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抗病和感病泡核桃无性系为实验材料,人工接种褐斑病病原菌后测定不同时期叶片中保护酶活性、总酚、类黄酮、叶绿素含量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探讨不同抗性泡核桃响应褐斑病病原菌侵染的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1)接种病原菌后,感病无性系64叶片带菌率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显著高于抗病无性系199(P<0.05)。(2)抗病无性系199和感病无性系64叶片的SOD、POD、CAT、APX和PPO活性随着侵染时间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SOD、POD和APX活性均在16 d时达到最大值;与较感病无性系相比,接种后抗病无性系的POD和APX活性较强;在接种前期(1~16 d),感病无性系PPO活性高于抗病无性系,后期(16~34 d)CAT活性也较抗病无性系高。(3)抗病无性系叶片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感病无性系;抗病无性系MDA含量在接种后无明显变化,而感病无性系先增加后降低,其细胞膜脂过氧化较重。(4)两个无性系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平缓,且差异不显著,在接种后期(34 d)有升高的趋势;接种5 d以后,感病无性系叶片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始终显著高于抗病无性系。研究发现,泡核桃抗病无性系叶片带菌率较低,较难受到侵染,并且通过提高POD和APX活性以及积累较多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来应对病原菌侵染引起的氧化胁迫,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LED不同光强对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两年生长林4号油茶扦插苗为材料,测定和分析了LED红蓝1:9复合光不同光强处理下油茶苗可溶性物质含量、内源激素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探索了LED不同光强处理下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μmol·m~(-2)·s~(-1)处理下油茶苗具有最高的ZR含量和POD活性,以及最低的MDA含量,但可溶性糖含量、IAA含量和GA含量最低; 150μmol·m~(-2)·s~(-1)处理下油茶苗具有最高的ABA含量,且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最低; 200μmol·m~(-2)·s~(-1)处理下油茶苗具有最高的SOD活性,但POD活性最低,且MDA含量最高; 250μmol·m~(-2)·s~(-1)处理下油茶苗具有最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IAA含量、GA含量和CAT活性; 300μmol·m~(-2)·s~(-1)处理下油茶苗游离氨基酸含量、ABA含量、ZR含量和CAT活性均最低。与其他处理相比,250μmol·m~(-2)·s~(-1)处理更利于提高长林4号油茶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是培育油茶苗较为理想的光强。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麦白粉病菌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白粉病强致病力生理小种E09感染高抗小麦白粉病品种青春38、高感小麦白粉病品种龙麦33幼苗,研究接菌后0 d、1 d、2 d、4 d、6 d、8 d、10 d小麦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叶片可溶性蛋白、叶片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研究数据表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后,两小麦品种青春38和龙麦33的体内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感病品种龙麦33降低幅度较抗病品种青春38高。接菌后,两个品种的相对SOD、POD及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对SOD活性表现为感病品种龙麦33的峰值高于抗病品种青春38的峰值;相对POD活性则是抗病品种青春38的增加幅度极显著高于感病品种龙麦33的增加幅度;相对CAT活性则表现为两品种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但峰值幅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郑磊  张静  麻文建  彭燕  朱天辉 《广西植物》2016,36(6):651-657
为分析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核桃根腐病对寄主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该研究以铁核桃、绵阳早熟、新疆2号3个核桃品种为材料,研究各品种受腐皮镰刀菌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发病情况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50 d 后,铁核桃100%发病,属高感品种,绵阳早熟和新疆2号发病率分别为23.33%和16.67%,属抗病品种;在50 d 监测范围内,各品种对照组各项叶部生理指标仅出现上下波动且差异不显著;然而,各品种核桃接入腐皮镰刀菌后,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迅速下降,MDA 含量和 POD 活性总体表现为先上升趋势,SOD、PPO 活性总体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5个指标品种间差异显著,而 CAT 活性变化无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MDA 含量、SOD、POD、PPO 活性可以作为核桃品种抗性评价指标。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由腐皮镰刀菌引起的核桃根腐病发病机制以及通过诱导等措施提高其抗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樱桃砧木实生苗对根癌菌侵染的抗性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樱桃的6个砧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根癌菌的方法,探讨它们对根癌菌侵染的抗性及生理响应特征,评价其抗病性能力。结果显示:(1)接种根癌菌120d后,青岩樱桃实生苗发病率较低(6.67%),冠瘿瘤直径较小(1.76mm),感病系数也较低(6.67),属高抗砧木;沿河樱桃实生苗发病率高达50.0%,冠瘿瘤直径达6.43mm,感病系数达33.76,属高感砧木。(2)感染根癌菌后,各樱桃砧木幼苗的生理特性受到一定影响,其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根系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其中,青岩樱桃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幅度最大,沿河樱桃的保护酶活性变化幅度明显较大。