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合造模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HPA轴变化及特点。方法:大鼠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连续三周,自然恢复一周。观察造模期间各不同时间点大鼠肾上腺重量及指数、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肾上腺重量第一周显著增加(P〈0.001),第三、四周显著减低(P〈0.001和P〈0.01),其肾上腺指数在实验各周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和P〈0.01);下丘脑CRH第三周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第四周回升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浆ACTH在第一、三、四周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CORT第一周显著降低(P〈0.05),第二周有所回复,第三、四周仍显著降低(P〈0.05和P〈0.001)。结论:该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存在HPA轴的功能减低,垂体对上位激素调节的反应能力减低可能是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维药)神香草对哮喘大鼠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若干组分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神香草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采用致敏和雾化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皮质酮(COR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反复发作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紊乱,哮喘大鼠下丘脑CRH mRNA表达和血浆ACTH无明显变化,实验各组血清CORT水平升高(P<0.05),神香草高剂量组血清CORT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细胞因子IFN-γ无明显变化,IL-6、IL-4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哮喘反复发作的大鼠存在NEI网络的紊乱;神香草可以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功能,改善细胞因子的平衡。这些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穹窿切断对大鼠下丘脑CRH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穹窿切断对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表达的影响,探讨海马对HPA轴的抑制作用是否通过穹窿介导。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穹窿切断组和假手术组,再分为0d、4d、7d、10d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穹窿切断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穹窿切断组0d、4d、7d、10d时下丘脑CRH的表达变化和分布规律,并以假手术组相应时间段作为对照。结果穹窿切断组于7d时CRH表达升高,10d时升高显著。假手术组下丘脑仅有少量CRH表达。结论穹窿切断使CRH表达升高,HPA轴活动增强,海马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减弱,揭示海马是通过穹窿纤维对HPA轴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维药)神香草对哮喘大鼠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若干组分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神香草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采用致敏和雾化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皮质酮(COR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反复发作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紊乱,哮喘大鼠下丘脑CRHmRNA表达和血浆ACTH无明显变化,实验各组血清CORT水平升高(P〈0.05),神香草高剂量组血清CORT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细胞因子IFN-γ无明显变化,IL-6、IL-4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哮喘反复发作的大鼠存在NEI网络的紊乱;神香草可以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功能,改善细胞因子的平衡。这些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同种药物不同动物及同种药物同种动物不同性别便秘模型的建造效果差异,探讨建模的最佳方案。方法 48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雌、雄正常对照组,雌、雄洛哌丁胺组,雌、雄硫糖铝组),每组动物数量相等,24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雌、雄正常对照组,雌、雄洛哌丁胺组),每组数量相等,洛哌丁胺组1天2次洛哌丁胺灌胃给药,硫糖铝组1天1次灌胃给药。从动物体质量、饮水、进食、粪便含水量、口-肛传输时间及远端结肠组织学分析等指标进行造模效果评价。结果造模组与空白对照组在体重、粪便含水量及口-肛传输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造模组与空白对照组有差异;洛哌丁胺组与硫糖铝组差异不是很明显;雌性与雄性造模效果相比雌性更为显著。结论从造模效果、动物抵抗力、药物使用便捷程度等角度考虑,洛哌丁胺致雌性动物便秘模型较佳,而大鼠、小鼠的选择应根据具体药效实验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冷刺激诱导建立的弱精子症模型大鼠HPA轴与HPT轴功能改变,探讨其生殖生物学意义。方法:取28只SPF级性成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12只)与冷刺激组(C组,16只)。造模结束前对大鼠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体重、核心体温、尿量等进行检测。23周后通过精子功能的评定筛选弱精子症大鼠并建立弱精子症组(CA组),同时取外周血清、HPA轴、HPT轴相关组织;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清HPA、HPT轴相关激素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HPA轴和HPT轴相关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N组相比,CA组大鼠反应迟钝,活动能力降低,夹尾试验评分显著降低,核心体温及尿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血清激素结果表现为CA组EPI显著升高,T3/T4比值亦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N组各组织形态正常,与N组相比,CA组下丘脑室旁核神经细胞增生,排列紊乱;垂体细胞水肿,血窦不明显,嗜酸性细胞增多;肾上腺以皮、髓质水肿改变为主;甲状腺滤泡萎缩,上皮细胞增生。