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大雄 《四川动物》1994,13(3):106-110
中国兽类啮虱名录(虱目:细角亚目:啮毛虱科)金大雄贵阳医学院550004虱是寄生鸟兽体表的无翅昆虫。一般按它们的口器分为具咀嚼式口器的啮虱(bitinglice),统称食毛目(Mallophaga)和具刺吸式口器的吸虱目suckinglice,Ano...  相似文献   

2.
我国花椒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明  陈国华  李强 《昆虫知识》2009,46(4):532-537
危害我国花椒的害虫种类达190余种,隶属于16目82科。文章对我国广泛分布及危害严重的花椒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将我国花椒害虫分布及危害区分为北部、东部、西南部、华南部4个区域。北部地区的主要害虫包括5目24科30余种,危害严重的害虫为花椒窄吉丁甲、花椒桔啮跳甲、台湾狭天牛等;东部地区的主要害虫包括4目11科20余种,危害严重的害虫为台湾狭天牛、二斑黑绒天牛、吹棉蚧等;西南地区的主要害虫包括5目19科20余种,危害严重的害虫为棉蚜、桑拟轮蚧、花椒伪安瘿蚊等;华南地区的主要害虫包括3目16科20余种,危害严重的害虫为棉蚜、花椒桔啮跳甲、星天牛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裸斑螟属分类研究(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裸斑螟属Gymnancyla Zeller,1848在中国的分布,并记述裸斑螟亚属Gymnancyla(Gymnancyla)2新种:尖裸斑螟G.(G.)termacerba Li,sp.nov.和叉裸斑螟G.(G.)termifurcata Li,sp.nov.,及2个中国新纪录种:须裸斑螟G.(G.)barbatella Erschoff,1874和砾褐裸斑螟G.(G.)sfakesella Chr(e)tien,1911.提供了新种的外生殖器照片和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啮目(Psocoptera=Corrodentia)亦名啮虫目,啮今作为这类昆虫的专用名,包括常见的书虱和树虱等,种类繁多,分布世界各地。世界已知2000多种,分为220余属,我国记载100多种,除台湾和香港以外,其它省区只有零星记录。陕西省的啮虫过去缺乏调查,本文根据1985年陕西省林业厅组织采集的和我校过去的收藏,记述了陕西省啮虫18种,代表2科9属。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李法圣 《动物学研究》1995,16(4):315-323
本文报道了采自云南省地表枯枝落叶层的nei目6新种,隶属6科6属,分别是褐带单neiCaeciliius spadicitaensis(单nei科Caeciliidae),褐痣塔neiTagalopsocus phaeostigmus(双nei科Amphipsocidae),双钩外neiEctopsocus biunncialis(外nei科Ectopsocidae),中斑围neiPeripsocus medimacularis(围nei科Peripsocidae),小头触neiPsococerastis capitulatis(nei科Psocidae)及单钩苔鼠neiLichenomima hamata(鼠nei科Myopsocidae)。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文中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6.
木虱啮小蜂对枸杞、枸杞木虱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虱啮小蜂Tetrastichus sp.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 & Li若虫外寄生蜂,是控制枸杞木虱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之一。为查明其寻找寄主的信息素,应用四臂嗅觉仪、培养皿两种方法测定了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健康叶、虫伤叶、枸杞木虱若虫、若虫与叶复合体、卵与叶复合体和若虫分泌物等不同物质对木虱啮小蜂行为反应的影响。结果证明枸杞木虱若虫分泌物对木虱啮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四臂嗅觉仪测定时有73%的雌蜂趋向分泌物材料区(P=0.0000)。枸杞健康叶, 虫伤叶及其水、正丁烷提取物, 卵与枸杞叶复合体对木虱啮小蜂无明显吸引作用。木虱若虫水提物及正丁烷提取物在培养皿中可吸引木虱啮小蜂并可引起刺探行为,但嗅觉仪测定时单独若虫并不吸引木虱啮小蜂,只有活体若虫与枸杞叶片复合体才对木虱啮小蜂有吸引作用(P=0.0004)。木虱啮小蜂通过与寄主若虫的接触,可提高其搜索效率。接触过寄主若虫的雌蜂第一次找到寄主的时间显著少于未曾接触寄主若虫的雌蜂,前者只用后者1/4的时间,说明该寄生蜂能对其寄主若虫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7.
内蒙木虱十新种(同翅目:木虱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的木虱过去研究不多,近年来作者与杨集昆教授报导记载有:萹蓄斑木虱Aphalara polygni Forster、脉斑边木虱Craspedolepta lineolata Loginova、桑木虱Anomoneura mori Schwarz、锦鸡儿豆木虱Cyamophila appendicuata(Klimaszewski)、中国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Yang et Li)、北方沙棘喀木虱C.septentrionalis Li etYang、槭喀木虱C.abieti(Kuwayama)、荨麻个木虱Trioza urticae L.、黑锥黑个木虱T.aterigenae Li et Yang、柳钱角个木虱Bactericera myohyangi(Klimaszewski)和沙棘异个木虱Herterotrioza magnisetosa(Loginora)等11种,本文记述了我校和内蒙草原站采集的10个新种。至此内蒙木虱种类已达21种,隶属3科7属。当然还有不少种类有待进一步调查鉴定。  相似文献   

