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天然产物与海洋生物技术管华诗(青岛海洋大学)世界海洋面积达三亿六千万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1%。海水总体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现已从海洋发现的化学元素达85种,所有这些就为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浩大的活动空间及丰富的营养物质。据统计,整个地球生物的生产力每年相当于1540亿吨有机碳,而海洋就占了87%。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达20余万种。  相似文献   

2.
浩翰无垠的海洋为地球生命提供了最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也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分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球海洋生物普查"2010年报告称,海洋生物种类可能在200万种以上,而目前我们已知的海洋大型生物却只有20万种左右。陆地上比较大的动物门类几乎都有代表生活在海洋中,还有一些种类是海洋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各类主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作了简洁概述,从海洋生物体内获取的各种活性物质,除可研究海洋药物外,还可开发海洋生物功能性保健品,海洋生物化工产品等;此外,尚可利用其特异的化学结构作为先导物,设计合成治疗疑难病的创新药物。可以预言,21世纪将是人类研究、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4.
地球实际是一个大水球,其表面积71%为海洋所覆盖,62%的水域深于1000米。陆地生命归因于海洋生命,我们的空气、食物、住所,都是海洋生物圈的一部分。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每年消耗的海洋食物数量比消耗的牛肉和鸡肉数量之和还要多。世界上近80%的动植物生活在海洋里,从2000年开始,世界上平均每个星期发现3种海洋生物新种,每年发现160种新种。在南太平洋喀里东尼亚的巨大珊瑚礁中采集的一块3立方米的样品中,科学家发现了属于3000种的13万个软体动物,其中许多是新种。  相似文献   

5.
国外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概况陈来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引言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的生命的摇蓝。它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尚未被利用的海洋与海岸的有效面积比陆地大5-10倍。海水含有生命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丰富无机物。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约达16万种)。它们不仅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还有大量未被开发利用的生物(据估计,已被开发利用仅占1%)。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海洋生理活性物质特有的特异结构和药理作用,对研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艾滋病等方面的意义及发展前景。阐述我国近年来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发现如三丙酮胺、喹啉酮、柳珊瑚酸及其衍生物等观种显著生理活性新化合物及16种海洋生理活性物质;8种已投入市场的海洋药物及保健品。提出对海洋生理活性物质研制成新药的可行途径及应采取的决策和有效措施;提出应用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学工程等生物技术来研制、生产出纯度高、质量高、成本低的海洋药物资源物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开发海洋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苏骋 《生物技术世界》2009,(5):28-29,32
地球的70%为蓝色海洋所覆盖,海洋亦是人类生命的起源。虽然人类对于海洋的科学认识,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工业开发应用程度尚浅、水平也不高,但目前对几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已经显露出了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8.
前景诱人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与陆地生态环境的截然不同,造就了生活在海洋的生物之间具有密切的生态关系,化学信息和化学防御机制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海洋生物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具有某些特殊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自60年代以来,美、日、法等国家相继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广泛开...  相似文献   

