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9月杨敬之先生及王水在川北江油县马角坝中泥盆纪石灰岩所夹的灰色薄层钙质页岩中采集了很多小化石,笔者等在其中发现一种轮藻类的藏卵器(Oogonium)化石,即本文所描述的Sycidium。和此种化石共生的有介形虫化石。根据侯祐堂先生的鉴定,这些介形虫化石是属于中、下泥盆纪的类型,而不像上泥盆纪的产物。Sycidium 属于Sycidiaceae 科,外形作球状,藏卵器为16行、18行或20行纵分排列的许多细胞所组成,每一个细胞的外表,由于钙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钙化不完全则成小凹陷(pits)(见插图1之b 和插图2之b),钙化完全则成小突起(tuber-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了南京附近中三叠统中的海相介形类化石共4属7种,其中1新种Judahella longtanensis和2未定属种Gen.et sp.1及Gen.et sp.2;与介形类化石共生的还有海相瓣鳃类化石Myophoria(Costatoria)goldfussi mansuyi Hsü.此介形类动物群与贵州郎岱中三叠统关岭组的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3.
湖南湘乡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湖南湘乡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介形类化石,共有18属35种及未定种,其中包括11新种。通过与国内外泥盆纪和早石炭世介形类进行比较表明,它们与下伏的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介形类组合和上覆的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介形类组合均有明显的差别,该介形类动物群的发现,为佘田桥组的地质时代的确定及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依据,并对研究介形类动物群的演化增加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黔南泥盆纪浮游介形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材料系笔者于1982年10月采自黔南罗甸县沫阳手扒岩、罗悃床井和望谟县桑郎等地泥盆纪地层。计5属3亚属9种,其中包括1未定种。泥盆纪浮游介形类主要保存在南丹型地层中。贵州南部泥盆纪南丹型地层是相当发育的,然而在此之前从未见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石炭世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贺兰山地区中石炭统羊虎沟组介形类化石10属27种(包括9新种、2未定属种)。化石保存较好,分带明显。自下而上划分了三个组合:Bairdia-Microcheilinella组合Ⅰ;2.Healdio-Bythocypris组合Ⅱ;3.Healdia-Paraparchites组合Ⅲ.化石除地方种外,可与美国南半部密苏里、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等诸州之石炭系中所见介形类大致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南部地区早期中生代一些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介形类化石11属、31种,其中一新属、10新种及3未定种。除2属7种属于早、中侏罗统之外,其余皆属三叠系,尤以上三叠统最多,丰富了我国三叠纪的介形类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二连盆地西部早白垩世介形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二连盆地西部白音查干凹陷石油钻孔中发现的介形类化石共6属21种,其中1新属、10新种、2未定种。这是一个以Prolimnocythere,Limnocypridea和Paralimnocythere gen.nov.为优势属的介形类动物群,为国内首次发现,其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这一介形类动物群的发现,为白音查干凹陷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8.
云南景谷盆地晚第三纪介形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首次报道景谷盆地介形类化石13属30种(其中19新种,1未定种)并建立3个介形类化石组合,三号构组以Potamocypris-Candoniella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时代为中新世早期;回环组以Herpetocyprella-Metacypris为代表的组合,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大红猫村组以Leucocythere-Ily-ocypris组合为代表,时代为上新世。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报道了发现于伊朗卡尚地区古近系的介形类,计16属6种、8比较种、9未定种及1亲近种。根据介形类化石组合面貌,并结合钙质超微、沟鞭藻和有孔虫化石组合,认为含介形类化石的地层时代为始新世至渐新世,推测其沉积环境为正常浅海大陆架环境,而且为温暖浅海内陆架。  相似文献   

10.