8.
记载斜脊叶蝉属Bundera Distant 13种,包括4新种,即二点斜脊叶蝉B.biguttata Li et Wang.sp.nov.,黑面斜脊叶蝉B.nigricana Li et Yang ,sp.nov.,梯斑斜脊叶蝉B.scalara Li et Wang,Sp.nov,和三斑斜脊叶蝉B.trimaculata Li et Yang,sp.nov.,给出了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ZU),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SUAF),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AS)。  相似文献   

9.
描记斑大叶蝉属Anatkina Young 1新种,即盈江斑大叶蝉Anatkina yingjiangana Yang et Li,sp.nov.。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寄生梨茎蜂Janus piri Okamoto et Muramatsu的一种重要天敌新种--梨茎蜂啮小蜂Tetrastichus janusi sp.nov.,该种属小蜂总科姬小蜂科啮小蜂属.新种群集外寄生于梨茎蜂幼虫,一般1头寄主上寄生4~14头个体,雌雄性比为2.6∶1.0.一年发生两代.在越冬代梨茎蜂幼虫中的寄生率达44.7%.新种在梨茎蜂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是啮小蜂亚科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寄生于茎蜂科害虫.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
在28℃下,以小菜蛾3龄幼虫作寄主,研究了菜蛾绒茧蜂与菜蛾啮小蜂间的相互关系.当寄主供2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与只供1种蜂时相比。绒茧蜂的寄生率无显著变化,而啮小蜂的寄生率则显著下降;2种蜂的合计寄生率与任一种蜂单独存在时相比无显著差异.当寄主先供绒茧蜂寄生,再供啮小蜂寄生时,绒茧蜂的成功寄生率不受影响,而啮小蜂的寄生率仅为8%~13%;啮小蜂能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绒茧蜂高龄幼虫.绒茧蜂能寄生已被啮小蜂寄生的寄主幼虫,其子代部分个体能正常发育至成虫羽化.当已被绒茧蜂寄生和未被寄生的寄主同时存在时,啮小蜂主要寄生未被寄生的寄主.表明绒茧蜂具有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可因啮小蜂的寄生而被削弱.  相似文献   

12.
斑腿蝗科11种蝗虫RAPD带型的变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郑哲民  汪桂玲  黄原 《动物学报》2001,47(4):367-370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研究了斑腿蝗科 8属 11种蝗虫RAPD带型的变异。在 2 3个随机引物中有 8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RAPD带 ,扩增总带数为 148条。带型显示 :科内属间及属内种间多态性普遍存在。利用Nei&Li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 ,构建斑腿蝗科不同属种的分子系统树。聚类结果显示 :属内的种各自先聚为一类 ,而 8个属间的系统树分为两大分支 ,这两个分支与这些属种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翅发达与否完全一致。第一分支的 2个属 (云秃蝗属和小蹦蝗属 )均为前翅退化型 ,第二分支的 6个属 (星翅蝗属、长夹蝗属、素木蝗属、胸斑蝗属、外斑腿蝗属、斜翅蝗属 )都是前翅发达型。  相似文献   

