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妇女,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我站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16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治疗对象:160例中治疗对象为生殖健康检查及门诊患者中发现,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B超,确诊患有子宫肌瘤,无心、肝、肾疾病,自愿接受治疗者。均为经产妇,年龄30~51岁。2临床表现:16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113例,子宫多发性肌瘤26例,子宫浆膜下肌瘤21例。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97例,占60.63%。经血常规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指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时剔除肌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剖宫产术,并选择40例正常剖宫产者为常规组。记录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不同肌瘤大小、类型和数量的术中出血量;比较三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及产妇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肌瘤大小、类型和数量等一般情况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常规组(P0.05),三组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肌瘤小≤5 cm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5 cm的患者(P0.05),而不同肌瘤类型和数量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评分≤7分、新生儿体重2500 g、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如果肌瘤直径≤5 cm可考虑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当直径5 cm时,因术中出血量较多且风险较大,剖宫产时不主张同时行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28例,占同期双胎分娩的1.63%,占同期双胎胎盘送检的4.33%。6例孕28周,14例孕28~34周,8例孕周34周。全部孕产妇均无出血倾向或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年龄23~45周岁,平均31.3周岁;初产妇23人,经产妇5人。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5例,自然受孕23例;剖宫产7例,顺产21例;确诊一胎儿死亡时间为孕12周余~34周余。主要致死原因为脐带因素13例次(46.43%),胎盘因素12例次(42.86%),双胎输血综合征及纸样胎共5例次(17.86%),胎儿畸形4例次(18.18%)。结论:孕中晚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不足34周,应在密切监护母胎情况下行期待治疗,单绒毛膜囊双胎34周后可以分娩,双绒毛膜囊双胎可妊娠至36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死胎的病因及终止妊娠的方式。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分娩的死胎病例23 例,对孕妇一般资料、死胎发生原因、终 止妊娠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死胎发生孕妇中,年龄>36 岁者最多,共8 例,占34.8%,孕周在28-36+6 周的孕妇数最多,共 10 例,占43.5%,初产妇17 例,占73.9%,有流产史孕妇9 例,占39.1%;②在所有病因中,脐带因素占比最大,共11 例,占47.8%, 其次为胎盘因素和母体因素,各5 例,各占21.7%,胎儿原因与不明原因各2 例,各占8.7%;③在对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上,施行 羊膜腔穿刺引产例数最多,共13 例,占56.5%,其次为剖宫产,共5 例,占21.7%,米索流产3 例,占13.0%,自娩患者2 例,占 8.7%。结论:脐带因素为造成死胎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及母体因素,应对孕妇进行全面的孕期检查及孕期健康教育, 以减少死胎的发生,并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以减轻孕妇痛苦。  相似文献   

5.
吴云  胡涛  杨玲  查文  曹荔 《生物磁学》2013,(34):6719-672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发育异常的规律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80例经产后及引产后证实的单胎妊娠的畸形胎儿,回顾性分析产前的超声检查资料,孕妇平均年龄27.6岁,平均孕周27.1周。超声诊断畸形儿统计标准:参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卡》的监测类型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的检测畸形类型确定。结果:459例为经超声检出的胎儿先天畸形,21例为超声漏诊,根据胎儿出生后情况反馈为畸形。459例畸形胎儿,孕周在12-40周,其中24.4%(112/459)的病例是在18-24孕周之间检出,56.9%(261/459)的病例是在12—28孕周之间检出,其中24周检出病例数最多(42/459)。35.7%(164/459)的胎儿畸形是在孕28-36周期间检出。结论: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95.62%(459/480)。妊娠28周前超声能检出大多数可检的胎儿畸形。超声在胎儿产前诊断上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率高,无损伤性,操作简便,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有生育要求子宫肌瘤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其中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0例归为经腹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0例归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妊娠率。