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肉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骨肿瘤,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新辅助化疗结合外科手术治疗。虽然随着新型化疗药物的使用,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着显著提高,但仍有很多患者在应用高强度的化疗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多药耐药(MDR)就是造成骨肉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药物的摄取减少、药物的排出增加、对药物代谢的增强、DNA拓扑异构酶异常、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对细胞凋亡的抑制、Micro RNA功能异常以及外泌体引起的多药耐药的细胞间传递这几个方面对多药耐药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述。通过了解骨肉瘤多药耐药的形成机制,从而为今后逆转多药耐药,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附近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膝关节附近骨肉瘤采用新辅助化疗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所有病例均进行肿瘤细胞坏死率、5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38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坏死率平均95.8%;随访6-9年,38例患者中5年内肿瘤局部复发12例(31.6%),5年后生存31例(81.6%),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2.1%。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附近骨肉瘤可有效提高骨肉瘤5年生存率,保存患肢功能,是骨肉瘤保肢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 NPs)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抗肿瘤特性,被广泛用作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以增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作用。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复发、转移是导致骨肉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如何有效地抑制骨肉瘤复发转移,同时促进骨缺损修复是当前骨肉瘤研究的重点。纳米粒子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骨肉瘤细胞生长,进而抑制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我们简要总结近年来与骨肉瘤治疗密切相关的纳米粒子研究进展,以期为骨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为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10-25岁青少年,恶性程度高,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高。虽然骨肉瘤化学治疗的开展明显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但效果并不很令人满意。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认识到,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往往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包括致癌基因的表达及活化,抑癌基因的丢失及失活。本文通过查询近年大量国内外关于骨肉瘤癌基因方面的文献,分析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的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希望通过对这些基因深入的探讨,为骨肉瘤的治疗寻找新的方向及新的潜在的治疗新靶点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韦宝堂  马善新 《蛇志》2013,(4):387-389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施行保肢手术方案的优越性。方法 2001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7例,其中24例行保肢治疗,13例截肢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行手术治疗,术后规律化疗6~12个疗程。随访患者术后生存率、局部复发、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保肢组为16~163个月,截肢组为21~148个月。其中保肢组与截肢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8%和64%。术后局部复发保肢组为4例,占16.7%;截肢组为1例,占7.7%。保肢组的MSTS功能评分平均为81%(61%~88%)高于截肢组的72%(25%~9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类似。结论膝关节周围骨肉瘤行保肢治疗的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的肢体功能,术前、术后规律化疗和完整干净的肿瘤切除是获得较高生存率及较低局部复发的保证,术后并发症较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50例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囊外彻底切除,对瘤体以及周围正常组织5 cm以上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实验组患者行保肢手术术前以及术后行新辅助化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肿瘤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状况、肢体功能以及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转移率较低(P0.05),3年生存率以及肢体功能的优良率较高(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能够降低骨肉瘤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肢体功能,临床疗效较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善新  李世德 《蛇志》2013,25(2):194-196
骨肉瘤是一种以原始的成骨细胞为特征的恶性间质性肿瘤,特征为增殖的肿瘤细胞直接形成未成熟骨或骨样组织[1].典型骨肉瘤临床少见,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多发于10~20岁的青少年,6岁以前及60岁以后少见,占骨恶性肿瘤的20%左右,发病部位一般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为肱骨,其他部位少见,其血行转移发生早且发生率高,进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肢体甚至生命.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免疫、基因、物理、分子靶向等治疗及其他方面的综合治疗的开展,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从40年前的不足20%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大多数患者可以采用保肢的外科治疗方案,其重要因素归功于上述治疗的引入以及影像诊断及外科治疗水平等多方面的提升.本文对典型骨肉瘤的治疗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好发于青少年,致残致死率高.因此,骨肉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已成为现阶段骨肉瘤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观察WNT6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原发性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以WNT6为指标对原发性骨肉瘤的诊断和以WNT6为靶点进行原发性骨肉瘤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70例原发性骨肉瘤、28例骨样骨瘤和25例骨软骨瘤标本的存档蜡块,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WNT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WNT6在原发性骨肉瘤、骨样骨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0 %(63/70)、14.29 %(4/28)和12.00 %(3/25).骨样骨瘤组织WNT6阳性表达率与骨软骨瘤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骨肉瘤组织WNT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样骨瘤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NT6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Enneking分期、肺转移和预后呈正相关关系.结论:WNT6在原发性骨肉瘤中的表达明显上调,WNT6表达与骨肉瘤的Enneking分期、年龄、肺转移等相关,同时WNT6高表达患者生存率降低,对骨肉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并在临床可能成为一个诊断原发性骨肉瘤的检测指标,为骨肉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iRNA-192在骨肉瘤中与各临床要素之间的关联,分析其与骨肉瘤患者生存情况之间的关系,为研究miRNA-192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例骨肉瘤新鲜样本组织及瘤旁组织,使用荧光RT-PCR的方法对样本中的miRNA-192的含量进行检测,结合详实的随访资料,分析miRNA-192与性别、年龄等临床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生存分析的方法,分析miRNA-192与患者生存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miRNA-192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分期,生存时间等有明显的统计学关联(P0.05),包括年龄(P=0.028),临床分期(P=0.007),远端转移(P=0.013)和生存率(P=0.001)。结论:在临床样本中,miRNA-192与患者的多项临床要素有显著性关联,包括年龄,临床分期,远端转移和生存率,为接下来关于miRNA-192在骨肉瘤中的各项研究,特别是作为生物标记信号的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骨桥蛋白(OPN)抗体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协同化疗药作用的可能性.方法:选用MTX、ADM、DDP、IFO4种药物,应用抗OPN特异性抗体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于骨肉瘤MG-63细胞株,加入不同浓度梯度化疗药物,分别在加药后0、24、48、72小时用MTT方法测定吸光值.