4倍,但是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这可能是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前气门亚目密度急剧增加,而物种丰富度没有变化所导致;此外,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总氮、有效磷的含量,降低土壤pH值,并且与前气门亚目密度显著相关。林下植被去除没有影响0-20 cm深度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和各多样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不同演替状态热带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西双版纳4种不同演替状况热带次生林:中平树(Macavanga denticulate)、崖豆藤(Millettia laptobotrya)、野芭蕉(Musa acuminata)与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naceae)林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类不同演替状况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在数量优势类群组成上无较大差异,蜱螨目为所有4类林地的突出优势类群,膜翅目、弹尾目和鞘翅目在不同林地中分别为不同数量等级的次优势类群,而在常见和稀有类群的组成上,各林地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DG多样性指数以正向演替的崖豆藤林最高,偏途演替的黄竹林最低,但中平树、崖豆藤和野芭蕉林的差异不大.4类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的垂直分布分别以凋落物层和土壤表层(0~5cm)最高,其它各层分布因林地不同各异,并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林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的季节消长总体表现出干季和雨季初期与末期高于雨量最大的雨季中期,由于不同林地植被结构、凋落物数量和质量以及土壤水热状况不同,其季节变化显现样地差异,除了受林地降水量和温度变化影响外,食物的丰欠和栖息场所的干扰状况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河北北部的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了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调查,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25类,10420头,分属于6纲24目.交错区地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常见类群有8类,稀有类群15类.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表明,森林带的多样性指数(H′)、密度-类群指数(DG)和均匀度指数较大,而草甸草原带各种指数较小.pH值与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数关联度较大,而温度和含水量与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关联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Yang Z  Yang XD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3011-3020
By using line transect method,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floor litter and soil arthropod community in a mid mountain wet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 mossy dwarf forest, and a Populus bonatii forest in Ailao Mountain of Yunnan in April (dry and hot season), June (rainy season), and December (dry and cold season), 2005. In both dry and rainy seasons, the existing floor litter mass, C storage, and C/N ratio in the three forests all increased in the order of mossy dwarf forest > P. bonatii forest >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but the N storage had less difference. In the floor litter layer of the forests, Acari and Collembola were the dominant groups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y, while Diptera larvae, Coleoptera, ants, and Homoptera were the common groups. The Sorenson coefficients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y in the three forests were extremely gre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soil arthropod density (ind x m(-2)) in the floor litter layer among the three forests, but the relative density (ind x g(-1)) of soil arthropods was higher in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P. bonatii forest than in the mossy dwarf forest. In the three forests, the density of soil arthropod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ry season than in rainy season, but the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had less differenc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existing floor litter mass and the individual density (ind x m(-2)) and dominant groups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dry and hot season (April), bu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existing floor litter mass and the relative density (ind x g(-1))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and Acari in dry and cold season (December). The individual densities of Collembola and Coleoptera also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N storage of the existing floor litter mass in the three forests.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floor lit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y in the litter layer of the subtropical forests in Ailao Mountain had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vegetation structure of the forests, and the individual density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 soil arthropod community were controlled by the floor litter, whereas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n the forests also had obvious effects on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the individual density of the soil arthropods.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2006年4月,选择浙、闽、赣交界山地的4个森林片段作为研究地点,并以浙西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连续森林对照,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木荷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结果表明:5个研究地共获土壤节肢动物1050个,分属8纲23目,其中鳞翅目、膜翅目、弹尾目和双翅目占个体总数的10%以上,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片段化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稀有类群的差异上.不同分解阶段各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优势度因其功能的不同而各异.经过2年的分解,各研究地木荷凋落叶损失量为60%~70%,研究地凋落物中土壤节肢动物的各项多样性指标均有一定的变化,且与连续森林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A checklist of the species of springtails (Hexapoda: Collembola) hitherto recorded from Turkey is presented. This list contains 53 species belonging to 39 genera in 13 families. The diversity of Collembola in Turkey is poorly known and it is clear that numerous species wait to be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17.
杨效东 《生态学报》2003,23(5):883-891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 ,对刀耕火种前后的次生林、旱稻地 (第 2年 )和火烧迹地 (火烧后直接撂荒地第 2年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同 ,均为蜱螨目、膜翅目和弹尾目 ,但不同生境样地中各优势类群所占群落总数的比例不同 ,并且 3样地常见和稀有类群的组成差异较大 ;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 DG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次生林高于其它 2块样地 ,而旱稻地和火烧迹地则无较大差异 ,但一些类群在旱稻地、火烧迹地的数量分布与次生林具有差异 ,且在土壤层的表现较为突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具有较好相似性 ,其中旱稻地与火烧迹地达到极相似水平 (D、DS>0 .9)。3种不同类型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在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总体呈现出雨量少的干季或雨季初末期高于雨量最大的雨季中期 ,与当地降雨量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同时各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因生境条件不同及人为活动干扰强弱而形成各自的季节消长特点。研究表明刀耕火种后的旱稻种植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限制条件 (面积、周围次生林和坡度 )下无破坏性影响 ,但植被改变、农事活动等对直接撂荒地和旱稻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消长产生  相似文献   

18.
Collembola (springtails) are soil arthropods, representing the most widespread hexapod group worldwide. Being skin-breathing animals, Collembola evolved special cuticular patterns, which are robust and antiadhesive allowing cuticular respiration under humid conditions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Details about function and formation of these unique cuticle characters are still unknown.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a high diversity of cuticular structures exists and that the different observed structural patterns of Collembola cuticles might go along with specific adaptations to life in soil. We examined the cuticle structures of 40 different species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compared the cuticle patterns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preferred habitat. In addition, we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current systematic concepts, showing that certain cuticle structures are typical for different collembolan groups.  相似文献   

19.
Luo YY  Yuan JF  Shen GC  Zhao GF  Yu M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295-1301
选取浙、闽、赣交界山地5个不同的常绿阔叶林群落(1处连续森林和4处片段化森林),对优势种甜槠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动态进行了研究.5个研究样地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899头,分属9纲25目,其中鳞翅目占个体总数的10%以上,为优势类群;膜翅目、弹尾目、双翅目、前气门亚目和地蜈蚣目为常见类群.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随季节动态呈现相一致的变化趋势.8月凋落物分解最快,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和个体数最多;而4至6月和12月情况与之相反.片段化森林和连续森林在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和物种多样性方面均显示出差异,面积效应和边缘效应在其中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新玉  刘洁  贺振  吴东辉 《生态学报》2018,38(20):7242-7253
为阐明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轮作种植模式黑土农田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营养结构的影响,2015年5月至9月间,利用陷阱法对连续13年玉米大豆轮作模式的定位试验站三种耕作方式(免耕、垄作、秋翻)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动物1002只,隶属于3纲11目29科37个类群,凹唇蚁、玉米毛蚁和直角通缘步甲为优势类群。免耕(NT,no tillage)有利于增加蜘蛛类群密度,垄作(RT,ridge tillage)和秋翻(MP,mould board plough)显著增加了玉米毛蚁密度。耕作方式仅对群落密度有显著影响显著影响(P0.05),而大豆不同生育阶段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特征(P0.05; P0.001)。长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功能群在不同耕作方式中所占比例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NT、RT)更有利于捕食性和植食性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常规耕作(MP)则是杂食性动物占据优势,明显呈现对不稳定环境的适应。大豆不同生育期,各功能群的个体数与类群数的动态变化不尽一致,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轮作对维持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内部物种间的关系及其营养结构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和轮作种植模式相结合可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