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在对亲本平方和、子代同胞间平方和、同胞内平方和与亲子间乘积和求数学期望的基础上,估计亲子与同胞相关系数,导出了两套不同的亲子与同胞相关系数的估计公式,其中之一与Srivastava(1984)提出的完全一致,但估计方法较之具有直接性,推导过程得到了简化.  相似文献   

2.
刘明孚 《遗传》1987,9(3):14-18
近年来,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发展很快,并且 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育种实践中,尤其在遗传 参数的估计上,提出了不少新的方法。有关利 用“全同胞一半同胞”混合家系资料估测性状遗 传力的方法,吴常信(1983,会议资料)已做过 专门论述。本文旨在推导利用“全同胞一半同胞” 混合家系资料估测性状间遗传相关的公式,以 充分利用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发展很快,并且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育种实践中,尤其在遗传参数的估计上,提出了不少新的方法。有关利用“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资料估测性状遗传力的方法,吴常信(1983,会议资料)已做过专门论述。本文旨在推导利用“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资料估测性状间遗传相关的公式,以充分利用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陈斌  施启顺  柳小春 《遗传》1991,13(1):18-20
本文取单元内同胞相关法和混合家系亲缘相关法估算畜禽遗传参数之长,推导出单元内混合家系相关法。用这种方法估算遗传参数,既能消除环境单元间的差异,又能充分利用全同胞和半同胞资料,具有扩大信息来源,提高估算准确性和计算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植物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SCD)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处理技术,因为它涉及了细胞动力学、细胞周期、染色体半保留复制、染色体“单线说”以及染色体畸变等一系列的细胞生物学理论问题,此外还能用于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来检测诱变因素和致癌物质,所以有关SCD的实验技术可作为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更新内容。本文介绍植物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金色果蝇复合种(Drosophila auraria species complex)的5个姊妹种(D.auraria、D.biauraria、D.triaurar-ia、D.quadraria和D.subauraria)及其近缘种D.rufa的ITS1片段和COⅡ基因的全序,以及Adh基因的部分序列。以D.rufa、D.melanogaster和D.yakuba为外各,分别用最大简约(MP)法和邻接(NJ)法根据每个分子标记的序列构建金色果蝇复合种系统发生树。在得到的6棵系统树中,D.subauraria总位于系统树的基部。该复合种的ITS1、Adh和COⅡ的综合序列长度为2327bp(排除插入和缺失位点),能提供255个简约信息位点。根据综合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较好地揭示了5个姊妹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D.subauraria在金色果蝇复合种内最早分支出来,随后发生了D.biauraria分化、D.auraria、D.triauraria和D.quadraria之间亲缘关系较近,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推测金色果蝇复合种的祖先种约在2.33百万年前与D.fufa发生分歧,随后由暖温带侵入寒温带。在寒温带,D.subau-raria约在0.88百万年前与其他4个姊妹种的祖先种发生了分歧,D.biauraria约在0.31百万年前分化出来;而分布在较低纬度的D.auraria、D.triauraria和D.quadraria则是在该复合种的祖先种由寒温带向暖温带和亚热带人侵的过程中才逐渐分化形成的。上述结论不支持先前研究者所提出的D.quadraria是金色果蝇复合种的祖先种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194,自引:9,他引:194  
本文分析了有关生态位的种种定义,总结了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共同点,并应用集合映射的理论,提出了一个既包括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种群动态模型的生态位定义。将生态位重叠定义为两个种在生态学上的相似性,继而推导出计测生态位重叠的改进公式。利用实例将改进公式与目前通用的相似百分数公式、Levins公式、Pianka公式等进行了比较,指出改进公式优于通用公式的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用等效模型,对激光消融过程进行了推导与计算,和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得公式与实验结果能较好相符,可用于描述紫外激光消融过程。  相似文献   

