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78~ 1992年 ,在山东省已查明的水稻害虫天敌蜘蛛种类为 15科 ,40属 ,70种。1.卷叶蛛科 Dictynidae1种( 1)黑斑卷叶蛛 Dictyna foliicola Boes.et Str.,190 62 .蜣蛛科 Ulobridae 1种( 2 )中华涡蛛 Octonoba sinensis( Simon,1880 )3.幽灵蛛科 Photchidae1种( 3)长崎幽灵蛛 Pholcus opilionoides( Schrank,1781)4.圆蛛科 Araneidae16种( 4)角圆蛛 Araneuscornutus Clerck,175 7( 5 )叶斑圆蛛 Araneus sia Strand,190 6( 6 )大腹圆蛛 Araneus ventricosus( L.Koch,1877)( 7)交迭圆蛛 Araneus alternidens Schenkel,1936( 8)黄斑圆…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及科学地选取抽样方法,2015年和2016年开展了合肥地区白毫早茶园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 Walker、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rren、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n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与其天敌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方法】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和害虫各自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害虫与天敌变程的关联度,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在空间上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并分析比较害虫的同一种天敌与该害虫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程度年度间差异的原因。【结果】8种天敌中,与害虫跟随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2015年八点广翅蜡蝉的天敌是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0.859 3)、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L.Koch(0.805 8)、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Sundevall(0.804 7),2016年的是草间小黑蛛(0.806 2)、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 Karsch(0.792 9)、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 Walckenaer(0.792 2),两年间前3位天敌中只有草间小黑蛛一种相同。2015年茶尺蠖的天敌是粽管巢蛛(0.7909)、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oes.et Str(0.790 4)、斜纹猫蛛(0.789 4),2016年的是茶色新圆蛛(0.877 7)、草间小黑蛛(0.872 0)、粽管巢蛛(0.823 0),两年间前三位天敌中也只有粽管巢蛛一种相同。2015年花蓟马的天敌是斜纹猫蛛(0.890 0)、八斑球腹蛛(0.878 9)和粽管巢蛛(0.843 5),2016年的是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 Thorell(0.879 7)、八斑球腹蛛(0.866 5)和粽管巢蛛(0.855 3),两年间前3位天敌中有八斑球腹蛛和粽管巢蛛2种天敌相同,且位次相同。2015年茶蚜的天敌是锥腹肖蛸(0.819 9)、茶色新圆蛛(0.816 4)和鳞纹肖蛸(0.814 2),2016年的是茶色新圆蛛(0.840 7)、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0.814 7)和八斑球腹蛛(0.806 8),两年间前3位天敌中只有茶色新圆蛛一种相同。【结论】初步分析表明年度间与害虫跟随关系天敌位次的变化主要是害虫和天敌数量之比的变化,害虫个体数与某种天敌个体数之比,比值越小,天敌与害虫跟随关系越密切,似乎是天敌食饵资源短缺所致。  相似文献   

3.
以蛛治虫对优化稻田生态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稻田蜘蛛已知有 2 3科 1 0 9属 373种 ,其中东南、西南、华中、西北和东北稻区分别为 2 2 8、2 2 0、2 0 7、1 2 6和 97种 .田间优势种群较其它天敌相对稳定 ,蜘蛛与稻飞虱的种群数量季节消长和生态分布相关性强 ,彼此制约关系明显 .以蛛治虫 ,创造有利于蜘蛛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 ,大幅度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 ,保护了其它天敌 ,发挥多种天敌对稻虫的自然控制力 ,减少了环境污染 ,优化了稻田生态系统 ,使之呈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唐果  尹长民 《蛛形学报》2003,12(2):94-94
作者于 2 0 0 2年发表的暗蛛科隙蛛属 1新种 ,南岳隙蛛 Coelotes nanyuensis Tang et Yin,2 0 0 2 (蛛形学报 ) ,1 1 ( 1 ) :1 4- 1 6,figs.1 - 3)与彭贤锦教授等于 1 998年发表的 1新种共用同一种名 ( Coelotesnanyuensis Peng et Yin,1 998,Bull.Br.arachnol.Soc.,1 1 ( 1 ) :2 6- 2 8,figs.7- 9) ,此二者系异物同名。为此 ,作者现将前者更名为衡山隙蛛 Coelotes hengshanensis Tang et Yin,nom.nov.。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近年来采集的标本,对分布于陕西省的蟹蛛科Thomisidae和逍遥蛛科Philodr-midae蜘蛛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出33种,加上前人报道,本文共记述41种,其中包括6个陕西省新记录种及7个待定种。1陕西省蟹蛛科及逍遥蛛科蜘蛛名录(带“。”号者为陕西省新纪录,种名后为分布地)1、黑革蟹蛛Coriarachne melancholica绥德、西安、潼关港口、华县2、三突树蟹蛛Diaea tr-icuspidatus全省°3、多毛毛蟹蛛Heriaeus hirtus商南4、梅氏毛蟹蛛H.mellottei大荔官池、华阴、翠华山、南五台、火地塘、旬阳坝5、Lysteles sp.留坝6、Lysiteles sp.蒲城、户…  相似文献   

6.
