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进展很快,自Dulbecco,Youngner等氏(1952,1954)以胰酶消化组织获得单层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获得成功以来,许多学者都证实多种病毒能于各种单层细胞培养中繁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便于观察病毒的繁殖。故目前单层细胞培养技术不但广泛应用于病毒分离培养及鉴定,同时也是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间关系及病毒变异等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立克次体一般繁殖较慢,除Q热立克次体外。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用含有10%牛血清的#199综合培养基,培养了经垃胰蛋白酶分散的鼠胚肺组织细胞。 用普氏立克麦氏体鼠啼毒株感染了单层细胞,不加抗菌素在340C培养,立克次氏体的繁殖开始于48—96小时,高举在4--7天,约有80%的细胞受到感染。立克次氏体的发育过程是:丝状体一链状体一长杆状一短杆状。有时在丝状体的前一阶段时间内先有始体出现。在油浸接物镜下看到的细胞病变是:1)梭形及多边形上皮细胞被极端增殖的立克次氏体所胀破;2)这两种上皮细胞的退化和碎解;3)游离到细胞外的立克次氏体。至于星状上皮细胞内立克灾氏体的培殖较其他类型的上皮细胞中的增殖为早。巢形细胞在感染的早期出现室泡性变化,后期细胞脱落,立克夹氏体寄生于鏖泡之间的间隙中。组织培养收获物(细胞)经鼻腔感染小白鼠证明有致病力,且可在鼠肺涂片上找到大量的立克我氏体。据估计,普氏立克六氏体在鼠胚肺组织培养中的增殖量至少为原接种量的十几倍。因此,可以考虑用本法制备立克交氏体抗原和进行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Q热立克次体Grita株在鸡胚细胞等5种原代细胞及FL细胞等3种传代细胞中的繁殖特征。对其在某些细胞中的生长、繁殖性状作了比较研究和讨论。并提示了把这一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5.
家蚕卵巢单层细胞培养应用于病毒研究已有一些报道(Gaw Zan-yin等,1959,Vaughn等1963;Raghow等1974)。本文主要采用不同昆虫血淋巴、乳牛血清、鸡血清配制的培养液和人工培养液培养家蚕卵巢细胞,比较观察其细胞生长特性,并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数量化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1998 年8 月至1999 年8 月, 在湖东种羊场地区开展了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研究。在湖东—克图沙丘和草原交界处沿约30 km的样线开展种群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 共发现582 只普氏原羚。在研究中选择了8 类与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相关的生态因子: 植被类型、食物丰富度、草原围栏、隐蔽条件、人为干扰、距公路距离、距沙丘距离和距农业用地距离, 研究了普氏原羚的生境选择。在研究中, 将这些生态因子分别分成3 个等级, 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的预测性方。通过对生态因子和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进行方差分析, 判断影响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人为干扰和围栏, 其次为食物丰富度、距沙丘距离和农业用地距离, 植被类型、隐蔽条件和与公路距离对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栖息地的特征、微环境条件及影响该物种栖息地选择的因素,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国中、南部的10个省或直辖市,对83个洞穴进行测量,记录洞穴微环境,评估洞穴内普氏蹄蝠的受干扰程度,对普氏蹄蝠生态习性进行初步观察.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评估普氏蹄蝠的...  相似文献   

