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后区注射腺苷对大鼠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S  Li DP  He RR 《生理学报》2000,52(4):313-317
The effects of microinjection of adenosine (Ado) into area postrema (AP) on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heart rate (HR) and 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RSNA) were examined in 53 anesthetized Sprague Dawley rats.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as follows. (1) Following microinjection of Ado (1 ng/60 nl) into AP, MAP, HR and RSNA were decreased from 13.76+/-0.46 kPa, 356.28+/-4.25 bpm and 100+/-0% to 11.23+/-0.49 kPa (P<0.001), 336.91+/-5.23 bpm (P<0.01) and 70.95+/-5.19% (P<0.001), respectively; (2) 8-phenyltheophylline (150 microgram/kg, 0.2 ml,iv), a nonselective adenosine receptor antagonist, and 8-cyc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 (500 microgram/kg, 0.2 ml, iv), a selective A(1) adenosine receptor antagonist, block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do completely; and (3) glibenclamide (5 mg/kg, 0.2 ml, iv), a blocker of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also abolished the effect of Ado.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icroinjection of Ado into AP induces inhibitory effects on MAP, HR and RSNA,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activation of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 mediated by A(1) receptors.  相似文献   

2.
在 5 3只麻醉Sprague Dawley大鼠观察了最后区内微量注射腺苷 (1ng/ 6 0nl)对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放电 (RSNA)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1)最后区内微量注射Ado后 ,MAP、HR和RSNA分别由13 76± 0 46kPa、35 6 2 8± 4 2 5bpm和 10 0± 0 %下降至 11 2 3± 0 49kPa (P <0 0 0 1)、336 91± 5 2 3bpm (P <0 0 1)和70 95± 5 19% (P <0 0 0 1) ;(2 )静脉注射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拮抗剂 8 苯茶碱 (8 phenyltheophylline,15 0 μg/kg ,0 2ml)和选择性腺苷A1受体拮抗剂 (8 cyclopentyl 1,3 dipropylxanthine,5 0 0 μg /kg ,0 2ml)后 ,腺苷的上述抑制效应可被完全阻断 ;(3)静脉注射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 (5mg/kg ,0 2ml)后 ,腺苷的上述效应也被消除。以上结果提示 ,最后区微量注射腺苷对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有抑制作用 ,此作用与A1受体介导的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Ji SM  He RR 《生理学报》2002,54(6):460-466
本研究在 3 4只麻醉Sprague Dawley大鼠观察了延髓腹外侧头端区内微量注射肾上腺髓质素 ( 10μmol/L ,2 0 0nl)对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和肾交感神经放电 (RSNA)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 1)延髓腹外侧头端区内微量注射肾上腺髓质素可引起MAP、HR、和RSNA明显增加 ,分别由 99 0 9± 3 3 2mmHg ,3 70 78± 7 84bpm和 10 0± 0 %增至 113 5 7± 3 64mmHg (P <0 0 0 1) ,3 83 2 8± 7 3 8bpm (P <0 0 0 1)和 12 3 72±2 74% (P <0 0 0 1) ;( 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阻断剂CGRP8 3 7( 10 0 μmol/L ,2 0 0nl)不能阻断肾上腺髓质素的上述效应 ;( 3 )静脉注射NO前体L 精氨酸 ( 10 0mg/kg ,0 2ml)可消除肾上腺髓质素的上述效应。以上结果提示 ,肾上腺髓质素作用于延髓腹外侧头端区可产生显著的心血管作用 ,此作用不是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介导 ,但可被NO所阻断  相似文献   

4.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向延髓腹外侧区微量注射NO合成酶抑制剂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和硝普钢(SNP)对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旨在探讨中枢左旋精氨酸-NO通路在动脉血压调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向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注射L-NNA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增强;心率(HR)减慢,但无统计学意义。MAP和RSNA的变化持续30min以上;此效应可被预先静注左旋精氨酸所逆转。(2)向RVLM微量注射SNP,MAP降低,RSNA减弱;但H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向延髓腹外侧尾端区(CVLM)注射L-NNA,MAP降低,HR减慢,RSNA减弱。(4)向CVLM微量注射SNP,MAP升高,RSNA增强,而心率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中枢左旋精氨酸-NO通路对延髓腹外侧部的神经元活动有调变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NO前体L-Arg微量注入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CPA)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满面主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与NO代谢有关的试剂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1)CPA内微量注入L-Arg(60-100nmodl)。动脉血压与心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肾灌流压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2)预先在CPA内注入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甲基蓝可取消L-Arg的降压降肾灌流压作用;(3)CPA内注入lu,AP上升,如预先注入L-Arg后5min再注入L-Glu,L-Glu的升压效应被衰减,期衰减程度与L-Arg是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CPA内的L-Arg-NO通路参与延髓心血管中枢对AP的调控,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cGMP抑制CPA内谷氨酸能神经突触。  相似文献   

