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PGA)对(±)-N-苯乙酰基-3-氨基-3-苯基丙酸进行酶法拆分,得到合成达泊西汀的中间体(S)-3-氨基-3-苯基丙酸,(S)-3-氨基-3-苯基丙酸经过还原、甲基化、缩合等多步化学合成得到最终产物达泊西汀。(±)-N-苯乙酰基-3-氨基-3-苯基丙酸的最佳拆分条件:底物(±)-N-苯乙酰基-3-氨基-3-苯基丙酸2.83 g,固定化的青霉素酰化酶2.66 g,pH 7.5,25℃反应4 h,(S)-3-氨基-3-苯基丙酸收率为89.4%,e.e.值99.3%。达泊西汀的总收率25.5%,e.e.值96.7%。  相似文献   

2.
利用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的丁酸激酶基因 (buk) 和磷酸转丁酰基酶基因(ptb),以及Thiocapsa pfennigii的PHA合成酶基因,设计了一条能够合成多种聚羟基烷酸的代谢途径,用构建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获得了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前期的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前体物条件下,该重组大肠杆菌能够合成包括聚羟基丁酸、聚(羟基丁酸-戊酸)等多种生物聚酯[Liu and Steinbüche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66739-743].利用该重组大肠杆菌,通过生物催化作用合成了3-巯基丙酸的同型共聚酯,同时利用该重组大肠杆菌还获得了含3-巯基丙酸单体的多种异型共聚物.实验首先研究了3-巯基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培养过程中添加3-巯基丙酸的时机和浓度,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条件下,细胞合成聚(3-巯基丙酸)可达6.7%(占细胞干重),合成聚(3-羟基丁酸-3-巯基丙酸)(分子中3-巯基丙酸3-羟基丁酸=31)可达24.3%.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或分别表达以上3个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合成聚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只有当3个基因同时表达时才能合成聚合物,说明3个基因对合成过程是必须的,从而表明了合成途径是按照设计的路线进行的.还通过GC/MS、GPC、IR等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定性的研究.聚(3-巯基丙酸)或聚(3-羟基丁酸-3-巯基丙酸)等聚酯属于一类新型生物聚合物,它在分子骨架中含有硫酯键,不同于聚羟基烷酸酯的氧酯键,从而具有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光学等性质和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其成像质量、碘用量以及有效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成像扫描,将患者随机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和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出院前再将前瞻性心电门控组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低浓度对比剂组、中浓度对比剂组和高浓度对比剂组。比较各组成像质量、碘用量、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组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布、可评价节段率、优良率、有效碘用量、信噪比(SNR)、载噪比(CNR)、主动脉CT值(CT主)、主动脉噪声值(SD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组(P0.05)。高浓度对比剂组可评价节段率、优良率、有效碘用量、SNR、CNR、CT主显著高于低浓度对比剂组和中浓度对比剂组(P0.05),中浓度对比剂组CNR显著高于低浓度对比剂组(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的图像质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无明显差异,但是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辐射剂量更低。前瞻性心电门控使用低浓度对比剂可以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且碘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苯基氧氯化膦和N-乙酰-5-碘吲哚酚为原料,建立了5-碘吲哚酚[3]苯基膦酸酯铵盐的合成和纯化方法。并报道该产品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理化性质,以及作为酶底物的应用情况。实验结果说明,合成的产品经提取和重结晶可达到层析纯。氢、氮、碳元素分析数据与理论结构计算值相符。产品在常温条件下保存两年以上无结构变化,受酶催化的专一性好,能用于磷酸二酯酶分析和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的丁酸激酶基因 (buk) 和磷酸转丁酰基酶基因(ptb),以及Thiocapsa pfennigii的PHA合成酶基因,设计了一条能够合成多种聚羟基烷酸的代谢途径,用构建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获得了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前期的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前体物条件下,该重组大肠杆菌能够合成包括聚羟基丁酸、聚(羟基丁酸戊酸)等多种生物聚酯[Liu and Steinbüche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66:739743]。