9.
明道绪 《遗传》1985,7(4):42-45
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也叫 遗传相关(genetic relationship),是数量遗传中 的重要参数,在计算遗传力、估计育种值、制定 综合选择指数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闺。如果 根据谱系图逐对计算后代亲缘系数然后求平均 数的方法计算混合家系的亲缘系数,工作量大 且容易出错。吴常信闭曾导出计算一个“全同 胞一半同胞刀混合家系亲缘系数的近似公式;张 文灿(动物数量遗传通讯,1982)将吴常信的近 似公式推广到由S个“全同胞一半同胞刀混合家 系组成的群体,导出了计算全群亲缘系数的近 似公式;庞航(31根据全概率公式,导出计算一 个混合家系和S个混合家系亲缘系数的一般公 式。他们的近似或一般计算公式都是在假定雄、 雌亲间或各雄亲间,雄、雌亲间,各雌亲间无亲 缘关系的前提下导出的。对于闭锁群体,在低世 代时,满足或基本满足这些假定,用所导出的公 式计算亲缘系数是较为满意的,但随世代的增 加,各雄亲间,雄、雌亲间,各雌亲间常常存在程 度不同的亲缘关系。若仍采用他们所导出的公 式计算亲缘系数,往往偏低,世代越多,相差越 大。不宜用他们的公式计算闭锁群体S个混合 家系的亲缘系数。然而在闭锁育种中又需要较 准确地计算出闭锁群体混合家系的亲缘系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对混合家系亲缘 系数提出一个较通俗的定义,然后根据这个定 义对计算闭锁群体S个混合家系亲缘系数进行 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有润 《植物研究》2002,22(3):341-365
棕榈科原省藤亚科因其子房壁及外果皮被倒生、螺旋状排列的鳞片所覆盖,而区别于其他亚科,因而独立分出成一新科--省藤科。作者讨论了棕榈科的祖先种可能在石炭纪时,自原始裸子植物开以顿目在分化、衍生出苏铁目祖先种的进化干上,于白垩纪时分化出的一个分支。在棕榈科的祖先种出现不久后,在其进化的分支上,于白垩纪后期又分化出一旁支,成为棕榈科的姊妹科--省藤科的祖先种。从两祖先种分别再分化、衍生出现今分布地球上该二科的属与种。两科、尤其前者是被子植物、尤其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作者还提出棕榈科象牙椰亚科与贝叶棕亚科是该科最原始或较原始的两类群;槟榔亚科和腊材榈亚科是较进化的两类群;而水椰亚科祖先种可能源于象牙椰亚科的祖先种,但又演化为该科最进化与特化的类群。省藤科省藤亚科略比鳞果榈亚科原始。作者讨论了两科为泛热带分布的科,指出两科的"现代分布区"在南北两半球热带地区,少数种还延伸分布到两半球暖亚热带、甚至达中亚热带地区,分布区边缘最北达日本中部、中国长江流域及黄河下游的南部,美国加利佛尼亚州与佛罗里达州和地中海北部;最南达智利中部和新西兰南部;而"现代分布中心"在热带与暖亚热带的亚洲,中、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的东、南、西部;但分布区的"密集中心"则在热带亚洲、热带中及南美洲、南太平洋群岛及非洲东南部。作者还介绍了近50年我国南方引种驯化成功的两科植物近400种(见*图谱),其中少数为耐寒的种类,有的种已引种到长江流域或更北的地区。引种的大部分种都有其重要的经济用途,包括:1. 食用,如淀粉和树液可制"西米"或制糖,酿酒、醋或作饮料;果或种子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某些种的嫩芽作蔬菜,甚至种子代咖啡饮用;2. 药用,有消炎、止血、活血、驱虫、抗癌等用;3. 建筑、工艺与日用品,包括不少种的树干供建普通房子、桥梁、小船;少数种可提制工业用蜡;许多种的纤维制高级缆绳和编织品;还制工艺品与日用品等;4. 代表热带景观的园林工程、绿化及美化环境的观赏树和人行道树及建造园林景观生态类型的树种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p=h~2+hk+k~2,T=pf~2,C=10T+2和C=10p(n-1)~2+2几个公式进行了新的推导和计算,并对其公式间的关系和每个参数的数学含义作了说明,进而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估计阈值模式中各级亲属预期发病率的公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阈值模型理论,推导一个计算阈值性状中患者各级亲属的预期发病率的公式。 公式为 [X_r]=X_g-rh~2a_g 式中,X=阈值与平均的正态离差;a=患者与群体平均的平均离差;h~2=遗传率;r=亲缘系数;下标g指一般群体;下标r指患者亲属。 与Falconer公式和Edwards近似公式相比较,无论在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上,或者使用简便上均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数学角度分析和研究了螺旋对称病毒衣壳参数、整理出衣壳参数20多个,对每一个参数的概念、含义等给予了明确的认定。提示了参数间的关系,推导出了一些计算参数值的公式。  相似文献   