孙佳照  张淋  李子朝  邹运鼎  毕守东 《生态学报》2021,41(20):8297-8307
为了明确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天敌种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天敌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地学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白毫早茶园、黄山大叶种茶园、农抗早茶园、平阳特早茶园和乌牛早茶园秋冬季假眼小绿叶蝉和其主要6种天敌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的变程。使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标准化。以标准化后的密切指数大小评判天敌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是:1)、黄山大叶种茶园和农抗早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是粽管巢蛛、鳞纹肖蛸和斜纹猫蛛,但位次不同。2)、白毫早茶园前3位天敌是鳞纹肖蛸、斜纹猫蛛和锥腹肖蛸,前2种与黄山大叶种和农抗早茶园相同。3)、平阳特早茶园前3位天敌是鳞纹肖蛸、粽管巢蛛和草间小黑蛛,前2种与黄山大叶种和农抗早茶园相同。4)、乌牛早茶园前3位天敌是粽管巢蛛、草间小黑蛛和三突花蟹蛛,只有粽管巢蛛与黄山大叶种和农抗早茶园相同。根据5种茶园同种天敌密切指数之和以及同种天敌位次之和评判,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天敌均是鳞纹肖蛸、粽管巢蛛和斜纹猫蛛。天敌位次的变化主要是害虫和天敌数量之比的比值变化。害虫个体数与某种天敌个体数之比的比值越小,天敌与害虫的跟随关系则越密切。密切原因与食饵资源短缺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明确江苏沿海地区麦田害虫天敌发生规律及动态,开发和利用小麦田天敌优势资源,促进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持续发展。【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调查江苏省盐城市小麦田捕食性及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其物种丰富度、种群优势度、均匀度指数、申农多样性指数和不同生育期天敌群落相似性指数。【结果】调查共发现天敌昆虫和蜘蛛类2纲6目15科25种,其中捕食性天敌共4目12科22种,寄生性天敌共有2目3科3种。鞘翅目天敌2科5种,双翅目天敌2科7种,蜘蛛目天敌8科9种,脉翅目天敌2科2种。在小麦返青拔节期,田间调查共发现3目4科10种农业天敌资源;孕穗扬花期,田间调查共发现5目13科19种农业天敌资源;灌浆成熟期,田间调查共发现6目14科19种农业天敌资源;江苏沿海地区小麦不同生育期天敌群落相似性在0.318-0.810,其中在返青拔节期与灌浆成熟期天敌种群的相似性最低。返青拔节期,食蚜蝇科优势度最高为0.624,其次为茧蜂科的0.266;孕穗扬花期,茧蜂科、食蚜蝇科和瓢虫科优势度最高分别为0.395、0.270和0.249,属于优势种天敌资源。灌浆成熟期,瓢虫科和茧蜂科优势度分别为0.361和0.244,属于优势种天敌资源。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为灌浆成熟期最高(2.143),返青拔节期最低(1.999)。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返青拔节期最高(0.868),孕穗扬花期最低(0.703)。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灌浆成熟期最高(2.526),返青拔节期最低(1.483)。【结论】江苏沿海地区小麦田天敌资源丰富,其中食蚜蝇科、茧蜂科、瓢虫科是小麦生育期内重要的天敌资源,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小麦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枇杷园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枇杷园天敌99种,隶属于2个纲6个目23个科73个属;另发现1种寄生性病原微生物.其中龟纹瓢虫、红点唇瓢虫、六斑月瓢虫、黑带食蚜蝇和猫蛛、跳蛛是主要的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双版纳及其附近地区的鸟类调查报告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本调查的第三报,计列95种,另附2亚种,隶属于雀形目16科。现录示如次: 种数(亚种数)种数(亚种数) 1.阔嘴鸟科 Eurylaimidae 2 9.燕鵙科 Artamidae 1 2.八色鸫科 Pittidae 10.鸦科 Corvidae 8 3.燕科 Hirundinidae 3 11.鶲科:画眉亚科 Muscicapidae:Timaliinae 31 4.和平鸟科 Irenidae 5 12.山雀科 Paridae 4 5.伯劳科 Laniidae 4(1) 13.鳾科 Sittidae 5 6.黄鹂科 Oriolidae 2(1)14.啄花鸟科 Dicaeidae 5 7.卷尾科 Dicruridae 7 15.太阳鸟科 Nectariniidae 7 8.椋鸟科 Sturnidae 7 16.绣眼鸟科 Zosteropidae 3 所得诸鸟中,有下列2个种(文中标以符号)及5个亚种(标以符号〕,在分布上均为我国的首次纪录: 种的新纪录 棕头钩咀鹛Pomatorhinus ochraceiceps 棕喉雀鹛 Alcippe rufogularis 亚种的新纪录 长咀钩咀鹛 Pomatorhinus hypoleucos tickelli 黑喉噪鹛 Garrulax chinensis lochmius 栗额鵙鹛 Pteruthius aenobarbus intermedius 冕雀 Melanochlora s.sultanea 长嘴捕蛛鸟 Arachnothern.l.Iongirostris 本次调查研究的前后三篇报导,计列334种,另附19亚种,分隶于18目49科。 1.阔嘴鸟科 Eurylaimidae(1)银胸丝冠鸟 Serilophus lunatus elisabethae La Touche 4,12,3(勐养,Ⅳ 5-12,Ⅹ 24;勐阿,Ⅱ  相似文献   