结论:冷刺激诱导建立的弱精子症大鼠模型可发生HPA轴功能改变,呈现慢性应激反应现象,提示,HPA轴功能改变参与该模型弱精子症的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大鼠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的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Wistar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即多因素组(MF)、多因素干预组(MFT)、热水游泳组(WS)、睡眠不足组(SD)、单纯束缚组(PC)和正常对照组(C),每组6只。分别采用热水游泳、饮食限制、睡眠剥夺、束缚等方式建立亚健康大鼠模型,多因素干预组每日经口给予300 mg/kg的抗衰老片,在造模5 d后处理动物,并取大鼠血,分别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甲状腺激素T3和T4、睾酮(T)、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介素IL-1β、IL-2、IL-6、IL-8和IFN-γ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取脾脏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①造模结束后多因素组大鼠血清5-HT明显降低(P〈0.05),而热水游泳组和单纯束缚组5-HT含量却升高显著(P〈0.01),且睡眠不足组和单纯束缚组血清DA含量降低显著(P〈0.05);同时各亚健康模型大鼠的血清T3、T4、CORT和ACT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T/C比值降低显著(P〈0.01),且睡眠不足组血清T降低明显(P〈0.05);②造模结束后多因素组的大鼠IL-8含量降低显著(P〈0.01),而热水游泳组和单纯束缚组IL-1β、IL-2、IL-6、IL-8和IFN-γ含量以及睡眠不足组IL-1β、IL-2、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显著降低各亚健康模型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P〈0.05,P〈0.01)。(2)与多因素组比,抗衰老片干预后多因素干预组大鼠血清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并能显著提高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数目和CD4+/CD8+比值(P〈0.01),降低血清CORT含量。结论亚健康状态能引起大鼠HPA轴反应性失衡,皮质醇释放过度,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并能引起淋巴细胞功能降低,出现明显机体免疫抑制现象;而抗衰老片具有抗应激,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情绪和内分泌紊乱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低氧对甘肃鼢鼠体内ACTH及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芬  李涛  何建平 《动物学杂志》2012,47(5):119-123
为研究低氧对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KX-21N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甘肃鼢鼠低氧处理前后血液中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进行测定,并采用SN-695A型智能放免r测量仪测定血清中ACTH浓度。结果表明,氧浓度分别为14.1%、10.5%和6.5%条件下,甘肃鼢鼠RBC、HGB和HCT均显著升高,MCV变化不明显,MCH和MCHC下降,血清ACTH含量显著升高;腹腔注射ACTH后甘肃鼢鼠RBC、HGB、HCT均显著升高。说明低氧激活了甘肃鼢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导致ACTH分泌增加,刺激皮质酮分泌,致RBC、HGB、HCT含量增加,从而提高血液中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以适应低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苏木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α-硫辛酸组和苏木组。除去对照组,余下的18只大鼠单次腹腔注射STZ5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予以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成功造模后,苏木组给予0.15 g/kg/d的苏木,α-硫辛酸组给予20 mg/kg/d的α-硫辛酸,每日1次给药,连续给药8周。8周末,检测和比较两组大鼠血清中SOD、TNF-α、MCP-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苏木组及α-硫辛酸组血清SOD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但苏木组和α-硫辛酸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苏木组及α-硫辛酸组血清TNF-α、MCP-1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苏木可提高糖尿病大血管病大鼠血清SOD含量,降低血清TNF-α、MCP-1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NF-кB p65/p50在产前应激子代海马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雌性子代,中、晚期应激组海马齿状回p65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海马各区p50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晚期应激组间p65和p50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雄性子代,中、晚期应激组海马齿状回p65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晚期应激组海马各区p50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中、晚期应激组间p65和p50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1).雌、雄子代比较,对照组雌、雄p65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p50仅在海马CA1区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中期应激组雌、雄子代大鼠海马p65/p50表达无显著差异;晚期应激组雌、雄海马p65/p50表达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产前不同时期的应激显著影响子代海马NF-кB p65和p50表达,且有性别差异,这可能是产前应激对子代雌、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差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对产后缺乳肝郁脾虚证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学与催乳素(prolactin,PRL)及其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磺酸溴隐亭溶液+慢性束缚法复制大鼠产后缺乳肝郁脾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共6组。