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是中国的候选国花之一。属于花色苷的梅花'南京红'花色色素用含1%浓盐酸(v/v)的甲醇提取,并呈现纯净的紫红色。体外试验表明:该色素在pH0-3范围内颜色稳定,因不同光质、热、氧化剂、还原剂、螯合剂而呈现无色、墨绿色或黄绿色,因不同金属离子、离子的不同浓度而呈现程度不同的红色、紫色、黑黄色、红中带黑或微蓝绿色,葡萄糖和低浓度苯甲酸钠几乎不影响其色泽,蔗糖使颜色变淡,柠檬酸却使其颜色变深。该文可为梅花红色花色的机理探索、梅花花色苷的分子结构鉴定、梅花红色花色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前提。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正梅花(Prunus mume)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的落叶乔木,原产中国西南部,在中国分布广泛,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与变异中心。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先叶开放,栽培品种多样,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照片示:梅花品种‘二绿萼’(1)、‘乌羽玉’(2)、‘江南台阁’(3)的花以及‘锦红垂枝’(4)的植株(相关内容详见本期正文304~307页王富廷等的文章)。本期封面图由北京林业大学姜良宝和郝瑞杰老师拍摄。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梅花纤维发育对枝条形态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过氧化氢—醋酸解离法,选取直枝形与垂枝形梅花4个品种一年生枝条,分基部、中部、梢部对枝条重力方向上下侧次生木质部进行解离观察。结果表明:直枝形梅花枝条基部下侧纤维显著长于上侧,垂枝形枝条基部上侧纤维显著长于下侧,中部、梢部无显著差异;4个品种枝条基部中部梢部纤维直径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枝条纤维不均匀发育影响梅花枝条形态。  相似文献   

4.
古梅新谱     
我国是梅花的故乡。研究、探寻梅花品种、树龄,以及生态特点等,已为学术界所重视。世界第一部研究梅花的专著,是我国宋代文学家、园艺家范成大写的《梅谱》,书中记载了梅花十多个品种,并介绍了有关的栽培知识。到了近代,1943年起,陈俊愉教授着手用科学方法整理我国梅花品种。他先后前往四川、云南、广  相似文献   

5.
梅花"粉皮宫粉"花色色素的花青苷实质和花色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表明梅花"粉皮宫粉"的粉红色花色色素为花青素-3-糖苷.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梅花"粉皮宫粉"不同花发育时期、在树冠不同着生部位花朵花瓣的相对花青苷含量,结果表明"粉皮宫粉" 的花色主要存在着花发育时期而导致的时间变化.花色在蕾期最浓艳,花瓣展开后便逐渐变淡;在整个花发育时期,同一朵花不同层次花瓣的颜色浓淡均为外层花瓣>中层花瓣>内层花瓣,且不同层次花瓣颜色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虽然树冠下部单花的花色浓于上部的、树冠内层的浓于外层的,但花朵在树冠的着生部位导致的花色差异并不显著.花青苷除了导致"粉皮宫粉"的粉红花色外,还可能增强其花的抗寒性,为花的凌寒而开创造了条件.本文可为梅花的美学鉴赏、梅花红色花色的机理探索及其色素的分子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种鹿茸片中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东北梅花鹿茸片、新西兰鹿茸片以及东北梅花鹿茸骨片中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茸片中的氨基酸质量分数高于其余两种茸片中的氨基酸质量分数,从而为合理选购和使用鹿茸片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不同花期梅花药材质量的差异,采集了45批不同花期的梅花药材,采用UPLC法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梅花药材中9个成分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等对45批梅花药材进行不同花期鉴别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使样品中的各指标成分达到良好分离,新绿原酸、绿原酸等酚酸类成分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长而减少;而金丝桃苷、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3-O-新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则是盛花期含量高于其他时期。从HCA和PCA分析中可发现45批梅花样品可明显区分为2类,从OPLS-DA分析结果可得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是区分不同生长期贡献较大的3种成分,可作为指导梅花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成分,从而进一步对三种花期进行区分。由此可见,本研究建立的UPLC方法准确度良好,结合化学计量分析,该...  相似文献   

8.
广州产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广州产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从上、中、下三个部位进行了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马鹿茸的氨基酸质量分数要高于梅花鹿茸。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梅花品种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C-MS分析梅花(Prunus mume)5个品种(三轮玉蝶、北京玉蝶、单瓣玉、淡粉和江南朱砂)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从中鉴定出45个化合物,其中芳香族化合物是主要成分.不同类型的梅花品种香气成分不同,这些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导致不同类型的梅花品种花香差异,一些重要的共有成分乙酸己酯、丁子香酚、乙酸苯甲酯和α-蒎烯等化合物的存在是导致梅花品种花香相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无独有偶     
1982年,中国的《植物杂志》发起评定国花的活动,近五千人参加投票。结果,推荐梅花为国花的最多,牡丹和菊花次之。梅花不生长于百花竞放的春天,却傲放于冰雪寒冷的冬天。一直以来,梅花给人的印象是不慕奢华,不争名利,越是严寒越挺拔。代表了中华民族刚强坚毅,克难耐苦的民族特性和气质。  相似文献   