10.
1996和1999年,在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对牡丹害虫捕食性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经鉴定查明:捕食性天敌计60种,隶属于6目16科39属。其中草间小黑蛛、斜纹花蟹蛛、条纹蝇虎、星豹蛛、黑色蚁蛛、多异瓢虫、二星瓢虫、丽草蛉和黑带食蚜蝇为优势种。研究了主要天敌种群的发生与消长。蜘蛛类于2月下旬开始活动,8、9月份为发生盛期,10月份以后数量逐渐下降;瓢虫类于3月下旬始见成虫活动,6月种群数量开始迅速增加,7—8月达到高峰,9月中下旬迅速下降。不同时期、不同牡丹株龄,蜘蛛的种类、数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棉花害虫天敌蜘蛛初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慈祥 《蛛形学报》1994,3(2):145-147
在山东省已查明的棉花害虫天敌种类,计2个纲、11个目、42个科、151种,其中蜘蛛种类为14个科、32个属、52种。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漫湾电站水库地区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晓瑞  王忠泽 《四川动物》2000,19(3):123-126
漫湾电站水库地区有爬行动物46种,隶属3目10科37属。特点是:(1)特种多样性很丰富,为中国扑行类种娄11.89%,为云南的30.46%,是云南省和全国爬行类很丰富的地区;(2)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97.83%),没有古北界种类,古北东洋两界广布种仅1种;(3)西南区与华南区种类分别为20及19种;华中区及华中华南两区广布种很少;(5)特有种多,在我国主要产于云南有8种,占17.39%,其中云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鹤北地区维管束植物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捷  胡秉坤  杨逢建  徐辉 《植物研究》2001,21(3):360-364
鹤北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10 科, 412 属, 978 种, 其中蕨类植物有14 科18 属41 种, 裸子植物只有1 科4 属6 种, 被子植物有95 科390 属931 种。其植物区系成分特征为:(1)植物种类繁多;(2)区系成分丰富;(3)单属科和单种属较多;(4)存在许多孑遗种;(5)区系主要是北温带性质, 具有"南北混合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冯天杰  李东义 《植物研究》1999,19(3):259-267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有自生维管植物117科520属1532种(含种下单位175个)分别占河北省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79.1%,69.4%,72.7%,是河北省维管植物丰富区域之一,本区植物工区系属较多,种数相对较少;木本植物少,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具有典型的北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及其与邻近地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较详尽的野外考察、标本采集、鉴定和系统研究,已知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17科,66属,196种(包括种下单位),其地理成分可划分为9种类型,北温带分布型占主导地位,东亚分布型次之,热带分布型不起主要作用。运用物种丰富度、优势科比较、属相似性系数等统计方法,对河北与邻近地区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讨论。从河北省与我国东北、内蒙古、山东、秦岭、西藏和横断山等6个地区侧蒴藓类区系组成的比较分析得出,本省该类群物种丰富度位居第4,横断山居于第1位,河北与其它6个地区的共有优势科前3位为青藓科、柳叶藓科、灰藓科;河北与内蒙古、山东相似程度最高,与东北和秦岭相似程度次之,与西藏、横断山相差最大。同时对这7个地区的具体地理成分也作了比较。这些结果有力地说明了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兼有浓厚的东亚区系色彩,也表明了中国华北与日本、欧洲和北美东北部在苔藓植物区系物种起源上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葛源  于明  刘全儒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57-1662
对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共有蕨类植物77种,隶属于19科34属,以蹄盖蕨科、岩蕨科、鳞毛蕨科、卷柏科等为优势科,以岩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等为优势属,科内及属内分化程度较低,种类组成贫乏;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占优势,有11属为温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61.11%,除世界种和中国特有种外,全为温带性质的种;生境特点以石生为主,大多数种类分布在北京西部和北部的山区;与河北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山西、内蒙、辽宁、山东,与秦岭也有一定的联系,与西藏的关系疏远。  相似文献   

17.