广西玉林樟木早泥盆世介形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尚启 《古生物学报》1989,28(2):249-268,001,T002
本文描述的介形类化石采自广西玉林樟木北均塘剖面早泥盆世洛赫柯夫期(Lochkovian)和布拉格期(Pragian)地层,计10属,1亚属和19种,其中包括4新属(Sinoleperditia gen.nov.,Yulinentomozoe gen.nov.,Monosulco-entomozoe gen.nov.和 Trisulcoentomozoegen.nov.,),8新种,1未定属和10未定种,同时创建一新亚科 Trisulcoentomozoinae。在19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记述了湖南省洞庭湖DT01剖面介形类现生种,包含3属4种,它们为比利时舍氏玻璃介(相似种)Schellencandonacf.belgica(Klie,1937)、布氏土星介Ilyocypris bradyi(Sars,1890)、土星介属(未定种)Ilyocypris sp.和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fabaeformis(Fischer,1851)。上述属种在洞庭湖区为首次报道,在湖南省亦是首次。此外,S.cf.belgica在我国还很少报道。本研究可丰富我国介形类现生种数据,同时为利用该类生物定量重建本区域全新世古气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山西垣曲和山东蒙阴等地始新世介形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山西垣曲县垣曲组、山东蒙阴县官庄组和临朐县五图组中的介形类化石,计15属31种,其中1新属18新种及5未定种。这些介形类化石对我国第三纪地层,特别是对第三纪含油地层的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贵州早三叠世早期的介形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该文报道的介形类化石系采自贵州省贞丰、遵义等地的飞仙关组,计7属11种,其中包括3新种和1未定种。这些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对认识我国早三叠世早期的介形类面貌,进一步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Carinaknightina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为我国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特别是与巴基斯坦盐岭地区相关地层的对比提供了可靠的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和图解介形类化石10属、4亚属和14种,包括1新属(Paraulrichia)和6新种。其中古足目类8属、3亚属和12种;豆石目类1属、1亚属和1种;显壳亚目类1属和1种。这些介形类化石分别采自云南宁蒗大槽子泥盆系剖面大槽子组和碳山坪组。根据介形类组合特征,大槽子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埃姆斯期,碳山坪组下、中部的地质时代可能属晚埃姆斯期。介形类生态组合属古足目-平足目集群,代表局限的碳酸盐台地环境。在生物地理上,与泥盆纪华南介形类动物地理区系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描述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共计15属24种。根据介形类的组合面貌及孢子、牙形刺的研究结果推断,亚里剖面上的亚里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泥盆系-石炭系界线(D-CB)大致位于亚里东沟段顶部至沟陇日段。亚里组产出的介形类生态组合属于光滑速足目集群或艾菲尔生态型,指示亚里组在沉积时为远岸浅水沉积环境,且在上部腊扎蒲段水深变浅。亚里组介形类面貌与华南泥盆纪介形类相似程度高,与俄罗斯和欧美地区也有相似的属种,说明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介形类的地理隔离并不显著,在各个板块之间有属种交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记述了采自我国东部元荡湖的现生介形类7属9种,分别为:近球形金星介Cypris subglobosa Sowerby,1840、膨大丽神介Cypretta turgida(Sars,1896)、克氏丽星介Cypria kraepelini(G.W.Müller,1903)、无偶斗星介Cypridopsis vidua(O.F.Müller,1776)、塔尔薄丽星介Dolerocypria taalensis Tressler,1937、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fabaeformis(Fischer,1851)、弯叶豆形玻璃介F.myllaina Smith et Kamiya,2007、豆形玻璃介(未定种)Fabaeformiscandonasp.和粗糙土星介Ilyocypris salebrosa Stepanaitys,1960。这些属种在太湖流域的淀泖湖群系首次报道,其中F.myllaina和I.salebrosa均首次报道于我国东部湖区。本研究丰富了我国介形类记录,可为介形类地理区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闽西船山组上部的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武军 《古生物学报》1990,29(6):734-744
一、前言福建晚古生代介形类迄今尚无专门报道。近年来,笔者从沙县高地ZK302钻孔岩芯及龙岩中甲剖面的部分样品中,获得了较为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共计12属18种,其中2新种,2未定种。所产介形类化石的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层位局限于船山组上部,即广义的Pseudoschwagerina带。与介形类共生的(竹蜓)类有Sphaeroschwagerina, Pseudoschwagerina, Eoparafusulina等;珊瑚Anfractophyllum, Pseudocarniaphyllum, Kepingophyllum等。样品的采集工作得到洪祖寅、吴富宝的帮助,扫描电镜照片承袁留平完成。  相似文献   

18.
河南周口盆地早白垩世商水组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河南周口盆地商水组以Cypridea-Candona-Darwinula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它由7属19种(包括5新种和1未定种)组成,其组合特征与国内外广泛分布的早白垩世非海相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相同。根据这一介形类化石组合中Cypridea(Pseudocypridina)占优势且出现较多的Candona,Candoniella属的分子,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阿普第—阿尔必期。商水组的层位与河北南部丘城组和松辽盆地姚家组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19.
山东平邑盆地固城组、卞桥组共发现介形类化石21属21种4比较种13未定种,本文记述了其中的17属16种4比较种9未定种。卞桥组一段下部的介形类可称为Talicypridea reticulata-Mongolocypris longa-Frambocythere fangjiaheensis介形类动物群,含化石地层的时代被确认为晚白垩世最晚期,即马斯特里赫特期的晚期。该动物群的发现,为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的确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的底栖介形类化石采自湖南锡矿山剖面晚泥盆世地层,共30属61种,含1新属,2未定属,13新种和20未定种。在晚泥盆世F/F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前和以后,根据底栖介形类的演化特征,分为正常期,包括3—5层;灭绝期,即6层;残存期,包括7,8,9a-c,11—13,15层;和复苏期,即20层以上地层。在湖南锡矿山上泥盆统剖面上,底栖介形类动物群遭受到F/F灭绝事件的重创,正常期的37种中仅11种在残存期中幸免于难,24种在本剖面上消失,灭绝种约占65%。对于F/F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的发生机制,虽有多种解释,但造成底栖介形类灭绝的主要原因更可能是缺(贫)氧或含毒环境和气候变化。根据底栖介形类生态组合特征,正常期的介形类动物群代表近岸浅水开阔海台地环境;复苏期的介形类动物群可能代表半局限海台地环境。根据正常期、残存期和复苏期介形类动物群的组成特征,它们所生存的海底为正常的含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