药物干预后,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对产后缺乳大鼠乳腺组织形态与催乳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匀浆乳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乳腺组织催乳素(PRL)、血清催乳素(PRL)、胃泌素(GAS)、血清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水平变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对照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均可促进乳腺组织向泌乳活跃期发育,表现为腺泡腔充盈、腺泡上皮细胞数量增多、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退化,同时增加乳腺组织中PRL(空白对照组(145.72±16.332)、中药中剂量组(127.39±10.854)西药对照组(80.79±18.112)、中药低剂量组(89.42±14.183)、中药高剂量组(88.02±12.064)模型组(54.32±7.128))(P0.05)及PRLR(空白对照组(139.76±14.199)、中药中剂量组(129.09±18.755)西药对照组(87.42±8.390)、中药低剂量组(81.54±11.090)、中药高剂量组(85.167±9.494)模型组(60.93±11.767))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相比,疏肝健脾中药可降低过高的血清CRH、ACTH、COR水平,升高乳腺组织PRL、血清GAS及PRL水平(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疗效优于其他用药各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促进产后缺乳大鼠的泌乳作用机制与增加PRL及其受体表达、调节胃肠功能、抑制HPA轴的亢进状态,从而促进乳腺组织形态向泌乳活跃期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大鼠在2型糖尿病造模过程中的成功率及模型的稳定性。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雄、雌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所有大鼠每周固定时间测血糖和体重。观察24周后,心脏穿刺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单纯高糖高脂饮食喂养,雄、雌性大鼠血糖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STZ注射后,雄性大鼠血糖升高并逐渐平稳,而雌性需两次STZ注射,模型才比较稳定。实验结束时,雄、雌性糖尿病大鼠FPG、FINS、HOMA-IR以及TG、TC、LDL-C均显著升高,说明模型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结论高糖高脂饲料加一次性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可成功建立雄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而同等剂量,雌性模型需两次STZ。雄、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特点。造模成功率及稳定性与性别有关,雄性大鼠较雌性大鼠成模率高,稳定性好,且耗时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是否与其对病灶局部CRH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有关。方法本课题采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研究电针同侧环跳穴、阳陵泉穴对运动障碍的改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电针对致炎后模型大鼠外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CRH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的影响,同时针刺非穴位和对侧穴位进行对照,探讨针刺作用的穴位特异性。结果造模后,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运动障碍明显,分别电针同侧及对侧穴位可显著改善炎症大鼠的运动障碍。炎症组病灶局部CRH阳性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电针同侧穴位、对侧穴位显著降低炎症组CRH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而非经穴电针对照组没有显著疗效。结论电针同侧穴位、对侧穴位可通过促使定向迁移至炎性痛病灶的免疫细胞合成并释放CRH,从而发挥镇痛作用,与中医“巨刺法”的说法相呼应。  相似文献   

14.
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神经颗粒素表达降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H  Li QH  Zhu ZL  Chen R  Cheng DX  Cai Q  Jia N  Song L 《生理学报》2007,59(3):299-304
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是脑特异性突触后蛋白,参与在学习记忆功能中起核心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及突触可塑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前束缚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NG表达的影响。连续7d对孕晚期大鼠进行束缚应激,建立产前束缚应激模型,分为对照雌、雄组,应激雌、雄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G在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不同亚区的分布特点;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NG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各组子代大鼠海马各区均有NG蛋白表达,CA1和CA3区表达高于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应激组雌、雄子代大鼠海马NG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应激组雌性子代比雄性子代减少更显著,对照组雌、雄子代之间无差异。免疫组化与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所得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NG在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表达降低,并且雌性比雄性降低明显,NG对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有差异性调制,NG表达减少可能与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雌、雄性SD (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研究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对不同性别大鼠肠道菌群及室旁核(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区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3周龄的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雄性对照组(CM)、雌性对照组(CF),雄性高脂组(HM)、雌性高脂组(HF),共4组,每组6只。