9.
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要领域。本文梳理了历次缔约方大会的谈判进程, 认为主要焦点议题包括: (1)应对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工具; (3)海洋保护区及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学意义的海域。这些议题的讨论将影响包括全球海洋保护区建设在内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也将影响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制度的建设, 以及沿海国家的社会经济。我国应加强履约谈判的技术支持, 加快涉海相关问题研究,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谈判, 并大力宣传我国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人类最大可持续海洋足迹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成忠  林振山  王晖 《生态学报》2008,28(2):656-660
在William Rees & Mathis Wackernagel最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理论所划分的六类基本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中,海洋以其能为人类提供鱼类等海产品而被单独列为水域一项。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只有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方可保证海洋生物资源最大的可持续生产量。借用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概念的内涵,提出海洋足迹、海洋承载力两个新概念;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在海洋足迹与海洋承载力呈二次非线性关系的假设下,建立海洋承载力二次非线性开发的动力模式,并运用稳定性分析理论对其求解、分析。结果表明:(1)海洋承载力与其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海洋足迹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2)为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必须控制最大海洋足迹增长率为r/xm(r为海洋承载力增长率,xm为最大海洋承载力),方可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海洋足迹为rxm/4,此时海洋承载力可以维持在稳定的平衡态(为其最大承载力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科学界对“生物圈2号”褒贬不一,但这一尝试的最重要意义是使人类知道,大自然系统难以被人工完全模拟。海洋馆尝试为海洋生物提供一个人工环境,可以类比为“海洋2号”。它告诉人们:大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对它的认识永远是冰山一角。这对走入21世纪开发海洋的人类,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已知在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浩瀚的海洋占据了70%以上的地表面积。海洋也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摇蓝。据推测,某些海洋生态系诸如珊瑚或深海底的生物多样性,可超过陆地热带雨林。很多海洋动物诸如无脊椎动物都具有柔软的身体,而且营固着生活。这些海洋生物为维持生存,在进化长河中具备了化学防御能力。它们可以自我合成,或从海洋微生物包括微动物和微植物中获得毒性化合物,从而通过麻痹和毒杀,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学相关基础研究,重点进行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保护,运用海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是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长久发展的可行策略。着重分析了海洋生物资源状况及其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栖息有数千万种各类动植物。然而,由于浩瀚的海水的阻隔,几千年来,人类对海洋中的生物除了进行大量的捕捞以外,在研究和开发上一直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还有许多空白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和了解,当前,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引用生物高技术来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美国,法国、丹麦,日本等国家纷纷成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其它国家也都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大量增加研究经费以鼓励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我国是海洋大国,渔场面积约22亿亩,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四分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沿海渔业资源已接近枯竭,因此,如何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如何用高新技术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把传统的海洋养殖业转到用高新技术指导的现代养殖业上来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作一些概述。  相似文献   

15.
海洋生态资本是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生境资源。海洋生态资源的存量价值由海洋生物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境资源存量价值构成。针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特征,在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提出了鱼类、贝类、甲壳类、头足类、大型海藻等主要海洋生物资源的存量价值评估技术方法,包括物质量评估和价值量评估。探讨了海洋生物资源单位价格确定、评估价值修正、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成本扣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化学》2006,26(5):478-478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会同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生化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海洋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航海医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全国第六届海洋生命活性物质与天然生化药物学研讨会、全国第二届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二届海洋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6日在辽宁大连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市(包括台湾地区)的320位代表出席了本届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朱作言  相建海 《遗传》2006,28(7):912-912
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较早开展海洋科学方面的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与开发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学科的前沿,瞄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针对制约我国海水增养殖发展和海洋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的一系列“瓶颈”因素,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探索,为我国海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源头创新。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物技术和水产养殖的前景海洋为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为新生物技术的基础,这个领域还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事实上,海洋生物体(主要是微生物体)的大多数仍需鉴定。即使是大家熟悉的生物体,目前也缺乏足够的知识对它们进行操作和应用。有两个主要原因引起了人们对海洋生物的极大的兴趣。其一,它们构成了地球生物资源的主要部分;其二,海洋生物往往都有特殊的结构、代谢途径、生殖系统和感觉、防卫机制,因为...  相似文献   

19.
梁松  钱宏林 《生态科学》1992,(1):170-173
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摇篮。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海洋一直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它不但调节着全球的气候,蕴藏着丰富的动力、矿产、生物、化学等资源,而且也是天然日交通“大道”。因此,在人类当前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如何做到既要开发利用海洋这个自然资源宝库,又要保护好海洋环境,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重  相似文献   

20.
海洋酸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汪思茹  殷克东  蔡卫君  王东晓 《生态学报》2012,32(18):5859-5869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的同时,也被海洋吸收使得全球海洋出现了严重的酸化。海洋酸化及伴随的海水碳酸盐化学体系的变化对海洋生物产生深远的影响。以海洋酸化对钙化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海洋酸化的研究,介绍了海洋中不同生态系统对海洋酸化的响应。一方面,海水中CO23-浓度和碳酸钙饱和度的降低对海洋钙化生物造成严重损害,生活在高纬的冷水珊瑚和翼足目等文石生产者是最早的受害者;贝类和棘皮动物在钙化早期对海洋酸化尤其敏感,其幼体存活率受到海洋酸化的严重制约。另一方面,CO2浓度的增加能促进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增加初级生产力,改变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此外,海洋酸化可以促进固氮和脱氮作用同时削弱硝化作用,改变溶氧浓度分布和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对海洋生物产生间接影响。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复杂,影响程度深远。为了能准确的评估海洋酸化的生态学效应,需要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