(3)樱桃砧木幼苗的发病率与感病系数呈显著正相关(0.98*);发病率与SOD活性、感病系数与POD活性和SOD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82、0.83;其余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6个樱桃砧木实生苗对根癌菌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并以青岩樱桃最强,且其抗性强弱与其感病后叶片脯氨酸含量和根系的POD、SOD活性增加幅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越冬期间库尔勒香梨花芽、树干、枝条等器官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器官形成层组织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等抗寒指标,同时监测了果园气温和树干阳阴面形成层温度,并采用隶属函数评价不同器官抗寒性,分析越冬期气温对新疆库尔勒香梨不同器官抗寒指标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库尔勒香梨越冬期间,不同器官同一抗寒指标和同一器官不同抗寒指标随气温、树干阳阴面形成层温度差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抗寒指标均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树干阳阴面形成层温度差均呈正相关关系。(2)各器官形成层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抗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SOD、CAT活性与POD活性呈正相关关系,并以CAT与POD活性相关性最强。(3)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贡献率最大的是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器官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花芽组织树干阴面形成层枝条形成层树干阳面形成层。研究发现,库尔勒香梨各器官形成层POD和CAT活性在越冬期间较低气温和较强烈形成层温度变化时较高,并以SOD对低温伤害和形成层温度变化最敏感;整个越冬期抗寒性强的器官表现出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较低的相对电导率;形成层温度变化与抗寒生理指标变化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反映机体受到的低温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6个对玉米粗缩病(MRDV)表现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粗缩病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感病后, 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幅度表现为感病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表现为抗病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青农105’除外)。对病情指数与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的相关分析发现, 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下降幅度与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除‘青农105’外的5个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幅度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说明, 品种对粗缩病的抗病性与感病后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有关; 品种抗性越强, 感病后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幅度越小,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研究重金属胁迫对秋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砂培红树植物秋茄幼苗一个月,研究不同重金属浓度(Cu2+: 0、3、15、30、45 mg·L–1, Pb2+: 0、1、5、10、15 mg·L–1)和不同实验时间(0、3、7、14、28 d)对叶片的影响。测量的生理指标包括: 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 实验条件下两种重金属对各项参数的影响一致。结果表明: 在特定浓度重金属处理下(Cu2+: 0、3、15、30、45 mg·L–1, Pb2+: 0、1、5、10、15 mg·L–1), 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基本呈先升后降趋势; SOD活性呈降低趋势; CAT活性最初受到明显促进, 后促进作用减弱; POD活性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在相同处理时间下, 可溶性蛋白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Pb2+处理下有所波动; SOD活性在各浓度条件下均降低; CAT活性基本呈降低趋势; 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PCA分析表明, 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OD、POD、CAT三种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 –0.722, –0.521; 而SOD、POD和CAT活性则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SOD与POD的相关系数为0.359, SOD与CAT的相关系数为0.384, POD与CAT的相关系数为0.485, 说明三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形成一条抗氧化链抵御重金属胁迫。  相似文献   

9.
以能量30 keV、不同剂量N 离子注入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种子用以研究多伞阿魏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为保护短命植物多伞阿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离子注入剂量增大,多伞阿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升高.剂量过大时,SOD、POD和CAT活性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但在6×1016N /cm2剂量时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6×1016 N / cm2剂量时为最高值.通过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低剂量N 离子注入可破除多伞阿魏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适当剂量N 离子注入可激活保护酶、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黄伟  贾志宽  韩清芳 《生态学报》2007,27(6):2177-2183