此外,80例患者根据出院后1年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术后失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腹腔镜组均优于经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腹组(P<0.05),两组术后妊娠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肌瘤数目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是否妊娠有关(P<0.05),而孕次、肌瘤类型、肌瘤最大直径以及穿透宫腔与否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是否妊娠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以及肌瘤多发是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未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有生育要求子宫肌瘤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程度相当,但腹腔镜术式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此外,年龄较大和肌瘤数目较多会使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妊娠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李彩依 《蛇志》2000,12(3):57-58
异位妊娠是妇科的急腹症之一 ,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占 95%以上 [1]。我站 1 995年 1 0月至 1 998年 1 0月 ,应用天花粉蛋白保守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 1 2例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异位妊娠患者 ,年龄在 2 4~40岁 ,平均 32岁。其中首次妊娠 2例 ,孕 2~ 3次6例 ,带器妊娠 2例 ,绝育手术后妊娠 2例。身体状况良好 ,估计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内出血少 ,无应用天花粉蛋白禁忌症。1 .2 症状与体征 停经 34~ 62天 ,其中停经 <50天 8例 ,>50天 3例 ,1例无停经史。均有阵发性腹痛 ,肛内坠胀感 ,阴道呈点滴状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单脐动脉与胎儿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2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超声检查且确诊为单脐动脉的胎儿58例,观察并记录其超声表现,并对其合并其它异常病症、脐动脉缺失的侧别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入组孕妇中于20周前发现单脐动脉胎儿7例,于孕21~24周检测发现单脐动脉胎儿32例,于孕25~28周检测出单脐动脉胎儿13例,于孕28周发现单脐动脉胎儿6例。左侧脐动脉缺失36例,右侧脐动脉缺失22例,孤立型脐动脉缺失27例,合并其它组织器官畸形31例。27例孤立型脐动脉缺失胎儿仅存1例S/D值明显升高,其余均处于正常状态。胎儿染色体检测结果为27例孤立型单脐动脉中5例染色体表现为多态性,其他染色体结果均显示正常;31例合并其它组织结构异常的单脐动脉中8例染色体结果显示异常。58例单脐动脉胎儿中活产23例,引产30例,死于宫内5例。结论:单脐动脉与胎儿畸形异常密切相关,且经产前超声检查可有助于明确胎儿单脐动脉的发生发展,对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降低复发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44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子宫肌瘤术后复发随访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随访的445例患者复发94例,复发率为21.12%,复发距手术时间6~96个月,平均(38.5±12.8)个月.年龄、BMI、肌瘤数目、肌瘤大小、肌瘤部位、既往分娩史、术后用药与肌瘤复发显著相关,其中年龄、BMI、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妊娠是子宫肌瘤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BMI、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妊娠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室发现两例十分罕见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罗式易位病例,核型分别为45,XY,t(14q14q)、45,XX,t(13q13q)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28岁,汉族,其妻子30岁,孕早期自然流产4次(孕8周1次,孕7周3次),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习惯性流产。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共分析30个分裂相,每  相似文献   

11.
黄伟媚 《蛇志》2006,18(4):337-337
1临床资料患者,31岁,孕5产3,人流1次,本次孕33 3周,无痛性阴道流血3h,于2006年6月20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6°C,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7/9·1kPa,轻度贫血,心肺正常。产科检查:宫高34cm,腹围90cm,头位,胎心音134次/分,外阴少许血污,阴道口无活动性出血,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2年0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后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行宫颈环扎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根据宫颈环扎手术时间,将行宫颈环扎的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分为孕周≤16周组和孕周>16周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组别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分析宫颈环扎术对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和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67例行宫颈环扎手术,47例未行宫颈环扎手术。手术组晚期流产率低于非手术组,胎膜早破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活产率高于非手术组(P<0.05)。两组妊娠合并症、早产、足月产、新生儿结局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16周有33例,孕周>16周有34例,孕周≤16周组的延长妊娠时间长于孕周>16周组(P<0.05)。结论:接受辅助生殖助孕的PCOS患者发生双胎妊娠,在任何孕周发现宫颈扩张并进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均可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晚期流产的发生,提高活产率,但会增加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同时在孕周≤16周时行宫颈环扎术可有效延长妊娠时间。  相似文献   

13.