14.
酶祖先序列重建是指通过计算机算法推导来自灭绝生物的祖先酶的氨基酸序列的技术。通常可分为6个步骤,依次为现代酶的核酸/氨基酸序列收集、多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祖先酶序列的计算机推测、基因克隆、酶学性质表征。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研究分子在行星时间尺度上对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随着酶在生物催化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该方法逐渐成为研究酶序列、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有力手段。同时,祖先酶大多具有温度稳定性、突变稳定性等特性,使其成为进一步定向进化的理想蛋白质支架。文中综述了酶祖先序列重建的计算机算法、应用和常用计算机软件,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展望其在酶定向进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虎耳草科落新妇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落新妇族Trib.Astilbeae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依据进化论、被子植物性状演化总趋势和外类群比较,确认了该族及其外类群Penthorum的重要性状(染色体基数,花粉纹饰,胎座式,心皮、雄蕊、花瓣和萼片数目,萼片脉型,叶型)的极性。采用徐克学(1989)最大同步法做了分支分析,推导出了该族的系统树图。系统树图表明:Rodgersia和Astilboides是一单系类群,而Astilbe为其姊妹群; Rodgersia较Astilbe进化,Astilboides则居二者之间;Penthorum是落新妇族的姊妹群,且与之有共同祖先。迄今为止,已知落新妇族共有24种和13变种(原变种除外)。分布于Takhtajan(1986)的东亚区、大西洋-北美区、伊朗-土兰区和马来西亚区。在东亚区,日本、朝鲜和中国(吉林-辽宁东部)有3属、17种和变种,占该族种与变种总数的45.9%,其中,含有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和该族原始种有Astilbe platyphylla,A.simplicifolia和Rodgersia podophylla,此地区是该族的起源中心、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 横断山地区有2属、11种和变种,占29.7%,是另一现代分布中心。本族较进化的种Astilbe biternata、A. indica、A.khasiana和Rodgersia nepalensis等,均出现于远离起源中心地区。据此推断,本族植物的散布路线可能是从日本、朝鲜和中国(吉林-辽宁东部)向北通过东西伯利亚和白令陆桥,继而向东南进入北美东南部;向南经中国南部至菲律宾和爪哇,向西南越秦岭-大巴山山地、横断山,入喜马拉雅。落新妇属 Astilbe和鬼灯檠属Rodgersia均分布于亚洲大陆和日本岛屿,而日本于晚第三纪以来,即与亚洲大陆分离,故落新妇属和鬼灯檠属的形成,当在日本与亚洲大陆分离之前。据此推知,落新妇族的起源时间可能在早第三纪,或可追溯至晚白垩纪。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推导了在给定试验最大允许误差和同时考虑犯Ⅰ,Ⅱ类错误概率的条件下的分枝设计中最佳样本容量的估计公式.并通过群体细胞遗传学中的染色体多态性研究的实例对其应用进行了说明.按此公式安排试验,可使试验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7.
双列杂交分析中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分析,Griffing(1956)给出了方法4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的估算公式.但对于其余三种双列杂交方法,则未见有专门论述这一内容的文献.本文对此作了详细推导,并分别给出了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对昆虫起源的问题,科学家们一直是有争论的。本文介绍了有关昆虫起源的几种观点。近年来,形态学、胚胎学、胚后发育和出较解剖学方面的证据表明,昆虫纲与多足纲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昆虫的祖先与唇足亚纲更接近。  相似文献   

19.
于2011年7月对汀棠湖水体中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进行了每周1次的采集、实验室克隆培养、DNA提取、COI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研究了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结构的时间变化;参照采样期间自然水温的波动范围(28—32℃)和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的汀棠湖水体中藻类和有机碎屑等的丰富程度,选择了在28℃和32℃等2个温度以及1.0×106、3.0×106和5.0×106个细胞/m L等3个较高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下研究了轮虫姊妹种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包括生命期望、平均寿命、世代时间、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59条序列共定义了38个单倍型,系统发生分析将38个单倍型分为2个支系,2支系间的COI基因序列差异百分比为13.9%—15.6%,2支系应为2个姊妹种(姊妹种T1和姊妹种T2)。姊妹种T1的相对丰度由第1采集批次向第3采集批次快速降低,至第4采集批次时从水体中消失;与此相反,姊妹种T2的相对丰度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但8月初从水体中消失。姊妹种T1各生命表统计学参数以及姊妹种T2的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均随着采集批次的增加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较低(20个/L)的种复合体密度下,两姊妹种之间不会因为食物或空间资源等产生竞争;两姊妹种在种群内禀增长率等主要适合度参数之间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是它们能够共存于汀棠湖水体中的另一主要原因。而姊妹种T1和姊妹种T2在7月29日和8月5日依次从水体中消失则与它们在1周前的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等显著降低(P0.05)有关。消失时间上的差异可能在于姊妹种T1的所有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不受温度的显著影响(P0.05),而姊妹种T2的所有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地增大(P0.05)。  相似文献   

20.
对几个生物计算公式的推导与证明徐连清(山东莒南第一中学,276600)许多资料都介绍了一些根据生物学原理推导出的生物计算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去解有关生物计算题既简捷又准确。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发现有许多学生搞不清楚个别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只是把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