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贡嘎蝠蛾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海藻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仕江  曾纬 《四川动物》1992,11(3):11-12
本文报道了冬虫夏草寄主——贡嘎蝠蛾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含量及海藻糖含量,并与感虫草菌和人工饲养的贡嘎蝠蛾幼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冬虫夏草线状菌体制剂的侵染力,进行了冬虫夏草线状菌体制剂对蝠蛾幼虫的感染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对蝠蛾幼虫进行人工接种,并对感染温度、菌剂用量和虫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冬虫夏草线状菌体具有侵染蝠蛾幼虫的能力,优化后的感染条件为:菌体剂量为5 g(即5个标准剂量)、幼虫虫龄为3龄、培养温度为14℃。该结果为蝠蛾幼虫新型接种体的制备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蝠蛾属一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朝达  杨大荣 《昆虫学报》1993,36(4):495-496
近年来在我国西北、西南部不断发现许多蝠蛾新种(朱弘复,王林瑶,1985);梁醒财等,1988)。因虫草蝠蛾幼虫被中国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感染寄生后形成的“冬虫夏草”是我国一味名贵中药材,随着蝠蛾新种的不断发现,无疑将有助于增进对虫草蝠蛾昆虫资源的认识。最近我们在云南德钦县进行人工培育冬虫夏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西藏林芝地区冬虫夏草天然产区野生虫草蝙蝠蛾幼虫的肠道液pH范围为9.69-10.99,体外在此pH下培养冬虫夏草菌长势较差。同时,在该pH的体外模拟中肠液中,虫菌体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亡,而对自然侵染的蝙蝠蛾幼虫的血淋巴、消化道及其“反吐物”(肠液)进行切片和显微镜检却发现,蝙蝠蛾幼虫消化道、呕吐物中均存在与血淋巴中相同的冬虫夏草菌菌体形态,生存状态良好,正常增殖,表明蝙蝠蛾幼虫肠道的生理状态可以维系并支撑冬虫夏草菌菌体某种形态的存在与生长,并证实冬虫夏草菌由口器及消化道入侵蝙蝠蛾幼虫的可能性;肠道虫菌体与血淋巴虫菌体不一定同时存在,表明冬虫夏草菌对蝙蝠蛾幼虫的侵染可能同时存在表皮侵染和肠道侵染两种途径。本文为冬虫夏草菌对蝙蝠蛾幼虫的侵染途径研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菌是珍稀濒危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的无性型菌种,是侵染蝠蛾幼虫的唯一菌种,其侵染后形成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在不同营养及条件下生长形态不同,主要有丝状体和菌球体两种生长形态。冬虫夏草菌丝状菌体能够侵染蝠蛾幼虫,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接种体被广泛应用;但丝状菌体对营养要求苛刻、生长缓慢、菌丝体得率低的特点,阻碍了冬虫夏草菌丝状菌体作为侵染蝠蛾幼虫的接种体的开发及应用,从而阻碍了冬虫夏草人工培殖产业化的进程。为了提高冬虫夏草菌丝状菌体的生物表达量,本文对营养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最佳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40 g/L、酵母粉质量浓度65 g/L、培养温度17℃、MgSO_4质量浓度3 g/L、KH_2PO_4质量浓度1.5 g/L、培养时间12 d,按最优培养条件,冬虫夏草菌丝状菌体干重得率15.67 g/L,为下一步新的接种体的制备提供菌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Zhang et al.)幼虫是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本文首次对其幼虫毛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蒲氏钩蝠蛾幼虫头壳刚毛数量、相对位置与多数蝠蛾昆虫一致,但比拉脊钩蝠蛾少了2对刚毛;蒲氏钩蝠蛾幼虫前胸节也比拉脊钩蝠蛾少1对微腹毛;第2、第3胸节毛序相似,均缺失前背毛而多了微背毛、微亚背毛;除第9、第10节外,所有腹节的背毛、侧毛、亚背毛排列是一致的,但是在有足腹节中,亚腹毛为3对,其它腹节亚腹毛仅有2对;除第1和第2腹节具2对微腹毛外,其它腹节微腹毛仅1对,这些微腹毛在排列、长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是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之一,海拔分布范围4100~4650m,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4年,其中幼虫期漫长,经过7~9次蜕皮、历时990~1350d才能完成发育,环境条件变化及天敌因子等都对蒲氏钩蝠蛾的种群稳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分段饲养幼虫的方法,构建了蒲氏钩蝠蛾试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种群增长趋势。结果表明,蒲氏钩蝠蛾的世代总存活率为2.6%,种群趋势指数为7.95,下代数量将是当代数量的7.95倍。因此,低存活率仍能维持蒲氏钩蝠蛾实验种群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沈发荣  杨大荣 《动物学研究》1989,10(3):232-232,240
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冬虫夏草优势寄主昆虫白马蝠蛾5龄幼虫消化系统的构造。用形态解剖学的方法对该虫的前肠、中肠、后肠及唾腺进行了观察研究和描述。结果如下: 白马蝠蛾幼虫的消化道简单的呈长筒状,直占于腹腔中,其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分段明显(图1)  相似文献   

9.