利用该重组大肠杆菌,通过生物催化作用合成了3巯基丙酸的同型共聚酯,同时利用该重组大肠杆菌还获得了含3-巯基丙酸单体的多种异型共聚物。实验首先研究了3巯基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培养过程中添加3-巯基丙酸的时机和浓度,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条件下,细胞合成聚(3-巯基丙酸)可达6.7%(占细胞干重),合成聚(3-羟基丁酸—3-巯基丙酸)(分子中3-巯基丙酸:3-羟基丁酸=3:1)可达24.3%。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或分别表达以上3个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合成聚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只有当3个基因同时表达时才能合成聚合物,说明3个基因对合成过程是必须的,从而表明了合成途径是按照设计的路线进行的。还通过GC/MS、GPC、IR等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定性的研究。聚(3-巯基丙酸)或聚(3-羟基丁酸-3-巯基丙酸)等聚酯属于一类新型生物聚合物,它在分子骨架中含有硫酯键,不同于聚羟基烷酸酯的氧酯键,从而具有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光学等性质和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苯基氧氯化膦和N-乙酰-5-碘吲(口朶)酚为原料,建立了5-碘吲哚酚苯基膦酸酯铵盐的合成和纯化方法。并报道该产品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理化性质,以及作为酶底物的应用情况。实验结果说明,合成的产品经提取和重结晶可达到层析纯。氢、氮、碳元素分析数据与理论结构计算值相符。产品在常温条件下保存两年以上无结构变化,受酶催化的专一性好,能用于磷酸二酯酶分析和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从氧代丙酸化合物中筛选出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具有良好引诱效果的化合物,采用陷阱诱捕法分别测定了丙酮酸(α-氧代丙酸)、3-甲氧基-2-甲基-3-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和3-氨基-3-氧代丙酸4种氧代丙酸化合物及丙酸对白纹伊蚊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化合物中,α-氧代丙酸、3-甲氧基-2-甲基-3-氧代丙酸和3-(苄氧基)-3-氧代丙酸3种氧代丙酸化合物及丙酸的诱捕效果显著,同剂量的各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诱蚊效果依次是3-甲氧基-2-甲基-3-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α-氧代丙酸=丙酸。相同质量α-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1∶1至1∶2的配方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平均累计诱捕量均显著优于单组分α-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和对照纯水(P<0.05)。其中最优配方比是α-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1∶2,平均累计诱捕量比单组分α-氧代丙酸增加45.45%,比单组分3-(苄氧基)-3-氧代丙酸增加32.33%和比对照纯水增加73.11%(P<0.05)。现场诱蚊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将液体的氧代丙酸(α-氧代丙酸、3-甲氧基-2-甲基-3-氧代丙酸)分别与固体的氧代丙酸(3-(苄氧基)-3-氧代丙酸)混配并结合陷阱诱捕器,能够显著提高对白纹伊蚊的持效性及诱捕数量(混合物60 d的累计诱蚊总数量是单组分的1.28~2.15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家居办公环境中使用的诱蚊剂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黄皮酰胺全合成中间体(2R,3s,4S)-2-羟基-3-苯基-4-苯甲酰基-N-甲基-Y-内酰胺(化合物A)2位羟基的酯化,提高脂水分配系数(1gP),考察对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化合物A为原料,通过酰化反应合成(2R,3S,4S)-2-(N,N-二乙氨基)甲酰氧基-3-苯基-4-苯甲酰基-N-甲基-Y-内酰胺(化合物B),重点考察了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化合物B结构已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确证。结果:化合物A和酰化剂以摩尔比2:3,在160℃下反应1h,目标化合物B,收率78.42%。结论:本合成路线及具体反应方法,具有试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生物催化剂制备(S)-4-氰基-3-(4-氯苯基)-丁酸.以3-(4-氯苯基)-戊二腈为底物,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法对实验室保藏的菌株进行筛选,得到一株产物立体选择性较高的菌株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 WX12,并对其催化特性和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30 g/L的乳糖和20 g/L的蛋白胨分别为碳、氮源,发酵培养96 h,收集的菌体在50 mmol/L磷酸缓冲液(pH 8.0)中30℃催化反应24 h,将3-(4-氯苯基)-戊二腈转化为4-氰基-3-(4-氯苯基)-丁酸,产率为90%.将产物化学转化为巴氯芬,手性HPLC分析表明水解产物构型是(S),其对映异构体过量值ee> 99%.该产物可以用来合成光学纯的(R)-和(S)-巴氯芬.  相似文献   

10.