The cephalopod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ere mainly collected from the Badou Formation in the Zhangqiu district of central Shandong and the Fengfeng Formation in the Fengfeng city of southern Hebei by the writer and his colleagues in 1982-1983. They consist of 3 genera and 11 species, including 1 new genus and 9 new specie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previous reports on the Gonioceras from China and the contrast of the Badou Formation with the Fengfeng Formation as well as ecology, migration,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gonioceratids.  相似文献   

18.
滦河上游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琳  赵建成  边文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71-1676
于2001~2005年在滦河上游地区共采集藓类植物标本1 810份,并对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地区共有藓类植物27科75属175种1亚种12变种2变型,分别占全国藓类植物科、属、种(含种下分类单位)总数的41.54%、18.16%和7.74%.其中,河北省藓类植物新纪录6种1变种.该地区的优势科为丛藓科、柳叶藓科等6科,优势属为真藓属、青藓属等11属.该地区藓类植物可划分为10种区系成分,北温带成分居各种区系成分的首位,占该区系总种数的64.42%,东亚成分次之,占13.50%.该区系中温带性质的的种共计158种,占整个区系总种数的83.16%,而热带性质的种仅5种,显示了该地区藓类区系显著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较系统全面地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整理,采用植物区系谱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共计196种(包括种以下单位),隶属于17科,66属。其中,北温带地理分布类型占主导地位,共计98种,占总种数的50.79%;东亚地理分布类型54种,占总种数的27.77%;中国特有分布类型16种,占总种数的8.38%;东亚—北美分布类型9种,占总种数的4.71%;旧世界温带分布类型9种,占总种数的4.71%;热带分布类型(包括泛热带分布类型和热带亚洲分布类型)仅有3种,占总种数的1.57%。运用植物区系谱的主成分分析对河北省与我国相邻地区侧蒴藓类植物关系的研究表明:西藏和横断山为一组,相异系数分别为31.9和43.5,与河北的联系相差最远;河北—东北—秦岭—内蒙古—山东为一组,内蒙古和山东在地理位置上与河北接壤,但相异系数分别达21.0和15.6,而河北与东北、秦岭相异系数分别为6.4和12.0,它们在区系关系上更为接近。分析结果对吴鹏程(1998)关于中国苔藓植物分布路线的观点以有力的支持,即存在喜马拉雅南麓地区—秦岭—东北的苔藓植物迁移路线;同时,说明大的山脉是苔藓植物进行扩散和传播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20.
1923年A.W.Grabau通过对山东省莱阳盆地莱阳组早白垩世昆虫化石的研究,命名了我国第1种鞘翅目化石昆虫(Proteroscarabaeus yeni).此后,中国昆虫化石分类学者先后发表了40余篇关于我国中生代鞘翅目化石昆虫的分类论著,共描述鉴定了182种,涉及35科,137属.这些化石分布于12个省,其中三叠纪11个种,侏罗纪68个种,白垩纪103个种.本文通过图表列举出我国已发现的中生代鞘翅目化石昆虫名录以及它们的分布和年代,总结了国内中生代甲虫化石当前的研究状况,并初步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古昆虫学者所建立的4个新科提出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