13.
系统收集并整理了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啮类动物的地理分布资料,基于GIS技术,通过生境分析,确定了每个物种的分布范围,采用6470 km2的等面积栅格作为地理分布单元,系统研究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啮类动物地理分布规律.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有啮类动物156种,隶属于2目、12科、62属,占我国啮类动物总数的71.23%.地理单元的物种丰富度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西部到四川中部的横断山区、陕西秦岭和甘肃南部山地的啮类动物丰富度较高;河北省东南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北地区及长江三角洲、湖南和湖北的沿江地区以及四川盆地等地物种丰富度较低.地理单元有无物种分布的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季风区的南北两区(以长江下游-秦岭一线分界),以及青藏高原的半湿润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抚顺煤矿琥珀中蚜虫一新科,斑毛蚜科Drepanochaitophoridae,一新属,斑毛蚜属Drepanochaitophorus Zhang et Hong,一新种,抚顺斑毛蚜Drepanochaitophorus fushunensis Zhang et Hong。标本采自煤矿中古城子组,时代属于老第三纪始新世早期。斑毛蚜科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斑蚜科、毛蚜科与斑毛蚜科之间的演化关系。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印象初  王文强 《昆虫学报》2005,48(6):949-953
对分布在欧亚大陆的斑翅蝗科Oedipodidae昆虫进行了亚科分类研究, 将已知的69个属分为7个亚科: 飞蝗亚科Locustinae, 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 异距蝗亚科Heteropterninae subfam. n., 痂蝗亚科Bryodeminae, 异痂蝗亚科Bryodemellinae, 哑斑翅蝗亚科Oedipodacrinae subfam. n.和聋斑翅蝗亚科Rashidinae subfam. n., 其中包括3个新亚科。建立了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新的亚科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采自福建武夷山的六眼幽灵蛛属一新种-钳六眼幽灵蛛。新种近于S.akebona Komatus,但其触肢器跗节末端的结构和生殖球侧面的突起与后者不同,头胸部背面无斑纹,可与后者区别,故定为新种。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采自于中国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九女峰景区)的弱蛛科1新属新种:宽跗皱弱蛛Rhysscoleptoneta latitarsa gen.nov.et sp. nov..皱弱蛛属Rhyssoleptoneta gen.nov.与该科其它属的主要区别在于雄性触肢跗节较宽,端部无分叉,背面具1个短小的突起;雄性触肢生殖球结构复杂等.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木虱啮小蜂Tetrastichussp.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YangetLi分泌物脂溶性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木虱啮小蜂的嗅觉行为反应不仅与脂溶性物质有关,而且与每一种物质的浓度也有关系。同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浓度不同对木虱啮小蜂的作用可为吸引、排斥和无反应3种情况。浓度为0.76%正十四烷、1.52%正十四烷、1.84%正十七烷和0.49%正十八烷对木虱啮小蜂吸引作用显著(P<0.01)。0.76%(+)长叶烯、1.52%(-)长叶烯、1.14%正二十烷、2.28%正二十烷1、.22%正二十一烷以及0.62%正二十二烷对木虱啮小蜂吸引作用较前4者弱,显著水平为P<0.05。0.76%正壬烷、0.64%正十三烷、1.96%正十八烷、0.53%正十九烷及1.24%正二十二烷对木虱啮小蜂有显著的排斥作用。苯并噻唑、正十一烷和正十六烷对木虱啮小蜂无作用。浓度为0.49%正十八烷和0.57%正二十烷对木虱啮小蜂有吸引作用,而浓度为1.96%正十八烷和2.28%正二十烷对寄生蜂却有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皿网蛛科(Linyphiidae)是一类小型蜘蛛(亦称华盖蛛科),外形与微蛛科的种类相似,但皿网蛛的雌性触肢的顶端有一爪,第4步足胫节背面有两根刺,雄性触肢胫节无特别的突起,因而可以与微蛛相区别。在有的文献中,把下唇的前缘加厚或两侧的颚叶(或称下颚)平行也作为皿网蛛的鉴别特征。据笔者看来,这两点并不确切如此,而且这两个特征在鉴定时似乎也不易判别,故不应作为主要的依据。在野外调查时,可以看  相似文献   

20.
从晶体类型到釉质结构4个不同的微观结构等级详细描述了安徽潜山中古新世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微观结构。样品取自胡氏敏兽正型标本的上门齿后端。该门齿最外层为一极薄的无釉柱层,外层为放射状釉柱层,内层为具多层的施氏明暗带。施氏明暗带的单带厚度变化较大,倾斜度相对较小,带间无明显的过渡带,釉柱的横切面为不规则圆形,釉柱间质较厚,外层间质晶体平行于釉柱长轴。这些特征与啮齿类中的散系施氏明暗带极为相似。同时还发现有缎状的釉柱中缝和聚敛型的晶体间断分布在釉质的不同部位,而这些特征一般被认为是啮形类,甚至是哺乳动物的较为原始特征。与其他已报道的基干啮型类对比,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代表了啮形类中已知最早的双层似散系釉质类型,具有更多的较原始特征,为啮形类门齿釉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形态学信息,并显示啮形类的演化可能远比现在认知的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