研究了蚜虫危害胁迫后不同抗蚜性苜蓿品种叶片内丙二醛含量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蚜虫刺吸诱导的过程中,高感品种的MDA含量始终高于高抗品种,并且高感和高抗品种均保持上升的趋势;高感品种的SOD、POD和PAL活性始终低于高抗品种,其中高感和高抗品种的SOD和POD活性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PAL活性上升到高峰后均趋于稳定;CAT活性在高感和高抗品种间表现为交替的上升下降;高抗品种的PPO活性前期低于高感品种,而后期高于高感品种。由此可见,在蚜虫危害胁迫下,高感和高抗品种间MDA、SOD、POD、PAL和PPO活性的变化与苜蓿的抗蚜性密切相关,均可作为苜蓿抗蚜性鉴定的生理指标,而CAT活性变化与苜蓿抗蚜性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柑桔接穗对砧木生长及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体细胞杂种红桔+枳、红桔+粗柠檬和有性杂种Troyer枳橙、Swingle枳柚以及枳作砧木的"国庆4号"温州蜜柑、脐橙(无枳砧)和不嫁接的砧木幼树为试材,通过两年盆栽试验研究接穗对砧木生长、根系活力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wingle枳柚和红桔+粗柠檬的砧粗易受接穗影响,接穗显著地影响砧木根系体积。在一般情况下,同一种砧木嫁接后砧木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未嫁接砧木,或与其差异不显著;同时存在接穗促进根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两种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林间种豆科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在油茶林地分别间种大豆Glycine max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两种作物,连续测定花生和大豆生长到收获期间每个月土壤全氮、全钾、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间种2种作物均能改善林地土壤,与对照组相比,间种组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但有机质与有机磷含量无明显变化;2种豆科植物均可作为油茶间种作物。间种大豆组土壤各养分含量均高于花生组,表明大豆更适合用于油茶林间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油茶插穗不定根发育的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茶当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 插条的皮部存在连续排列成环状的厚壁细胞,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油茶插条生根时间较长有关。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 诱生根源于形成层、韧皮部及愈伤组织等部位,不定根属于诱导根原始体型、混合生根型。只有极少数插条的不定根由愈伤组织长出,不定根的发生与愈伤组织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枳、红橘+粗柠檬和有性杂种Swingle枳柚、Troyer枳橙(对照)作砧木的脐橙幼树为试材,以盆栽试验研究砧木对幼树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砧木处理和有性杂种Swingle枳柚的树体生长势总体上强于对照;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是红橘+粗柠檬处理和对照;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红橘+粗柠檬处理。两年中叶片POD活性分别与当年树冠体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茶树也Camelliasinensis(Linn.)Kuntze页品种‘舒茶早’(‘Shuchazao’)、‘乌牛早’(‘Wuniuzao’)和‘平阳特早’(‘Pingyangtezao’)为实验材料,分析了自然越冬过程中(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茶树叶片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应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对3个茶树品种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然越冬期3个茶树品种叶片生理指标随时间推移呈规律性变化,越冬期(12月和1月)与越冬前期(10月)、越冬后期(2月和3月)各指标总体上差异显著,且品种间各指标也有一定差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峰值多出现在12月或2月;CAT和POD活性、Fv/Fm值和总叶绿素含量则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月降至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X1)包括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Fv/Fm和总叶绿素含量,贡献率达到57.97%;第2主成分(X2)包括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和脯氨酸含量,贡献率达到26.89%。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期3个茶树品种抗寒性的综合评价值均随时间推移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2月达到最高,据此判断3个茶树品种中‘舒茶早’的抗寒性最强、‘乌牛早’的抗寒性最弱,‘平阳特早’的抗寒性介于二者之间。研究结果显示:在自然越冬过程中供试3个茶树品种的抗寒性与其生理指标变化及生长表现一致,表明综合评价法可用于茶树抗寒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以纽荷尔脐橙/3种中间砧/枳为试材,研究不同中间砧对树体生长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锦橙和国庆1号中间砧的纽荷尔脐橙树高、冠幅、树冠体积差异不显著,而两者极显著地高于罗伯逊脐橙36号;春梢生长量和加粗生长以锦橙最强旺。锦橙使接穗叶片和基砧根系的SOD活性、基砧根系活力均较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应较低,反映出锦橙对树体有良好的双重效应。不同中间砧的接穗叶片和基砧根系POD和CAT活性出现极显著差异,且接穗叶片POD活性与树体生长势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系POD活性与树体和根系生长势呈极显著负相关;锦橙的接穗叶片和基砧根系CAT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17.
春季辽宁西北部主要绿化树种根叶抗旱生理性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凯  雷虹  刘建华 《生态学杂志》2016,27(6):1853-1860
对辽宁西北部主要绿化树种杨树、榆树、丁香和山杏的抗旱生理性状进行研究,分析春季干旱胁迫下4个树种叶片与根系生理性状间的关系,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在4个树种及不同器官(叶片与根系)中均存在显著差异.4个树种平均隶属函数值在叶片中的顺序为榆树(0.673)>丁香(0.412)>杨树(0.346)>山杏(0.245),在根系中的顺序为杨树(0.558)>丁香(0.552)>山杏(0.383)>榆树(0.315);杨树、丁香和山杏叶片平均隶属函数值小于根系,而在榆树叶片中大于根系.各项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关联顺序在叶片中表现为丙二醛>SOD>CAT>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POD,在根系中为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CAT>POD>脯氨酸>SOD.4个树种的叶片和根系中抗旱能力不同,各抗旱指标在叶片与根系中的作用不同,对不同树种的不同器官应该采取不同的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4年生‘岑软2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不同时间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呈规律性变化,P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双峰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呈“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峰值显著提高,说明其促进油茶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