7.
实验在68只家兔上进行。乌拉坦麻醉。用RM-6000型多道仪同步记录呼吸(Respir)、血压(BP)、心率(HR)及肾神经放电(RSNA)。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应用外径0.3mm的双芯同心电极置于延髓最后区(AP)处进行电刺激,每30s刺激4s。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仅刺激AP观察到PRA增加了91%,RSNA出现以兴奋为主的三种放电形式,BP升高,HR减慢,呼吸无显著变化。第二组去除双侧肾神经后再刺激AP,PRA增加甚微,RSNA及血流动力学反应与第一组刺激前后的变化相似。第三组注射心得安后,刺激AP,这时除PRA明显抑制外,RSNA、BP、HR及呼吸亦与第一、第二组刺激前后的变化相似。上述结果表明电刺激兔AP能引起肾素释放增加,肾交感神经放电及血流动力学活动增强。  相似文献   

8.
Xue BJ  Zhang XX  Ding YF  Shi GM  He RR 《生理学报》2001,53(1):66-71
实验采用NADPH-d组化技术和Fos蛋白免疫组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颈动脉注射辣椒不时,大鼠脑干心血管相关核团内NOS和Fos蛋白的分布以及两者的共存关系。结果显示:(1)颈动脉注射辣椒不可诱发脑干中最后区(AP)、孤束核(NTS)、巨细胞旁外侧核(PGL)和蓝斑(LC)等多个部位Fos样免疫反应(FLI)神经元显著增加 中脑中央灰质(PAG)和中缝核群(RN)的FLI神经元无明显改变。(2)PGL和NTS内NO合成神经元以及PGL内双标神经元数量也明显增加,而AG和RN中NO合成神经元无明显变化,在LC和AP仅偶见或未见NO合成神经元。(3)预先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或NMDA受体阻断剂MK-801,则明显减弱辣椒素的上述效应,以上结果表明,颈动脉注射辣椒素可兴奋脑干心血管活动相关核团神经元,NO在脑干核团对辣椒素的反应中发挥间接的调制作用,辣椒素的效应由香草酸受体(辣椒素受体)介导并有谷氨酸参与。  相似文献   

9.
Zhang X  Zhu CB  Shu H  Liu J  Wang YY  Wang Y  Liu HY 《生理学报》1999,51(5):580-584
孤啡肽(OrphaninFQ,OFQ)是1995年底发现的内阿片肽,一级结构与强啡肽A很相似,但生物学作用与其它内阿片肽有所不同。本工作采用侧脑室及核团微量注射的方法,观察了中枢OFQ对大鼠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1、10μgONQ可明显降低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侧脑室预先注射4μg纳洛酮不影响1μgOWQ的降压及减慢心率的效应。下丘脑视前区(POA)微量注射1μgOFQ也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结果表明,中枢OFQ与其它内阿片肽相似,可抑制心血管活动,且其抑制作用不是通过μ、δ、κ阿片受体介导。POA为中枢OFQ抑制心血管活动的靶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Ma HJ  Wu YM  Ma HJ  Zhang LH  He RR 《生理学报》2003,55(5):505-510
应用记录肾传入神经多单位和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肾动脉内注射辣椒素对麻醉家兔肾神经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肾动脉内注射辣椒素20、40和60nmol/kg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兴奋肾传入纤维的活动,而动脉血压不变;(2)静脉内预先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40mmol/kg),可完全阻断辣椒素对肾传人纤维的兴奋作用。(3)静脉内预先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0.1mmol/kg),能延长并增强肾传入神经对辣椒素的反应。以上结果提示:肾动脉内应用辣椒素可兴奋肾传人纤维的自发放电活动。一氧化氮作为抑制因素参与辣椒素诱导的肾传入神经兴奋。  相似文献   