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在抗OPN特异性抗体作用于MG-63细胞后,化疗药物对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具有明显的荆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并且在化疗药物一定的浓度及时间点下所检测的吸光值显示,抗OFN特异性抗体干扰与否,化疗药物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抗OPN特异性抗体作用下化疗药物对MG-63细胞的敏感性提高.提示抗OPN特异性抗体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骨肉瘤具有有效性及协同作用.结论:抗OPN特异性抗体对MG-63细胞系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协同作用,具有广泛的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OPN可能成为骨肉瘤药物治疗中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9,(4)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原发性骨肉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质,虽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但肢体截肢、肺转移和药物毒性的持续高发率仍未得到解决。小G蛋白(Small GTPase)能通过影响细胞行为的多个方面影响癌症发生发展的进程。实际上,某些小G蛋白如Ras和Rho等家族成员,已被证实其相关生物抑制剂或相关药物在癌症进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靶向调控相关小G蛋白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潜在策略。本文综述了小G蛋白在骨肉瘤的基本生物机制和多种功能,同时讨论研究结合新的治疗方法来靶向小G蛋白治疗骨肉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治疗骨肉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肿瘤骨科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治疗,然后手术,对照组先手术后接收DIA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疾病的总缓解率为75%,对照组疾病总缓解率为50%,两组疾病总缓解率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细胞的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害相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能提高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减轻肝肾功能损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是一类主要发生于长管状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主要特征是由肿瘤细胞直接形成不成熟的骨或骨组织。患者具有严重的疼痛症状和软组织肿胀,严重的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肉瘤侵袭性较高和转移较快,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差,且患者具有较高的癌症致死率。尽管目前在骨肉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关于骨肉瘤的生理、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长链非编码RNA作为非编码RNA的一种,在各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其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侵袭以及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耐药性和预后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明确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骨肉瘤是一类主要发生于长管状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主要特征是由肿瘤细胞直接形成不成熟的骨或骨组织。患者具有严重的疼痛症状和软组织肿胀,严重的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肉瘤侵袭性较高和转移较快,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差,且患者具有较高的癌症致死率。尽管目前在骨肉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关于骨肉瘤的生理、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长链非编码RNA作为非编码RNA的一种,在各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其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侵袭以及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耐药性和预后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明确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化疗和靶向治疗对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治疗的95例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按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靶向组(n=41)。化疗组患者采用一线化疗药物进行治疗,靶向组患者采用EGFR基因靶向制剂进行治疗。在完成一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其生存情况。结果:(1)化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50/54),靶向组总有效率为73.17%(30/41),化疗组显著高于靶向治疗组(P=0.010)。(2)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14/54),靶向治疗组则为19.51%(8/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3)在随访过程中,化疗组患者有18例死亡,36例存活,患者生存率为例66.67%;靶向组患者有24例死亡,17例存活,患者生存率为41.46%,化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靶向治疗组(P=0.014)。结论:对于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肺腺癌患者而言,采用化疗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靶向治疗,且二者安全性相当,化疗治疗的患者预后较靶向治疗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骨肉瘤化疗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及相应逆转措施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骨肉瘤、化疗多药耐药、机制、逆转"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1年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骨肉瘤耐药相关的蛋白质、酶类及相关基因;2)各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3)相关的逆转措施。结果:骨肉瘤多药耐药是当今骨肉瘤化疗治疗的一大难题,多药耐药性即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其作用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与骨肉瘤化疗多药耐药相关的主要有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谷胱甘肽,拓扑异构酶,蛋白激酶C以及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抑制等相关机制。而逆转措施主要通过抑制剂和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对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疾病进展的作用效果及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157例,其中78例住院期间服用戈舍瑞林作为对照组,79例采用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作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进展状况及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标准治疗过程中数据资料比较不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结果显示患者复发、生活质量及死亡例数情况组间对比,其中复发、生活质量为优及死亡例数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戈舍瑞林结合内分泌药物对于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波灭活与射频消融技术联合应用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至2012年间手术治疗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骨肉瘤患者29例,其中发生于肱骨上端9例,股骨远端12例,胫骨上段5例,盆腔3例,并经TNM分期。术前采取动脉植入式化疗泵化疗2疗程,并于术中给以微波灭活与射频消融方法联合灭火肿瘤瘤体,刮除肿瘤后行骨水泥填充。术后随访8-60个月,平均50±2月。结果:29例患者中死亡1例,局部复发3例,远端转移2例。结论:微波灭活与射频消融术中联合应用于恶性骨肿瘤术中瘤体灭活,可以达到良好的肿瘤灭活效果,减少术中出血,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尽管在多药化疗和手术切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肿瘤易于转移,骨肉瘤患者的远期预后仍然不是很好。近年来,miRNA分子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被认为是潜在的抗肿瘤新药研发的生物标志物,同时由于其参与对骨肉瘤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也成为了探索骨肉瘤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策略的新的靶点。因此,本文就近年来miRNA分子在调控骨肉瘤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观察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宫颈癌的最佳方式,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62例。单纯放疗组采取腔内或腔外照射的方式进行放射治疗,而同步放化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烯紫杉醇+顺铂(DP)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情况。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但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获得改善;同步放化疗组三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的同时选择合理的药物及给药方案进行化疗具有明显的近期疗效,患者的毒副反应可耐受,且治疗后的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