我站自 1 998年 6月至 1 999年 3月 ,对 2 0例妊娠 1 3~ 2 4周的中期孕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初孕妇 3例 ,孕 2胎以上 1 7例 ,其中 1 3~ 1 6周 5例 ,孕 6~ 2 4周 1 5例 ,年龄最小1 9岁 ,最大 38岁。1 .2 给药方法 经阴道后穹隆放入米索前列醇0 .1 mg,臀部抬高 1 5°,卧床休息 30 min,4~ 6h重复放置 1次 ,直到有效宫缩为止 (5min出现 1次宫缩 ,持续 30 s以上 )。根据宫缩情况 ,若宫缩强度不够 ,可加用催产素静滴 ,需有专人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切实了解宫缩情况 ,以避免子宫破裂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声在诊断妊娠合并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86例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妊娠合并急腹症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异位妊娠87.2%(184/211),急性阑尾炎84.2%(32/39),卵巢囊肿蒂扭转90.0%(27/30),急性胰腺炎66.7%(6/9),不全流产及难免流产、子宫肌瘤扭转、子宫肌瘤红色变性、胎盘早剥、泌尿系结石、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急性胃肠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率为100%(43/43)。结论:超声可以作为妊娠合并急腹症首选的检查手段,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庞丕万 《蛇志》2007,19(4):287-288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也是蛇伤病例的主要病因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据广西蛇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占蛇伤病例的11·6%[1]。我县位于广西南部六万大山,毒蛇种类较多,近年来我院诊治的12例烙铁头咬伤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6月至2006年7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各种毒蛇咬伤中确诊为烙铁头咬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6岁。患者多于天气闷热时入夜后,在树前屋后、柴草堆处被咬伤。1·2诊断依据患者被蛇咬伤时看清该蛇或将该蛇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管理随访的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90例中足月产74例,早产4例,在孕4例,自然流产1例,终止妊娠7例,妊娠成功率91.1%。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认真做好孕期梅毒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提高干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施冬梅  靳元 《生物磁学》2011,(3):564-567
目的:评价超声在诊断妊娠合并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86例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妊娠合并急腹症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异位妊娠87.2%(184/211),急性阑尾炎84.2%(32/39),卵巢囊肿蒂扭转90.0%(27/30),急性胰腺炎66.7%(6/9),不全流产及难免流产、子宫肌瘤扭转、子宫肌瘤红色变性、胎盘早剥、泌尿系结石、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急性胃肠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率为100%(43/43)。结论:超声可以作为妊娠合并急腹症首选的检查手段,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唐余金  李端英 《蛇志》2006,18(2):144-145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妊娠早、中、晚各期。由于妊娠期特殊的生理和解剖改变,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误诊率高,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如诊治不当将对母婴的生命造成较大的威胁。我院1986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3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年龄19~42岁,平均(24·5±1·5)岁,其中19~40岁36例,>40岁2例。初产妇22例,经产妇16例。发病于妊娠早期(1~3个月)7例(18·4%),妊娠中期(4~7个月)20例(52·6%),妊娠晚期(8~9个月)11例(29·0%)。1·2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肺炎及7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包括对年龄、孕周、病情、其他合并症、辅助检查、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经治疗后治愈14例,死亡5例,均为晚期妊娠,其中4例合并重症肺炎,1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2例妊娠合并肺炎者,死亡3例,治愈9例;7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者,死亡2例,治愈5例。结论:妊娠合并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者,病情控制越及时,母儿结局越好,若病情不见好转,应尽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0.
罗威  易昭夏 《蛇志》2006,18(4):289-289
1998年6月~2006年8月,我们运用神农解毒丹治疗猎蝽咬伤中毒7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例患者中住院22例,余56例为门诊病人。男35例,女4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1岁,平均44·5岁。20岁以内10例,21~50岁37例,51岁以上31例。咬伤部位:面部8例,颈项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