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正常大鼠肺撮取的酸溶性Ⅰ型胶原出现一个明显的ESR信号(g=2.006),而由矽肺大鼠提取的酸溶性Ⅰ型胶原较少或缺乏该ESR信号,该信号不是顺磁过渡元素产生,而是稳定自由基的反映.肺胶原可能存在两种稳定的自由基,一种易受紫外线辐照的激发并且在电场极化下自旋耦合而减弱,另一种自由基则相对稳定,对紫外线辐照和电场极化不敏感.矽肺胶原缺乏活泼性较高的稳定自由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正常大鼠与实验性矽肺大鼠肺Ⅰ型胶原的驻极体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大鼠肺Ⅰ型胶原未经电场极化即可产生空间电荷性质的热刺激去极化电流(TSDC),表明具有天然驻极体特性.电场极化的TSDC实验说明肺胶原具有很显著的极化特性.矽肺肺胶原TSDC各峰峰位温度高于正常肺胶原,分子运动受到较大限制,紫外照射后TSDC强度的增加比较小.矽肺胶原固有极化潜力明显的弱于正常肺胶原,取极向活化能高于正常肺胶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正常大鼠与实验性矽肺大鼠肺Ⅰ型胶原的驻极体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大鼠肺Ⅰ型胶原未经电场极化即可产生空间电荷性质的热刺激去极化电流(TSDC),表明具有天然驻极体特性.电场极化的TSDC实验说明肺胶原具有很显著的极化特性.矽肺肺胶原TSDC各峰峰位温度高于正常肺胶原,分子运动受到较大限制,紫外照射后TSDC强度的增加比较小.矽肺胶原固有极化潜力明显的弱于正常肺胶原,取极向活化能高于正常肺胶原.  相似文献   

4.
5.
以斑点杂交法测定染溫石棉尘后30天与60天大鼠肺组织中前胶原mRNA的水平,即proα_1(Ⅰ)、proα_2(Ⅰ)、proα_1(Ⅲ)mRNA的水平,并与正常大鼠肺组织对比,结果显示,染石棉尘的肺组织中这三种mRNA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染尘后60天时Ⅰ型胶原的两种mRNA仍呈上升趋势,而Ⅲ型胶原的mRNA则呈稳定状态。体外实验的结果表明溫石棉及青石棉纤维都可以刺激2BS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矽肺组织来源的致纤维化因子与石棉纤维都具有促进胶原基因表达的作用,其共同作用效果更強。证明这两种因素都参与调节石棉肺的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软骨Ⅱ型胶原体外胶原原纤维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Ⅱ型胶原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观察大鼠软骨Ⅱ型胶原体外胶原原纤维形成的动力学、胶原原纤维的稳定性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Ⅱ型胶原静止期、增长期分别为15、120min,增长期凝胶化速率0.0060,凝胶可复性13.58%,胶原原纤维呈典型的具有64nm周期横纹的自然纤维结构,但纤维直径较体内增长。这些对研究体内胶原原纤维的形成过程及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抗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病理组织学及图象分析对实验性铬酸钠中毒大鼠肝进行了研究。一次气管内注入0.04 mg/kg Na_2CrO_42天后肝组织即出现病理改变和Ⅳ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增加。一次注入0.98 mg/kg Na_2CrO_4后第2~28天Ⅳ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均较对照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肝病变程度一致,且随着肝组织的修复而下降。结果说明铬染毒所致的Ⅳ型胶原的改变与肝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藤茶总黄酮(Tengcha flavonoids,TCF)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藤茶总黄酮(TCF)治疗组和秋水仙碱(CLC)治疗组.各组以灌胃的形式给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藤茶总黄酮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大鼠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藤茶总黄酮可通过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生成,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胶原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采用RT-PCR和Gel-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别检测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Ⅰ型胶原mRNA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的活性,免疫组化观察骨组织Ⅰ型胶原蛋白量.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降低约26.3%,pro-MMP-9活性明显提高(P<0.05),应用雌激素治疗后Ⅰ型胶原mRNA表达较卵巢切除组增加34.1%,pro-MMP-9活性的增加明显降低.卵巢切除后骨组织MMP-9明胶酶活性明显提高,应用雌激素后MMP-9明胶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表明骨Ⅰ型胶原mRNA表达减少和pro-MMP-9活性升高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表明,精氨酸加压素(AVP)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本文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视上核加压素分泌神经元进行了研究,并与正常大鼠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二肾一夹法制成实验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本文的结果表明,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视上核AVP阳性细胞内分泌颗粒密集呈棕黄色。正常大鼠组则染色浅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两组AVP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组AVP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1.
霞水母胶原蛋白活性肽和寡肽胶原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霞水母胶原蛋白活性肽和寡肽胶原的抗疲劳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中分别以25、50、100mg/kg剂量的霞水母胶原蛋白活性肽和寡肽胶原给小鼠连续灌胃30d,然后进行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及血乳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种受试物各剂量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剂量组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及乳酸曲线下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的小鼠游泳后肝糖原含量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表明,霞水母胶原蛋白活性肽和寡肽胶原均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防己甲素及克矽平时矽肺大鼠I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防己甲素(汉甲)及克矽平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抑制矽肺纤维化的药物,本文研究了其对胶原mRNA水平的影响。斑点杂交实验表明大鼠接尘60天和120天后α1(Ⅲ)mRNA水平明显上升。经汉甲或克矽平治疗1个月域3个月后,胶原mRNA水平明显下降,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胶原mR-NA银颗粒与细胞性结节和增厚的肺泡壁的成纤维细胞分重事,汉甲或克矽平治疗后银颗粒数下降。提示汉甲及克矽平对矽肺进程中的胶原基因表达增强有  相似文献   