11.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90,42(5):453-459
本实验观察了心房肽Ⅱ(Atriopeptin Ⅱ,APⅡ)对麻醉大鼠血压(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传出放电(RSNA)的影响,并与硝普钠对 AP 和 RSNA 的影响作比较。结果如下:(1)缓冲神经完整和迷走神经完整条件下(n=12)静脉注射 APⅡ(50μg/kg)后,动脉收缩压(SAP)降低23.0±1.66 mmHg(Μ±SE,p<0.001),HR 减慢9±3.5b/min(p<0.05),RSNA 降低4.89±2.95%(P>0.05)。迷走神经切断后,静脉注射 APⅡ引起的~⊿SAP 虽有所减小,但与切断迷走神经前的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R 减慢不再出现,而 RSNA 则有所增加;(2)缓冲神经切断和迷走神经完整条件下(n=7),静脉注射 APⅡ时 SAP 降低27.4±3.25mmHg(P<0.001),HR 减慢13±3.1b/min(P<0.01),RSNA 降低11.67±1.95%(P<0.001)。切断迷走神经后,静脉注射 APⅡ引起的 SAP 降低程度有明显減小(P<0.01),HR减慢不再出现,RSNA 则反而增加(3)无论在迷走神经完整还是切断条件下,静脉注射硝普钠(n=6) SAP 均明显降低,同时伴有 RSNA 的反射性增加。以上结果表明:APⅡ的降压效应,部分是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在切断缓冲神经条件下,APⅡ可经由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的激活而反射地抑制 RSNA。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内注入腺苷对呼吸,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欣  张万育 《生理学报》1991,43(2):164-170
在33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颈动脉内注入腺苷所诱发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结果如下:(1)颈动脉内注入腺苷后,平均动脉压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呼吸加快,深度变化不明显,剪断窦神经后注入腺苷,仍引起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呼吸变化消失。(2)隔离的颈动脉窦灌流液内加入腺苷后,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减慢;颈动脉体(CB)失活后反应消失。(3)将腺苷灌注到颈动脉窦区后,平均动脉压下降,肾交感神经传出放电活动增加,CB 失活或剪断窦神经后,反应消失。由此提示:腺苷可作为兴奋 CB 的一种物质,引起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慢,呼吸加强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13.
李智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89,41(4):328-337
对81只麻醉兔,在静脉注射新福林和硝普钠升降血压而改变动脉压力感受器活动的条件下,观察心率,后肢血管阻力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性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 由新福林升高血压时,心率减慢、后肢血管阻力降低和肾交感神经活动抑制;硝普钠降低血压时引起相反效应。各指标的反射性变化有良好的可重复性。(2) 切断两侧减压神经或切断两侧窦神经后,静注新福林和硝普钠诱发的心率反射性变化均显著减弱(P<0.01);切断两侧减压神经较切断两侧窦神经后减弱得更为明显,其中对于新福林升压时的心率减慢反应差异显著(P<(0.05)。相反,对于新福林和硝普钠引起的后肢血管阻力反射性变化,与缓冲神经部分切断之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对照肾交感神经活动已增高的基础上,硝普钠降压时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性兴奋效应降低,而新福林升压时的肾交感神经活动反射性抑制效应与神经切断前相比无明显差异。(3) 缓冲神经全部切断(SAD)后,新福林和硝普钠引起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变动幅度显著增大(P<0.05)。此时心率、后肢血管阻力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调节效应均明显减弱(P<0.001)。(4) 进一步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残留的反射效应即行消失。 以上结果表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以单纯相加的方式对心率进行反射性调节,以主  相似文献   

14.
刺激家兔颈交感神经对颈动脉窦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龙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85,37(4):337-345
在36只麻醉家兔观察了电刺激颈交感神经(CSN)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CSB)活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电刺激 CSN 可使夹闭颈动脉引起的加压反射消失或倒转,△BP 从刺激前的 39.5±3.6mmHg 变为刺激时的-0.31±5.4mmHg(P<0.001)。(2)在电刺激CSN 时,静注新福林所诱发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心率反射增强,表现为反射性心率减慢较刺激前更为明显。(3)在以50—200mmHg 的压力充胀两侧颈动脉窦的条件下,刺激 CSN 引起窦内压与平均动脉压的关系曲线下移,与刺激前曲线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4)切断 CSN 后,动脉血压有所升高,提示 CSN 对 CSB 活动有紧张性调节作用。以上结果比较明确地表明家兔 CSN 对 CSB 活动有调节作用。此作用可能是 CSN 作用于窦壁平滑肌而间接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兔延髓最后区(AP)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以10%脲酯和1%氯醛糖混合静脉麻醉家兔,人工呼吸.给AP不同频率(10 Hz~80 Hz)电刺激,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及损毁CVLM或RVLM后AP兴奋的心血管效应改变.结果:电刺激AP,低频(10 Hz、20 Hz)刺激使MAP下降、HR减慢;高频(60 Hz、80 Hz)刺激使MAP升高,HR减慢.损毁CVLM后刺激AP,20 Hz刺激引起的降压作用消失(P<0.01),80 Hz刺激效应同前(P>0.05).损毁RVLM后刺激AP,20 Hz、80 Hz刺激引起的降压、升压作用均消失(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AP,引起降压和心率减慢,高频电刺激AP引起升压和心率减慢;前者可能与兴奋CVLM有关,不同电刺激引起的心血管效应均通过RVLM介导.  相似文献   

16.
电刺激兔肾脏传入神经对血压,心率及加压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敏  魏顺光 《生理学报》1995,47(5):471-477
本工作以兔为实验对象,观察电刺激肾脏传入神经(ARN)对血压、心率、颈交感神经放电、以及加压素(AVP)合成和释放的影响,并对ARN进入中枢的通路作了观察。结果显示,电刺激ARN可以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颈交感神经放电抑制等反应,ARN的兴奋还可使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中的AVP含量增加,垂体中AVP含量下降,血浆AVP水平升高。硝普钠的降压实验和静脉注射AVP受体阻断剂AVPa的实验均证实了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