将抗原性很弱的半抗原 AAP 与牛甲状腺球蛋白偶联,采用淋巴结免疫法制得免抗 AAP 抗体,效价为1:13600.AAP 分子结构中没有可与 125I发生反应的酪氨酸或组氨酸残基,我们用3-(4-羟苯基)丙酸-N 琥珀酰胺酯做连接剂,通过酰氨键将酯连在 AAP 肽的末端氨基上,再将 125I 标记在酯的羟苯基的2,5位置上,成功地建立了 AAP 放射免疫分析法.  相似文献   

11.
韦彩群  黄翠稳 《蛇志》2014,(4):402-4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按时间段将80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实施系统、计划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962322 通过Syntrophus buswellii菌株GA活化及降解苯甲酸、3-苯基丙酸和巴豆酸[英]/Auburger, G.…//Appl.Microbiol.Biotechnol.-1996,44(6).-807~815[译自DBA,1996,15(7),96-04211] 从苯酚降解共生菌分离出严格厌氧的降解苯甲酸细胞Syntrophus buswellii GA。该菌能将苯甲酸和3-苯基丙酸降解成乙酸。CO_2和H_2这可通过与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 Pierre ex Lecomte)沉香的化学成分。实验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从该沉香中分离得到9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5-羟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2)、tetrahydrochromone F(3)、6-甲氧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7-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5)、6,7-二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6)、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7)、6-羟基-2-[2-(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8)、5-羟基-2-[2-(2′-羟基苯基)乙基]色酮(9)。化合物2、3和5~9均为首次从柯拉斯那所得沉香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4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对红树植物秋茄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 SCSIO Kc B3-2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中压ODS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分离手段对其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手段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文献数据鉴定了14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对羟基苯甲醛(1),2-(4-羟苯基)乙醇(2),2-(4-羟苯基)乙酸乙酯(3),2-羟基-2-(4'-羟基苯基)乙醇(4),2-甲氧基-2-(4'-羟基苯基)乙醇(5),苯乙二醇(6),2-氨基-3-苯基-1-丙醇(7),对羟基苯乙酸甲酯(8),2-(2-羟基乙基)苯酚(9),3-chlorogentisyl alcohol (10),4-hydroxymellein (11),diaporthin (12),环(L-苯丙-L-亮)二肽(13),环(D-苯丙-L-异亮)二肽(14)。化合物3~14均为首次从红树植物秋茄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是抗癌药物克唑替尼的手性合成前体,可由2,6-二氯-3-氟苯乙酮经乙醇脱氢酶催化还原制备,还原中所需的还原型辅酶Ⅱ再生是该反应的技术瓶颈.本研究构建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ADH和E.coli BL21-GDH,实现了葡萄糖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的共表达,并进行偶联转化.结果表明,当在反应温度为30℃,pH为7的条件下,(S)-l-(2,6-二氯-3-氟苯基)乙醇的产量达到最高,在投料量为6%时,该体系转化率为93.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围术期输注1,6-磷酸果糖联合术中局部封闭Calot三角对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择期胆囊切除术惠者40例,年龄28-67 岁,ASA分级Ⅰ-Ⅱ级,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试验组(n=20)患者在切皮前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在胆囊牵拉前在Calot三角注射2%利多卡因5ml,选择全凭静脉麻醉(TIVA),气管内插管,机控通气.分别于胆囊牵拉前5分钟(TO)、牵拉时(T1)、牵拉五分钟(T2),牵拉十分钟(T3)监测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学.结果:牵拉瞬间对照组和试验组,TP值降低(p<0.05);牵拉五分钟时,对照组MAP、HR、HFnu较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且LF/HF比值较其他时间点降低(p<0.05);试验组HR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十分钟时,两组TP较牵拉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HR较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皮前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局部封闭Calot三角对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降低胆心反射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甘油醛-3-磷酸:NAD氧还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酶学委员会编号1.2.1.12)是一个典型需要巯基的酶。许多巯基试剂如碘代乙酸或对氯汞苯甲酸等皆能完全抑制酶的活力。近年来一些作者曾利用标记的碘代乙酸研究了酶和抑制剂的结合当量。我们发现对硝基苯氨甲酰甲基溴(以下简  相似文献   

18.