13.
MMP-2与I型胶原分别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研究发现,MMP-2与Ⅰ型胶原的表达与调控在多种与胶原代谢有关的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增强或抑制MMP-2来调控I型胶原,进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很多疾病的研究热点。对MMP-2与Ⅰ型胶原关系更新的认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必然带动对MMP-2与Ⅰ型胶原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MP-2与Ⅰ型胶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多种胶原代谢疾病发病机理与防治的探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胚胎骨Ⅰ型胶原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酸性、中性交互提取法从人胚骨中提取Ⅰ型胶原,经SDS-PAGE电泳,氨基酸分析和免疫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所提胶原电泳区带与Ⅰ型标准品相同,环状沉淀反应阳性,氨基酸分析甘氨酸占1000个氨基酸总残基的1/3,羟脯氨酸与脯氨酸之比为0.65,符合Ⅰ型胶原特征,并显示有较高的纯度,可用于胶原制品的制作.  相似文献   

15.
Ⅱ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对Ⅱ型胶原蛋白(CⅡ-A)和弗氏完全佐剂(A-A)大鼠关节炎模型在大体外观和足部组织病理学切片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方法分别采用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利用排水法对大鼠足部体积进行测定,并将大鼠后足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结果从大体外观和足部病理切片上两种大鼠模型均显示出有明显的病变,但CⅡ-A大鼠与A-A大鼠比较,滑膜增生及软骨破坏等继发性病变特征更为明显,关节炎持续时间也较长,更接近于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论CⅡ-A大鼠模型与A-A相比是研究RA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汉防己甲素(汉甲)及克矽平(Polyvinylpyridine-N-Oxide,PVNO)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抑制矽肺纤维化的药物。本文研究了其对胶原mRNA水平的影响.斑点杂交实验表明大鼠接尘60天和120天后α1(Ⅰ)及α1(Ⅲ)mRNA水平明显上升,经汉甲或克矽平治疗1个月或3个月后,胶原mRNA水平明显下降。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胶原mR-NA银颗粒与细胞性结节和增厚的肺泡壁的成纤维细胞分布重合。汉甲或克矽平治疗后银颗粒数下降。提示汉甲及克矽平对矽肺进程中的胶原基因表达增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 、 、 型胶原基因表达与软骨性肿瘤分化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存档石蜡标本软骨瘤、骨软骨瘤、软骨肉瘤和正常软骨共 71例中 、 、 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免疫组化检测 型胶原蛋白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 (灰度 ,其数值与染色强度呈反比 ) ,软骨瘤 (10 0 % ,148.99± 14.2 5 )和骨软骨瘤 (95 % ,148.76± 2 1.2 2 )与正常软骨 (10 0 % ,144 .88± 5 .0 5 )相似 ,软骨肉瘤 (74.0 7% ,16 6 .46± 17.6 7)明显低于良性软骨性肿瘤 (软骨瘤和骨软骨瘤 ) (P<0 .0 1) ,而且软骨肉瘤随着分化程度降低 ,阳性率和表达强度逐渐降低 ;高分化软骨肉瘤为 10 0 % (12 /12 ) ,148.14± 16 .10 ;中分化软骨肉瘤为 83.33% (5 /6 ) ,16 8.6 8± 11.82 ;低分化软骨肉瘤则完全不表达 (0 /9) (P <0 .0 5 )。正常软骨没有 、 型胶原 ,良性软骨性肿瘤出现少量 、 型胶原 ,软骨瘤 、 型胶原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38.89%和 44 .44 % ,骨软骨瘤分别为 35 %和 40 %。软骨肉瘤 、 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多 ,阳性率分别为 77.78%和 88.89% (P<0 .0 1) ,而且随着软骨肉瘤分化程度降低 , 、 型胶原蛋白表达强度增强 (P<0 .0 5 )。原位杂交显示软骨肉瘤 型胶原 m RNA的阳性率 (6 8.75 % ,11/16 )  相似文献   

19.
增殖性瘢痕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胶原的过度沉积。利用核酶特异地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可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为瘢痕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究用核酶抑制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可能及效果, 设计并构建了针对α1(Ⅰ)型及α1(Ⅲ)型前胶原基因的二个单价核酶串联的二联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体外切割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二联核酶的切割效果明显,均能有效地切割底物,为进一步研究核酶对前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利用核酶防治瘢痕产生打下基础。   相似文献   

20.
Ⅰ型胶原蛋白在云母表面自组装的AFM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不同浓度、pH值的I型胶原溶液在云母表面的自组装情况,从而研究样品浓度和酸度对胶原蛋白自组装的影响。方法:配制0.8μg/ml、8μg/ml、0.5mg/ml、1.0mg/ml、4mg/ml的胶原醋酸溶液(pH值2.7—3.0)和0.2mg/ml、0.5mg/ml、1.0mg/ml的胶原PBS溶液(pH值7.2—7.4)。取5μl的胶原蛋白溶液,滴于新剥离的云母表面,空气中在25℃室温下自然干燥后用AFM观察。结果:酸性条件下,低浓度时胶原蛋白在云母表面只是简单的吸附,随着浓度的增加,胶原分子在云母表面开始组装形成网状的结构,当浓度达到饱和浓度时,胶原形成无规线团结构。在中性条件下,胶原更容易行成纤维,随着浓度的增加,纤维的直径和长度都随着增加。结论:胶原蛋白分子有在固体表面进行自组装的特性,自组装的结果与样品的浓度、样品溶液的pH值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