8.
普氏原羚的活动规律与生境选择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普氏原羚生活在沙漠与干旱草原生态交错区(Ecotone)。青海湖畔沙漠中植被盖度较高, 沙地沙蒿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多, 而沙地柏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少。普氏原羚在沙地和距离沙地2~3 km以内的地域内活动, 利用起伏沙丘作为隐蔽生境。草原中的芨芨草群落、冷蒿—紫花针茅群落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取食场所。普氏原羚具晨昏型活动规律, 在傍晚和清晨取食, 其活动避开牛羊的取食时间。普氏原羚常常聚群活动, 它们在繁殖期、育幼期和交配期形成大小不同的群体。群体的类型包括同性群、混合群和单一个体群。非繁殖季节普氏原羚雌雄分群活动。目前在人为活动影响下, 普氏原羚很难进行季节性迁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麦花药培养研究资料表明,愈伤 组织诱导率与材料的遗传基础有很大关系[[1-3,8] Shimad:等〔7]用普通小麦中国春的A组染色体 的非整倍体类型进行花药培养,结果形成的愈 伤组织几乎全是由花丝产生的,并发现愈伤组 织诱导率最高的是双端体4A,其次是缺体4A, 其它材料的频率均较低。从而认为4A染色体 与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黑曲霉3.350酸性蛋白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脱色、透析脱盐,冷冻干燥,获得初步纯制品。其最适pH为2.5—3.0,pH 2.5酶活性稳定,pH小于1或超过5时,酶失活。适宜作用温度为40—47℃,在40℃以下稳定,超过50℃则严重失活。微量Cn++、Mn++、Al++对3.350酸性蛋白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EDTA对酶活无明显影响。十二烧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已被列入生物战剂名录。立克次体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立克次体严格的细胞寄生性决定了立克次体病的诊断不同于传统方法,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判断,通常实验室检测是明确诊断的主要依据。从病原体的分离和培养到目前的基因水平比对,立克次体的检测技术虽发展了100多年,但人类尚未实现早期快速诊断立克次体病的目标。本文主要综述了立克次体与立克次体病检测与鉴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毒栋通过鸡胚悬浮组织块连续传代50一100代后对小白鼠的神经外毒力逐渐下降,但其表现程度不完全一致,原来神经外毒力较低的SA4毒株则下降比较多,直至完全丧失。脑腔毒力的变化在不同毒株之同的差异更为明显;P3及Lm株经培养200代左右其毒力始格保持恒定,而SA4株毒力(LD50)则自181代以后开始下降1一2log。 2.对小白鼠脑腔毒力下降的SA4株对恒河猴脑腔致病力亦有一定的减弱,主耍表现在猴子于感染病毒后的发病溉伏期及病程比原毒株延长约一倍。 3.通过鸡胚组织块连续传代后的病毒对小白鼠的致病力和免疫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SA4株当其脑腔毒力开始下降,腹腔毒力完全丧失后,则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小白鼠的 免疫性,而P3及Lm株的神经外毒力虽有下降,但仍然保持一定的致病力,因而仍然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取银杏树干上萌生的幼嫩枝条的基尖、茎段和叶片分别接种到高生长素含量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可高达90%。在低生长素浓度下,诱导频率较低,但能促进茎外植体顶芽和侧芽的生长。以银杏幼茎、幼叶作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形态结构不同:幼基愈伤组织较疏松,呈粒状,色浅黄,生长迅速;幼叶愈伤组织较致密,平滑,色黄绿,生长稍慢。叶片的放置方式很重要:下表皮接触培养基时,愈伤组织只从上表皮发生,而反向放置,上下表皮都不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现存唯一的一例成年雄性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头骨做一介绍。该普氏野马年龄6.8岁,谱系册号723,近亲繁殖系数418,此标本现保存于北京动物园。头骨及下颌骨测量见图1、2、3、4、5及表1、2。  相似文献   

17.
18.
抗真菌抗菌素414(球红霉素)对念珠菌、隐球菌和啤酒酵母等酵母菌作用强,对一些皮肤癣病原菌,霉菌和阴道滴虫也有作用,对细菌无效。它对由临床分离的新型隐球菌的抑菌旅度为0.2—0.39单位/毫升,杀菌浓度为0.39一1.56单位/毫升;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浓度为0.1一1.56单位/毫升,杀菌浓度为0.39—6.25单位/毫升。该抗菌素在酸性环境和含氯化钠的培养基中抗菌话力增大;氯化钙、氯化镁、血清、胆固醇和酵母膏减低其抗菌活力。接种量增大,抗菌活力有所降低。本文还报道了抗真菌抗菌素414和其它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抑制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灵芝科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南岛。赵继鼎先生(1989)报道本岛灵芝54种。1996年,本文作者报道了4种,其中1新种。本文继续报道本岛灵芝5种,其中I新种即琼 中灵芝Ganoderma chiungchungense X.L Wu sp nov.,岛内新纪录4种即多分枝灵芝G ramosissimum Zhao, 闽南灵芝G austrofujianense Zhao,Xu et Zhang,背柄紫灵芝G. Cochlear (BI et Ness)Bres.,硬孔灵芝G duropora Lloyd,本文研究的全部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真菌标本室(HGAS)。  相似文献   

20.
独叶草形态学研究 II.根状茎的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为独叶草形态学研究的一部分,主要报道其根状茎结构的初步观察结果。根状茎的初 生结构的基本图案类似一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状茎。但其维管束连接成简状,缺乏髓射线, 以后产生的次生维管组织中亦缺乏明显的射线。木质部的导管主要为梯纹加厚。梯纹导管的分 子的穿孔板呈水平的和不同程度的倾斜状的,水平的和一部分倾斜状的穿孔板上只具有单个 大穿孔,而另一些倾斜状的穿孔板上,呈一种复穿孔到单穿孔的过渡形式。参照Bailey(1956) 指出的管状分子的演化是不可逆的观点,联系到毛茛科植物一般具有单穿孔的导管,应属于一种原始的结构特征。独叶草的营养叶,鳞片叶和芽苞叶都具有单叶隙,前者具四个叶迹,后两 者都具有一个双重性的叶迹。参照前人的看法,联系独叶草的叶,花和导管分子中的一些原始性状推测,可能如Foster(1960,1961)曾指出的,在三叶隙和多叶隙占多数的毛莨科中,独叶草的单叶隙可能是一种原始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