康定贡嘎蝠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贡嘎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是冬虫夏草菌的寄主昆虫之一,为了人工饲养蝠蛾培殖冬虫夏草,提供科学依据。从1980—1985年,在四川康定贡嘎山干沟基点(海拔3800m)的自然条件下和室内,对贡嘎蝠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0.
冬虫夏草是鳞翅目中的蝠蛾属Hepialus幼虫被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ely)Sacc。寄生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它是我国名贵药材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其功用为:“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相似文献   

11.
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俞永信 《菌物研究》2004,2(2):42-46
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 (Berk .)Sacc .]是名贵中药和珍稀滋补品 ,是由其无性型中国被毛孢 (Hir sutellasinensisX .J .Liu ,Y .L .Guo ,Y .X .Yu&W .Zeng)侵染蝠蛾属 (Hepialusspp .)幼虫形成的菌虫复合体 ,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和甘肃等地的海拨 35 0 0~ 5 0 0 0m高寒灌丛草甸。自 1980年至今持续进行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研究 ,分离获得了冬虫夏草的无性型菌株 ,经鉴定为中国被毛孢新种 ,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培养试验 :在培养基上能产生子座 ;低海拔环境下规模化室内饲养寄主昆虫成功 ,人工条件下 1年可完成寄主昆虫一个生活周期 ,且幼虫个体大 ;室内人工培养冬虫夏草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的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是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的寄主昆虫种类之一,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海拔4100~4650 m的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采用野外调查和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蒲氏钩蝠蛾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蒲氏钩蝠蛾的世代发育需要3~4年历时约1095~1460 ...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807-817
蒲氏钩蝠蛾与色季拉钩蝠蛾是分布于西藏色季拉山的两种冬虫夏草寄主,两者分布地点接近、生活史相似,在羽化之前难以区分。本文通过多种多元分析方法和均数比较,采用5个形态特征对上述两物种共计3个自然群体的蛹进行了对比分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蛹的形态在种间区别明显,而种下不同群体的蛹较为相似。均数比较的结果显示,蒲氏钩蝠蛾蛹在纵向和横向维度上均大于色季拉钩蝠蛾,两个物种都表现出明显的种内性二型现象,雌性蛹的体型显著大于雄性。建立了两种钩蝠蛾蛹物种和性别的判别式,判别准确率均达到100%。因此,通过测量蛹的体型数据,可简便快速的初步分辨蒲氏钩蝠蛾与色季拉钩蝠蛾,并确定其性别,作为物种鉴定的有力参考。鉴于钩蝠蛾属昆虫独特的分布和分化模式,本文的方法应具有普适性,可在其他的冬虫夏草产地判定处于蛹期的钩蝠蛾样本。  相似文献   

14.