11.
无锡梅园里有一株名叫“骨里红”的梅花,只见她层层叠叠,繁花似锦;朵朵簇簇,灿若朝霞;何止蓓蕾、花瓣,涂朱点脂,就连那古朴虬劲的枝干,也筋脉殷红,如出表里。真乃:卓然香雪海,一树最精神! 《植物》杂志,为推选“国花”,开展过一次讨论,收到的八千多封来信中,三千五百多封选了梅花。请看:众香国中,直占魁首;万花丛里,  相似文献   

12.
梅花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宏波  房伟民  陈发棣   《广西植物》2007,27(3):393-396,425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摘要:研究培养基成分、pH值和培养方式对梅花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梅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E3+200g.L-1PEG4000(pH5.0),品种‘淡丰后’、‘久观绿萼’、‘喧妍宫粉’和‘月光玉蝶’最高萌发率可分别达到58.6%、60.6%、85.6%和50.7%。PEG4000能显著促进梅花花粉萌发,在培养基各成分中作用最大,不可替代。低浓度(50g.L-1)蔗糖对梅花品种花粉萌发作用不显著,而高浓度(≥100g.L-1)蔗糖明显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固体和液体培养对梅花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诗词也芬芳     
<正>芳香植物是含有香气成分,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如:香草类的薰衣草,香花类的梅花、桂花、玫瑰,香树类的檀香树,香果类的佛手、胡椒和芳香蔬菜芝麻、球茎茴香等。因其具有挥发性成分多用来提取精油,用于医药、食品加工、化妆品等各个行业。我国是使用芳香植物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已将香料用于敬天祭  相似文献   

14.
关于栽培植物的命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栽培植物命名规则,包括其分类等级和命名体系。简要介绍了《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国桂花品种图志》等著作的作者提出和遵循的关于栽培植物品种中文名命名的原则和意见,并对我国栽培植物品种中文名命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数点梅花添雅兴,一声爆竹庆新春”,进入正月,当一张张喜庆吉祥的春联又贴上千家万户的门楣时,梅花也将在新年的瑞雪中悄然盛开。正所谓“梅开五福,竹报三多”,古老的野生梅花,花开五瓣,被人们予以五福的涵义,即《尚书&#183;洪池》巾提剑的:民寿,富足,健康,宽厚,善始善终。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设立中国国花的提议和讨论已进行多时,也有权威人士提出设立牡丹或梅花等为国花,但至今国家尚未确定国花。《生命世界》杂志开辟国花论坛,希望有识之士发表真知灼见,题材内容不限。为此,我特提出将稻花作为我国国花,设稻花为国花有助于树立和弘扬我们国家国人的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17.
乌梅     
<正>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每年的元旦前后,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却也是果梅花盛放之季。在福建的永泰、上杭、诏安等地境内,遍植梅树。几次寒潮南下之后,没几日工夫,但见路旁、山坡、沟谷,漫山遍野已开满了梅花。一小簇一小簇雪白的梅花缀满枝桠,似白雪凝成,似粉蝶聚集。而临近五一节,梅子成熟了,则又是一番景色,绿白色、黄色或红黄色的梅子挂满了枝头。梅子的酸度特别高,因而还有了望梅止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10种梅花品种及其3种近缘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片法,对10种梅花品种及其3种近缘种杏、山杏和紫叶李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0种梅花品种及杏、山杏和紫叶李均为二倍体2n=2x=16,核不对称系数为55.17%~61.71%,核型类型有1A、1B、2B等3种类型,所有品种或种的核型都由其中部或近中部的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丰后’和‘俏美人’等2个杂种品种染色体信息介于梅花与杏、山杏和紫叶李之间。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世界》2009,(4):73-73
牡丹与梅花并称为中国两大传统名花,牡丹称雄于唐,广布于黄河流域;梅花兴盛于宋,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随着近代中华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两者都曾被确定为中国的国花。1903年,清朝曾确定牡丹为国花,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获得国际登录权的观赏植物桂花、梅花的品种名称为例,分析了品种命名的理据;以目的语受众为导向,提出了品种名称的英译原则,并且针对不同的命名角度指出具体的翻译策略,据此,对现存的品种翻译做了尝试性修改。旨在进一步规范观赏植物品种名的英译,促进植物品种的国际交流,并以此为契机对外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