喂养至10周龄,收集大鼠新鲜粪便并提取细菌总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16SrDNA的V3+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以real-time PCR技术分析PVN区小胶质细胞激活标记物CD11b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雌、雄高脂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HM组大鼠肠道菌群总数及菌群多样性明显减少(P<0.05),HF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度明显减少(P<0.05)。与CM组相比,HM组大鼠盲肠中乙酸含量显著下降(P<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足底电击建立大鼠内脏高敏感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和优势。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足底电击(FSS)组和避水应激(WAS)组。NC组每天放入模拟应激箱中1 h不予刺激;FSS组每天置于电击箱中1 h,给予电击刺激,刺激电压为40 V,刺激频率为20次/min,每次1 s,共5 min;WAS组每天给予1 h避水应激;造模期为10 d。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和排便情况,用腹壁回缩反射(AWR)检测内脏敏感性,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F、ACTH、CORT、5-HT浓度和结肠组织5-HT浓度。结果 (1) FSS组大鼠的内脏敏感性明显高于WAS组和NC组(P<0.05),结肠黏膜无明显病理性损伤。(2) FSS组大鼠血清CRF、ACTH、CORT、5-HT浓度和结肠组织5-HT浓度均较WAS组和NC组明显升高(P<0.05)。(3) FSS组大鼠排便量明显高于WAS组和NC组(P<0.05),其粪便含水量明显高于NC组(P<0.05),而且其大鼠排便量和粪便含水量数值稳定。结论足底电击造模法可建立大鼠内脏高敏感模型且优于避水应激法。  相似文献   

17.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肺组织谷氨酰胺果糖转移酶1(Gfat1)的表达情况.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18只,模型组28只.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15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统计体重变化及空腹血糖值.RT-PCR方法检测造模成功后2周、4周和6周肺组织Gfat1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快,造模开始第28天,第42天,第56天和第70天高脂模型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射STZ的高脂模型组空腹血糖值较高(FBG≥10.0),和对照组比较,FBG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2周,模型组肺组织Gfat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模型组Gfat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周模型组Gfat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但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大鼠饲喂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STZ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Gfat1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大鼠慢性多重应激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多重应激模型,为研究应激性疾病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采用脉冲随机变动的噪声、夜间光照、足底电击以及强迫游泳和束缚的复合刺激为应激源,对大鼠实施刺激,观察行为变化,检测心率、血压、体重增长速率、食物利用率,测定血清ACTH和皮质酮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多重应激大鼠由实验之初的兴奋状态逐渐进入抑制状态,血压心率上升,体重增长缓慢,食物利用率降低,血清ACTH和皮质酮增高.结论:慢性多重应激大鼠一般行为、基本生理体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发生改变,应激反应处于持续亢奋状态,该模型是较稳定较理想的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大鼠其自主活动和对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8周龄健康雄SD(Sprague-Dawley)大鼠(n=30)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各15只。两组都皮下埋置微量渗透泵,模型组泵内灌注醛固酮,对照组泵内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大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大鼠均存活,模型组都造模成功,切口愈合良好。模型组造模后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也高于造模前(P<0.05),两组造模前后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造模后的逃避潜伏期与穿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也少于造模前(P<0.05)。模型组造模后的自主活动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也高于造模前(P<0.05)。造模后模型组的鼠双微基因2(Mouse Double Microgene 2,MDM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模型组的血清醛固酮含量都高对照组(P<0.05),血清钾离子、钠离子、肾素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大鼠伴随有血清钾离子、钠离子含量降低与MDM2蛋白的高表达,从而导致大鼠出现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20.
大豆黄酮对大鼠肌肉生长和几种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给雄性、雌性和雄性去势大鼠皮下注射大豆黄酮[3mg/(100g体重·天)]16天。结果:雄性大鼠日增重提高14.7%(P<0.05),耗料与增重比降低12.0%,后腿肌重和后腿肌总RNA含量显著增加,而总DNA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脲氮水平显著下降,血清睾酮、雌二醇、生长激素和β-内啡肽含量显著提高。雄性去势大鼠日增重、后腿肌重无显著变化,血清睾酮、生长激素和β-内啡肽水平虽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睾酮水平仅为同等条件下完整大鼠的8%左右。雌性大鼠日增重降低19.0%(P<0.01),耗料与增重比提高17.8%,血清睾酮、雌二醇和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对大鼠肌肉生长和几种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呈现性别差异,对雄性大鼠肌肉生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睾丸的内分泌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