自从证实了动物和人脑内存在阿片受体以来,受体结合试验为阿片受体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为了对阿片受体化学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将其从突触膜上溶脱以获得溶性阿片受体。借助去垢剂是获得溶性受体的常用手段。Bidlack等、Ruegg等和Simonds等分别用非离子型去垢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简称Triton),洋地黄皂甙和两性离子型去垢剂,胆酸盐的衍生物3-(3-  相似文献   

19.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774-781
为探究化感物质对入侵水华蓝藻-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的影响, 研究对不同浓度(0、0.05、0.10、0.50、1.00和2.00 mg/L)N-苯基-2-萘胺处理下拟柱胞藻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藻叶绿素a含量随N-苯基-2-萘胺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浓度大于0.50 mg/L时, 拟柱胞藻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72h, N-苯基-2-萘胺对拟柱胞藻的EC50为1.02 mg/L。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表明, 浓度小于0.50 mg/L时, 拟柱胞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P0)、单位面积上有活性的反应中心(RC/CS0)、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及以单位面积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CS)均显著高于对照, 而反映2ms时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的0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当N-苯基-2-萘胺浓度大于0.50 mg/L时, 以上参数均呈现相反趋势。这表明低浓度N-苯基-2-萘胺能提高拟柱胞藻的光合效率, 而在高浓度时, 拟柱胞藻PSⅡ有活性的反应中心减少, 电子传递受到阻碍, 光合效率下降。与对照相比, 在浓度高于0.50 mg/L条件下, 拟柱胞藻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显著增加, 表明拟柱胞藻能产生大量的抗氧化酶来减少N-苯基-2-萘胺的损伤。这些结果表明N-苯基-2-萘胺可能通过抑制PSⅡ的电子传递和减少其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来影响拟柱胞藻的生长, 也暗示了N-苯基-2-萘胺能作为潜在的抑藻物质来控制拟柱胞藻水华。    相似文献   

20.
从实验室保藏的菌株中筛选获得Candida sp.PT2A,并通过18S rRNA鉴定为安大略假单胞菌Candida on-tarioensis。对C.ontarioensis不对称还原合成(R)-2-氯-1-(3-氯苯基)乙醇的发酵产酶条件和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的发酵产酶条件和转化条件:温度30℃,初始pH 6.5,摇床转速180 r/min,菌体质量浓度200 g/L。采用2-氯-1-(3-氯苯基)乙酮质量浓度为10 g/L时,还原反应72 h,(R)-2-氯-1-(3-氯苯基)乙醇的e.e.值为99.9%,产率为99%;底物质量浓度提高至30 g/L时,产率下降为84.3%。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C.ontarioensis细胞进行通透性处理(CTAB g/L,4℃下处理20 min),在30 g/L底物下反应24 h,产物的e.e.和产率分别达到99.9%和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