冬虫夏草发生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古忍  余俊锋  吴光国  刘昕 《生态学报》2011,31(14):4117-4125
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特有的生物资源,冬虫夏草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冬虫夏草的珍稀,外力的干扰和任何环境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冬虫夏草的发生。蝠蛾属昆虫幼虫是冬虫夏草发生的营养和物质基础;高海拔分布决定了冬虫夏草发生所需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草甸植物为蝠蛾幼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各种不同类型的天敌通过致病、捕食或寄生等作用对蝠蛾种群产生调节作用;过载放牧严重影响草甸植被的生长发育,并对冬虫夏草适生地草甸环境产生破坏作用;掠夺式采挖既破坏了环境也打断了冬虫夏草菌完成正常世代发育的链条。本文对影响冬虫夏草发生的各种因子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并拓展现有研究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梁焱  吴华  韩日畴  曹莉 《环境昆虫学报》2020,42(6):1446-1457
冬虫夏草Chinese cordyceps是食药两用的传统名贵资源。其人工培养需要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的优质芽生孢子。为获得高产量及高感染力芽生孢子,本研究测定不同糖类培养基对冬虫夏草菌芽生孢子产量及毒力(对小金蝠蛾Thitarodes xiaojinensis幼虫的存活率、携菌率和僵虫率)的影响。两个冬虫夏草菌株于含6种糖(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麦芽糖、蔗糖和海藻糖)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培养30、45和60 d,计数芽生孢子产量并将收集的孢子注射感染两个品系的小金蝠蛾6龄幼虫,置于不同温度下观察幼虫的存活率、携菌率及僵虫率。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培养基中芽生孢子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含麦芽糖培养基中芽生孢子产量最高;注射菌株和幼虫品系对被注射幼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不同糖源培养基获得的芽生孢子对蝠蛾幼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对携菌率和僵虫率产生影响;以含麦芽糖为糖源的培养基、芽生孢子培养时间显著影响被注射幼虫的存活率与僵虫率,其中培养30 d的冬虫夏草菌所注射的幼虫的存活率、僵虫率显著高于60 d的;温度也显著影响被注射幼虫的存活率、僵虫率,10℃的幼虫存活率和僵虫率显著高于14℃、18℃的。研究结果为培养优质冬虫夏草芽生孢子,提高被侵染蝙蝠蛾幼虫僵虫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采自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基地的鳞翅目蝙蝠蛾科一新种,比如蝠蛾Hepialus biruensis Fu, sp.nov。该种幼虫是我国特产药材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云南蝠蛾属Hepialus四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蝠蛾属蛾类幼虫是虫草菌的寄主,属鳞翅目蝙蝠蛾科。据朱弘复、王林瑶(1985)报道我国已知种类有13种,上田恭一郎(K.Ueda 1980、1981)报道日本有4种。近年我们在整理所采蝠蛾属标本中,经仔细的比较研究,有4种显然不同于已知的种类,故认为是新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Zhang et al.)是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之一,其雄成虫触角感受器在求偶交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蒲氏钩蝠蛾雄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雄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Bhm氏鬃毛和鳞形感受器,其中以毛形感受器和鳞形感受器数目最多,腔锥感受器又分为长栓形和短栓形两种。综合本研究结果与已知蝠蛾的触角感受器,发现蝠蛾触角感受器在表面结构、感受器类型等方面与其它鳞翅目昆虫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小金蝠蛾是小金县冬虫夏草产区主要的寄主昆虫之一。为了验证在小金县分布的小金蝠蛾不同类型是否为同一物种,本研究从外部形态、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和分子生物学特性3个方面比较两类小金蝠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小金县冬虫夏草产区分布的小金蝠蛾主要有两类,一类为体表有褐色绒毛,翅脉上斑纹被褐色绒毛覆盖,另一类为黑白斑纹。前者去除褐色绒毛后,两者斑纹相似。两类蝠蛾在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基本一致。线粒体DNA序列(COⅠ)分析表明两者相似度为99.2%以上。因此,在小金县冬虫夏草产区分布的外形不同的小金蝠蛾,实为同一物种-小金蝠蛾的不同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20.
斜脉蝠蛾幼虫分类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虹  高祖Xun 《昆虫学报》1993,36(4):465-468
本文研究报道了冬虫夏草主要寄主之一斜脉蝠蛾Hipialus oblifurcus Chu et Wang幼虫头、胸、腹各部分的形态特征、颜色、毛序及各龄幼虫的头宽和体长,可作为鉴别种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